微信闲谈
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来用于沟通的QQ社交软件,慢慢变成工作QQ。由当初的加陌生人聊天,到现在,非熟悉人不加,已逐渐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这些说明了,人们把QQ当成生活的一部分,越来越隐私化。而大部分地人,都是在“三点一线”的生活圈中盘旋,很难有机会去认识新的“血液”。而微信,就是看准了这一点,在QQ原有的沟通基础上,加入了“搜寻附近的人”和“摇一摇”、“朋友圈”,让距离、区域都不再是问题。通过“搜寻附近人”,让你可以快速认识家门口的帅哥美女。想认识陌生人,通过手中“摇一摇”,让你快速认识与你同时晃动手机的人。而朋友圈,比微博快捷,比QQ空间方便,更能快速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然而,微信虽然满足了我们对及时沟通的需求,却无法我们对感情的需求。或者说,当彼此不再有感情时,微信就成了不尴不尬的存在。先说,由微信而相识的情保们,彼此由陌生变熟悉,由熟悉变陌生。陌生中遇到彼此,当初只是聊聊,越聊越投机,感觉彼此是彼此的真命。现实中相约一见,犹如当初QQ的视频,见光死有木有。现实和生活是巨大差距,彼此想删除对方,却又无法下手。毕竟,当初聊的那么开心,这种狠心的事,人家做不来。可是,又不想对方看到自己的信息。这时候,朋友圈的功能就出来了。不得不说,微信的朋友圈真是与时俱进,由当初的只能发说说,变成现在可以设置屏蔽功能。彼此的不忍心,就变成彼此谁也看不谁的朋友圈,却还感觉彼此是彼此的朋友。
再说说,自打有了这微信啊,可以把你喜欢的搜罗来,也会有你讨厌的蹦跶出来。不见面的还好,直接忽略。可天天见面地,就不行了。例如领导,有些领导为了体现亲民,要与下属打成一片,要加下属微信。下属不敢不从,可你敢让你的BOSS看到你的吐槽。我想,正常人都是赶忙申请了一小号。下属本来想着,申请下小号就完事了。后为,慢慢发现这小号变成了工作QQ,天天被领导“安慰关心”,弄得一人格分裂。
微信,只可微信,不可全信。这是微信开始使用时,流行的一句话。到现在,可以换成微信,你爱玩不玩。说不定,微信又被其它的社交软件替换。在这个新陈代谢无比快速的年代,是否应该缓缓进步,静静思考下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快捷地社交软件,真的能满足我们对情感的需求。
然而,微信虽然满足了我们对及时沟通的需求,却无法我们对感情的需求。或者说,当彼此不再有感情时,微信就成了不尴不尬的存在。先说,由微信而相识的情保们,彼此由陌生变熟悉,由熟悉变陌生。陌生中遇到彼此,当初只是聊聊,越聊越投机,感觉彼此是彼此的真命。现实中相约一见,犹如当初QQ的视频,见光死有木有。现实和生活是巨大差距,彼此想删除对方,却又无法下手。毕竟,当初聊的那么开心,这种狠心的事,人家做不来。可是,又不想对方看到自己的信息。这时候,朋友圈的功能就出来了。不得不说,微信的朋友圈真是与时俱进,由当初的只能发说说,变成现在可以设置屏蔽功能。彼此的不忍心,就变成彼此谁也看不谁的朋友圈,却还感觉彼此是彼此的朋友。
再说说,自打有了这微信啊,可以把你喜欢的搜罗来,也会有你讨厌的蹦跶出来。不见面的还好,直接忽略。可天天见面地,就不行了。例如领导,有些领导为了体现亲民,要与下属打成一片,要加下属微信。下属不敢不从,可你敢让你的BOSS看到你的吐槽。我想,正常人都是赶忙申请了一小号。下属本来想着,申请下小号就完事了。后为,慢慢发现这小号变成了工作QQ,天天被领导“安慰关心”,弄得一人格分裂。
微信,只可微信,不可全信。这是微信开始使用时,流行的一句话。到现在,可以换成微信,你爱玩不玩。说不定,微信又被其它的社交软件替换。在这个新陈代谢无比快速的年代,是否应该缓缓进步,静静思考下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快捷地社交软件,真的能满足我们对情感的需求。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