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丑六月初四讀記
![]() |
沈周 京口送行圖 |
弘治丁巳,故人呉寛北上,沈周相伴乘舟,從呉中始,至京口,別時石田繪此卷以贈。時石田七十一,呉寛六十三。
今存此圖後錄兩人相和詩四首。
呉寛《予以服除赴京啓南謂年老難別拏舟遠送感念故情以詩叙謝》:
行經錫谷又昆陵,豈是山陰可乘興。
千里緑波隨客去,中宵白髮向人增。
老年敢祝惟多愛,厚祿深慚自不勝。
杖屦相從須有日,臨歧詩券最堪憑。
並《宿呂城》:
連朝離抱不能平,又記南來宿呂城。
酒散長亭驚雨至,棹依高岸識潮生。
麥秋未到猶三月,瓜步將臨只一程。
頼有故人同夜坐,白頭相對燭花明。
石田和詩:
畫鷁翩翩過晉陵,布帆追送有風垂。
重逢日遠知年老,戀別情長與路增。
德業並高心愈下,詩篇深慰我何勝。
客邊櫻笋猶鄉味,一夕清談酒漫憑。
之二:
泊舟閘口暮潮平,津吏相迎記過城。
雨脚稀疏人已靜,詩辭淳熟意都生。
聊從夜坐延澤酌,亦為鄉懷緩去程。
明日過江帆影遠,不勝翹首眼還明。
此畫堤岸長長,隔內河長江,不勝空明長遠。右下為兩尾並列之小舟,舟中兩人相對而坐,自是沈呉二人秉燭夜話。除此角較爲滿溢外,畫面開闊無盡。真真是“戀別情長與路增”。石田用筆簡練灑脫、沉酣肆意、秀潤清明自不待言。
弘治甲子,呉寛病重,命子裝裱此卷,並錄原詩兩首於石田詩畫後。呉寛卒於是年。
正德丁卯七月,呉寛子送來此卷。石田時八十一,物是人非,不勝感慨。再和兩首。
之一:
賢往愚存事不平,芙蓉何處是仙城。
兩詩在世留離別,一夢驚心異死生。
化鶴歸來待華表,翻鴉宿地記郵程。
夜燈惆悵重批卷,清淚潸潸坐到明。
所謂一訴別離之情者,殆如是?所謂去遠即相忘,歸近不可忍者,殆如是?
此一十年,彼一十年。後二年,石田卒。
本欲相和,無所得。姑錄之,以待。
![]() |
金婆婆和銀婆婆 哈哈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