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带论》所解决或部分解决的若干重要问题
《纽带论》所解决或部分解决的若干重要问题
1、证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中国传统哲学从来就有抽象的理性思维存在,发现并归纳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逻辑结构,将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的问题转化为现代化的具体分析和建构。P21~28
2、分析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中“失语”现象的本质,证明:通过“纽带——作用”概念,汉语言在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的表述上,可以接过新文化运动的旗帜,象其在文学表述和各具体应用领域的表述一样,实现由文言文到白话文的现代化大发展。P32~35
3、发现作用概念,并寻找其在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和西方哲学中存在的证据,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纽带概念。(第一章)
4、分析西方哲学中的作用概念,找到哲学思想的层面性发展规律,并以之预见西方哲学的未来发展。P118~156
5、在纽带意义上拓展——重建唯物论。P158~P176
6、在纽带意义上批判并发展唯物辩证法,将数学方法引入哲学,赋予原本抽象地变化的辩证法以实实在在的名词性的本体。P176~196
7、在纽带意义上建构哲学性的一般信息论,有助于解决列宁关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P197~210
8、发现并分析人类行为的优化性特征。(第四章)
9、接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的经典分析,深入分析交换行为及其中的价格弹性波动机制,一般性地给出价格弹性波动公式。P230~245
10、发现比劳动价值论更一般的优化价值论。P250~255
11、以信息优化本质分析/重新认识未来的知识经济。P226、P274~286
12、发现并证明中国传统文化内核——义,然后借马克思之力使之现代化。(第五章)
13、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经济性的原因。P222
14、发现并分析人类行为的开放性,第一次提出并尝试解决开放的社会主义道路一百年后怎么办的问题。这是超越邓小平理论的关于“开放”的更深层次基础性理论。(第六章)
15、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老子》,证明开放理论的正确性。P359~P383
16、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概括为“德行中位”,并力求使之现代化;提出“现代人格培训方法”, 主动对中国人进行社会性的现代素质教育训练。P383~388
17、建构中国经济学理论。——基于现代化的中国传统哲学(新的哲学基础),开放的经济人假设(新的假设),人类行为的优化性和开放性(关于人类行为的新的基本判断),尝试着以中国人自己的思维方式结合科学的要求,给出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商品价格弹性公式,并由此具体建构中国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第七章)
18、分析中国经济和经济理论的现在,预测中国经济和经济理论的未来发展。P424~435~441
19、一般性地给出人类行为的正确方式:开放、优化、创新、发展。P442~446
20、通过诚信纳税信息系统在征信系统中的发展和应用,赋予社会征信系统动力性特征,实现“诚信天下”。从“诚信天下”发展到“风投天下”,再到“创新天下”,在经济基础意义上找到重建中国社会秩序的方式,找到适应并掌握未来信息社会的信息优化行为的具体方式,宣告中国正从“少年”状态成长进入拥有实现理想的行为能力的“青年”状态。P446~462
1、证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中国传统哲学从来就有抽象的理性思维存在,发现并归纳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逻辑结构,将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的问题转化为现代化的具体分析和建构。P21~28
2、分析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中“失语”现象的本质,证明:通过“纽带——作用”概念,汉语言在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的表述上,可以接过新文化运动的旗帜,象其在文学表述和各具体应用领域的表述一样,实现由文言文到白话文的现代化大发展。P32~35
3、发现作用概念,并寻找其在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和西方哲学中存在的证据,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纽带概念。(第一章)
4、分析西方哲学中的作用概念,找到哲学思想的层面性发展规律,并以之预见西方哲学的未来发展。P118~156
5、在纽带意义上拓展——重建唯物论。P158~P176
6、在纽带意义上批判并发展唯物辩证法,将数学方法引入哲学,赋予原本抽象地变化的辩证法以实实在在的名词性的本体。P176~196
7、在纽带意义上建构哲学性的一般信息论,有助于解决列宁关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P197~210
8、发现并分析人类行为的优化性特征。(第四章)
9、接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的经典分析,深入分析交换行为及其中的价格弹性波动机制,一般性地给出价格弹性波动公式。P230~245
10、发现比劳动价值论更一般的优化价值论。P250~255
11、以信息优化本质分析/重新认识未来的知识经济。P226、P274~286
12、发现并证明中国传统文化内核——义,然后借马克思之力使之现代化。(第五章)
13、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经济性的原因。P222
14、发现并分析人类行为的开放性,第一次提出并尝试解决开放的社会主义道路一百年后怎么办的问题。这是超越邓小平理论的关于“开放”的更深层次基础性理论。(第六章)
15、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老子》,证明开放理论的正确性。P359~P383
16、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概括为“德行中位”,并力求使之现代化;提出“现代人格培训方法”, 主动对中国人进行社会性的现代素质教育训练。P383~388
17、建构中国经济学理论。——基于现代化的中国传统哲学(新的哲学基础),开放的经济人假设(新的假设),人类行为的优化性和开放性(关于人类行为的新的基本判断),尝试着以中国人自己的思维方式结合科学的要求,给出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商品价格弹性公式,并由此具体建构中国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第七章)
18、分析中国经济和经济理论的现在,预测中国经济和经济理论的未来发展。P424~435~441
19、一般性地给出人类行为的正确方式:开放、优化、创新、发展。P442~446
20、通过诚信纳税信息系统在征信系统中的发展和应用,赋予社会征信系统动力性特征,实现“诚信天下”。从“诚信天下”发展到“风投天下”,再到“创新天下”,在经济基础意义上找到重建中国社会秩序的方式,找到适应并掌握未来信息社会的信息优化行为的具体方式,宣告中国正从“少年”状态成长进入拥有实现理想的行为能力的“青年”状态。P446~462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