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威胁逼近 微软难逃土崩瓦解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7日 08:45 eNet硅谷动力
【eNet硅谷动力消息】美国东部时间9月26日(北京时间9月27日),据海外最新消息,在5年前被提交为微软反垄断审判证据,名为“互联网(新浪科技注:按英文原文应译为“互联网”,eNet译为环球网,已更改,下同)是另一个平台(The Web is the Next Platform)”的执行备忘录中,微软工程师Ben Slivka为软件巨人形容出了一个“噩梦”似的情景。
Slivka在该备忘录中写到:“互联网。。。。。。存在于今天,做为了为今日提供有意义解决方案的技术的集合。互联网将还将快速在未来数年内成长为完善健全的平台(此观点在该原始备忘录中被做为重点标注出来)。而在互联网成长为完善健全的平台之后,它将对抗甚至超过微软的Windows系统。”
然而,当时微软并没有注意到此警告。取而代之的是,微软当时正着手于一个受Jim Allchin(目前Windows Vista项目的负责人)支持的战略,即狂热地集中力量开发操作系统。
10年时间转瞬即过,当时工程师Ben Slivka所指的“噩梦”正一步步成为现实,而目前微软执行官显然已经注意到了这个十年前的警告。做为管理转变的一部分,微软于上周二表示,公司将让自己运营的服务成为公司更加战略性的部分,并将其MSN网页门户业务调入微软平台产品开发集团,即Windows的“起源地”。
还有一份名为“Google--胜者拿走一切(The Winner Takes All)“ 也正在对微软发难。这份内部备忘录写于2005年,其中辩论了Google威胁微软及微软霸主皇冠上的红宝石—Windows。
而过去十年内唯一改变了的事就是微软无形的“噩梦”已经化为有形,并得名为Google。
MSN的转变及以上被人们熟知的备忘录都随着Google的崛起而出现。自从网景公司推出其第一款浏览器之后,微软就一直把持着技术业头把交椅,但目前微软的地位正被Google公司危及。不止少数分析人士认为,Google公司以及其联网的阵列电脑和基于网页的软件正快速扩展,其范围已经超越了传统搜索业务领域,Google公司的“触角”已经开始伸向了微软的“领地”。
为与微软抗衡,Google公司已经在银行中储备了70亿美元。目前Google公司已经抢尽了微软的风光,而且被开发者所青睐。确实,Google公司甚至企图从微软内部策反一些高级雇员,这种策略是微软在八、九十年代常用的招数。
MSN的转变也全面点燃了十年前开始于微软内部的争论:如果互联网代替个人电脑成为下一个计算机平台,微软是应该完全接受这个事实,还是应该竭尽所能以让Windows操作系统保持在计算机领域的核心地位。
根据David Bank所著的书籍《破坏微软:比尔盖茨怎样摸索微软的未来》,由当时执行官Brad Silverberg及Slivka领导的互联网专家小组在上实际九十年代争论到这样的问题 ,与其继续死守个人电脑平台,微软不如立志成为互联网计算平台主导企业,并以此击败所有竞争对手。
最终,如计划在Windows Vista之后退役的Allchin之类的微软执行官们赢得了微软内部的争论。微软著名的IE浏览器被整合进了Windows系统;以前被独立的网页开发工具也被整合进了其它产品集合之中;并且几乎所有微软的网页技术开发都必须依赖Windows平台进行。
看到紧接数年微软的变化,要证明Brad Silverberg及Slivka的决定错误是相当困难的。当时网景公司受到微软的沉重打击,并被美国在线所收购。而美国在线吃掉了微软的心腹大患之后,也失去了其重要性。并且,从1997财年至2005财年,微软的年度收入从113.6亿美元水平增长到了397.9亿美元水平,净收入几乎翻了三倍达到年度122.5亿美元。
然而,在1997年开始的争论中,有件事是微软执行官们所没有预见到的,那就是近年来被斯坦福大学毕业生在自己的宿舍里开发出的搜索引擎—Google,目前这台Google搜索引擎这台“网络造钱机器”在业务上每年都达到了超过40亿美元的记录。
Jupiter Research公司分析人士Michael Gartenberg说:“和过去五至十年相比,微软在二十一世纪所面对的竞争对手已经完全不一样。”
今天的Google公司正在微软霸占技术业的剧本中占据着一页故事。Google公司热情招揽长期以来为Windows平台开发程序的开发人员,并不断地将这些开发人员的作品加入Google公司的互联网服务之中。不仅如此,Google公司还不断策反微软的头脑及人物,其中包括日前在业界弄起轩然大波的语音识别专家李开复博士、为了BEA系统跳到Google公司的前微软非凡的程序人员Adam Bosworth。
正如作者Clayton Christensen在其书中写到,为什么软件巨人总是错失革新浪潮的原因。看起来,微软正面临着经典的“革新者的窘境”(意为微软进行革新一直进退两难)。微软的执行官们在当时做出了看起来正确的决定。结果,微软获得了很多财富,但其核心产品Windows操作系统却变得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导致下一版本Windows开发相对困难,很久都不能上市。
如书中所说,过去取得的成功让软件巨人对下一代技术革新者更难以做出及时反应。数年前,微软和苹果电脑就给IBM公司带来了麻烦。目前很多人认为,Google公司能够通过提供更便宜更易用的产品选择给微软带来更大的麻烦。一位微软前执行官说:“以前每次总是微软以低姿态攻击别人,但现在别人却以低姿态攻击微软,这样微软不知如何是从。”
微软的企业重组清楚地表明了首席执行官Steve Ballmer和主席比尔盖茨对互联网平台带来的威胁的重视程度,即使他们没有明确表示出来。微软主席比尔盖茨在最近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谈到Google公司的:“我们在这些竞争对手的联合期受到很多攻击,但我想说,从某个方面看来,这是我见过的最长的联合期了。”
分析人士说,但MSN的新功能清楚地显示了微软比历史任何时候都集中精力将网络平台与操作系统相结合。
MSN能够做到Windows所不能的事,即MSN成为一个网络平台,能允许开发人员快速编写及分发他们的代码。以前发生在传统软件上必须花数周或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补丁和升级,目前在一夜之间就能够完成,其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工作在同一标准之下。如果采用这种思维,Windows Vista将不必等到明年就能上市。
独立研究企业Directions on Microsoft公司研究主管Rob Helm表示,事实上,MSN已经被用来做为推出Windows特性的工具。比如说,Windows Vista中的搜索服务早期就在MSN桌面搜索中推出。Helm还说,另外,IE浏览器的特性,如标签页浏览及防钓鱼攻击技术也是在MSN上首次推出。
并不久以前,微软执行官表示,IE浏览器的下一版本必须在Windows下一版本总使用。一些分析人士相信,如果微软能够在Windows Vista之前推出IE浏览器的下一版,软件巨人就能与新贵火狐浏览器并肩奔跑。
Helm说:“MSN已经逐渐成为从Windows系列导出产品的渠道,这样可以避免传统销售方式所带来的困难推出过程及迟缓的销售速度。”
当然,微软目前并不用担心因此土崩瓦解。借助Windows系统近乎垄断的地位,Office桌面套件及Exchange电子邮件系统带给微软足够的资金来解决这个问题。同样微软也不用担心会发生如,技术业大战最后IBM称霸的情形。
但客观来说,微软目前在技术业大战中使用的着数最多十年内就会失效。越来越多的上网冲浪者为自己的个人电脑选择了其它网络接入方案。Google公司目前在公众中的影响是任何微软竞争对手,甚至网景公司也不能达到的。
目前流传的备忘录被重视的程度表明了微软执行官目前对搜索巨人带来的影响的重视程度。根据华尔街杂志,备忘录所说:“Google在互联网领域威胁了微软的地位,并且还将微软阻挡在Google分发通道之外,减小了Windows的影响力。”该备忘录还说,微软正在玩着昂贵的捉迷藏游戏。
目前,技术业的战争正越演越烈,对于微软来说,MSN已经成为了理想的反击跳板。上周,有谣传称,微软将收购美国在线或与美国在线建立合作关系,在美国在线的网页服务中使用MSN的搜索引擎取代一直为美国在线提供巨大收益的Google搜索引擎。但目前为止任何一家公司也没有证实此谣传。
Gartner公司分析人士David Smith称,MSN将带来更好收益,它将还会更加有助于微软。”
到目前为止,MSN一直在微软内部寻找一块发展的绿地。MSN开始于Windows 95时代,然后,被微软赋以对抗美国在线产品的重任。
Jupiter公司的Gartenberg表示:“微软很少有产品能像MSN一样在数年内扮演如此多的战略角色。”
两年前,通过在线广告,特别是关键词搜索在线广告,MSN最终达到运营收益正数。这些广告给了MSN今天的地位。
Gartenberg预测最新版本MSN即时聊天工具将成为未来下一版本Windows Vista环境的一部分。
他说:“毫无疑问,无论微软将会通过MSN提供什么产品,以及MSN的未来将是什么,事实上微软仍将在很大程度上将MSN整合进Windows 平台之中。”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微软能否如同当年击败网景一样在与Google的“战争”中最后获胜。
【eNet硅谷动力消息】美国东部时间9月26日(北京时间9月27日),据海外最新消息,在5年前被提交为微软反垄断审判证据,名为“互联网(新浪科技注:按英文原文应译为“互联网”,eNet译为环球网,已更改,下同)是另一个平台(The Web is the Next Platform)”的执行备忘录中,微软工程师Ben Slivka为软件巨人形容出了一个“噩梦”似的情景。
Slivka在该备忘录中写到:“互联网。。。。。。存在于今天,做为了为今日提供有意义解决方案的技术的集合。互联网将还将快速在未来数年内成长为完善健全的平台(此观点在该原始备忘录中被做为重点标注出来)。而在互联网成长为完善健全的平台之后,它将对抗甚至超过微软的Windows系统。”
然而,当时微软并没有注意到此警告。取而代之的是,微软当时正着手于一个受Jim Allchin(目前Windows Vista项目的负责人)支持的战略,即狂热地集中力量开发操作系统。
10年时间转瞬即过,当时工程师Ben Slivka所指的“噩梦”正一步步成为现实,而目前微软执行官显然已经注意到了这个十年前的警告。做为管理转变的一部分,微软于上周二表示,公司将让自己运营的服务成为公司更加战略性的部分,并将其MSN网页门户业务调入微软平台产品开发集团,即Windows的“起源地”。
还有一份名为“Google--胜者拿走一切(The Winner Takes All)“ 也正在对微软发难。这份内部备忘录写于2005年,其中辩论了Google威胁微软及微软霸主皇冠上的红宝石—Windows。
而过去十年内唯一改变了的事就是微软无形的“噩梦”已经化为有形,并得名为Google。
MSN的转变及以上被人们熟知的备忘录都随着Google的崛起而出现。自从网景公司推出其第一款浏览器之后,微软就一直把持着技术业头把交椅,但目前微软的地位正被Google公司危及。不止少数分析人士认为,Google公司以及其联网的阵列电脑和基于网页的软件正快速扩展,其范围已经超越了传统搜索业务领域,Google公司的“触角”已经开始伸向了微软的“领地”。
为与微软抗衡,Google公司已经在银行中储备了70亿美元。目前Google公司已经抢尽了微软的风光,而且被开发者所青睐。确实,Google公司甚至企图从微软内部策反一些高级雇员,这种策略是微软在八、九十年代常用的招数。
MSN的转变也全面点燃了十年前开始于微软内部的争论:如果互联网代替个人电脑成为下一个计算机平台,微软是应该完全接受这个事实,还是应该竭尽所能以让Windows操作系统保持在计算机领域的核心地位。
根据David Bank所著的书籍《破坏微软:比尔盖茨怎样摸索微软的未来》,由当时执行官Brad Silverberg及Slivka领导的互联网专家小组在上实际九十年代争论到这样的问题 ,与其继续死守个人电脑平台,微软不如立志成为互联网计算平台主导企业,并以此击败所有竞争对手。
最终,如计划在Windows Vista之后退役的Allchin之类的微软执行官们赢得了微软内部的争论。微软著名的IE浏览器被整合进了Windows系统;以前被独立的网页开发工具也被整合进了其它产品集合之中;并且几乎所有微软的网页技术开发都必须依赖Windows平台进行。
看到紧接数年微软的变化,要证明Brad Silverberg及Slivka的决定错误是相当困难的。当时网景公司受到微软的沉重打击,并被美国在线所收购。而美国在线吃掉了微软的心腹大患之后,也失去了其重要性。并且,从1997财年至2005财年,微软的年度收入从113.6亿美元水平增长到了397.9亿美元水平,净收入几乎翻了三倍达到年度122.5亿美元。
然而,在1997年开始的争论中,有件事是微软执行官们所没有预见到的,那就是近年来被斯坦福大学毕业生在自己的宿舍里开发出的搜索引擎—Google,目前这台Google搜索引擎这台“网络造钱机器”在业务上每年都达到了超过40亿美元的记录。
Jupiter Research公司分析人士Michael Gartenberg说:“和过去五至十年相比,微软在二十一世纪所面对的竞争对手已经完全不一样。”
今天的Google公司正在微软霸占技术业的剧本中占据着一页故事。Google公司热情招揽长期以来为Windows平台开发程序的开发人员,并不断地将这些开发人员的作品加入Google公司的互联网服务之中。不仅如此,Google公司还不断策反微软的头脑及人物,其中包括日前在业界弄起轩然大波的语音识别专家李开复博士、为了BEA系统跳到Google公司的前微软非凡的程序人员Adam Bosworth。
正如作者Clayton Christensen在其书中写到,为什么软件巨人总是错失革新浪潮的原因。看起来,微软正面临着经典的“革新者的窘境”(意为微软进行革新一直进退两难)。微软的执行官们在当时做出了看起来正确的决定。结果,微软获得了很多财富,但其核心产品Windows操作系统却变得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导致下一版本Windows开发相对困难,很久都不能上市。
如书中所说,过去取得的成功让软件巨人对下一代技术革新者更难以做出及时反应。数年前,微软和苹果电脑就给IBM公司带来了麻烦。目前很多人认为,Google公司能够通过提供更便宜更易用的产品选择给微软带来更大的麻烦。一位微软前执行官说:“以前每次总是微软以低姿态攻击别人,但现在别人却以低姿态攻击微软,这样微软不知如何是从。”
微软的企业重组清楚地表明了首席执行官Steve Ballmer和主席比尔盖茨对互联网平台带来的威胁的重视程度,即使他们没有明确表示出来。微软主席比尔盖茨在最近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谈到Google公司的:“我们在这些竞争对手的联合期受到很多攻击,但我想说,从某个方面看来,这是我见过的最长的联合期了。”
分析人士说,但MSN的新功能清楚地显示了微软比历史任何时候都集中精力将网络平台与操作系统相结合。
MSN能够做到Windows所不能的事,即MSN成为一个网络平台,能允许开发人员快速编写及分发他们的代码。以前发生在传统软件上必须花数周或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补丁和升级,目前在一夜之间就能够完成,其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工作在同一标准之下。如果采用这种思维,Windows Vista将不必等到明年就能上市。
独立研究企业Directions on Microsoft公司研究主管Rob Helm表示,事实上,MSN已经被用来做为推出Windows特性的工具。比如说,Windows Vista中的搜索服务早期就在MSN桌面搜索中推出。Helm还说,另外,IE浏览器的特性,如标签页浏览及防钓鱼攻击技术也是在MSN上首次推出。
并不久以前,微软执行官表示,IE浏览器的下一版本必须在Windows下一版本总使用。一些分析人士相信,如果微软能够在Windows Vista之前推出IE浏览器的下一版,软件巨人就能与新贵火狐浏览器并肩奔跑。
Helm说:“MSN已经逐渐成为从Windows系列导出产品的渠道,这样可以避免传统销售方式所带来的困难推出过程及迟缓的销售速度。”
当然,微软目前并不用担心因此土崩瓦解。借助Windows系统近乎垄断的地位,Office桌面套件及Exchange电子邮件系统带给微软足够的资金来解决这个问题。同样微软也不用担心会发生如,技术业大战最后IBM称霸的情形。
但客观来说,微软目前在技术业大战中使用的着数最多十年内就会失效。越来越多的上网冲浪者为自己的个人电脑选择了其它网络接入方案。Google公司目前在公众中的影响是任何微软竞争对手,甚至网景公司也不能达到的。
目前流传的备忘录被重视的程度表明了微软执行官目前对搜索巨人带来的影响的重视程度。根据华尔街杂志,备忘录所说:“Google在互联网领域威胁了微软的地位,并且还将微软阻挡在Google分发通道之外,减小了Windows的影响力。”该备忘录还说,微软正在玩着昂贵的捉迷藏游戏。
目前,技术业的战争正越演越烈,对于微软来说,MSN已经成为了理想的反击跳板。上周,有谣传称,微软将收购美国在线或与美国在线建立合作关系,在美国在线的网页服务中使用MSN的搜索引擎取代一直为美国在线提供巨大收益的Google搜索引擎。但目前为止任何一家公司也没有证实此谣传。
Gartner公司分析人士David Smith称,MSN将带来更好收益,它将还会更加有助于微软。”
到目前为止,MSN一直在微软内部寻找一块发展的绿地。MSN开始于Windows 95时代,然后,被微软赋以对抗美国在线产品的重任。
Jupiter公司的Gartenberg表示:“微软很少有产品能像MSN一样在数年内扮演如此多的战略角色。”
两年前,通过在线广告,特别是关键词搜索在线广告,MSN最终达到运营收益正数。这些广告给了MSN今天的地位。
Gartenberg预测最新版本MSN即时聊天工具将成为未来下一版本Windows Vista环境的一部分。
他说:“毫无疑问,无论微软将会通过MSN提供什么产品,以及MSN的未来将是什么,事实上微软仍将在很大程度上将MSN整合进Windows 平台之中。”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微软能否如同当年击败网景一样在与Google的“战争”中最后获胜。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