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Opera
推荐概要:
想快速全面体验Opera的主要功能可以用紫电的Opera 10.0 beta 1606定制版
http://cxdcheng.googlecode.com/files/Opera10b1606.rar 其中主要的屏幕截图、IE打开、去标题、静音浏览、Opera Unite都标出来了,在面板里面还有其他更丰富的实用或不实用的小功能。
个人倾向细细品味事物的原味,所以从官方主页下载9.64版编制10487(朱雀版),使用一段时间后感觉配色有点深沉,影响浏览心情。推荐皮肤cherry-1_2(最受好评里面的第8个),和红色的O很配、而且也比较清新,从此也确立了今后一段时间自己浏览器的主角——Opera。
今天试用:
邮件和聊天功能,看到帮助里的开头: “Opera 的新闻和电子邮件客户程序,设计目标追求速度、外观优雅,用户操作起来也很方便。您收到的所有邮件都会自动按照发件人、内容和邮件类型进行分类。 这些邮件都保存在一个单一的数据库中,因此无需复制和移动即可出现在多个视图中。您无需创建文件夹,也无需手动对邮件分类。”
速度、优雅、方便、无冗余这几个意思让我有点放心了。把自己邮件比较少的Gmail账号放上去,在侧边栏里一看有一点点震撼:果然分类得很好,邮箱的文件夹分了类:工作、收据、私人等,标签也分了类:重要、待完成、乐趣、珍贵等等。联系人还可以定义头像,虽然默认的难看了点,但是用起来还是非常有趣。
Opera 的邮件功能就完成了本地邮件软件的主要功能,这是个非常好的折衷:以前我想要用邮件软件处理邮件必须上网,既然上网了还不如就在网上处理邮件,本来对个人来说日积月累的邮件存在网上的服务器里比存在自己的电脑里好,因此本地邮件软件就成了累赘。但是网上处理邮件也带来了麻烦,常常因为忘记或懒得开这么多网站而错过重要通知,并且传大容量附件还得保持页面打开。现在好了浏览器和邮件处理软件合二为一,处理多个账户起来和本地软件相当。不过Opera邮件的附件上传能力还有待测试,不过知道至少目前Foxmail和QQ邮箱的上传超大附件插件不支持Opera,联系人的会话列表也还不知道有没有。
Opera 的聊天IRC试用算是失败了,注册账号,只有两个亚洲地区服务器,房间个数都为0。后来进了欧服的Opera房间终于找到群众了~~好激动、立马发言:i'm a freshman....过一会有人回了fishman。我愣了忙着查字典,查完了笑笑。 扑道:mabe most of us R not English native,继续补到maybe,呃,五十步笑百步吧……
Opera Unite是Opera 10.0版本里有的,跃跃欲试。
Opera 的Turbo 技术我算是领教了:你打开一个网页之前它会将网页里的图像视屏等压缩后再传给你,有次Turbo显示省了200多k,快多少我没能反应过来,但图像确实压缩了我是看得出来,嘿嘿,图质下降、不美观了,而且有时候用Turbo时QQ空间打不开。估计在拨号上网或手机上用得到,宽带还是不用这么吝啬吧。
综合Opera的邮件、IRC、Unite、笔记、同步、Turbo、mini等,其中有成功的也有不太成功的,不过让我看到了一个很强大的概念。Opera正将自己做成PC和Internet(广义的)的接口:需要上网啦?打开Opera吧!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折衷:不像微软将网络有关的软件分开了,本钱都在PC里面,也不像Google将操作系统都集成到浏览器里去了,变成了P和Internet的接口……虽然云计算等是未来的趋势,但适应时代的才是最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当然这纯属个人YY,Opera是已有这个目标还是在不知不觉地朝这个方向走,未来的技术又如何发展都是个未知数。
附Opera教程里的口号:FOLLOW THE STANDARDS , BREAK THE RULES .暂时还看不出与那个目标有什么联系。
细节感受:
“密码魔杖”,相当于遨游的自动填表和FireFox的InFormEnter插件。遨游的自动填表的项目比密码魔杖多;InFormEnter作为一个插件,可配置性和功能都比前两者强。遇到密码魔杖里有的输入框,Opera不会立马把空填上,而是将那个框用黄圈包围,等着你输入,如果相似了就可以在列表里选使自动完成。这样比较人性化防万一有变故造成多余的操作。
Opera 的标签预览很赏心悦目,标签回收站也非常好用,有一次我就是在关闭标签的那一瞬,发现页面上感兴趣的关键词,于是立马在标签回收站打开。在探索之旅里还发现工具栏上的“猛击一下”快进快退功能,在网上看小说连载或浏览图片时都很实用,很创新。
拖拽链接的时候会有个新网页的小图标很可爱,FF和遨游好像都是一个小框框,之前一直是前台打开的看了教程之后不论上下拖都变成后台打开了,太奇怪了……Opera的拖拽和搜索习惯和遨游FireFox的有一点不一样:前者是上下拖拽,搜索右键选搜索引擎,后者都可以选好向右扔,FF上下分前台后台很好。Opera可能是为了防止选择链接里的内容时的误操作(变成拖拽)所以用上下,搜索引擎可选其实用得到,毕竟:国事问谷歌,家事问百度,房事问天涯,呵呵。
美中不足的是鼠标手势没有轨迹和状态栏反馈,用起来有点没底。FireFox都有,遨游有轨迹,世界之窗是个小箭头巴巴--(可爱,创新,世界之窗做得太可爱了,两个默认皮肤配色都这么纯,默认的字体也小而秀气以致看不清楚,因此TW的试用期就只有两分钟,不过TW的使用率很高,以后有机会再尝试下吧。)
Opera的地址栏也与众不同,进度条被放在地址栏上了简洁了些,不过没有FF的识别RSS功能,(FF的后两个添加书签,网站信息图标显得多余,权当装饰吧),更重要的是地址栏上可以键昵称搜索,用不同的搜索引擎搜索内容,搜索命令化 如g hust 或 b is,我试了FF和遨游都没有,其实也不算多大个功能,算满足某些人的习惯吧,这方面我还是觉得还是遨游的多重搜索页面是最好的方式,因为有时候会换搜索引擎、搜索类别,遨游就把他们全部集中在一个页面上,很方便。右边的搜索框不仅可以搜网站还可以进行页面嵌入式查找(即页面内内容查找),又省了一个框,不用再临时调出一个栏,可惜牺牲了统计功能。
今天收获:
渐渐习惯了Opera 每框均有 蓝色系统标题栏 的风格……╮(╯▽╰)╭
以后目标:
Opera Unite 和 opera:config
最后总结:
强烈推荐使用cherry皮肤,它是转折点……
唯一感不足是标签栏上的已关闭图标没有默认的垃圾桶图标寓意准确~~。
想快速全面体验Opera的主要功能可以用紫电的Opera 10.0 beta 1606定制版
http://cxdcheng.googlecode.com/files/Opera10b1606.rar 其中主要的屏幕截图、IE打开、去标题、静音浏览、Opera Unite都标出来了,在面板里面还有其他更丰富的实用或不实用的小功能。
个人倾向细细品味事物的原味,所以从官方主页下载9.64版编制10487(朱雀版),使用一段时间后感觉配色有点深沉,影响浏览心情。推荐皮肤cherry-1_2(最受好评里面的第8个),和红色的O很配、而且也比较清新,从此也确立了今后一段时间自己浏览器的主角——Opera。
今天试用:
邮件和聊天功能,看到帮助里的开头: “Opera 的新闻和电子邮件客户程序,设计目标追求速度、外观优雅,用户操作起来也很方便。您收到的所有邮件都会自动按照发件人、内容和邮件类型进行分类。 这些邮件都保存在一个单一的数据库中,因此无需复制和移动即可出现在多个视图中。您无需创建文件夹,也无需手动对邮件分类。”
速度、优雅、方便、无冗余这几个意思让我有点放心了。把自己邮件比较少的Gmail账号放上去,在侧边栏里一看有一点点震撼:果然分类得很好,邮箱的文件夹分了类:工作、收据、私人等,标签也分了类:重要、待完成、乐趣、珍贵等等。联系人还可以定义头像,虽然默认的难看了点,但是用起来还是非常有趣。
Opera 的邮件功能就完成了本地邮件软件的主要功能,这是个非常好的折衷:以前我想要用邮件软件处理邮件必须上网,既然上网了还不如就在网上处理邮件,本来对个人来说日积月累的邮件存在网上的服务器里比存在自己的电脑里好,因此本地邮件软件就成了累赘。但是网上处理邮件也带来了麻烦,常常因为忘记或懒得开这么多网站而错过重要通知,并且传大容量附件还得保持页面打开。现在好了浏览器和邮件处理软件合二为一,处理多个账户起来和本地软件相当。不过Opera邮件的附件上传能力还有待测试,不过知道至少目前Foxmail和QQ邮箱的上传超大附件插件不支持Opera,联系人的会话列表也还不知道有没有。
Opera 的聊天IRC试用算是失败了,注册账号,只有两个亚洲地区服务器,房间个数都为0。后来进了欧服的Opera房间终于找到群众了~~好激动、立马发言:i'm a freshman....过一会有人回了fishman。我愣了忙着查字典,查完了笑笑。 扑道:mabe most of us R not English native,继续补到maybe,呃,五十步笑百步吧……
Opera Unite是Opera 10.0版本里有的,跃跃欲试。
Opera 的Turbo 技术我算是领教了:你打开一个网页之前它会将网页里的图像视屏等压缩后再传给你,有次Turbo显示省了200多k,快多少我没能反应过来,但图像确实压缩了我是看得出来,嘿嘿,图质下降、不美观了,而且有时候用Turbo时QQ空间打不开。估计在拨号上网或手机上用得到,宽带还是不用这么吝啬吧。
综合Opera的邮件、IRC、Unite、笔记、同步、Turbo、mini等,其中有成功的也有不太成功的,不过让我看到了一个很强大的概念。Opera正将自己做成PC和Internet(广义的)的接口:需要上网啦?打开Opera吧!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折衷:不像微软将网络有关的软件分开了,本钱都在PC里面,也不像Google将操作系统都集成到浏览器里去了,变成了P和Internet的接口……虽然云计算等是未来的趋势,但适应时代的才是最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当然这纯属个人YY,Opera是已有这个目标还是在不知不觉地朝这个方向走,未来的技术又如何发展都是个未知数。
附Opera教程里的口号:FOLLOW THE STANDARDS , BREAK THE RULES .暂时还看不出与那个目标有什么联系。
细节感受:
“密码魔杖”,相当于遨游的自动填表和FireFox的InFormEnter插件。遨游的自动填表的项目比密码魔杖多;InFormEnter作为一个插件,可配置性和功能都比前两者强。遇到密码魔杖里有的输入框,Opera不会立马把空填上,而是将那个框用黄圈包围,等着你输入,如果相似了就可以在列表里选使自动完成。这样比较人性化防万一有变故造成多余的操作。
Opera 的标签预览很赏心悦目,标签回收站也非常好用,有一次我就是在关闭标签的那一瞬,发现页面上感兴趣的关键词,于是立马在标签回收站打开。在探索之旅里还发现工具栏上的“猛击一下”快进快退功能,在网上看小说连载或浏览图片时都很实用,很创新。
拖拽链接的时候会有个新网页的小图标很可爱,FF和遨游好像都是一个小框框,之前一直是前台打开的看了教程之后不论上下拖都变成后台打开了,太奇怪了……Opera的拖拽和搜索习惯和遨游FireFox的有一点不一样:前者是上下拖拽,搜索右键选搜索引擎,后者都可以选好向右扔,FF上下分前台后台很好。Opera可能是为了防止选择链接里的内容时的误操作(变成拖拽)所以用上下,搜索引擎可选其实用得到,毕竟:国事问谷歌,家事问百度,房事问天涯,呵呵。
美中不足的是鼠标手势没有轨迹和状态栏反馈,用起来有点没底。FireFox都有,遨游有轨迹,世界之窗是个小箭头巴巴--(可爱,创新,世界之窗做得太可爱了,两个默认皮肤配色都这么纯,默认的字体也小而秀气以致看不清楚,因此TW的试用期就只有两分钟,不过TW的使用率很高,以后有机会再尝试下吧。)
Opera的地址栏也与众不同,进度条被放在地址栏上了简洁了些,不过没有FF的识别RSS功能,(FF的后两个添加书签,网站信息图标显得多余,权当装饰吧),更重要的是地址栏上可以键昵称搜索,用不同的搜索引擎搜索内容,搜索命令化 如g hust 或 b is,我试了FF和遨游都没有,其实也不算多大个功能,算满足某些人的习惯吧,这方面我还是觉得还是遨游的多重搜索页面是最好的方式,因为有时候会换搜索引擎、搜索类别,遨游就把他们全部集中在一个页面上,很方便。右边的搜索框不仅可以搜网站还可以进行页面嵌入式查找(即页面内内容查找),又省了一个框,不用再临时调出一个栏,可惜牺牲了统计功能。
今天收获:
渐渐习惯了Opera 每框均有 蓝色系统标题栏 的风格……╮(╯▽╰)╭
以后目标:
Opera Unite 和 opera:config
最后总结:
强烈推荐使用cherry皮肤,它是转折点……
唯一感不足是标签栏上的已关闭图标没有默认的垃圾桶图标寓意准确~~。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