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薄如蝉翼的同性关系
嗯嗯,好不容易想起来的豆瓣账号,不如先来聊聊最近关于所谓友情的感悟吧。
过去的略大半个2014,生活发生了一些不大不小的改变。换了一份新工作,周围的朋友圈也发生着不大不小的变动。有些人的身份开始从同事变成朋友,而有些人则从同事慢慢变成了不太熟悉的acquaintance,非常微妙的感觉,不是吗?哦我这里指的当然主要是同性朋友,因为要知道对于这样尴尬年纪的姑娘来说,异性朋友本来就是个微妙的存在。
我并不是太喜欢亲密的同性关系(不要误会),这可能是天性的关系,所以成长的经历中很亲近的同性朋友并不算多。毕业开始工作后,我也在心里一直划着工作和生活的线,告诉自己不要跟同事走得太近,因为如果在生活中产生矛盾很容易影响工作中的关系,非常的不professional。此外,想到下班或周末还要经常见到同事,我会有种大家并没有脱离工作的错觉。男同事固然不太好走得太近,女同事更甚,要知道办公室八卦的杀伤力,真的足以毁掉一个人的工作热情,更惨的是如果女同事之间上演撕逼大战,那会真的很ugly的啊。
Anyway,心中所想多半无法如愿,和同事的关系便是如此。因为前一份工作的性质关系,同事之间会share很多关于兴趣和爱好的话题,我们daily life,我们的男神女神,诸如此类。“啊你也喜欢那部电影啊?我也很喜欢呢!要不上映了一起去看?” “我想吃那家店很久啦!要不今晚一起去吃?” ..... 嗯,一起看电影吃饭看演出参加活动甚至旅行,不可避免地演变成一起吐槽工作、看不顺眼的作女同事和无法忍受的傻逼上司,最后再水到渠成地发展成聊心事分享感情经历人生故事,你看,关系就是这样变得很亲密呢。从办公室沟通工具上的交流慢慢延伸到QQ微博微信朋友圈的渗透,你们变成了天天见的同性密友。
一切都会如此顺理成章嘛?并不是。在这样每日分享生活和吐槽心情的亲密关系下,是因为愈接近就愈暴露的个性、缺点和价值观,当然还会有无法抹去的工作中积累的小龌龊。不过不怕的,谁叫我们是好朋友呢,对不对。所以哪怕我们的价值观差很多,我们在对待同一个人同一件事上的观点相差甚远甚至背道而驰,但亲密的关系已经建立,似乎就没那么容易崩塌,尤其是考虑到day-to-day的见面频率。
然后换工作就让一切很快就现行啦!不用每日相见,哪怕同在一个城市,我们的见面变得少了,很偶尔才会一起看电影吃饭看演出参加活动,关系的维系更多在朋友圈的那个习惯性点赞。这样的关系淡去是否会让人觉得失落?当然会,尤其是在知道可能在同一同性朋友圈,觉得很亲密的某个姑娘其实跟别的姑娘更亲密;会不会暗暗地反思彼此的关系?可能会,也许会像审视自己工作表现一样反省下自己在这段同性友情里的表现;会不会觉得委屈去质问对方为什么不跟你关系好了?哈哈哈当然不会,成年人的世界如果这么矫情兼drama queen,那就贻笑大方了。所以就这样吧,just let it be。
《后会无期》里说,留不住的莫牵挂,我相信每一段薄如蝉翼的脆弱关系也是如此,不只是友情。只是当下的我,可能对同性间的关系感触更多吧。
PS:曾身为网络编辑的职业本能让我想为这篇随笔配张图,但考虑了下我看过的关于女生友情的几部电影《牛仔裤的夏天》《阳光姐妹淘》《我的黑色小短裙》都与主题略不符,所以就暂时放过,等想到合适的再补。
过去的略大半个2014,生活发生了一些不大不小的改变。换了一份新工作,周围的朋友圈也发生着不大不小的变动。有些人的身份开始从同事变成朋友,而有些人则从同事慢慢变成了不太熟悉的acquaintance,非常微妙的感觉,不是吗?哦我这里指的当然主要是同性朋友,因为要知道对于这样尴尬年纪的姑娘来说,异性朋友本来就是个微妙的存在。
我并不是太喜欢亲密的同性关系(不要误会),这可能是天性的关系,所以成长的经历中很亲近的同性朋友并不算多。毕业开始工作后,我也在心里一直划着工作和生活的线,告诉自己不要跟同事走得太近,因为如果在生活中产生矛盾很容易影响工作中的关系,非常的不professional。此外,想到下班或周末还要经常见到同事,我会有种大家并没有脱离工作的错觉。男同事固然不太好走得太近,女同事更甚,要知道办公室八卦的杀伤力,真的足以毁掉一个人的工作热情,更惨的是如果女同事之间上演撕逼大战,那会真的很ugly的啊。
Anyway,心中所想多半无法如愿,和同事的关系便是如此。因为前一份工作的性质关系,同事之间会share很多关于兴趣和爱好的话题,我们daily life,我们的男神女神,诸如此类。“啊你也喜欢那部电影啊?我也很喜欢呢!要不上映了一起去看?” “我想吃那家店很久啦!要不今晚一起去吃?” ..... 嗯,一起看电影吃饭看演出参加活动甚至旅行,不可避免地演变成一起吐槽工作、看不顺眼的作女同事和无法忍受的傻逼上司,最后再水到渠成地发展成聊心事分享感情经历人生故事,你看,关系就是这样变得很亲密呢。从办公室沟通工具上的交流慢慢延伸到QQ微博微信朋友圈的渗透,你们变成了天天见的同性密友。
一切都会如此顺理成章嘛?并不是。在这样每日分享生活和吐槽心情的亲密关系下,是因为愈接近就愈暴露的个性、缺点和价值观,当然还会有无法抹去的工作中积累的小龌龊。不过不怕的,谁叫我们是好朋友呢,对不对。所以哪怕我们的价值观差很多,我们在对待同一个人同一件事上的观点相差甚远甚至背道而驰,但亲密的关系已经建立,似乎就没那么容易崩塌,尤其是考虑到day-to-day的见面频率。
然后换工作就让一切很快就现行啦!不用每日相见,哪怕同在一个城市,我们的见面变得少了,很偶尔才会一起看电影吃饭看演出参加活动,关系的维系更多在朋友圈的那个习惯性点赞。这样的关系淡去是否会让人觉得失落?当然会,尤其是在知道可能在同一同性朋友圈,觉得很亲密的某个姑娘其实跟别的姑娘更亲密;会不会暗暗地反思彼此的关系?可能会,也许会像审视自己工作表现一样反省下自己在这段同性友情里的表现;会不会觉得委屈去质问对方为什么不跟你关系好了?哈哈哈当然不会,成年人的世界如果这么矫情兼drama queen,那就贻笑大方了。所以就这样吧,just let it be。
《后会无期》里说,留不住的莫牵挂,我相信每一段薄如蝉翼的脆弱关系也是如此,不只是友情。只是当下的我,可能对同性间的关系感触更多吧。
PS:曾身为网络编辑的职业本能让我想为这篇随笔配张图,但考虑了下我看过的关于女生友情的几部电影《牛仔裤的夏天》《阳光姐妹淘》《我的黑色小短裙》都与主题略不符,所以就暂时放过,等想到合适的再补。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