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的一些碎碎念
![]() |
虽然很多人说这是一个山寨韩国的节目,但不可否认的是湖南卫视确实把它做的很好。整体看来,今年的第二季比第一季更进步了,无论是爸爸还是孩子都空前的团结,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黄磊,其次是曹格,这两位是真的让人感觉在用心经营家庭的人。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播出以后,很多人都惊叹黄磊怎么会把多多教的这么乖巧懂事,于是网上泛滥着各种求黄磊教育方法的帖子。其实在我看来,所谓的教育方法就是个伪命题,可能根本就没有方法,关键在于,你是什么样的人就影响了你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人。黄磊本身就是个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的人,在节目中总是很为别人着想,事事谦让,礼貌待人。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看着多多总以大姐姐自居,爱与人分享,喜欢照顾他人,善良聪明,真诚示人,仿佛在她身上看到黄磊的影子,这种教育就叫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身作则,润物细无声。
有一集节目中贝儿拿着多多的狗来问黄磊能不能把狗带回家,黄磊的回答是:这个狗是多多姐姐的,你该去跟多多姐姐商量获得她的同意。刚看到的时候会一愣,黄磊这家伙不按常理出招啊,按照中国父母的一般逻辑,剧情发展不应该是黄磊直接做主就把小狗作为顺水人情给送了吗?不知道大家小时候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父母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就私自将你的东西送给别人家孩子,顾虑到礼貌,顾虑到面子,顾虑到情义,就是唯独没有顾虑到你的感受。也许有些父母会说,东西是我买给你的,我想怎样就怎样,或者说,你是我生的,我叫你干嘛就得干嘛。我一直很讨厌这样的论断,如果连父爱母爱都是有条件的话,那我们还能相信爱么。事实上从孩子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该有自己的思想,个性,独立的人格。尊重孩子,应该是每个父母都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只有你尊重他,他才会懂得尊重别人。
我一位潜心研究教育的老师对我说过,孩子不好就是父母不好,父母该付全责。所以当我看到有父母责怪自己的孩子哪里哪里不好的时候,我总是想,他们真的有资格去责怪吗。难道不是应该想想自己哪儿做错了,才让孩子变成这样么。当然人都是双标动物,很多为人父母的,自己不求上进,却要求孩子在班级拔得头筹,自己粗鲁无礼,却要求孩子礼貌谦逊,自己对自己父母大呼小叫,却要求自己孩子对自己毕恭毕敬。你的孩子就是另一个小小的你,你的一言一行都是教育他的素材,为人父母,谨言慎行,脚踏实地,自律自省,很重要。
说回黄磊,感觉他做人的原则是理字当先,情义随后。记得有一集节目,他们要把小孩子送到树屋去,只能有一个爸爸去那儿照顾他们,曹格家两个已经哭的泣不成声,黄磊主动让出这个名额,假装石头剪刀布输给曹格,平复他家两个孩子的心情。但是回头一看自己女儿多多也哭了,他明白女儿那种难过的心情,毕竟谁也不是圣人,都有情绪,何况她还是个八岁的孩子,父女俩抱在一起,多多说,其实我心里是希望你去的…那一幕我不知道为什么觉得《把悲伤留给自己》这首歌特别适合他们父女俩,这是多么善良的一对父女阿。一直觉得八岁的多多参加这个节目顶着巨大的压力,她一直告诉自己我是大姐姐,我要坚强,我要让着其他小朋友,但其实大家都是孩子,分什么年龄呢,而且我相信,不管是其他小朋友都长到八岁,还是多多回到五岁,她都会是最优秀的那一个。
电视台对黄磊的访谈中,黄磊曾透露自己是会把家庭摆在第一位的人,所有努力的事业都是为了一个温馨的家。最新一集的节目中,所有妈妈空降节目组,只有黄磊当着自己的面亲吻了自己的妻子。我们国家的男人总是羞于表达爱,好像一提爱就特别娘们儿,他们总说要打拼事业,要成功,但事实上,你问他什么是成功他都不一定能答的出来。这种狭义成功论用王朔的话说就是:什么叫成功,不就赚几个臭钱让傻逼们知道么。所以我很喜欢黄磊这种身体力行地去教会孩子怎么去爱的方式。不管孩子以后在哪儿,做什么,只要他心里有爱,就能感受到快乐。
最后献上黄磊的名人名言:在信仰模糊的中国,信仰家庭,信仰爱,应该是一个方向。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