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的八支(上)
瑜伽有八支,犹如莲花指八瓣,顺次向修行者展现。八支包括外禁戒,内遵行,调身,调息,摄感,止心,禅定,与三摩地,此八瓣共同构成美丽的瑜伽之莲花。
我们的内心之旅将深入身体的内层,从外表的皮肤知道内心的自性,我们将一次探究《瑜伽经》中所描述的八个阶段,对于求道者而言,八关至关重要,正如帕儃伽利的时代一样重要,没有八支的准则与修行,我们无法理解与调和身心的各个层面。这里我先简单介绍一下,以后在文章中讲座详细论述。
瑜伽之旅开始于五大戒律,由此来培养我们在外部世界中行为的控制力,随后是五步净行法,与我们的内心世界和感官相联系,由此培养我们的自制力。我们在文章中都要讨论这些道德准则,而道德准则首先是要约束我们对人对己的行为。道德准则将伴随我们瑜伽之旅的始终,因为精神的觉悟只能表现在我们在人群中的行为,表现在与他人的交往之中。毕竟瑜伽的目标是终极自由,而在终极自由得以实现之前,随着我们的自制力、敏悟力以及觉性的提高,我们一定会感受到越来越多的自由,因为我们会越来越能够按照我们所渴望的方式生活,体面而尊严,纯净而诚实的人际关系,善意与友谊,信誉,自强,乐见他人的幸运,面对自身不幸的淡定。从人性善的状态我们会获得更大的自由。怀疑、迷惑与恶习无法给我们带来自由。瑜伽修行之所以是道德修养的过程,其理由绝非道德的裁决 ,而是实际的的需要,没有经过“善”的阶段,想从“恶”跳到“玩善”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随着无明渐渐退却,“善”是远远超过“恶”的受用无穷之地,我们所说的“恶”就是行动上的无明,“恶”作为生命的策略只能在黑暗中繁殖。
瑜伽的第三支是体式的修习,也是本文的下一章主题,体式旨在身体的力量与健康,同时使身体与自然协调一致,我们都知道心情可以影响身体,比如:“你闲得很沮丧”,”他垂头丧气“,瑜伽建议我们反其道而行之——通过身体影响心情。”抬头“,"挺胸”,“站直”就是这样的思路,体式的修习是进入内心的重要的途径,换言之,我们要用体式来塑造内心。我们必须发现每一身心层面的微妙需求并顺势加以培养。毕竟是微妙的内层支撑其所附着的外层。因而瑜伽认为细先于粗,心先于物,但瑜伽也说,我们必须从外层、最显著着手,从双腿、手臂、脊柱、眼睛、舌头与触觉开始,以修炼深入内心的敏悟力。所以体式是瑜伽所有可能性的基础。如果没有灵性的肉身资具,没有从骨骼到大脑的饮食所养的身体,任何真实的灵性极乐都无法实现,如果我们意识到身体的局限与冲动,我们就可以把它们超越。我们都具有某些道德行为的意识,但是,如果我们想在更深的层面追求禁戒与遵行,我们需要营养心,我们需要知足、安宁、冷静与无私等品德。正是体式交给我们上述品德的生理特性。
瑜伽的第四支是调戏技能。呼吸是意识的载体,通过对呼吸进行缓和而规律的观测与调节,我们学会把我们的心从向外的欲望转向清晰明了的觉性。呼吸可以静心,因而我们的能量就可以摆脱感官的束缚,转而向内追求更为强大,充满活力的觉性。调息并不是由意志力来进行,气息必须去诱惑或勾引,如同在田野里套马,不能去追赶,而要手拿苹果站立不动才行,就这样,调息教给我们谦卑的心态,让我们摆脱贪婪,不再急切的追求我们自身行为的结果。一切都不可强求,顺受就是一切。
将感官手摄入心是瑜伽的第五支,也称为内外支转换之枢纽。不幸的是,我们常常误用我们的感觉、记忆与智力。我们让其中的潜在能量外流并分散开来。我们当然希望达到灵性的疆域,但这里总有一场拔河比赛,我们或进或出,左右为难,这本身就消耗我们的能量,我们能做的更好。
进化瑜伽中心
Evo center 儿童创造力中心
地址:红枫路360号晓园国际社区会所
电话:021-50303432 021- 50303718
我们的内心之旅将深入身体的内层,从外表的皮肤知道内心的自性,我们将一次探究《瑜伽经》中所描述的八个阶段,对于求道者而言,八关至关重要,正如帕儃伽利的时代一样重要,没有八支的准则与修行,我们无法理解与调和身心的各个层面。这里我先简单介绍一下,以后在文章中讲座详细论述。
瑜伽之旅开始于五大戒律,由此来培养我们在外部世界中行为的控制力,随后是五步净行法,与我们的内心世界和感官相联系,由此培养我们的自制力。我们在文章中都要讨论这些道德准则,而道德准则首先是要约束我们对人对己的行为。道德准则将伴随我们瑜伽之旅的始终,因为精神的觉悟只能表现在我们在人群中的行为,表现在与他人的交往之中。毕竟瑜伽的目标是终极自由,而在终极自由得以实现之前,随着我们的自制力、敏悟力以及觉性的提高,我们一定会感受到越来越多的自由,因为我们会越来越能够按照我们所渴望的方式生活,体面而尊严,纯净而诚实的人际关系,善意与友谊,信誉,自强,乐见他人的幸运,面对自身不幸的淡定。从人性善的状态我们会获得更大的自由。怀疑、迷惑与恶习无法给我们带来自由。瑜伽修行之所以是道德修养的过程,其理由绝非道德的裁决 ,而是实际的的需要,没有经过“善”的阶段,想从“恶”跳到“玩善”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随着无明渐渐退却,“善”是远远超过“恶”的受用无穷之地,我们所说的“恶”就是行动上的无明,“恶”作为生命的策略只能在黑暗中繁殖。
瑜伽的第三支是体式的修习,也是本文的下一章主题,体式旨在身体的力量与健康,同时使身体与自然协调一致,我们都知道心情可以影响身体,比如:“你闲得很沮丧”,”他垂头丧气“,瑜伽建议我们反其道而行之——通过身体影响心情。”抬头“,"挺胸”,“站直”就是这样的思路,体式的修习是进入内心的重要的途径,换言之,我们要用体式来塑造内心。我们必须发现每一身心层面的微妙需求并顺势加以培养。毕竟是微妙的内层支撑其所附着的外层。因而瑜伽认为细先于粗,心先于物,但瑜伽也说,我们必须从外层、最显著着手,从双腿、手臂、脊柱、眼睛、舌头与触觉开始,以修炼深入内心的敏悟力。所以体式是瑜伽所有可能性的基础。如果没有灵性的肉身资具,没有从骨骼到大脑的饮食所养的身体,任何真实的灵性极乐都无法实现,如果我们意识到身体的局限与冲动,我们就可以把它们超越。我们都具有某些道德行为的意识,但是,如果我们想在更深的层面追求禁戒与遵行,我们需要营养心,我们需要知足、安宁、冷静与无私等品德。正是体式交给我们上述品德的生理特性。
瑜伽的第四支是调戏技能。呼吸是意识的载体,通过对呼吸进行缓和而规律的观测与调节,我们学会把我们的心从向外的欲望转向清晰明了的觉性。呼吸可以静心,因而我们的能量就可以摆脱感官的束缚,转而向内追求更为强大,充满活力的觉性。调息并不是由意志力来进行,气息必须去诱惑或勾引,如同在田野里套马,不能去追赶,而要手拿苹果站立不动才行,就这样,调息教给我们谦卑的心态,让我们摆脱贪婪,不再急切的追求我们自身行为的结果。一切都不可强求,顺受就是一切。
将感官手摄入心是瑜伽的第五支,也称为内外支转换之枢纽。不幸的是,我们常常误用我们的感觉、记忆与智力。我们让其中的潜在能量外流并分散开来。我们当然希望达到灵性的疆域,但这里总有一场拔河比赛,我们或进或出,左右为难,这本身就消耗我们的能量,我们能做的更好。
进化瑜伽中心
Evo center 儿童创造力中心
地址:红枫路360号晓园国际社区会所
电话:021-50303432 021- 50303718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