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左小祖咒 我比聪明人多一根脑筋
左小祖咒 我比聪明人多一根脑筋
编辑 荣华 | 2011-04-21 08:45 | 来源:时尚传媒集团 |
左小祖咒的工作室,座落在北京近郊一个曲径通幽的地方,房子很大,屋里摆设齐全,从家居用品到他的艺术装置,生活与艺术融为一体。放眼望去,室内扫射一番,墙上一张几米长的大片尤为醒目,在这张照片上,他化身成警察、妓女、护士等等,极富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
见到左小祖咒,一时找不到合适称呼,“左老师和左老板哪个让你听起来更舒服?”“左老板吧,别叫老师了,我又没教过你。”他很率直。他也是一个很纯粹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不希望受到干扰。连同这次采访,其间几度中止,原因是,进进出出的人马以及不着边的其他事物都有可能会随时打乱他的思维。而且,采访左小祖咒,你大可直言不讳,采取最简单的提问方式,因为任何事先埋下的伏笔,对他来说,都无济于事,没有任何攻击力,他会耐心地问你,你说的是什么?不管他的成功模式有多么匪夷所思,终究应了那句话:时间不会轻易毁灭一个人,也不会轻易造就一个人。
我的标签是抗议歌手
这是个多元的时代,谁都可以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谁都可以像左小祖咒那样大胆地唱出走调的歌,只是,区别在于,他敢,而我们不敢;他不害怕,而我们害怕。左小说,这些年,一直都没有丢掉的是率性,“谁敢给我们正在较劲的伟大的摇滚事业抹黑啊!我只是丢掉深沉,放了一些狗屁之后,就倍感浑身轻松了好些。成功自然就乖乖地来了,所谓成功就是把别人气着了,大成功就是把一个国家的人都气着了。”
左小祖咒的成功,的确耐人寻味。2005 年,正是唱片工业遭到新一轮科技拆台的时候,盗版加上网络下载形成双面夹攻,唱片工业全面下滑,而左小祖咒却在自己的网站上给这张唱片定了150元的高价。“我当时就有把全部筹码押出去赌一把的心理。如果人家不认,我这个乡镇小厂就倒闭了。”
他的音乐专辑《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的发行方式本身就在当年就制造了新闻。印了2000张,在刚开始销售没多久就卖掉一半,两年后销售一空,让左小祖咒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拥有足够分量的铁杆粉丝的小众歌手。这以后他的创作更加自信,发展也顺理成章。“我不是主流意义上名气很大的歌手,惨绝人寰的是,盗版都没人买。我在扉页里号召我的乐迷,最好40 天之内不要上传到网络。而他们真的做到了,这方面我觉得我走了些运气,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接二连三,左小祖咒成功得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成语,“什么怪、实验、无厘头、跑调有人欣赏了,此人像左小祖咒,此人唱歌很左小祖咒,此人讲话很左小祖咒。”贴在他身上的标签也越来越多,但左小祖咒说,其实都不太贴切。“他们认为我文艺,事实上我特别讨厌文艺,特别怕别人觉得我是一个文艺青年,精神神父也好,导师也好,伟大领袖也好,但是我都认为这是不太确切的。实际上我是一个街头生活上的老古惑仔是比较对头的,但是这种形象不利于宣传。”他第一次去台湾演出,陈升上台介绍他为“大陆的抗议歌手”。左小终于找到自己比较满意的称谓,“我觉得这是一个同行人给我贴的,我觉得非常对,当然抗议歌手也不是一个好帽子。”
2009 年年底,陈升开演唱会的时候,请左小祖咒做他的嘉宾。在台上介绍他时,陈升说,“这是我的好朋友左小祖咒,他在一个有框架的社会,写出了无框架的歌曲。”他在当今中国乐坛上是个特立独行的存在。可以说,他把生活里面不是常态的东西变成了常态,“常态是吹牛说话,放屁打嗝就不是常态。也就是我把放屁打嗝变成了艺术,又区别于放屁打嗝,这种又环保又节能的做法得到了提倡,所以我就中了。”
左小自述:我不想让经济条件特别好
我没读过几天书,服过役,混过大街,后来唱了些歌,搞了点艺术,把自己搞得有点神秘了,请原谅我以莽汉的身子骨闯进公共视野。很多人都说我是艺术家们的音乐家,这么说也没什么不对。1993 年来到北京,住在朝阳公园一带,那片地方在当代艺术史上有另外一个名字“东村”。我被在卖打口带时认识的艺术家朋友张洹拉来这里,成为“东村”一员。之后又认识了很多艺术家,一直和他们混在一块儿。如果是传统的美术、画画什么的,我也不会有兴趣,但是我总可以说:我也爱当代艺术。内心来讲,我从未觉得自己是个多么先锋的艺术家,只是因为很多人不懂我的艺术而我才开始走红的。当然,也很奇怪,确确实实是为数极少的很多人并不理解我的艺术、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莫名其妙地喜欢我的人。
艺术家主要的责任不是完美,绝大部分人都错了,应该一直拥有当初那种似懂非懂的心,敢于站在正义一方,即便发言不好,也不能沉默。看不懂没有关系,实在看不懂你也没钱吃饭时,听听《北京画报》,你不会很快就死掉的。听不懂就看,看不懂就听。当你所谓清楚了,还能更他们一起疯,甚至有过之无不及,你才能超越更原始的欲望,才算像个诗人般地活着。世界上大概有3600 行的工作,在30 岁之前,我干过大概有50 行以上。因为我有一个生存的本领,这个不行我立马不干了。这个事干了一天马上就不干了。人趋炎附势是一个本能,你需要过上一个好的生活。
我对生活的要求比较高,但不像他们说的那么高。我不想让我经济条件特好,差不多就可以了。人类最大的罪恶不是欲望,不是愤怒,也不是狂妄,而是贪婪,因为贪婪确实毁了很多的人。我是一个个体户,没有人逼迫我,也没有人收买我,收买我的人还没出生。因为我的钱够花就行,没有盈余。
我觉得我不至于是一个聪明的人,可是比聪明的人还多一个脑筋,我懂得拒绝。这两年很多人想投资我的事业,跟我合作,我说你们不要跟我合作,因为我没有什么钱可以让你们挣。最重要的是,不知不觉我就不会自由了。
在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活得很棒,比如乞丐里面,也有乞丐王。我是我一个人的国家。 现在我在一个公园式的大园子里面工作,有那么多的人喜欢我、支持我,可以说,我心里还是有一种庸俗的感恩之情。但是如果有一天,这些东西全都没有了,也无所谓,因为我是从什么都没有的时候过来的。有时候,我会几天不吃饭,不是矫情,饿肚子可以让人清醒,让人警惕。在一切都没有着落的时候,一个人总有一种饥饿感。保持饥饿感是好的。
转自http://site.douban.com/zuoxiaozuzhou/widget/photos/415947/photo/1114448060/
编辑 荣华 | 2011-04-21 08:45 | 来源:时尚传媒集团 |
左小祖咒的工作室,座落在北京近郊一个曲径通幽的地方,房子很大,屋里摆设齐全,从家居用品到他的艺术装置,生活与艺术融为一体。放眼望去,室内扫射一番,墙上一张几米长的大片尤为醒目,在这张照片上,他化身成警察、妓女、护士等等,极富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
见到左小祖咒,一时找不到合适称呼,“左老师和左老板哪个让你听起来更舒服?”“左老板吧,别叫老师了,我又没教过你。”他很率直。他也是一个很纯粹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不希望受到干扰。连同这次采访,其间几度中止,原因是,进进出出的人马以及不着边的其他事物都有可能会随时打乱他的思维。而且,采访左小祖咒,你大可直言不讳,采取最简单的提问方式,因为任何事先埋下的伏笔,对他来说,都无济于事,没有任何攻击力,他会耐心地问你,你说的是什么?不管他的成功模式有多么匪夷所思,终究应了那句话:时间不会轻易毁灭一个人,也不会轻易造就一个人。
我的标签是抗议歌手
这是个多元的时代,谁都可以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谁都可以像左小祖咒那样大胆地唱出走调的歌,只是,区别在于,他敢,而我们不敢;他不害怕,而我们害怕。左小说,这些年,一直都没有丢掉的是率性,“谁敢给我们正在较劲的伟大的摇滚事业抹黑啊!我只是丢掉深沉,放了一些狗屁之后,就倍感浑身轻松了好些。成功自然就乖乖地来了,所谓成功就是把别人气着了,大成功就是把一个国家的人都气着了。”
左小祖咒的成功,的确耐人寻味。2005 年,正是唱片工业遭到新一轮科技拆台的时候,盗版加上网络下载形成双面夹攻,唱片工业全面下滑,而左小祖咒却在自己的网站上给这张唱片定了150元的高价。“我当时就有把全部筹码押出去赌一把的心理。如果人家不认,我这个乡镇小厂就倒闭了。”
他的音乐专辑《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的发行方式本身就在当年就制造了新闻。印了2000张,在刚开始销售没多久就卖掉一半,两年后销售一空,让左小祖咒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拥有足够分量的铁杆粉丝的小众歌手。这以后他的创作更加自信,发展也顺理成章。“我不是主流意义上名气很大的歌手,惨绝人寰的是,盗版都没人买。我在扉页里号召我的乐迷,最好40 天之内不要上传到网络。而他们真的做到了,这方面我觉得我走了些运气,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接二连三,左小祖咒成功得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成语,“什么怪、实验、无厘头、跑调有人欣赏了,此人像左小祖咒,此人唱歌很左小祖咒,此人讲话很左小祖咒。”贴在他身上的标签也越来越多,但左小祖咒说,其实都不太贴切。“他们认为我文艺,事实上我特别讨厌文艺,特别怕别人觉得我是一个文艺青年,精神神父也好,导师也好,伟大领袖也好,但是我都认为这是不太确切的。实际上我是一个街头生活上的老古惑仔是比较对头的,但是这种形象不利于宣传。”他第一次去台湾演出,陈升上台介绍他为“大陆的抗议歌手”。左小终于找到自己比较满意的称谓,“我觉得这是一个同行人给我贴的,我觉得非常对,当然抗议歌手也不是一个好帽子。”
2009 年年底,陈升开演唱会的时候,请左小祖咒做他的嘉宾。在台上介绍他时,陈升说,“这是我的好朋友左小祖咒,他在一个有框架的社会,写出了无框架的歌曲。”他在当今中国乐坛上是个特立独行的存在。可以说,他把生活里面不是常态的东西变成了常态,“常态是吹牛说话,放屁打嗝就不是常态。也就是我把放屁打嗝变成了艺术,又区别于放屁打嗝,这种又环保又节能的做法得到了提倡,所以我就中了。”
左小自述:我不想让经济条件特别好
我没读过几天书,服过役,混过大街,后来唱了些歌,搞了点艺术,把自己搞得有点神秘了,请原谅我以莽汉的身子骨闯进公共视野。很多人都说我是艺术家们的音乐家,这么说也没什么不对。1993 年来到北京,住在朝阳公园一带,那片地方在当代艺术史上有另外一个名字“东村”。我被在卖打口带时认识的艺术家朋友张洹拉来这里,成为“东村”一员。之后又认识了很多艺术家,一直和他们混在一块儿。如果是传统的美术、画画什么的,我也不会有兴趣,但是我总可以说:我也爱当代艺术。内心来讲,我从未觉得自己是个多么先锋的艺术家,只是因为很多人不懂我的艺术而我才开始走红的。当然,也很奇怪,确确实实是为数极少的很多人并不理解我的艺术、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莫名其妙地喜欢我的人。
艺术家主要的责任不是完美,绝大部分人都错了,应该一直拥有当初那种似懂非懂的心,敢于站在正义一方,即便发言不好,也不能沉默。看不懂没有关系,实在看不懂你也没钱吃饭时,听听《北京画报》,你不会很快就死掉的。听不懂就看,看不懂就听。当你所谓清楚了,还能更他们一起疯,甚至有过之无不及,你才能超越更原始的欲望,才算像个诗人般地活着。世界上大概有3600 行的工作,在30 岁之前,我干过大概有50 行以上。因为我有一个生存的本领,这个不行我立马不干了。这个事干了一天马上就不干了。人趋炎附势是一个本能,你需要过上一个好的生活。
我对生活的要求比较高,但不像他们说的那么高。我不想让我经济条件特好,差不多就可以了。人类最大的罪恶不是欲望,不是愤怒,也不是狂妄,而是贪婪,因为贪婪确实毁了很多的人。我是一个个体户,没有人逼迫我,也没有人收买我,收买我的人还没出生。因为我的钱够花就行,没有盈余。
我觉得我不至于是一个聪明的人,可是比聪明的人还多一个脑筋,我懂得拒绝。这两年很多人想投资我的事业,跟我合作,我说你们不要跟我合作,因为我没有什么钱可以让你们挣。最重要的是,不知不觉我就不会自由了。
在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活得很棒,比如乞丐里面,也有乞丐王。我是我一个人的国家。 现在我在一个公园式的大园子里面工作,有那么多的人喜欢我、支持我,可以说,我心里还是有一种庸俗的感恩之情。但是如果有一天,这些东西全都没有了,也无所谓,因为我是从什么都没有的时候过来的。有时候,我会几天不吃饭,不是矫情,饿肚子可以让人清醒,让人警惕。在一切都没有着落的时候,一个人总有一种饥饿感。保持饥饿感是好的。
转自http://site.douban.com/zuoxiaozuzhou/widget/photos/415947/photo/1114448060/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