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的雨季 棕·绿·蓝
雨季的尼泊尔,就像你眉心处那印湿润的红朱砂,没它可以,有它更风情。
加德满都·棕
在五百年前,一位伟大的君主遁入轮回之后,王国被其三个儿子划分成了鼎足而立的王朝,形成了现在的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德岗古城。而每个王朝都有属于自己的杜巴广场,其实就是其宗教,政治,经济的集中地。虽然经过了历史的变迁,这些当年的王朝建筑却依然完整的保存了下来,这才有了如今人们趋之若鹜的加德满都。它是一个寺庙多如牛毛的城市,不管你是坐车,骑行,信步期间,总会在不经意间发现神的存在。这里笃信印度教,也是全世界唯一将其定为国教的国度,供奉的也不是大家熟知的释迦牟尼,而是以湿婆为代表的神明。身在此地,让你恍如隔世。
出发尼泊尔,源于前往雪域高原却因种种而未能跨越喜马拉雅的遗憾。从拉萨坐车经樟木口岸到达加德满都的泰米尔区时,时间已经过了30小时,期间的疲累自不必说。当经过友谊桥进入尼泊尔境内的那一刻,才恍然。原来仅是一桥之隔,便是两个世界,南亚人种的面孔是如此的分明,微笑的神情总离不开贫穷的环境进入你的眼帘。这是尼泊尔给我的第一印象。
加德满都的泰米尔区,是旅行者的聚集地,不无例外我暂居于此,这里巷弄交错,人头攒动,各国背包客和小商贩来往于不足五米宽的街道上,随处可见的是两旁用中文贴着欢迎来自中国土豪们的商铺,1:16的货币汇率更是被伟大的祖国人民轻松地攻陷。在这里的时间里停电停水日日重复上演,给身为外来者的我们带来诸多不便,打开水龙头出来的永远是泛黄的地下水。可能是因为雨季的原因,行走在泰米尔区的每一小街道,路面都是泥泞的,坑洼的。人力三轮和奥拓车更是疯狂的靠左行驶着,弄得来不及适应的人们一身狼狈,原来在尼泊尔车辆行驶靠左。当地人的早市,是围绕着一座座不知名的神庙而成,各种菜蔬只隔着一个个塑料袋就随意的放在满是泥污的地上,这里的女人大多都身着鲜艳的纱丽,在眉心处点着红朱砂席地而坐,与路人讨价还价着。而路边的流浪狗旁若无人的趴到在路边,管你车水还是马龙,纹丝不动,因为它知道,只有你让路的份儿。抬头向上看,是被两旁拥挤的小楼挤成的长条天。房门,窗柩透着古朴,破旧,不高且压抑,是种姓,像永世无法反抗的枷锁,锁住了教义下的信众。只是在陌生的拐角处,依着寺庙而建的学校,学生们穿着干净整洁的校服的模样才让刚刚紧缩的呼吸的得到了些许释放,兴许是课间时分,学生们在神庙周围自由活动着,有跳皮筋的,有踢皮球的,有嘻嘻哈哈聊天的,神庙上停满了鸽子,也许是一个进球后的欢呼,就能震动鸽群漫天飞翔。看着他们生活的如此安祥,自己也不那么介意周遭的环境了,尤其当你与他们目光交错之时,都会得到一句饱含微笑的“namaste”(你好),看来幸福的指数真的与钱无关啊。
所到的第一个古城便是帕坦的杜巴广场,一直等到下午三点天空才终于放晴,从泰米尔区一路步行前往当地的巴士站。路上行人如织,只有路过神庙供台之时,才停下匆匆的脚步敲钟叩拜,接着再次汇入人流,我也仿着当地人做着同样的事,内心好不平静。一路问询到巴士站时,眼前的景象竟有点像国内城乡结合部的旅客集散地似的,有拉乘客的,有卖小食品的,有卖报纸的,有乞讨的,鱼龙混杂。面对如此情形本能的把腰包带子尽可能的贴身收紧。买票上车,清一色的当地人好奇的看着不同肤色的我时,微微的动了动头,是表示赞同的意思吧?下午六点的帕坦,夕阳正在坠落,广场上人群聚集,三五成群的交谈着,前方由旧皇宫改建而成的博物馆在周围神庙和神像陪伴下变得越发厚重,晚霞映衬中的黄金庙那漆金的外衣更是显得尊贵无比,面对着其情其景也只有小女孩那不谙世事的眼神才能洞穿,而我却已是余光满身。
对于此行最身心向往的便是帕斯帕提那神庙了,从博卡拉返回加德满都后便立即动身前往位于泰米尔区以东5公里处,这座依附从喜马拉雅山脉融雪形成的巴格马蒂河而建的寺庙。它庄严肃穆,是印度教徒的六道轮回。逝去的亲人被送到这里,根据种姓的不同享受着在人世间最后一次的祝祷,河堤处的洗尸人不时用右手捧一掌圣河水为故去之人净身,河岸边的烧尸台不知疲倦的冒着滚滚黑烟,偶尔能从呼吸中辨别一丝焦臭,苦行僧聚集于此诵经超度,修身修灵,只是这一切终逃不过树梢上神猴的法眼,一阵风吹过,往事就随漫天飞鸽烟消云散,最终流向故事的结局---恒河。面对这一切,并没有之前所想的违和感,内心反而平静如水,什么也没想却又思绪万千,直白又神秘,晚上回到宾馆竟一夜无梦,兴许这就是宗教的力量。
身在古迹如此繁多的地方,是应该放慢脚步,细细领会一番的。加德满都老城区的杜巴广场,是三个杜巴广场当中最大,也是最方便前往的,步行即可到达。而kumari活女神就生活于此,据说,从她当选为活女神的那天起一直到第一次初潮来临,都必须待在女神庙中受人朝拜,真不知是她的幸还是孽。作为过客,能做的仅是在院落中仰头期盼女神来到窗口,俯视一眼我等芸芸众生,欣慰的是,女神转身消失在黑暗中时,露出了一抹俏皮的微笑,原来女神还“活着”。 在加都的这些时日,几乎每天都无所事事的一路“溜”进广场,找一个台阶,看看天,抽支烟。观察着广场上追逐鸽群的游客,拿着花环在每个神像下进献的教徒,只是一不小心雨说下就下。可不,那边的女孩儿还未来得及脱下租借的红纱丽就淋得满身湿透,当她还未修正停当,阳光就穿过了乌云,重新放晴了。原来尼泊尔的雨季竟是这样的。
成天的在拥挤巷陌里打转,让人感到压抑,是该登高望远,换个视野了。斯瓦扬布那寺既是唯一之选。这座始建于2500年前的藏传佛教的寺庙,坐落在加德满都西面的山顶,且因猴子众多,被大家亲切的称为—猴庙。从泰米尔区打车前往仅需200卢比,刚到山脚下,便看见成群结队的猴子捡食信众的供奉,步行300多级坡度甚高的阶梯,到达山顶时,整个城市360°的呈现在了你的眼前,围绕着佛塔的转经筒,让你走上三遍也不知疲倦。长明灯,藏香燃,梵音浩淼,倒头昏睡的狗群,塔身上驻足的鸽子,猴子正在窃取人们用于贿赂佛陀嘴巴的酥油,庙前法师正在为一家老小做法祈福,不知是否是因为神明感受到了诚心之意,半山腰那片五彩经幡通过风送来了阵阵六字真言,让人舒畅。
也许是厌倦了老城的嘈杂和冒着黑烟的柴油尾气,在即将离开尼泊尔前逃离到了巴德岗,同样比肩于加德满都,这里却多了一份从容不迫的姿态,而且手持中国护照的游客可以享受三分之一的门票价格,当真是福利了。刚走近城门,一树翻墙而出的三角梅倚在红砖墙头,正在荼蘼,妖艳的亮紫色涨满了我的双眼,它的杜巴广场也就不输于其他两地,在古时的国王更是会享受来自雪山的融雪,从那被青铜眼镜蛇所围绕而成的露天浴池便可见一斑,最为巴德岗年代最久远的帕斯帕提神庙的檐柱上更是雕刻上了源自古印度的性经图案,便知印度教也是阴阳双修的。而平整干净的路面就算一场不期而遇的阵雨也不至于让你乱了脚步。作为陶器重镇的巴德岗最有名的便是它的手工陶器,熟练地工人可以一分钟将一堆烂泥塑造成有型有款的生活器具,陶罐酸奶便是以此为容器被送上我的餐桌。只需细细品味,再若有所思的看看窗外那些古老的建筑,时间就这样凝固了,仿佛你看见了五百年前有个身穿红色纱丽的少女漫无目的的行走在神庙旁,只是一个不经意的回眸便成一世,但谁又能说这一回眸不能成为永恒呢。
加德满都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贫穷和落后是你肉眼所能见的,而幸福和满足却需要你身临其境慢慢体会。就像一部泛黄的老电影,始终被超越却从未停止过追赶。
奇特旺·绿
在加德满都短暂停留之后,就决定和路上认识的伙伴们动身前往位于尼泊尔南部一片广袤平原之上的奇特旺国家森林公园。这个地方,犹如其名字一样,弥漫着神奇色彩,有着大量的野生动植物,曾经更是尼泊尔王室和他们的贵宾户外狩猎之所。现在已经被保护起来,成为了众多生灵的天堂。
去奇特旺,一般选择乘坐巴士或者尼泊尔境内航空飞往到达,当然,你还可以选择顺着从加德满都两小时车程外的特里苏利河漂流达到奇特旺,而我们就选择的便是此种方式。
早晨六点,包括老妈在内的一行五人,坐上巴士,怀着忐忑的心情,前往玛格林登伐点。为什么要忐忑?当然是除我之外,全是旱鸭子的缘故吧。当车在盘山公路上蛇形穿梭时,蔓延满眼的绿色植被扎根在两侧群山上,向你展示着盛夏的活力。而深渊下的滚滚黄沙水,预示着接下来的节目一定让你终生难忘。当我们达到漂流点,穿戴好救生衣以后,所有的随身行李被工作人员打包妥当运送到终点。此时一人手拿一副船桨吊儿郎当的向着岸边走去,同车的还有其他人,一共两艘橡皮艇,开始分组,而我果断的就将身边的一个香港仔拉到了我们中间。经过岸边短暂的培训之后,两艘艇搭载着14人离开了岸边,大家兴高采烈的欢呼着,刚离岸不到30秒,一个大浪涌来,隔壁船瞬间落水两人,此时大家才知道,这才不是的什么轻松有趣的游戏呢!神经高度紧绷,按着教练的口令,大家拼尽全力的前划,倒划以及抓紧扶手。一浪接着一浪的摇晃,一个漩涡接着一个漩涡的绕行,江水湿透全身,太阳正在以最饱满的热情向你问候,同船六人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了动如一人的默契,遇到水势平稳之处,教练更是鼓励大家跳进深不见底的河里,静静的仰头漂浮一阵,好不惬意啊!这就是尼泊尔独有的魅力,除了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还有大自然鬼斧神工所造就的天然之地。
终于抵达了终点,此时,被冲走的拖鞋,帽子,就让他们随着江水一起去往那遥远的印度吧。筋疲力尽的赤着脚爬上了山坡,一瘸一拐的走过横跨在江面上五十米长的索桥,来到公路边。地面已经被阳光晒得滚烫,实在无法,在垃圾堆旁捡了一只女士拖鞋和一只儿童拖鞋,将就穿着去领自己的行李准备上车。
傍晚时分,到了之前预定的度假村。都说这里是风景如画,民风淳朴之地,看来一点都没错,沿路两旁是半人多高的水稻田,放养的土鸡,溜达的水牛,还有骑着大人的自行车相互追逐的小孩儿,远处的夕阳燃烧着晚霞,河滩上的芦苇在徐徐微风中肆意摇摆,这不正是大家心中所想,内心渴望的田园美景吗?
在奇特旺,你需要做的就是什么也不做,睡到自然醒,享用一份丰盛的早餐,做好防晒,出门溜达即可,因为随处可见绿油油的一片,让你的身心灵得到绝对的放松。当然,也可以在这里骑行大象,让它带你在茂密的丛林里游历一番,如果你的运气够好,还能看见犀牛,孔雀,鳄鱼,甚至是孟加拉虎。而这里的大象也像我们一样,需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在我们房间一墙之隔的地方就是一户人家的象棚,每天早晨,都能听见大象在驯养员的的陪伴下到骑行点报到,中午时分,又慢慢悠悠的回来休息,享受劳动果实,以避开七月湿热的天气,在这儿的几天里,衣服总也晒不干,如果没有空调,都不知道晚上如何能够入眠,既然睡不着,那就让Ussa带我们去看看萤火虫吧。他是度假村的工作人员,善良而文雅的性格让人很容易亲近。跟着他走进河滩边漆黑的灌木丛中,他说,要看萤火虫必须悄悄的,不能有亮光惊扰了它们。蹑手蹑脚的跟在他身后,等了没多会儿,漆黑一片中,几丝绿光就在眼前一闪一闪,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星星点点的就像头顶银河的倒影,如此浪漫的情景引得同行的姑娘一阵兴奋的尖叫。只是这一叫,使得所有的绿光四散逃窜,再也没有聚集回来。败兴而归的路上,经过了一个度假村,就在我们度假村背后不远处,一栋六边形的两层小楼,灰绿色的墙面。等等,好像在哪里见过似的,原来这里就是电影《等风来》的拍摄地啊。厚着脸皮进去转了一圈,看看被男主角倒过牛粪的游泳池,猜猜被女主角乱敲的房门……
在那部电影里,我没有看到一轮彩虹悬挂半空,但是,在河滩深处我见到了。第二天上午又是一阵阵急促的豪雨将我等困在房间里,直到下午才踩着泥泞的路面去独木泛舟,对于没有雨季概念的我们来说,很难理解雨后放晴就是万里无云的天空。坐上独木舟,在泥黄的缓慢河水中,静静地随着水势一路向西,阳光明晃晃的照着河面让你睁不开眼,你能听见树丛间渡鸦幽远的鸣叫,两岸的草丛中偶尔可以看见几个隐藏起来的渔夫和一群光着屁股在河岸边游泳的男孩儿。当你的船靠近时,他们会大声的跟你问好,爽朗的笑声比任何语言都要来的真切。当我们还沉浸在这比诗更美好的现实中时,经过水流的转弯处,我大叫了一声rainbow!是的,没错,就是彩虹。它离我们那么近,近的像你一伸手就能抓住的幸福。连为我们撑船的人都说,这么完美的彩虹不是人人都能看到的。如果真要感谢,那就谢谢这奇妙的雨季吧。
是应该感谢,感谢雨季中的奇特旺,让我们这群来自钢铁丛林的人们,剥去虚伪做作的外衣,如赤子一般,再一次投入自然母亲的怀抱。
博卡拉·蓝
有这么一个地方,湛蓝的天空群鸟蹁跹,墨绿的湖水光影变幻,人们过着桃源般的生活,这就是博卡拉。坐落于尼泊尔中部,素有“东方小瑞士”之称的宜人小城,背靠着连绵的安娜普尔纳群山,面对着波光粼粼的费瓦湖,深深的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
离开奇特旺,经过5小时的盘山公路后,便到了这么童话般的小镇,而我们住在紧邻费瓦湖的民宿里面,说为民宿可能太委屈它了,因为这是一栋三层装修雅致的私人别墅,而每晚25元人民币的房费更让人欣喜若狂。老板是一个幸福的中年男人,每天被他细致的关照着,让人有一种回家的的感动。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游走在湖滨区的街头,看着各色人种,突然有置身普吉岛的感觉,只是人流更稀少,不紧不慢更胜一筹。
博卡拉因为有着独特的山水环境,成就了它“户外圣地”的美誉,你可以骑行在岁月尘封中的老城区,可以泛舟在夕阳下的费瓦湖,可以翱翔于群山之间萨朗科,更可以徒步进入雪山环抱的安娜普尔纳。任何一种形式都能让你抛开世俗的烦恼,尽情享受灿烂的人生。当我们脚踩自行车,游荡在老城中时,沿路自由活动的神牛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它们不紧不慢的走在街沿上,时不时的低下头啃食路边的野草,来往的路人早已习惯了它们的存在,而看见我们拿着水果喂食神牛时,咧着嘴发出大惊小怪的笑声。是这样吧,许久未曾感受过动物与人如此和谐共处在城市当中了,是因为有随处可见的神明保佑?老城此时就像是一首柔情缠绵的老歌,连红砖木栏的建筑都关不住,网住了过往的你我,沦陷进深深地岁月长河中不能自拨。
在这里的短短数日中,要说让我们烦恼的,便是一日三餐?因为选择太多了。如果当真懒到连门也不想出,那就下楼拜托一手好厨艺的老板娘给你做上一顿,绝对让人好胃口。当你将盘中的食物吃得一点不剩,一旁自信的老板娘得意的过来谦虚一阵,真就像做客在朋友家一样,亲切又自然。此时,阳光已不那么剧烈,可以沿着费瓦湖走走,或者租一艘小船,在静静地湖面上,感受一下山水之间的乐趣,远处的世界和平塔不偏不移的在山顶为人祝祷。当然还有一些更适合年轻人的方式,比如:站立舢板。一人一个,站在上面手拿一只碳纤维的轻质船桨,便可一苇沧海了。如果你觉得还不尽兴,那么只消挪动一步,整个人便被温暖的湖水所包围。这时,展开你的四肢,将双耳淹没于水中,抬头仰望,你会看见九重天,云团浓淡此第的镶嵌在湛蓝的天幕中如通往天国的阶梯,而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震动,就像昏睡的梵天造梦时发出的鼾声。浸润如此,试问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不满足!不满足还有激情没有得到释放,不满足自己仅是过客匆匆,还没来得及看上一眼博卡拉的全貌。一个声音从天而降,看啊,乘着滑翔伞的帅小伙不正在天上呐喊吗?来尼泊尔之前,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要像他一样,在空中翱翔。终于,愿望就要达成了,那天,大家起了个大早,预约的是上午10点,可又是因为雨的原因,一直到下午两点,天才放晴。跟着教练坐车到了萨朗科半山腰,已经有人滑翔在空中了,做好了准备工作,马上就要轮到自己了,兴奋和紧张的心情溢于言表。看着悬崖边的风向旗被一阵逆风吹得摇头晃脑时,尼泊尔教练在我身后大声的喊:“run,run,run”。一秒钟之后我飞起来了,脚下是反光的梯田,是葱郁的树尖,是船行于上的费瓦湖。随着风势忽左忽右,教练施展的特技急上急下,好不刺激。我大笑,我欢呼,我呐喊,用一切能够释放的手段,抒发着内心的狂喜。从古至今,人类都想征服天空,因为这局促的世界让人疲累,生活的压力把每一个纯洁的心变得混浊。多么想像鸟儿那样,飞向蓝天,飞离这困兽的怪圈,飞向信仰所铸就的天堂。只是天堂里的人太满,终究需要你脚踏实地的度过此生。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只要生活中偶尔出现一点小惊喜,小快乐,便能支撑我们一直走下去。就像某个清晨,当你打开房门,足不出户便能看见圣洁的鱼尾峰矗立在你的面前,建筑之间的空隙露出的都是连绵雪山的一角,晨光洒在上面,金黄一片,此刻,坐在露台喝杯咖啡,看着远方,发着呆,美好的生活本就该如此惬意。
安逸又恬静的博卡拉,是人们怀着纯真之心所铸就的伊甸园。而你仅需游历其间,便会永享幸福。
加德满都·棕
在五百年前,一位伟大的君主遁入轮回之后,王国被其三个儿子划分成了鼎足而立的王朝,形成了现在的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德岗古城。而每个王朝都有属于自己的杜巴广场,其实就是其宗教,政治,经济的集中地。虽然经过了历史的变迁,这些当年的王朝建筑却依然完整的保存了下来,这才有了如今人们趋之若鹜的加德满都。它是一个寺庙多如牛毛的城市,不管你是坐车,骑行,信步期间,总会在不经意间发现神的存在。这里笃信印度教,也是全世界唯一将其定为国教的国度,供奉的也不是大家熟知的释迦牟尼,而是以湿婆为代表的神明。身在此地,让你恍如隔世。
出发尼泊尔,源于前往雪域高原却因种种而未能跨越喜马拉雅的遗憾。从拉萨坐车经樟木口岸到达加德满都的泰米尔区时,时间已经过了30小时,期间的疲累自不必说。当经过友谊桥进入尼泊尔境内的那一刻,才恍然。原来仅是一桥之隔,便是两个世界,南亚人种的面孔是如此的分明,微笑的神情总离不开贫穷的环境进入你的眼帘。这是尼泊尔给我的第一印象。
加德满都的泰米尔区,是旅行者的聚集地,不无例外我暂居于此,这里巷弄交错,人头攒动,各国背包客和小商贩来往于不足五米宽的街道上,随处可见的是两旁用中文贴着欢迎来自中国土豪们的商铺,1:16的货币汇率更是被伟大的祖国人民轻松地攻陷。在这里的时间里停电停水日日重复上演,给身为外来者的我们带来诸多不便,打开水龙头出来的永远是泛黄的地下水。可能是因为雨季的原因,行走在泰米尔区的每一小街道,路面都是泥泞的,坑洼的。人力三轮和奥拓车更是疯狂的靠左行驶着,弄得来不及适应的人们一身狼狈,原来在尼泊尔车辆行驶靠左。当地人的早市,是围绕着一座座不知名的神庙而成,各种菜蔬只隔着一个个塑料袋就随意的放在满是泥污的地上,这里的女人大多都身着鲜艳的纱丽,在眉心处点着红朱砂席地而坐,与路人讨价还价着。而路边的流浪狗旁若无人的趴到在路边,管你车水还是马龙,纹丝不动,因为它知道,只有你让路的份儿。抬头向上看,是被两旁拥挤的小楼挤成的长条天。房门,窗柩透着古朴,破旧,不高且压抑,是种姓,像永世无法反抗的枷锁,锁住了教义下的信众。只是在陌生的拐角处,依着寺庙而建的学校,学生们穿着干净整洁的校服的模样才让刚刚紧缩的呼吸的得到了些许释放,兴许是课间时分,学生们在神庙周围自由活动着,有跳皮筋的,有踢皮球的,有嘻嘻哈哈聊天的,神庙上停满了鸽子,也许是一个进球后的欢呼,就能震动鸽群漫天飞翔。看着他们生活的如此安祥,自己也不那么介意周遭的环境了,尤其当你与他们目光交错之时,都会得到一句饱含微笑的“namaste”(你好),看来幸福的指数真的与钱无关啊。
所到的第一个古城便是帕坦的杜巴广场,一直等到下午三点天空才终于放晴,从泰米尔区一路步行前往当地的巴士站。路上行人如织,只有路过神庙供台之时,才停下匆匆的脚步敲钟叩拜,接着再次汇入人流,我也仿着当地人做着同样的事,内心好不平静。一路问询到巴士站时,眼前的景象竟有点像国内城乡结合部的旅客集散地似的,有拉乘客的,有卖小食品的,有卖报纸的,有乞讨的,鱼龙混杂。面对如此情形本能的把腰包带子尽可能的贴身收紧。买票上车,清一色的当地人好奇的看着不同肤色的我时,微微的动了动头,是表示赞同的意思吧?下午六点的帕坦,夕阳正在坠落,广场上人群聚集,三五成群的交谈着,前方由旧皇宫改建而成的博物馆在周围神庙和神像陪伴下变得越发厚重,晚霞映衬中的黄金庙那漆金的外衣更是显得尊贵无比,面对着其情其景也只有小女孩那不谙世事的眼神才能洞穿,而我却已是余光满身。
对于此行最身心向往的便是帕斯帕提那神庙了,从博卡拉返回加德满都后便立即动身前往位于泰米尔区以东5公里处,这座依附从喜马拉雅山脉融雪形成的巴格马蒂河而建的寺庙。它庄严肃穆,是印度教徒的六道轮回。逝去的亲人被送到这里,根据种姓的不同享受着在人世间最后一次的祝祷,河堤处的洗尸人不时用右手捧一掌圣河水为故去之人净身,河岸边的烧尸台不知疲倦的冒着滚滚黑烟,偶尔能从呼吸中辨别一丝焦臭,苦行僧聚集于此诵经超度,修身修灵,只是这一切终逃不过树梢上神猴的法眼,一阵风吹过,往事就随漫天飞鸽烟消云散,最终流向故事的结局---恒河。面对这一切,并没有之前所想的违和感,内心反而平静如水,什么也没想却又思绪万千,直白又神秘,晚上回到宾馆竟一夜无梦,兴许这就是宗教的力量。
身在古迹如此繁多的地方,是应该放慢脚步,细细领会一番的。加德满都老城区的杜巴广场,是三个杜巴广场当中最大,也是最方便前往的,步行即可到达。而kumari活女神就生活于此,据说,从她当选为活女神的那天起一直到第一次初潮来临,都必须待在女神庙中受人朝拜,真不知是她的幸还是孽。作为过客,能做的仅是在院落中仰头期盼女神来到窗口,俯视一眼我等芸芸众生,欣慰的是,女神转身消失在黑暗中时,露出了一抹俏皮的微笑,原来女神还“活着”。 在加都的这些时日,几乎每天都无所事事的一路“溜”进广场,找一个台阶,看看天,抽支烟。观察着广场上追逐鸽群的游客,拿着花环在每个神像下进献的教徒,只是一不小心雨说下就下。可不,那边的女孩儿还未来得及脱下租借的红纱丽就淋得满身湿透,当她还未修正停当,阳光就穿过了乌云,重新放晴了。原来尼泊尔的雨季竟是这样的。
成天的在拥挤巷陌里打转,让人感到压抑,是该登高望远,换个视野了。斯瓦扬布那寺既是唯一之选。这座始建于2500年前的藏传佛教的寺庙,坐落在加德满都西面的山顶,且因猴子众多,被大家亲切的称为—猴庙。从泰米尔区打车前往仅需200卢比,刚到山脚下,便看见成群结队的猴子捡食信众的供奉,步行300多级坡度甚高的阶梯,到达山顶时,整个城市360°的呈现在了你的眼前,围绕着佛塔的转经筒,让你走上三遍也不知疲倦。长明灯,藏香燃,梵音浩淼,倒头昏睡的狗群,塔身上驻足的鸽子,猴子正在窃取人们用于贿赂佛陀嘴巴的酥油,庙前法师正在为一家老小做法祈福,不知是否是因为神明感受到了诚心之意,半山腰那片五彩经幡通过风送来了阵阵六字真言,让人舒畅。
也许是厌倦了老城的嘈杂和冒着黑烟的柴油尾气,在即将离开尼泊尔前逃离到了巴德岗,同样比肩于加德满都,这里却多了一份从容不迫的姿态,而且手持中国护照的游客可以享受三分之一的门票价格,当真是福利了。刚走近城门,一树翻墙而出的三角梅倚在红砖墙头,正在荼蘼,妖艳的亮紫色涨满了我的双眼,它的杜巴广场也就不输于其他两地,在古时的国王更是会享受来自雪山的融雪,从那被青铜眼镜蛇所围绕而成的露天浴池便可见一斑,最为巴德岗年代最久远的帕斯帕提神庙的檐柱上更是雕刻上了源自古印度的性经图案,便知印度教也是阴阳双修的。而平整干净的路面就算一场不期而遇的阵雨也不至于让你乱了脚步。作为陶器重镇的巴德岗最有名的便是它的手工陶器,熟练地工人可以一分钟将一堆烂泥塑造成有型有款的生活器具,陶罐酸奶便是以此为容器被送上我的餐桌。只需细细品味,再若有所思的看看窗外那些古老的建筑,时间就这样凝固了,仿佛你看见了五百年前有个身穿红色纱丽的少女漫无目的的行走在神庙旁,只是一个不经意的回眸便成一世,但谁又能说这一回眸不能成为永恒呢。
加德满都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贫穷和落后是你肉眼所能见的,而幸福和满足却需要你身临其境慢慢体会。就像一部泛黄的老电影,始终被超越却从未停止过追赶。
奇特旺·绿
在加德满都短暂停留之后,就决定和路上认识的伙伴们动身前往位于尼泊尔南部一片广袤平原之上的奇特旺国家森林公园。这个地方,犹如其名字一样,弥漫着神奇色彩,有着大量的野生动植物,曾经更是尼泊尔王室和他们的贵宾户外狩猎之所。现在已经被保护起来,成为了众多生灵的天堂。
去奇特旺,一般选择乘坐巴士或者尼泊尔境内航空飞往到达,当然,你还可以选择顺着从加德满都两小时车程外的特里苏利河漂流达到奇特旺,而我们就选择的便是此种方式。
早晨六点,包括老妈在内的一行五人,坐上巴士,怀着忐忑的心情,前往玛格林登伐点。为什么要忐忑?当然是除我之外,全是旱鸭子的缘故吧。当车在盘山公路上蛇形穿梭时,蔓延满眼的绿色植被扎根在两侧群山上,向你展示着盛夏的活力。而深渊下的滚滚黄沙水,预示着接下来的节目一定让你终生难忘。当我们达到漂流点,穿戴好救生衣以后,所有的随身行李被工作人员打包妥当运送到终点。此时一人手拿一副船桨吊儿郎当的向着岸边走去,同车的还有其他人,一共两艘橡皮艇,开始分组,而我果断的就将身边的一个香港仔拉到了我们中间。经过岸边短暂的培训之后,两艘艇搭载着14人离开了岸边,大家兴高采烈的欢呼着,刚离岸不到30秒,一个大浪涌来,隔壁船瞬间落水两人,此时大家才知道,这才不是的什么轻松有趣的游戏呢!神经高度紧绷,按着教练的口令,大家拼尽全力的前划,倒划以及抓紧扶手。一浪接着一浪的摇晃,一个漩涡接着一个漩涡的绕行,江水湿透全身,太阳正在以最饱满的热情向你问候,同船六人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了动如一人的默契,遇到水势平稳之处,教练更是鼓励大家跳进深不见底的河里,静静的仰头漂浮一阵,好不惬意啊!这就是尼泊尔独有的魅力,除了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还有大自然鬼斧神工所造就的天然之地。
终于抵达了终点,此时,被冲走的拖鞋,帽子,就让他们随着江水一起去往那遥远的印度吧。筋疲力尽的赤着脚爬上了山坡,一瘸一拐的走过横跨在江面上五十米长的索桥,来到公路边。地面已经被阳光晒得滚烫,实在无法,在垃圾堆旁捡了一只女士拖鞋和一只儿童拖鞋,将就穿着去领自己的行李准备上车。
傍晚时分,到了之前预定的度假村。都说这里是风景如画,民风淳朴之地,看来一点都没错,沿路两旁是半人多高的水稻田,放养的土鸡,溜达的水牛,还有骑着大人的自行车相互追逐的小孩儿,远处的夕阳燃烧着晚霞,河滩上的芦苇在徐徐微风中肆意摇摆,这不正是大家心中所想,内心渴望的田园美景吗?
在奇特旺,你需要做的就是什么也不做,睡到自然醒,享用一份丰盛的早餐,做好防晒,出门溜达即可,因为随处可见绿油油的一片,让你的身心灵得到绝对的放松。当然,也可以在这里骑行大象,让它带你在茂密的丛林里游历一番,如果你的运气够好,还能看见犀牛,孔雀,鳄鱼,甚至是孟加拉虎。而这里的大象也像我们一样,需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在我们房间一墙之隔的地方就是一户人家的象棚,每天早晨,都能听见大象在驯养员的的陪伴下到骑行点报到,中午时分,又慢慢悠悠的回来休息,享受劳动果实,以避开七月湿热的天气,在这儿的几天里,衣服总也晒不干,如果没有空调,都不知道晚上如何能够入眠,既然睡不着,那就让Ussa带我们去看看萤火虫吧。他是度假村的工作人员,善良而文雅的性格让人很容易亲近。跟着他走进河滩边漆黑的灌木丛中,他说,要看萤火虫必须悄悄的,不能有亮光惊扰了它们。蹑手蹑脚的跟在他身后,等了没多会儿,漆黑一片中,几丝绿光就在眼前一闪一闪,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星星点点的就像头顶银河的倒影,如此浪漫的情景引得同行的姑娘一阵兴奋的尖叫。只是这一叫,使得所有的绿光四散逃窜,再也没有聚集回来。败兴而归的路上,经过了一个度假村,就在我们度假村背后不远处,一栋六边形的两层小楼,灰绿色的墙面。等等,好像在哪里见过似的,原来这里就是电影《等风来》的拍摄地啊。厚着脸皮进去转了一圈,看看被男主角倒过牛粪的游泳池,猜猜被女主角乱敲的房门……
在那部电影里,我没有看到一轮彩虹悬挂半空,但是,在河滩深处我见到了。第二天上午又是一阵阵急促的豪雨将我等困在房间里,直到下午才踩着泥泞的路面去独木泛舟,对于没有雨季概念的我们来说,很难理解雨后放晴就是万里无云的天空。坐上独木舟,在泥黄的缓慢河水中,静静地随着水势一路向西,阳光明晃晃的照着河面让你睁不开眼,你能听见树丛间渡鸦幽远的鸣叫,两岸的草丛中偶尔可以看见几个隐藏起来的渔夫和一群光着屁股在河岸边游泳的男孩儿。当你的船靠近时,他们会大声的跟你问好,爽朗的笑声比任何语言都要来的真切。当我们还沉浸在这比诗更美好的现实中时,经过水流的转弯处,我大叫了一声rainbow!是的,没错,就是彩虹。它离我们那么近,近的像你一伸手就能抓住的幸福。连为我们撑船的人都说,这么完美的彩虹不是人人都能看到的。如果真要感谢,那就谢谢这奇妙的雨季吧。
是应该感谢,感谢雨季中的奇特旺,让我们这群来自钢铁丛林的人们,剥去虚伪做作的外衣,如赤子一般,再一次投入自然母亲的怀抱。
博卡拉·蓝
有这么一个地方,湛蓝的天空群鸟蹁跹,墨绿的湖水光影变幻,人们过着桃源般的生活,这就是博卡拉。坐落于尼泊尔中部,素有“东方小瑞士”之称的宜人小城,背靠着连绵的安娜普尔纳群山,面对着波光粼粼的费瓦湖,深深的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
离开奇特旺,经过5小时的盘山公路后,便到了这么童话般的小镇,而我们住在紧邻费瓦湖的民宿里面,说为民宿可能太委屈它了,因为这是一栋三层装修雅致的私人别墅,而每晚25元人民币的房费更让人欣喜若狂。老板是一个幸福的中年男人,每天被他细致的关照着,让人有一种回家的的感动。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游走在湖滨区的街头,看着各色人种,突然有置身普吉岛的感觉,只是人流更稀少,不紧不慢更胜一筹。
博卡拉因为有着独特的山水环境,成就了它“户外圣地”的美誉,你可以骑行在岁月尘封中的老城区,可以泛舟在夕阳下的费瓦湖,可以翱翔于群山之间萨朗科,更可以徒步进入雪山环抱的安娜普尔纳。任何一种形式都能让你抛开世俗的烦恼,尽情享受灿烂的人生。当我们脚踩自行车,游荡在老城中时,沿路自由活动的神牛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它们不紧不慢的走在街沿上,时不时的低下头啃食路边的野草,来往的路人早已习惯了它们的存在,而看见我们拿着水果喂食神牛时,咧着嘴发出大惊小怪的笑声。是这样吧,许久未曾感受过动物与人如此和谐共处在城市当中了,是因为有随处可见的神明保佑?老城此时就像是一首柔情缠绵的老歌,连红砖木栏的建筑都关不住,网住了过往的你我,沦陷进深深地岁月长河中不能自拨。
在这里的短短数日中,要说让我们烦恼的,便是一日三餐?因为选择太多了。如果当真懒到连门也不想出,那就下楼拜托一手好厨艺的老板娘给你做上一顿,绝对让人好胃口。当你将盘中的食物吃得一点不剩,一旁自信的老板娘得意的过来谦虚一阵,真就像做客在朋友家一样,亲切又自然。此时,阳光已不那么剧烈,可以沿着费瓦湖走走,或者租一艘小船,在静静地湖面上,感受一下山水之间的乐趣,远处的世界和平塔不偏不移的在山顶为人祝祷。当然还有一些更适合年轻人的方式,比如:站立舢板。一人一个,站在上面手拿一只碳纤维的轻质船桨,便可一苇沧海了。如果你觉得还不尽兴,那么只消挪动一步,整个人便被温暖的湖水所包围。这时,展开你的四肢,将双耳淹没于水中,抬头仰望,你会看见九重天,云团浓淡此第的镶嵌在湛蓝的天幕中如通往天国的阶梯,而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震动,就像昏睡的梵天造梦时发出的鼾声。浸润如此,试问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不满足!不满足还有激情没有得到释放,不满足自己仅是过客匆匆,还没来得及看上一眼博卡拉的全貌。一个声音从天而降,看啊,乘着滑翔伞的帅小伙不正在天上呐喊吗?来尼泊尔之前,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要像他一样,在空中翱翔。终于,愿望就要达成了,那天,大家起了个大早,预约的是上午10点,可又是因为雨的原因,一直到下午两点,天才放晴。跟着教练坐车到了萨朗科半山腰,已经有人滑翔在空中了,做好了准备工作,马上就要轮到自己了,兴奋和紧张的心情溢于言表。看着悬崖边的风向旗被一阵逆风吹得摇头晃脑时,尼泊尔教练在我身后大声的喊:“run,run,run”。一秒钟之后我飞起来了,脚下是反光的梯田,是葱郁的树尖,是船行于上的费瓦湖。随着风势忽左忽右,教练施展的特技急上急下,好不刺激。我大笑,我欢呼,我呐喊,用一切能够释放的手段,抒发着内心的狂喜。从古至今,人类都想征服天空,因为这局促的世界让人疲累,生活的压力把每一个纯洁的心变得混浊。多么想像鸟儿那样,飞向蓝天,飞离这困兽的怪圈,飞向信仰所铸就的天堂。只是天堂里的人太满,终究需要你脚踏实地的度过此生。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只要生活中偶尔出现一点小惊喜,小快乐,便能支撑我们一直走下去。就像某个清晨,当你打开房门,足不出户便能看见圣洁的鱼尾峰矗立在你的面前,建筑之间的空隙露出的都是连绵雪山的一角,晨光洒在上面,金黄一片,此刻,坐在露台喝杯咖啡,看着远方,发着呆,美好的生活本就该如此惬意。
安逸又恬静的博卡拉,是人们怀着纯真之心所铸就的伊甸园。而你仅需游历其间,便会永享幸福。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