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丝+故事]002:一個樵夫一條河,一艘木船一條蛇:敘事中有透視原則麼
![]() |
老布魯盖爾,大魚吃小魚,1556,鵝毛筆畫,維也納艾伯蒂納繪畫陳列舘藏 |
一个樵夫在一条河边走,看到一条蛇汆在水上。他用一根扁担把蛇挑上岸来,发现蛇嘴里有一艘三桅杆的木船。再仔细一看,原来这艘三桅杆的船一使劲,居然开进了蛇的喉咙里,进不得进,退不得退,蛇被卡死了。船是一个贩布客人的,舱里装了三千匹绸布。樵夫很高兴,把布拿回家想做一件衣裳,哪晓得用尺量来量去不够做,只够做一顶帽子。
一天,他戴了这顶新帽子去打柴,突然一阵狂风把他的帽子刮到那条河里去了。帽子离岸远,扁担捞不着,他撿起一座小山当石头扔过去,一使劲,山扔到河那边去了。河那边,一个老婆婆在淘米,这座山正好落在她的淘箩里。老婆婆一点也没有觉察,回家把米一古脑儿倒在锅里做饭。一起吃饭的时候,老公公嚼得牙齿「格崩」一响,他说:「老太婆,你今天没把米淘干净,还留一个沙子在米里!」说着,信口一吐,这座小山又回到原来的地方了。
〖馬……猴案〗
材料來源:《中國民間文學集成·江蘇·揚州·靖江縣資料本》(1989年4月版)第一百二十二篇;講述者:中学教師毛惜羽(1919?-?)。
本篇原名〈拉泡〉,方言詞,「吹牛」的意思。在原故事集中,它被排斥在「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機智人物故事」以及「笑話」之外,忝列最末一類,「其它故事」。
我只是強調了一下數量詞「一」,並替換了兩三個方言詞語,沒有作其它改動。
![]() |
〖以下按語略,見各樓發言。影子見15、17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