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意识
今天晚上学校停电不能自习,所以闲暇之余还是决定把自己犹犹豫豫、写写停停拖拉了半个月的话题给完结了。帮助我进一步思考,强化我的认知。
我为什么会思考“权利”这个话题?是因为最近在考研班上课,两次“被要求”让座。其实事情很简单,我坐了别人已经占好的座位,但我确信一早走近教室时我选择的座位是没贴占座纸条的空位置,所以当第一次对方礼貌地和我说,“同学,你坐的是我的位置!”时,我意外又尴尬,和对方解释,“不好意思啊,我早上来的时候这个座位是空的……”对方和他的小伙伴一起说他们好几天一直坐在这里,占座的纸条掉了而已。听完这解释,我心想谁让你纸条掉了呢?!虽然不情愿但我还是收拾东西重新去后排找了座位,只是坐在座位上时后悔自己不该这么轻易地让出座位,至少要提醒他下次放学前记得看看自己的占座纸条在不在。(作为一个外校的学生,第一天迈进考研上课教室时,就惊呆了,那些靠近大屏幕的前十排的座位几乎都贴了座位以占的纸条,所以虽然我们每天坐班车来的都挺早,但座位总是坐靠后的位置。)
过了三四天后,我又一次遇到了同样的事。西安那几天的天气又闷又热,看到一个风扇底下的空座位喜出望外,屁股还没坐热,就来了个高大的男生和我说这是他的位置等着我收拾书包走人,有了第一次经验之后,这次我不再慌张,还笑着和他说我坐的时候凳子是空的,他的回答也是如出一辙,“哦。占座的纸掉了,忘记贴了……”,然后那句在我心里想了好几遍的话就脱口而出了,“那你就应该为你的错误负责啊!”说完这句话,对方立马摆手说好好好你坐吧,我虽然看似赢了,但却懊恼地想要钻地洞,当时心想,不就一个小小的座位吗?Why you are so serious !那个男生走的时候还对他的同伴戏笑地重复我说的话,“你要为你的错误负责!”听得我更觉得自己像做错事强占了他人的东西一样。坐在座位上平复了下心情,理智地想其实自己没有做错啊,你的占座纸条掉了,座位是空的,那我当然有权利占为己有了,我在羞愧什么?就在那一刻我沉睡在土里的权利意识的种子才动了动,破了个壳。后来又开始想这样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大面积占座行为从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那些交了高价的钻石卡学员有专坐可以理解,可是普通的学员,凭什么我们每天坐班车提前到这么早,却天天都要坐在最后排呢,那些占了座位的人姗姗来迟,甚至不来呢?越想越激动,下课后还鼓起勇气去找了考研机构负责人去反应了我的意见,她和我解释说这种占座行为是这所学校图书馆搞得一个神马活动,她们租用别人的场地,所以也没办法。不管她有没有用心听取我的意见来改善现状,但至少我自己心里的气愤平息了很多,也为自己能鼓起勇气表达自己而开心。
印象很深刻的还有一件是发生在我们自己学校图书馆的事。期末考试复习的时候,一大早就跑去图书馆自习。结果图书馆负责借书的叔叔阿姨两个人坐在那旁若无人地聊天,说着陕西方言,家长里短,接起电话来也是在室内。坐在那烦躁的看不进去,气愤地想一定向学校提意见好好整顿下图书馆的风气,还想该怎么抑制情绪,礼貌又不让人尴尬地去打断那两个人的畅谈。结果坐那设想了好多,但就是没勇气去做。一直纠结了四十分钟,叔叔阿姨不聊了,我由气愤他人侵犯我在图书馆安静自习的权利变为懊恼自己的胆小和犹豫。在这种情况下,有三种选择,一种是和大家一样做沉默的大多数忍气吞声;一种是收拾书包立马止损换一个安静的自习室;还有一种是站出来制止他们的交谈,维护自己的权利。我却什么也没做,不只一页书没看见去,还对自己特别失望,才发现当真的有意识维护自己权益的时候,在这样一件小事上我都这么没有勇气。
或许是当沉默的大多数当了太久,甚至丧失了自己的判断和思考。很多既定的事情即便感觉不公平了,我们也习惯了逆来顺受,发发牢骚,抱怨几句,然后就习惯了,在心里提醒自己机灵点,下次好提早……,不知不觉自己也成为了这种不公平体制的推动者。真的稍加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很多习以为常的事是不合乎逻辑的。人人都说维护权益维护权益,可是真的需要自己来维护权益时,却像泄了气的皮球,还是算了,忍着吧,你看大家都这样。举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维护自己的权利就像化妆一样,我可以不化妆,但我不能不会化妆。我可以根据场合、事情的轻重缓急、心情等多种因素才选择到底要不要每一次都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我不能没有自己的权利意识和需要维权时能勇敢站出来的勇气和责任。
同时,争取自己权利的方式也不是和别人面红耳赤的争吵、不是斥责、抱怨、批评,声势越是浩大,越显得色厉内荏。经历过两次被让座事件后,我明白冷静温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保持平和的心态,和蔼地把话说清楚,不能得理不饶人,生活中大部分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要是以退为进不给别人难堪,他人肯定还会心生感激,效果更会事倍功半。这些话写出来提醒我自己不断修行,戒骄戒躁,温和处事!
除此之外,维护权益还应该更多些思考,想想本质问题所在。就像我如果只是和那两个让我让座的同学理论,即便今天我赢了,也不能保证以后不再发生同样的事。彻底一点的做法就是和考研机构建议,让他们规定禁止占座,前排的座位每天先到先得,这样才算真正做到公平。可能我的这种想法在别人眼中会很傻很天真,你以为别人会听你的吗?其实我也觉得基本不会,但没关系,我当它是锻炼我自身勇气培养我社会责任感的方式。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微乎其微,但不能不以善小而不为,同时还应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别只抱怨和反映,多想一下解决和改善问题的措施。别让领导做问答题,要让领导做选择题。
(拖了好久都不想写了,但又有强迫症写了一半放着心里不舒服,今天终于写完了好高兴啊,嘿嘿,要坚持写作,坚持思考。晚安~)
我为什么会思考“权利”这个话题?是因为最近在考研班上课,两次“被要求”让座。其实事情很简单,我坐了别人已经占好的座位,但我确信一早走近教室时我选择的座位是没贴占座纸条的空位置,所以当第一次对方礼貌地和我说,“同学,你坐的是我的位置!”时,我意外又尴尬,和对方解释,“不好意思啊,我早上来的时候这个座位是空的……”对方和他的小伙伴一起说他们好几天一直坐在这里,占座的纸条掉了而已。听完这解释,我心想谁让你纸条掉了呢?!虽然不情愿但我还是收拾东西重新去后排找了座位,只是坐在座位上时后悔自己不该这么轻易地让出座位,至少要提醒他下次放学前记得看看自己的占座纸条在不在。(作为一个外校的学生,第一天迈进考研上课教室时,就惊呆了,那些靠近大屏幕的前十排的座位几乎都贴了座位以占的纸条,所以虽然我们每天坐班车来的都挺早,但座位总是坐靠后的位置。)
过了三四天后,我又一次遇到了同样的事。西安那几天的天气又闷又热,看到一个风扇底下的空座位喜出望外,屁股还没坐热,就来了个高大的男生和我说这是他的位置等着我收拾书包走人,有了第一次经验之后,这次我不再慌张,还笑着和他说我坐的时候凳子是空的,他的回答也是如出一辙,“哦。占座的纸掉了,忘记贴了……”,然后那句在我心里想了好几遍的话就脱口而出了,“那你就应该为你的错误负责啊!”说完这句话,对方立马摆手说好好好你坐吧,我虽然看似赢了,但却懊恼地想要钻地洞,当时心想,不就一个小小的座位吗?Why you are so serious !那个男生走的时候还对他的同伴戏笑地重复我说的话,“你要为你的错误负责!”听得我更觉得自己像做错事强占了他人的东西一样。坐在座位上平复了下心情,理智地想其实自己没有做错啊,你的占座纸条掉了,座位是空的,那我当然有权利占为己有了,我在羞愧什么?就在那一刻我沉睡在土里的权利意识的种子才动了动,破了个壳。后来又开始想这样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大面积占座行为从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那些交了高价的钻石卡学员有专坐可以理解,可是普通的学员,凭什么我们每天坐班车提前到这么早,却天天都要坐在最后排呢,那些占了座位的人姗姗来迟,甚至不来呢?越想越激动,下课后还鼓起勇气去找了考研机构负责人去反应了我的意见,她和我解释说这种占座行为是这所学校图书馆搞得一个神马活动,她们租用别人的场地,所以也没办法。不管她有没有用心听取我的意见来改善现状,但至少我自己心里的气愤平息了很多,也为自己能鼓起勇气表达自己而开心。
印象很深刻的还有一件是发生在我们自己学校图书馆的事。期末考试复习的时候,一大早就跑去图书馆自习。结果图书馆负责借书的叔叔阿姨两个人坐在那旁若无人地聊天,说着陕西方言,家长里短,接起电话来也是在室内。坐在那烦躁的看不进去,气愤地想一定向学校提意见好好整顿下图书馆的风气,还想该怎么抑制情绪,礼貌又不让人尴尬地去打断那两个人的畅谈。结果坐那设想了好多,但就是没勇气去做。一直纠结了四十分钟,叔叔阿姨不聊了,我由气愤他人侵犯我在图书馆安静自习的权利变为懊恼自己的胆小和犹豫。在这种情况下,有三种选择,一种是和大家一样做沉默的大多数忍气吞声;一种是收拾书包立马止损换一个安静的自习室;还有一种是站出来制止他们的交谈,维护自己的权利。我却什么也没做,不只一页书没看见去,还对自己特别失望,才发现当真的有意识维护自己权益的时候,在这样一件小事上我都这么没有勇气。
或许是当沉默的大多数当了太久,甚至丧失了自己的判断和思考。很多既定的事情即便感觉不公平了,我们也习惯了逆来顺受,发发牢骚,抱怨几句,然后就习惯了,在心里提醒自己机灵点,下次好提早……,不知不觉自己也成为了这种不公平体制的推动者。真的稍加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很多习以为常的事是不合乎逻辑的。人人都说维护权益维护权益,可是真的需要自己来维护权益时,却像泄了气的皮球,还是算了,忍着吧,你看大家都这样。举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维护自己的权利就像化妆一样,我可以不化妆,但我不能不会化妆。我可以根据场合、事情的轻重缓急、心情等多种因素才选择到底要不要每一次都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我不能没有自己的权利意识和需要维权时能勇敢站出来的勇气和责任。
同时,争取自己权利的方式也不是和别人面红耳赤的争吵、不是斥责、抱怨、批评,声势越是浩大,越显得色厉内荏。经历过两次被让座事件后,我明白冷静温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保持平和的心态,和蔼地把话说清楚,不能得理不饶人,生活中大部分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要是以退为进不给别人难堪,他人肯定还会心生感激,效果更会事倍功半。这些话写出来提醒我自己不断修行,戒骄戒躁,温和处事!
除此之外,维护权益还应该更多些思考,想想本质问题所在。就像我如果只是和那两个让我让座的同学理论,即便今天我赢了,也不能保证以后不再发生同样的事。彻底一点的做法就是和考研机构建议,让他们规定禁止占座,前排的座位每天先到先得,这样才算真正做到公平。可能我的这种想法在别人眼中会很傻很天真,你以为别人会听你的吗?其实我也觉得基本不会,但没关系,我当它是锻炼我自身勇气培养我社会责任感的方式。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微乎其微,但不能不以善小而不为,同时还应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别只抱怨和反映,多想一下解决和改善问题的措施。别让领导做问答题,要让领导做选择题。
(拖了好久都不想写了,但又有强迫症写了一半放着心里不舒服,今天终于写完了好高兴啊,嘿嘿,要坚持写作,坚持思考。晚安~)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