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行走记 - 兰山路、太平路
车站饭店旧址
地址:兰山路28号,兰山路郯城路路口
建造年代:1913年
那个金光闪耀的塔楼原本是绿色的,2003年重修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修旧如旧,而是大费周章的贴了50多平米金箔,结果就变成了现在这样……
据说这座楼现在的用途是青岛铁路分局宿舍,但是我总觉得那里看起来不像住着人的样子,倒是底商开了一圈餐馆,从好一家牛肉粉,到李先生加州牛肉面大王,转到背面也还是餐馆,风味忘记了,只记得还挺小资的。
在青岛的第一顿饭就是在好一家牛肉粉吃的,要了一个单碗牛肉粉,7元,一个加肉牛肉粉,16元,发现单碗就足够吃了,加肉反而是一种负担,呵呵,味道就是正常的牛肉粉味道,没什么特别的。好一家牛肉粉在中山路上也有店,不一定非要在火车站吃。
兰山路北侧还有一家万和春,很觊觎传说中的排骨米饭,不过看那家不是很干净的样子,咽咽口水,还是算了。
礼和洋行旧址
地址:太平路43号,太平路郯城路路口
建造年代:约1902年
礼和洋行曾是远东最著名的德资企业,总部在德国汉堡。1840年代已经在广州营业,1866年进入香港,1877年进入上海,后来上海成为远东总部所在地。1902年在太平路设立青岛分支机构。礼和洋行是汉堡轮船公司、德国克虏伯炼钢厂、蔡司光学器材厂以及美国古特立汽车轮胎等的代理商,以进口德国重型机械、精密仪器、铁路和采矿设备以及军火等。
这座楼基本就是在车站饭店背后啦,起初看到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是礼和洋行旧址,觉得有些破败,不过还算好看,就随手拍了张照片。晚上回到住处复盘,才发现原来好看也是有理由的,呵呵,另外就是觉得自己的眼光还说得过去啦^_^
青岛市大礼堂旧址
地址:兰山路1号,兰山路中山路路口
建造年代:1934年至1935年
这座楼建造年代很晚了,是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结构也是钢混而不是砖石木,不过风格还是接近欧式的。前几年曾用为中国光大银行青岛分行,现在是青岛市音乐厅。
青岛俱乐部旧址
地址:中山路1号,太平路中山路路口
建造年代:1910年至1911年
这是一座暗红色的建筑,在绿树的重重掩映下,只能望见二楼露天平台的一角。在中山路一侧开门,但是我没好意思往里闯……资料上说,这座楼的内部十分精美,可惜无缘得见了:(
亨利王子饭店旅馆部旧址
地址:太平路31号,太平路青岛路路口
建造年代:1911年至1912年
资料上说,现为栈桥宾馆,我沿着太平路一直找啊找,愣是没找到,回头看看,才恍然大悟,原来传说中的栈桥宾馆鸟枪换炮,改叫“栈桥·王子饭店”了……看起来很fb的样子,不知道鸟枪换炮以后,冬天还会不会有128元/间的特价房了?如果有的话可以考虑再来一趟,冬天没有树木遮挡,看老房子应该更清楚吧:)
德华银行青岛分行旧址
地址:广西路14号,太平路青岛路路口
建造年代:1899年至1901年
德华银行总行设在上海,在天津、汉口、广州等地设有分行,1898年5月15日,为解决德国殖民者的汇兑问题,德华银行在青岛开设分行。1899年6月,德华银行青岛分行联合本国银行集资6600万马克,成立了山东铁路公司和山东矿山公司,敷设胶济铁路,并开发铁路沿线30华里以内的矿产资源,由此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需要补充的是,1914年11月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德华银行青岛分行与山东铁路公司、山东矿务公司一起被日本接收。1922年12月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德华银行青岛分行复业,但业务远不如昔,而且,复业的德华银行也永远失去了曾经的办公大楼。自1923年起,这座大楼即被日本领事馆占用。
今天人们看到的德华银行青岛分行旧址,是方方正正、规规矩矩的一座楼:屋顶是大坡度的蒙莎顶,也算有特色吧;外墙开拱券,拱券背后原本是走廊,现在也被封起来加以利用了;基座、拱券和楼体装饰大量使用花岗岩,故而显得有些沉重。这座楼现在是居民住宅,我经过的时候,大楼门口正晒着不知谁家的被子,一时间只觉得亲切,惟愿这座历尽风雨、年岁渐长的大楼也能在灿烂的阳光中安憩。
山东矿务公司总部旧址
地址:太平路江苏路路口
建造年代:1899年至1902年
前面已经说过,山东铁路公司、山东矿务公司和德华银行是德国殖民者掠取中国银元的系统机构。不知是有意而为之,还是纯属巧合,这三家机构的旧址也是毗邻的,可惜我翻遍手边所有的资料,还是没能确定山东铁路公司旧址的位置,不然把三座楼放在一起看看也蛮有意义的。
欧洲人监狱旧址
地址:太平路15号,太平路常州路路口
建造年代:1900年
德占初期的建筑,砖混结构,在大学路附近,几乎每天坐车都会经过。曾用为青岛市公安局第一看守所,现辟为青岛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旁边是一个什么“海滩古堡假日酒店”。后来看了资料才知道,酒店的那几栋二层楼,是后期由于关押的犯人增多,所以增建的办公楼和新的监狱……
博物馆门票淡季5元/人、旺季25元/人,不算贵,只是与总督官邸旧址淡季10元/人、旺季15元/人的门票相比,未免不够厚道,因为本来也是可看可不看的地方,所以就不看了。如果想拍照可以去旁边酒店院里拍,估计效果比在博物馆院里拍还要好些:)
毕娄哈住宅旧址
地址:太平路13号,靠近太平路常州路路口
建造年代:1933年
作为一名德国建筑师,毕娄哈在青岛留下了许多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圣弥爱尔教堂;然而,相比于其它作品的繁复华丽,毕娄哈为自己设计的私宅,却有一种返璞归真的味道。这座楼现由青岛市文化局管理使用,庭院深深,草木森森,是个闹中取静的地方。
地址:兰山路28号,兰山路郯城路路口
建造年代:1913年
那个金光闪耀的塔楼原本是绿色的,2003年重修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修旧如旧,而是大费周章的贴了50多平米金箔,结果就变成了现在这样……
据说这座楼现在的用途是青岛铁路分局宿舍,但是我总觉得那里看起来不像住着人的样子,倒是底商开了一圈餐馆,从好一家牛肉粉,到李先生加州牛肉面大王,转到背面也还是餐馆,风味忘记了,只记得还挺小资的。
在青岛的第一顿饭就是在好一家牛肉粉吃的,要了一个单碗牛肉粉,7元,一个加肉牛肉粉,16元,发现单碗就足够吃了,加肉反而是一种负担,呵呵,味道就是正常的牛肉粉味道,没什么特别的。好一家牛肉粉在中山路上也有店,不一定非要在火车站吃。
兰山路北侧还有一家万和春,很觊觎传说中的排骨米饭,不过看那家不是很干净的样子,咽咽口水,还是算了。
礼和洋行旧址
地址:太平路43号,太平路郯城路路口
建造年代:约1902年
礼和洋行曾是远东最著名的德资企业,总部在德国汉堡。1840年代已经在广州营业,1866年进入香港,1877年进入上海,后来上海成为远东总部所在地。1902年在太平路设立青岛分支机构。礼和洋行是汉堡轮船公司、德国克虏伯炼钢厂、蔡司光学器材厂以及美国古特立汽车轮胎等的代理商,以进口德国重型机械、精密仪器、铁路和采矿设备以及军火等。
这座楼基本就是在车站饭店背后啦,起初看到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是礼和洋行旧址,觉得有些破败,不过还算好看,就随手拍了张照片。晚上回到住处复盘,才发现原来好看也是有理由的,呵呵,另外就是觉得自己的眼光还说得过去啦^_^
青岛市大礼堂旧址
地址:兰山路1号,兰山路中山路路口
建造年代:1934年至1935年
这座楼建造年代很晚了,是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结构也是钢混而不是砖石木,不过风格还是接近欧式的。前几年曾用为中国光大银行青岛分行,现在是青岛市音乐厅。
青岛俱乐部旧址
地址:中山路1号,太平路中山路路口
建造年代:1910年至1911年
这是一座暗红色的建筑,在绿树的重重掩映下,只能望见二楼露天平台的一角。在中山路一侧开门,但是我没好意思往里闯……资料上说,这座楼的内部十分精美,可惜无缘得见了:(
亨利王子饭店旅馆部旧址
地址:太平路31号,太平路青岛路路口
建造年代:1911年至1912年
资料上说,现为栈桥宾馆,我沿着太平路一直找啊找,愣是没找到,回头看看,才恍然大悟,原来传说中的栈桥宾馆鸟枪换炮,改叫“栈桥·王子饭店”了……看起来很fb的样子,不知道鸟枪换炮以后,冬天还会不会有128元/间的特价房了?如果有的话可以考虑再来一趟,冬天没有树木遮挡,看老房子应该更清楚吧:)
德华银行青岛分行旧址
地址:广西路14号,太平路青岛路路口
建造年代:1899年至1901年
德华银行总行设在上海,在天津、汉口、广州等地设有分行,1898年5月15日,为解决德国殖民者的汇兑问题,德华银行在青岛开设分行。1899年6月,德华银行青岛分行联合本国银行集资6600万马克,成立了山东铁路公司和山东矿山公司,敷设胶济铁路,并开发铁路沿线30华里以内的矿产资源,由此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需要补充的是,1914年11月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德华银行青岛分行与山东铁路公司、山东矿务公司一起被日本接收。1922年12月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德华银行青岛分行复业,但业务远不如昔,而且,复业的德华银行也永远失去了曾经的办公大楼。自1923年起,这座大楼即被日本领事馆占用。
今天人们看到的德华银行青岛分行旧址,是方方正正、规规矩矩的一座楼:屋顶是大坡度的蒙莎顶,也算有特色吧;外墙开拱券,拱券背后原本是走廊,现在也被封起来加以利用了;基座、拱券和楼体装饰大量使用花岗岩,故而显得有些沉重。这座楼现在是居民住宅,我经过的时候,大楼门口正晒着不知谁家的被子,一时间只觉得亲切,惟愿这座历尽风雨、年岁渐长的大楼也能在灿烂的阳光中安憩。
山东矿务公司总部旧址
地址:太平路江苏路路口
建造年代:1899年至1902年
前面已经说过,山东铁路公司、山东矿务公司和德华银行是德国殖民者掠取中国银元的系统机构。不知是有意而为之,还是纯属巧合,这三家机构的旧址也是毗邻的,可惜我翻遍手边所有的资料,还是没能确定山东铁路公司旧址的位置,不然把三座楼放在一起看看也蛮有意义的。
欧洲人监狱旧址
地址:太平路15号,太平路常州路路口
建造年代:1900年
德占初期的建筑,砖混结构,在大学路附近,几乎每天坐车都会经过。曾用为青岛市公安局第一看守所,现辟为青岛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旁边是一个什么“海滩古堡假日酒店”。后来看了资料才知道,酒店的那几栋二层楼,是后期由于关押的犯人增多,所以增建的办公楼和新的监狱……
博物馆门票淡季5元/人、旺季25元/人,不算贵,只是与总督官邸旧址淡季10元/人、旺季15元/人的门票相比,未免不够厚道,因为本来也是可看可不看的地方,所以就不看了。如果想拍照可以去旁边酒店院里拍,估计效果比在博物馆院里拍还要好些:)
毕娄哈住宅旧址
地址:太平路13号,靠近太平路常州路路口
建造年代:1933年
作为一名德国建筑师,毕娄哈在青岛留下了许多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圣弥爱尔教堂;然而,相比于其它作品的繁复华丽,毕娄哈为自己设计的私宅,却有一种返璞归真的味道。这座楼现由青岛市文化局管理使用,庭院深深,草木森森,是个闹中取静的地方。
![]() |
01.车站饭店旧址 |
![]() |
02.礼和洋行旧址 |
![]() |
03.青岛市大礼堂旧址 |
![]() |
04.亨利王子饭店旅馆部旧址 |
![]() |
05.德华银行青岛分行旧址 |
![]() |
06.山东矿务公司总部旧址 |
![]() |
07.欧洲人监狱旧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