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
午后,我在图书馆看书。左手的中指和食指指尖残留着做饭时沾上的蒜味,只要它们不在视线内,我总以为自己长了一双英国小孩的手,有点恰乎程度的狄更斯小说意味。
自我坐下,对面男女孩之间暖暖发出的温度就传过来,他们和我一样带着别处的书逃到医学部书籍座席,女孩子却只放注意力在男孩身上。她浅浅地问他,借他的素描本,翻阅的手势藏着缓慢的微笑和羞怯。大概在他们对面坐了三十分钟,我终领受到沉默变笨,从暧昧中抽身,穿入令人腰酸的等待和不确定的背墙内沉睡,留下细长的百无聊赖。
他们有点像《一一》里的婷婷和胖子去听音乐会的样子,这一刻的温柔看起来太静默,下一刻反而可能是惊心动魄。他们流动的青春有什么作祟,拼接成肉眼看不见的片段。我趴在桌上午睡,等我醒来他们已经离开。三点五十分,窗外传来雨水泼洒的声音。
“为什么我们不是从黄昏醒来,然后时钟拨至中午,继而把时间移交给早晨呢?”想起这场偶遇像梦一样窸窸窣窣,次日早晨我询问弟弟。
“我们很可能正在一本科幻小说中生活,我们所到达的未来就是这本书的目录序列。但是,哪怕章节错乱,我们仍旧不能辨识自己的真正身份,因为时间以它允许的稍微交错被未来时空辨识,操作。在系统中,无垠的风景是假象,之于我们无垠的地平线是必须这是一样。”弟弟曾经发过这般慨叹。
“因为地球公转的缘故。”无聊透顶的答案。
他读出我表情,开始问我:“你希望得到一个童话还是科幻式的回答?”
“真实又冗长,慢条斯理的科学家式,或者一种直觉。”
“毕竟那是一种开端。”我补充。
“这是一个游戏吗?还是测验”,他很生气,我看见他端起豆浆的那只手颤动了一下,然后重重地把玻璃杯撞在餐桌上。我毁掉了他的早晨。
“不,这只是一个问题而已。”我不明白我们姐弟之间在此产生的囹圄为什么这么令他难以忍受,即便我本能地拒绝接受任何方式的学究气。弟弟身上的怒气冲出他皮肤表层的毛孔,毛孔上的汗毛突然竖起来,然后,他拿起没吃完的面包,从餐桌旁起身走掉了。
中午,办公室茶水间里,我对着同时旧事重演。没有任何过渡,我泡完茶,走到木质小圆桌旁,坐在扶手椅上,对斜靠在另一张椅子上正把玩着手机的AM说:
“我觉得最好的死亡方式就是掉进外太空。”
AM停下手指活动大概五秒,接着继续啪嗒啪嗒玩起来。我一边饶有兴致地听着他的手机响声,一边悠闲地喝了两口茶。没收到回音完全是人之常情。AM是我高中同学,作为同事的他有一种全然不留存过往的冷酷。但正是这种冷酷使得我们的友情得以常存,所以我并未觉得尴尬。
结果他很严肃地用男中音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那只会窒息而死,而且不会高度腐坏。有可能被航空器撞成肉末。”
不知道AM的确切态度是什么,一个转折也没有,再说前言后语也太漫不经心了。我放肆地回答:“说不定会永远飘荡在外太空。”
他看了我一眼,问道:“你更害怕焚尸炉还是尸虫?”
”死亡。“我轻快地结束了这段谈话。
剥掉一层又一层的想象,已经是下班时间。我拖着扭伤的脚,穿过长长的十字路口,有一位女子在斑马线中间部分打算带我一程,考虑到我与她未必同路,我婉拒了她的好意。她马上意识我可能天生熟悉不便捷,但我没有时间向她解释我只是扭伤,她已和绿灯一同出现在另一个方向。
自我坐下,对面男女孩之间暖暖发出的温度就传过来,他们和我一样带着别处的书逃到医学部书籍座席,女孩子却只放注意力在男孩身上。她浅浅地问他,借他的素描本,翻阅的手势藏着缓慢的微笑和羞怯。大概在他们对面坐了三十分钟,我终领受到沉默变笨,从暧昧中抽身,穿入令人腰酸的等待和不确定的背墙内沉睡,留下细长的百无聊赖。
他们有点像《一一》里的婷婷和胖子去听音乐会的样子,这一刻的温柔看起来太静默,下一刻反而可能是惊心动魄。他们流动的青春有什么作祟,拼接成肉眼看不见的片段。我趴在桌上午睡,等我醒来他们已经离开。三点五十分,窗外传来雨水泼洒的声音。
“为什么我们不是从黄昏醒来,然后时钟拨至中午,继而把时间移交给早晨呢?”想起这场偶遇像梦一样窸窸窣窣,次日早晨我询问弟弟。
“我们很可能正在一本科幻小说中生活,我们所到达的未来就是这本书的目录序列。但是,哪怕章节错乱,我们仍旧不能辨识自己的真正身份,因为时间以它允许的稍微交错被未来时空辨识,操作。在系统中,无垠的风景是假象,之于我们无垠的地平线是必须这是一样。”弟弟曾经发过这般慨叹。
“因为地球公转的缘故。”无聊透顶的答案。
他读出我表情,开始问我:“你希望得到一个童话还是科幻式的回答?”
“真实又冗长,慢条斯理的科学家式,或者一种直觉。”
“毕竟那是一种开端。”我补充。
“这是一个游戏吗?还是测验”,他很生气,我看见他端起豆浆的那只手颤动了一下,然后重重地把玻璃杯撞在餐桌上。我毁掉了他的早晨。
“不,这只是一个问题而已。”我不明白我们姐弟之间在此产生的囹圄为什么这么令他难以忍受,即便我本能地拒绝接受任何方式的学究气。弟弟身上的怒气冲出他皮肤表层的毛孔,毛孔上的汗毛突然竖起来,然后,他拿起没吃完的面包,从餐桌旁起身走掉了。
中午,办公室茶水间里,我对着同时旧事重演。没有任何过渡,我泡完茶,走到木质小圆桌旁,坐在扶手椅上,对斜靠在另一张椅子上正把玩着手机的AM说:
“我觉得最好的死亡方式就是掉进外太空。”
AM停下手指活动大概五秒,接着继续啪嗒啪嗒玩起来。我一边饶有兴致地听着他的手机响声,一边悠闲地喝了两口茶。没收到回音完全是人之常情。AM是我高中同学,作为同事的他有一种全然不留存过往的冷酷。但正是这种冷酷使得我们的友情得以常存,所以我并未觉得尴尬。
结果他很严肃地用男中音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那只会窒息而死,而且不会高度腐坏。有可能被航空器撞成肉末。”
不知道AM的确切态度是什么,一个转折也没有,再说前言后语也太漫不经心了。我放肆地回答:“说不定会永远飘荡在外太空。”
他看了我一眼,问道:“你更害怕焚尸炉还是尸虫?”
”死亡。“我轻快地结束了这段谈话。
剥掉一层又一层的想象,已经是下班时间。我拖着扭伤的脚,穿过长长的十字路口,有一位女子在斑马线中间部分打算带我一程,考虑到我与她未必同路,我婉拒了她的好意。她马上意识我可能天生熟悉不便捷,但我没有时间向她解释我只是扭伤,她已和绿灯一同出现在另一个方向。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