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越浅,它就越淡漠,蓝色接近黑,就表现出超脱世界的悲伤 ——《梅雨公寓》开篇
![]() |
她,太怪了。
前前后后,我见过她的八双鞋子,高高低低,胖胖瘦瘦,新新旧旧,一水水的红色帆布鞋,这以至于让我在很长时间内对对这个人的印象,只是红色的,鞋子。
我租住在一个老旧的社区,对于它我是新的,所以我摸不透它的年纪和历史,只是楼道年久失修,很多台阶表面的水泥都已脱落,上楼还好,下楼的时候定是要侧着脚走的。楼下是一对老夫妇,老太太喜欢带一顶小礼帽。擎着她腰间盘突出的身子,站在楼梯间窗前望着楼下四处跑闹的孩子,她见到我总会笑笑,然后问“还一个人住么”,我说“恩”,她说,“找个伴儿吧,一个人不安全“,我说“好”。这样的对话,从我搬到这里的十二月严冬,一直延续到七月盛夏,从未变过。
有一天和母亲打电话,还笑着提起,“要是哪天我发生了意外,或者遭遇了入室窃贼,定是这个关心我生活的好心的老太太的杰作,因为现在,楼内的每家每户每个人,都知道,五楼住了一个单身女孩”。想起昨天有个朋友和我说,她从来不接受微信里陌生人添加,留了长长的一页页申请,据说,是因为害怕信息泄露,太危险了。我却是个胆子大的,说到这里,那就再讲个故事吧。你看,我总是这样,要写A的时候提到B,然后引出C,竟然还要描述M,希望,我最后能记得A,别恼,因为,我就是这个样子,习惯就好了。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相信陌生人么?”。
不说前因,断章起义,2013年中秋节前一天,我到了宁波,从黑龙江到宁波,辗转走了半个多月,看了一些朋友,走了一些庙宇,因为终点是去普陀山的,而且准备留在那里清修两年,两年后,下不下山,还不一定,所以,路上就带了些决绝的意味。去宁波的原因是阿育王寺,佛骨舍利的光辉和历史足够吸引我这个不算虔诚的信徒,但不成想,去的过程那么波折。
宁波东站,不算什么枢纽,人却出奇的多,出了车站,下午四点,经过询问才得知,宁波市呈现辐射状,中心不大,景点和寺庙更多都是在一些离市中心驱车至少两个小时的县城和村落,如果是六点的时间,寺庙定是关了门,本来想好的,下车去寺庙,然后在附近住下,这些计划都被打乱了,南方的九月依旧炎热,拎着旅行包的我,站在拥挤的人群中,被太阳一点点晒出迷茫之态,后来,我想起了她。
未出发之前,得知的很多消息都不确切,有说普陀山是不收外来人清修的,还言之凿凿,我也起了疑心,又没什么方式询问,只能在贴吧发了帖子,想获得当地人指点,是她回了我的帖子,她说,她也是要去清修的,如果时间恰好,可以同去。后来由于家中事情,我迟了出发的时间,而她,按照之前我们约定的时间,机缘巧合在路上遇到缘分,转去了宁波的一个小寺庙,她说过,要是路过宁波,可以来看看。
迷茫之后,万不得已,想起了她,打了电话,她说,那你来我这吧,并告知了路线。你能想象一条有八十几站的公交车么,它竟然穿过三个县城六个村庄,全程三个半小时。我就是从起始站到了终点站,下车后,是一个村子,恩,村子,不是县城,交通工具是人力三轮车-正骑驴。又将我从村子中间那条唯一的繁华街道拉到一片菜地中的羊肠小径,举目上看,像是山脚下,没有车辆,没有人家,没有人。小径深处,有个不大的寺庙,叫毛竹庵。庵的门前有条大狗,黑色的,不凶,懒懒的,睥睨的望着我,我只能离它远远的停住,然后打电话给之前的那个女孩。没人接,再打,没人接,过了十分钟,依旧没人接,半个小时,还是没人接。我放下手里一直拎着的包,望了望身后一望无际一点都不会让人心旷神怡的菜田,再回过身望一望门口的黑狗,和像是年久失修的寺庙。闷闷的,皱皱眉,我没害怕,因为,我不敢害怕。
大约就这么过了一个小时,她给我回了电话,原来是在上课,不能接听,随后,她出来,将我接了进去。我才第一次见到这个有个几次短暂交谈和几通简短电话的人,短头发,个子不高,并无什么出奇之处,穿着海清服,接了我的行李,不生疏的迎我进门,在大黑狗的注视下,我步步谨慎。
寺庙里面有四个年老的僧人,应该都在六十岁上下,对我的到来没什么态度,只是点了点头,叮嘱那个女孩将我安顿下来,然后,又继续着她们的课业。我在大雄宝殿磕了头,又跟随她到客房,取了被子枕头水壶和毛巾,再回到殿前,师傅们都坐在院子中闲聊着,哦,对了,我一定忘说了一点,宁波是有自己方言的,特别是这种村子里的人,他们生老于此,除了方言是不会说普通话的,所以,除了那个女孩的话,其他人说什么,我都是听不懂的。有一个师傅到能说一些含糊的普通话,就和我简单聊了几句,说,要是觉得还好,可以留下,普陀山确实是不收外人的,我没答什么,笑了笑称谢。
那一整晚,当真是一眼没合,闭上眼睛就能想到荒野、陌生、语言不通、远远地不知道什么竟然像是狼嚎的声音、还有这一间简陋的客房、耳边的蚊虫、和所有未知的前路。后来的故事,就不多絮叨了,第二天和那个女孩道别,谢绝了师傅们挽留的好意,又几经周折才走出小村庄,重回宁波市内,到了市内,直到听到如家前台标准的普通话,和打开浴霸温热的水重新洒在脸上,我才开始强有力的心跳、害怕。收拾停当,给母亲打了电话,讲起毛竹庵的经历,说起心中极度恐惧而不敢恐惧甚至不敢大声说话低眉顺眼看着命运脸色行事的心情,母亲说“只有经历极度恐惧之人,才有可能放下心中所执,看来这真是有原因的”。或许吧,不能说毛竹庵这件事决定了我后来在普陀山的事情,但定是有联系的。而关于那个女孩,自然又是一个故事,暂且不提。
南下回来,想起毛竹庵,想起那条不凶的大黑狗,想起那一晚的心境,自此以后,对陌生人陌生地和未知的宿命不再惊怖恐惧,本有定数,何苦自扰,有些事,求,求不得,躲,躲不掉。
好了,我们说回来,关于老太太的事情我也不过就是个玩笑,都是些无从放在心上的担忧,当真了反倒不好。这间房子一室一厅一卫一厨,好像是四十平方。半新不旧,老房子里的新房子,新房子里的破房子。我十二月份搬家的,那个时候的沈阳,正式进入了冬天,搬进来的三天,绵绵延延下了三天雪,不大,小小的,不停的,又好像软软的,雪在半空中就化成了雨,落到地上,特别脏,更像是梅雨季节的雨。我喜欢在夜晚趴在阳台上望着东西快速干道飞驰的车灯,从模糊到清晰从清晰又模糊,忽略掉声音,你会发现,深深浅浅,好不漂亮。于是,我开始喜欢我的房子,戏虐的称它为,梅雨公寓。
我们再往回说,说那个只穿红色帆布鞋的女孩,我从梅雨公寓到公司有一条笔直的路,期间需要过一个交通港,女孩住在我和交通岗之间的一个小区,搬过来一个月后,我发现,只要我每天八点半准时下楼,路上不耽搁,那一定会在一个路过的小区门口遇到一个穿红色帆布鞋的女孩,然后向着一个方向一起走,一起等红绿灯,然后我转弯,她直行。
她从来不瞅我,我发现这一点,是因为我倒是经常瞅她,我想知道什么人会一年四季钟爱红色帆布鞋会没有一分钟的偏差出门,风雨不动。就是一直这么同走一路然后分开,没什么机会进一步交流,我从不是一个主动和别人说话的人。
有一天,我们站在十字路口等了五分钟红灯,才发现,它坏掉了,不会变绿灯,慢慢的身边两侧匆忙上班的人群急不可耐便见缝插针从车流中穿过去,她没动,索性,我也没动。等恢复正常的时候,已经九点了。做创意的人就是这点好,工作中有很多自由的空间,其中一项就是,可以迟到。
第二天,我八点半下楼,却没在小区门口看到她,又装模作样在那里徘徊了几分钟,还是没有,有那么点失望,低着头踢着小石子,往前走,走到十字路口,不想,她竟然等在那里,明明是绿灯,她依旧没动,直到看到我,才挥了挥手,说“你的眼睛是弱视吧?”
她赢了,一招致命,心想,这个女人确实不一般,二十四年来第一次听到这种开头的搭讪。既然你都这么特立独行了,我也就没必要和你装作普通青年了,不仅没有回答她,还反问了一句“你为什么只穿红色的鞋子?”
她没在意也没生气更没惊讶,而是狡黠的眨了下眼睛,说“我知道一家日本功夫面,你请我吃饭,我就告诉你”。
没什么犹豫就答应了,约了时间,各自上班。
我提前十分钟到,而她踩着我的秒钟分毫不差的进门,然后,开启了关于她的故事。她竟然叫蓝涩。
蓝涩只喜欢蓝色,有一个喜欢红色的双胞胎妹妹蓝琴,几年前,姐妹两个人从校园走出来,步入社会,开始经营着属于自己又相互交织的人生,也是在同一年,蓝琴遇到了一个喜欢的男人,而一个女人,喜欢上了蓝涩。无论是喜欢还是爱,是放肆还是克制,有些东西是逃不掉的,即使明知道是毒,就好像蓝琴喜欢了是有夫之妇,做了小三,破坏了别人的家庭,就好像蓝涩没能拒绝那个女人,承了这么一份无法正大光明的感情。不是所有的正室都隐忍端庄命苦又善良,这个正室多了份狠毒,拿着她动用自己关系弄到的蓝涩与女人亲热的照片,敲开了蓝家的门,见了家里唯一的长辈,蓝涩和蓝琴的单亲妈妈,蓝涩没详细说那天发生了什么,只说了结局,蓝琴和男人远走海外,而蓝妈妈的记忆里,再也没有了蓝涩。
从那之后,她只穿红色的鞋子,也像是蓝琴一样对时间锱铢必较,安安静静的陪在妈妈身边,医生说,妈妈不能再受刺激,神经部分紊乱可能会渐渐的忘记更多的人,让她做好准备。蓝涩对那个女人说“分开吧,等我哪一天做回蓝涩如果有缘会再见的,我现在,只是蓝琴”。
狗血的事情见多了,也没什么惊讶,我只问了她一句话“那,你还喜欢蓝色么?‘
“不了,蓝色越浅,它就越淡漠,蓝色接近黑,就表现出超脱世界的悲伤“
吃完饭回家的路上,她说“你呢,你的故事呢“
“我?我没有故事”
“哦,那哪天能去你家坐坐么”
“好啊,梅雨公寓欢迎你”
“梅雨公寓?”
“恩,我家的名字”
“好”
写在后面:很多很多原因,我推掉了一直约稿的杂志社,却还是想要在空闲的时间写点什么,也迟迟没有下笔,不再约稿就没了主题,一切文字也就变得散漫起来,慢慢的,在无聊到趴窗台的很多个夜晚之后,我决定,开始写《梅雨公寓》。梅雨公寓它会延续我写东西的方式,散漫简单不煽情,也会延续我的故事原则,百分之八十真实性。 你若是喜欢看,那我就一直写给你,你若不喜欢,我就写给我自己。早安
-
游非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22 14:47:52
-
豆友209101004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09 21:22:40
-
点绛唇。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4 14:37:36
-
曾蝈蝈夫斯基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5-19 1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