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记录者
我是一所知名大学的心理系大三学生,在诸多心理学疾病中,我对于紊乱和抑郁症最有兴趣。这一年,我将在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度过实习生涯。想到自己可以和病患面对面接触,我觉得自己这一年的经历将会充满挑战与意外。
导师是一位50岁左右的小老头,人很和善,总是喜欢跟我们探讨一些心理学和神经学的边界性问题。他主张药是辅助,谈话是主导,通过和病人深入地交谈,走进他们的内心,大多数病患的病情是可以缓解甚至根治的。这一主张让我不禁想到了心理学鼻祖荣格的谈话法。大约三个月后,我就从导师那里接到一个病患。这是一位20岁出头的女孩,名叫茉莉。她每周定期来做一次咨询,在她就诊半年后,我开始全面接手她的治疗。茉莉有轻微的厌食症,所以很瘦,中分的头发搭在肩上,锁骨清晰可见。她说自己总是要依托安眠药来入睡,长期的睡眠不足让她看起来脸色憔悴。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心理疾病分器质性和精神性两种,一般器质性以药物治疗为主,而精神性则可以通过疏导等其他手段来解决。我的工作是听她说话,给予一些心理疏导,对于一个没有处方权的实习医生,我所能做的其实很有限。不过我一直相信,她这么年轻,绝不是真的需要药物,甚至对于她的病因,我也不认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通过几次咨询,我开始对这个女孩有了一些了解。她是艺术生,学的是版画,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进行艰苦的专业训练。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父母都是普通工薪阶层,没有多余的钱来资助她的学业。为了考这所大学的美院,她来到这个城市,住的地方是地下室,因为坏境太差,她一度神经发炎,她说自己以前经常睡觉的时候听到房间里一滴一滴渗水的声音,有时还会有老鼠发出的悉悉索索之响声。但是这些困难都没有使他放弃,茉莉说:“我的家庭使我没有退路,我必须拥有自己能掌控的一切,独立出来,才能脱离家庭。成为画家也许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但对于我却是走出来的唯一的路。”
雨季的时候她需要放上盆子以防止房间淹水,她的睡眠障碍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茉莉的父亲却因为安全事故猝然离世。茉莉说,家人是她痛苦的来源,父亲的死更是加重了这种痛苦,使她完全无法面对自己的母亲。她害怕睡觉,因为一旦入睡总会梦到让她害怕的东西,慢慢的这种梦变成摆脱不了的魔咒。所以她不敢睡觉,梦似乎比现实更加可怖。
茉莉说,她最无法接受的并不是梦境本身,而是现实中所害怕的一切,会在梦中出现。小时候的她曾被猫抓伤过,所以没有办法接近猫,这种毛茸茸的生物在她看来是某种邪灵的化身,而在梦中她却经常梦见一只白毛,有时那只猫浑身是血,冲她叫的时候眼睛碧绿。我对她说,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很多人都会在梦中看到自己所害怕的东西,那可能是一种动物,也可能不会游泳的人会见到无边无际的水。这只是因为他们在生活中遭遇了某些压力,并不能说明什么。
但是,事实并不如我想象的那么乐观,她梦境反复,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那段时间的茉莉经常恍恍惚惚的,每天清醒如同做梦,睡觉时不得安生,导师要求对于她必须入院治疗。我总觉得茉莉对于她的病情不够坦诚,她就像一个谜题,让我捉摸不透。有一次我去给茉莉做病例记录,她对我说,是她害死了自己的亲姐姐,所以她姐姐变成了梦魇,天天都来找她。导师告诉我,茉莉其实是双胞胎,但是生下来的时候,只有她是活了下来,或者说,她的同卵亲人是在胚胎状态下结束生命迹象?对于这种病例,不仅我是第一次见到,导师也觉得不可思议。他说茉莉以前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直到有一天听到邻里之间的闲言碎语,顿时觉得自己的人生倾覆。而那个时候她又面临着父亲离世,求学受阻的压力。很多人在背后说,茉莉是天生的命硬,克自己的亲人,只要有她在,家人都不得善终。
一个20多岁的女孩承受了那么多非难,我在心底十分同情茉莉。于是我想,我应该尽自己的能力试着帮助她。我试着与她交谈,但与茉莉的对话却让我感到挫败和不解。听她所说,十分地确信是自己杀死同胞姐姐。我问:“你为什么那么确定自己杀的是姐姐呢?”她说:“因为我在梦中可以看到她啊。她还跟我说话,说有我这个妹妹,是上辈子注定的劫数。她说,因为我自己的自私,硬是不让她来到这个世界上。”可是这都是在母亲胎里的事情,如何印证呢?你不能把这种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事情加到自己身上来啊?”“这是我在梦中亲耳所闻,亲眼所见的,你说不是就不是吗?”茉莉显得十分固执。
为了说服我,茉莉站起身来,走到我身后。耳语道:“你知道吗?我的姐姐现在就站在你身后呢。她正看着我说,因为你们的不信任,她感到更加不快乐,这个世界有那么多不美好的事情,为什么不能让我们寻得片刻的安宁。”我的后背顿时升起一股凉意,头瞬间不能移动了。半晌我才回过神来。“茉莉,那你的姐姐叫什么呢?”“她叫莫宁,你跟她打个招呼吧,我姐姐是不是很漂亮啊……”
从心理学上来说,病人相信什么样的医生也就得相信什么,这既是为了从病患角度去考虑,也是为了赢得茉莉的信任,以便继续治疗。打那之后,我经常去探望茉莉,有时和她交谈一番,有时只是在一旁静静观察。茉莉有一个习惯引起了我的注意,她总是在一个小本子上记录什么。听医院的护士说,那个小本子上记录的是茉莉的梦境,虽然只有简单的单词和一些形容词,但却是光怪陆离,无所不包。茉莉对这个本子看的很紧,她从不让人看,只有她打了催眠针,睡着的时候,护士才翻看过几页。
对于本子里的内容,我心存疑虑,于是在这天傍晚的例行诊疗中,我向茉莉询问笔记本的事。这个时候,茉莉脸上划过了一丝讶异,随即展现出了惶恐的神色。她不停地摆手对我说,“不要问了,我是什么都不会告诉你的!”
转眼间由春入夏,我的实习期已经过了一大半,虽然导师对我的实习期表现颇为满意,然而我还是隐隐约约地觉得茉莉的病才是我最重要的事情。翌日一早去医院的时候,心理科另一个实习生小吴告诉我,说茉莉的妈妈来看她了。于是我来到病房,茉莉在床上面无表情地半躺着,她的母亲给她削了一个梨,可是茉莉并没有接手。
于是两个人继续着沉默,一个无言的母亲轻轻地叹了一声气,病床上是年轻的却毫无生气的女儿。直到离开,茉莉都没有说过一句话。我对小吴说,这家人看起来总像有什么故事。想要治好茉莉的“病”,或许只能先了解她身上的故事。
人在清醒的时候也会做梦吗?不是打瞌睡,不是睁着眼睛睡觉,而是突然跨越过清醒与沉睡的边界,陷入一种近似于白日做梦的状态。这个时候即使外界有声响也是听不到的,在自己的世界中,感知到的仅是局限于自己脑海里的天地。茉莉的笔很少停下,有时看看窗外散步或是玩耍的人,有时只是一整天都拿着笔涂涂画画。我想她的笔下一定有一个丰富的世界,那是不为人所知的,只属于她自己的表达方式。
临下班前,我照例去看茉莉,护士告诉我,说她今天想下楼透透气,于是就去医院内的小花园里坐了坐。我走近她身旁并坐下,她并没有阻拦。而是转过身来对我说,“你不是想知道我的本子里面记着什么吗?那是我的梦啊,可惜你们不懂,也永远感受不到这些东西呢。”
她伸手把本子拿到我面前让我看,这可是从来都没有过的情况。我小心地翻开,里面的内容却还是出乎我的意料。那里没有文字,只有一幅接一幅的图画,梦中有一身两头的怪物,有飞舞着张开獠牙的恶龙,还有一层层环绕着的荆棘,在每幅画中总有一个小女孩背对着外面,看不清她的脸庞。越往后翻,画面越来越复杂和华丽,我觉得茉莉是画画的天才,物象的细节被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最后一页是熊熊燃起的大火,一个小女孩在火焰中起舞,看得我不知说什么才好。
我轻轻地合上本子,把她还给茉莉。似乎现在我才真正地了解这个女孩拥有怎样的一个世界,不,是了解都算不上吧。我只是推开了一扇门,瞥见了其中的一点点风景而已。我想问茉莉,她为什么要画下这些?茉莉似乎读懂了我的心思,她像是在对我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样去面对一样东西,最好的解决方法大概是记录,遵循内心地去记录。没有个人的情感,只有客观的旁观者似的目光。并不是所有的看起来好的东西都不会伤害你,你只让自己去面对,动一动笔,我就不会那么难受了。”“我想我懂你的意思,即使一个好人,他也有可能因为某一种迫不得已的情况去做坏事。我们看到的是结果,却从不知道其中的隐情。”茉莉笑了,她冲着我眨了眨眼睛,然后拿着她的本子,慢慢地走回去了。
没过多久,我就听说一件事情,茉莉的母亲向当地警察局自首了。原来所谓的关于茉莉双胞胎姐姐的事情只是一个谎言,茉莉的姐姐生下来就是痴呆,智商永远停留在5岁。茉莉7岁那年,家里经济状况十分困难,有一天茉莉的母亲悄悄地在她姐姐喝的水里下了农药……然后推到村里的一条河里。但没想到这一切都被茉莉看在眼里。
不知情的人以为茉莉的姐姐是溺亡的,而茉莉经历过这一切,因此受到巨大的刺激,她觉得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错,是自己的出生让姐姐不能成为父母心中的唯一,也是自己没有及时阻止这一切。日积月累,就成了严重的抑郁症。加上她的睡眠障碍,于是完全无法区分现实和幻觉。
茉莉的母亲自首以后,茉莉就不再记录了,没有人知道她的画本去了哪里。从她的表情和举止上我读不出她的情绪,就连导师也不确定她是否痊愈了。后来的某一天,茉莉从医院里消失了。她也没有回学校,甚至是什么讯息都没有留下地消失了。我只记得那一天我的办公桌上留下了一幅画,里面是一个小女孩站在花园中,她的身边环绕着蝴蝶。这一次,我看到了她的正面,明亮的眼睛好像在说,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花园里一切都会苏醒过来,就像夏日的蝴蝶,破茧之后成为崭新的自己。可是我总觉得,茉莉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也许她正在某个地方实现了自己当画家的梦想,有了一本新的画本,依旧记录着自己的梦境。
导师是一位50岁左右的小老头,人很和善,总是喜欢跟我们探讨一些心理学和神经学的边界性问题。他主张药是辅助,谈话是主导,通过和病人深入地交谈,走进他们的内心,大多数病患的病情是可以缓解甚至根治的。这一主张让我不禁想到了心理学鼻祖荣格的谈话法。大约三个月后,我就从导师那里接到一个病患。这是一位20岁出头的女孩,名叫茉莉。她每周定期来做一次咨询,在她就诊半年后,我开始全面接手她的治疗。茉莉有轻微的厌食症,所以很瘦,中分的头发搭在肩上,锁骨清晰可见。她说自己总是要依托安眠药来入睡,长期的睡眠不足让她看起来脸色憔悴。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心理疾病分器质性和精神性两种,一般器质性以药物治疗为主,而精神性则可以通过疏导等其他手段来解决。我的工作是听她说话,给予一些心理疏导,对于一个没有处方权的实习医生,我所能做的其实很有限。不过我一直相信,她这么年轻,绝不是真的需要药物,甚至对于她的病因,我也不认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通过几次咨询,我开始对这个女孩有了一些了解。她是艺术生,学的是版画,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进行艰苦的专业训练。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父母都是普通工薪阶层,没有多余的钱来资助她的学业。为了考这所大学的美院,她来到这个城市,住的地方是地下室,因为坏境太差,她一度神经发炎,她说自己以前经常睡觉的时候听到房间里一滴一滴渗水的声音,有时还会有老鼠发出的悉悉索索之响声。但是这些困难都没有使他放弃,茉莉说:“我的家庭使我没有退路,我必须拥有自己能掌控的一切,独立出来,才能脱离家庭。成为画家也许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但对于我却是走出来的唯一的路。”
雨季的时候她需要放上盆子以防止房间淹水,她的睡眠障碍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茉莉的父亲却因为安全事故猝然离世。茉莉说,家人是她痛苦的来源,父亲的死更是加重了这种痛苦,使她完全无法面对自己的母亲。她害怕睡觉,因为一旦入睡总会梦到让她害怕的东西,慢慢的这种梦变成摆脱不了的魔咒。所以她不敢睡觉,梦似乎比现实更加可怖。
茉莉说,她最无法接受的并不是梦境本身,而是现实中所害怕的一切,会在梦中出现。小时候的她曾被猫抓伤过,所以没有办法接近猫,这种毛茸茸的生物在她看来是某种邪灵的化身,而在梦中她却经常梦见一只白毛,有时那只猫浑身是血,冲她叫的时候眼睛碧绿。我对她说,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很多人都会在梦中看到自己所害怕的东西,那可能是一种动物,也可能不会游泳的人会见到无边无际的水。这只是因为他们在生活中遭遇了某些压力,并不能说明什么。
但是,事实并不如我想象的那么乐观,她梦境反复,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那段时间的茉莉经常恍恍惚惚的,每天清醒如同做梦,睡觉时不得安生,导师要求对于她必须入院治疗。我总觉得茉莉对于她的病情不够坦诚,她就像一个谜题,让我捉摸不透。有一次我去给茉莉做病例记录,她对我说,是她害死了自己的亲姐姐,所以她姐姐变成了梦魇,天天都来找她。导师告诉我,茉莉其实是双胞胎,但是生下来的时候,只有她是活了下来,或者说,她的同卵亲人是在胚胎状态下结束生命迹象?对于这种病例,不仅我是第一次见到,导师也觉得不可思议。他说茉莉以前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直到有一天听到邻里之间的闲言碎语,顿时觉得自己的人生倾覆。而那个时候她又面临着父亲离世,求学受阻的压力。很多人在背后说,茉莉是天生的命硬,克自己的亲人,只要有她在,家人都不得善终。
一个20多岁的女孩承受了那么多非难,我在心底十分同情茉莉。于是我想,我应该尽自己的能力试着帮助她。我试着与她交谈,但与茉莉的对话却让我感到挫败和不解。听她所说,十分地确信是自己杀死同胞姐姐。我问:“你为什么那么确定自己杀的是姐姐呢?”她说:“因为我在梦中可以看到她啊。她还跟我说话,说有我这个妹妹,是上辈子注定的劫数。她说,因为我自己的自私,硬是不让她来到这个世界上。”可是这都是在母亲胎里的事情,如何印证呢?你不能把这种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事情加到自己身上来啊?”“这是我在梦中亲耳所闻,亲眼所见的,你说不是就不是吗?”茉莉显得十分固执。
为了说服我,茉莉站起身来,走到我身后。耳语道:“你知道吗?我的姐姐现在就站在你身后呢。她正看着我说,因为你们的不信任,她感到更加不快乐,这个世界有那么多不美好的事情,为什么不能让我们寻得片刻的安宁。”我的后背顿时升起一股凉意,头瞬间不能移动了。半晌我才回过神来。“茉莉,那你的姐姐叫什么呢?”“她叫莫宁,你跟她打个招呼吧,我姐姐是不是很漂亮啊……”
从心理学上来说,病人相信什么样的医生也就得相信什么,这既是为了从病患角度去考虑,也是为了赢得茉莉的信任,以便继续治疗。打那之后,我经常去探望茉莉,有时和她交谈一番,有时只是在一旁静静观察。茉莉有一个习惯引起了我的注意,她总是在一个小本子上记录什么。听医院的护士说,那个小本子上记录的是茉莉的梦境,虽然只有简单的单词和一些形容词,但却是光怪陆离,无所不包。茉莉对这个本子看的很紧,她从不让人看,只有她打了催眠针,睡着的时候,护士才翻看过几页。
对于本子里的内容,我心存疑虑,于是在这天傍晚的例行诊疗中,我向茉莉询问笔记本的事。这个时候,茉莉脸上划过了一丝讶异,随即展现出了惶恐的神色。她不停地摆手对我说,“不要问了,我是什么都不会告诉你的!”
转眼间由春入夏,我的实习期已经过了一大半,虽然导师对我的实习期表现颇为满意,然而我还是隐隐约约地觉得茉莉的病才是我最重要的事情。翌日一早去医院的时候,心理科另一个实习生小吴告诉我,说茉莉的妈妈来看她了。于是我来到病房,茉莉在床上面无表情地半躺着,她的母亲给她削了一个梨,可是茉莉并没有接手。
于是两个人继续着沉默,一个无言的母亲轻轻地叹了一声气,病床上是年轻的却毫无生气的女儿。直到离开,茉莉都没有说过一句话。我对小吴说,这家人看起来总像有什么故事。想要治好茉莉的“病”,或许只能先了解她身上的故事。
人在清醒的时候也会做梦吗?不是打瞌睡,不是睁着眼睛睡觉,而是突然跨越过清醒与沉睡的边界,陷入一种近似于白日做梦的状态。这个时候即使外界有声响也是听不到的,在自己的世界中,感知到的仅是局限于自己脑海里的天地。茉莉的笔很少停下,有时看看窗外散步或是玩耍的人,有时只是一整天都拿着笔涂涂画画。我想她的笔下一定有一个丰富的世界,那是不为人所知的,只属于她自己的表达方式。
临下班前,我照例去看茉莉,护士告诉我,说她今天想下楼透透气,于是就去医院内的小花园里坐了坐。我走近她身旁并坐下,她并没有阻拦。而是转过身来对我说,“你不是想知道我的本子里面记着什么吗?那是我的梦啊,可惜你们不懂,也永远感受不到这些东西呢。”
她伸手把本子拿到我面前让我看,这可是从来都没有过的情况。我小心地翻开,里面的内容却还是出乎我的意料。那里没有文字,只有一幅接一幅的图画,梦中有一身两头的怪物,有飞舞着张开獠牙的恶龙,还有一层层环绕着的荆棘,在每幅画中总有一个小女孩背对着外面,看不清她的脸庞。越往后翻,画面越来越复杂和华丽,我觉得茉莉是画画的天才,物象的细节被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最后一页是熊熊燃起的大火,一个小女孩在火焰中起舞,看得我不知说什么才好。
我轻轻地合上本子,把她还给茉莉。似乎现在我才真正地了解这个女孩拥有怎样的一个世界,不,是了解都算不上吧。我只是推开了一扇门,瞥见了其中的一点点风景而已。我想问茉莉,她为什么要画下这些?茉莉似乎读懂了我的心思,她像是在对我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样去面对一样东西,最好的解决方法大概是记录,遵循内心地去记录。没有个人的情感,只有客观的旁观者似的目光。并不是所有的看起来好的东西都不会伤害你,你只让自己去面对,动一动笔,我就不会那么难受了。”“我想我懂你的意思,即使一个好人,他也有可能因为某一种迫不得已的情况去做坏事。我们看到的是结果,却从不知道其中的隐情。”茉莉笑了,她冲着我眨了眨眼睛,然后拿着她的本子,慢慢地走回去了。
没过多久,我就听说一件事情,茉莉的母亲向当地警察局自首了。原来所谓的关于茉莉双胞胎姐姐的事情只是一个谎言,茉莉的姐姐生下来就是痴呆,智商永远停留在5岁。茉莉7岁那年,家里经济状况十分困难,有一天茉莉的母亲悄悄地在她姐姐喝的水里下了农药……然后推到村里的一条河里。但没想到这一切都被茉莉看在眼里。
不知情的人以为茉莉的姐姐是溺亡的,而茉莉经历过这一切,因此受到巨大的刺激,她觉得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错,是自己的出生让姐姐不能成为父母心中的唯一,也是自己没有及时阻止这一切。日积月累,就成了严重的抑郁症。加上她的睡眠障碍,于是完全无法区分现实和幻觉。
茉莉的母亲自首以后,茉莉就不再记录了,没有人知道她的画本去了哪里。从她的表情和举止上我读不出她的情绪,就连导师也不确定她是否痊愈了。后来的某一天,茉莉从医院里消失了。她也没有回学校,甚至是什么讯息都没有留下地消失了。我只记得那一天我的办公桌上留下了一幅画,里面是一个小女孩站在花园中,她的身边环绕着蝴蝶。这一次,我看到了她的正面,明亮的眼睛好像在说,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花园里一切都会苏醒过来,就像夏日的蝴蝶,破茧之后成为崭新的自己。可是我总觉得,茉莉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也许她正在某个地方实现了自己当画家的梦想,有了一本新的画本,依旧记录着自己的梦境。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