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印象】瑞丽两日(二)
在瑞丽的第二天,由于朋友要上班本来是准备自己去玩的,但是等我第二天一觉醒来,她说她爸妈会带我去,真是让我受宠若惊。
在上班前朋友先带我去了个吃早餐,是缅甸人开的店,生意很兴旺,朋友推荐了他们家的缅甸酥包子,不得不说真的是太好吃了!可以说是我这个包子吃的不多的人吃过的最好吃的包子,这个包子人气也的确是旺,我们刚买完几分钟当天的就全部卖完了,后来人吃不到不说,我这难得吃到好吃得想再吃一个都没有了,所以到现在还让我念念不忘。
上午的计划是去莫里瀑布,这个景点离市区有点距离,也没有专门的车过去,自己去是非常不方便的,外面的黑车又很贵,所以朋友的爸妈坚持要开车带我去,于是我就有了这第一次跟长辈一起爬山的经历,跟自己的父母都还没有这样一起出去旅游过。更没想到的是,这一趟旅程非常开心,她爸爸平时看着有点严肃,但一玩起来也像小孩子一样可高兴了,一路跟我聊起二十多年前他们带着女儿来这里的情景以及其他自己的种种旅行故事,还特别热情地给我照相,一会让我爬到这块石头上去,一会让我站到那个树墩上,拿着我的单反拍照姿势可专业了。她妈妈话是对植物懂得比较多,所以一路给我介绍了不少热带植物。
莫里瀑布不大,山里空气很好,我们去的又特别早,上去的时候一路没遇见其他人,独享一片森林的感觉,特别好。下来的时候才遇到几个游人,他们还以为他们是最早的,当看到我们已经下来的时候让他们大失所望。从莫里瀑布出来,她父母遇到了一位熟人,是一位退休的老师,喜欢摄影,特地一早就来山里拍鸟的。
因为时间还早,她爸爸说再带我去参观一下畹町桥。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畹町镇上的畹町桥一座抗战名桥,畹町桥当年是“滇缅公路”的交通枢纽,是抗战时期国际援华物资进入中国的唯一通道,后来中国的10万远征军也正是踏过畹町桥入缅协同英军作战的,这座边境小桥见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也为此立下汗马功劳的。虽然这座桥现在看起来是这么小这么旧,但站在这样具有历史意义的桥边,还是有种肃然起敬的感觉,如今这座桥也仅作参观之用,旁边又造了一座更大更坚固的桥用作日常通行。畹町桥又名“九谷桥”,因为链接的是缅甸的九谷镇,这是她爸爸告诉我的。
在畹町桥刚拍完照片,就遇到了一场超级大雨,于是只好跑到旁边的口岸入境处门口躲雨,看着我想要到入境处的另一边去,工作人员还非常好心的让我直接从入境处里面穿了过去。从畹町桥回来,经过当地的菜市场,看到很多缅甸妇女背了山里的野味来买,又长了一回见识。在回瑞丽的途中,在路边的一家傣族饭店打包了中午的饭菜,见到了用各种果子跑的酒,浸泡在水里的各种菜,还有各种从来没见过的新鲜玩意。傣族人的房子大都竹子建的,去的这家饭店屋顶是架空的,所以一阵大风把外面的树叶全都吹进了屋子里面,一个傣族小伙一边扫着树叶,风一边又把树叶往屋里吹,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这次在瑞丽,见到的吃到的都是以前从来不要说吃过完全就是听都没听过的东西,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两个名字,一个是泡鲁达,一个是撒苤。撒苤是一道非常有特色的傣族菜,撒苤还分苦撒和酸撒,酸撒也叫柠檬撒,而且有各种口味的撒丕,前一天吃的是炸鱼虾撒苤,这一天吃了牛肉撒苤。还有一些菜,吃过我就忘记名字了,云南真的是好多奇奇怪怪但又好吃的东西!不要以为云南只有过桥米线,那只是蒙自的特产,这次在云南我就一次过过桥米线也没吃。朋友本来说要带我去吃过手米线的,也因为时间关系没来得及去吃,只能留待下次了!
下午朋友正好有朋友要去芒市接人,于是我被委托给了一位傣族姑娘,大家彼此名字都还不知道,我就上了她的车。从瑞丽到芒市开车要近2个小时,因为这一段路还在修,非常不好走,又下过雨,路上啃啃哇哇很多水潭又很脏,傣族姑娘一路抱怨,在路修好之前都不想再去芒市了,但是这半年她已经去了好多次了。这是我第一次离少数民族的人这么近,自然有点好奇,但是那姑娘真的一点半点看不出是傣族的,身材高挑穿着时髦,她说她不喜欢瑞丽这样的小地方,她之前在昆明上大学和工作,是去年迫于父母的压力回到了家,但是她真的不喜欢。她说这是父母的自私,他们不愿意去大城市,就逼迫子女回家,也不管子女喜不喜欢。对她的这个观点我也非常赞同,很多父母长辈喜欢说孩子自私,但是他们又何尝不是自私才会这样那样的要求孩子呢?她还跟我聊了一些她的相亲故事,哈哈!我跟这个傣族女孩在车上认识还不到两个小时,感觉她的性格还真是适合大城市的。
由于我们到的比较早,她的朋友还没到,所以傣族姑娘又带我去看了芒市的勐焕大金塔,这个大金塔是新修建的,金光闪闪非常壮观,大金塔建在一个山顶,所以在芒市很多地方都能远远望见这个大金塔,也可算是芒市的地标了。到的时候已经关门了,所以就在外面看了几眼,拍了照片就下山了。接下来就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跟一群陌生人混饭故事了。。。
那个傣族女孩来芒市是为了接昆明来的朋友,接了昆明的朋友是为了跟芒市政府的人吃饭,我也是在去芒市的车上大概知道了这顿饭的来由,那个傣族女孩是中间人。虽然我不知道她是怎么认识这些人的,但还是挺佩服这样交际甚广的姑娘的。有个搞笑的细节是,在车上她打电话的时候我无意中看到那位芒市政府的负责人在她手机的存储的名字是“贱人”!哈哈哈哈,也是很有个性的一位姑娘呢。在车上的时候我跟她说,要不我就不去了,这样的场合,我去实在不合适,把我放机场就可以了。但是她说因为答应了我朋友要带我吃饭,所以坚持一定要带我去,那我也就不坚持了,客随主便吧。原本订好的吃饭的地方,应芒市政府某位主任的要求改到了一个乡下地方,吃野生菌火锅。
我们最先到了吃饭的地方,接着是芒市政府的人,负责的那位是什么办公司主任,果然一看就是老油条的中年男人,带着两女一男三位下属,因为近来请客吃饭的风声很紧,所以是那位男下属开了老婆的车带着领导和同事来的,难怪他们选了这么偏僻的一个饭店。昆明来的那两位紧赶慢赶终于在开锅前到了,走在前面的那位中年男人一手夹着公文包一手摔着走进来颇有点大佬的强势气场,一说话一口东北口音。另外一位是他的司机,一路从昆明开过来开了一整天,累得胃疼话也说不出,饭也几乎没吃。他们谈得就是地皮啊开发啊那些个破事儿,其实我也没什么兴趣听,所以就一个人低着头默默吃着各种叫不出名字来的菌菇。一边吃心里一边想着这个场面挺搞笑的,我一个背包客怎么混在这么一群人里吃饭呢!那位东北大佬很热情地跟我说丽江他很熟,如果我下次要去可以找他,还给了我名片让我跟他联系。店里的服务生都是缅甸来的姑娘,云南话讲得不错,估计这里工作比较好找吧!
到了差不多我要去赶飞机的时间,他们也都一起散了,傣族姑娘把我送到机场,本以为这一天的故事也该结束了,谁知道在等飞机的时候又偶遇了一位让我难忘的姑娘。故事的开始时这样的,芒市机场特别小,没啥逛的,又有点晚了,人也很少,过了安检口上楼的时候看到后面跟着一位长得特别小的姑娘,也没太在意,背着大包到登机口就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了,那位手下的女孩跟我隔了了位置也坐下了,然后有点拘谨地开口问我:你也是一个人吗?我说是啊。她又问:你是来做什么的?我说我来旅游的。她用很轻的声音说:好羡慕你们可以旅游的人。我从包里掏出几包零食,分了她一包,我们就慢慢聊了起来。
这位姑娘是景颇族人,因为长得太瘦小了看起来像未成年,但她很自豪的告诉我,她已经19岁了,已经结婚了,她们景颇族不讲究门当户对,18岁就可以结婚。她老公是四川人,是跟着工程队到她家乡做项目认识然后就结婚了,比她大八岁,她笑着说,认识她老公的人都说他老牛吃嫩草。她家乡的项目做完了,现在在昆明的大山里做,这次她一个人回来,第一次坐飞机去昆明,她很紧张,不知道要怎么办。她说她出生在大山里,现在又跟着老公在大山里,工作很苦。看着面前这个比我小了十几岁的瘦弱的女孩,不知道该对她说这什么,生活对于她来说,或许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我问她,你喜欢大山吗?她犹豫了一会,点头说喜欢。我想,她可能无法想象大山外的生活吧,就像她今天第一次一个人做飞机一样,如果要她自己去面对大山外的生活,也会害怕吧,大山至少能让她有点安全感。
因为这次的行程太匆忙,所以景颇族的美食都没有吃到,跟那个女孩聊起,我说我很想买套少数民族的服装呢,她笑着说,你要是早点认识我就好了,她妈妈就是做这个的。完全没有料到这次的旅行的最后能遇到这样两位少数民族姑娘,傣族姑娘的高挑时髦自信独立和景颇族女孩的矮小瘦弱拘谨胆小行程了鲜明的对比,在城市里长大的姑娘和在大山里长大的姑娘果然还是很不一样呢。
这一次的瑞丽之行,真的也是说走就走的旅行,完全没有任何准备,买了票提了行李就走。幸好有当地的朋友作陪,让短短两天的旅程充满了美好的回忆,尤其瑞丽的美食太让人印象深刻,从第一天的早餐开始就让我大饱眼福耳福和口服,都是我以前闻所未闻的新鲜东西,虽然看起来有点奇怪,但口味都很不错,而且都是当地人民常吃的东西,如果只是照着旅行书或者网上推荐很多东西是根本吃不到的,而到最后走的时候朋友还说有很多东西没来得及带我去吃,我说没关系,这样我才有下回再来的理由啊!
最后从朋友家离开的时候,他爸爸给了我一大袋自己家种的酸豆角,还嘱咐我下回带我父母一起来瑞丽。对于德宏人民的热情真是让我不知道如何感激,有些人,只是偶然遇见,却像老朋友一般亲切。爱上旅行,除了风景,更重要的是旅途中认识的这些善良而有趣的人。
在上班前朋友先带我去了个吃早餐,是缅甸人开的店,生意很兴旺,朋友推荐了他们家的缅甸酥包子,不得不说真的是太好吃了!可以说是我这个包子吃的不多的人吃过的最好吃的包子,这个包子人气也的确是旺,我们刚买完几分钟当天的就全部卖完了,后来人吃不到不说,我这难得吃到好吃得想再吃一个都没有了,所以到现在还让我念念不忘。
上午的计划是去莫里瀑布,这个景点离市区有点距离,也没有专门的车过去,自己去是非常不方便的,外面的黑车又很贵,所以朋友的爸妈坚持要开车带我去,于是我就有了这第一次跟长辈一起爬山的经历,跟自己的父母都还没有这样一起出去旅游过。更没想到的是,这一趟旅程非常开心,她爸爸平时看着有点严肃,但一玩起来也像小孩子一样可高兴了,一路跟我聊起二十多年前他们带着女儿来这里的情景以及其他自己的种种旅行故事,还特别热情地给我照相,一会让我爬到这块石头上去,一会让我站到那个树墩上,拿着我的单反拍照姿势可专业了。她妈妈话是对植物懂得比较多,所以一路给我介绍了不少热带植物。
莫里瀑布不大,山里空气很好,我们去的又特别早,上去的时候一路没遇见其他人,独享一片森林的感觉,特别好。下来的时候才遇到几个游人,他们还以为他们是最早的,当看到我们已经下来的时候让他们大失所望。从莫里瀑布出来,她父母遇到了一位熟人,是一位退休的老师,喜欢摄影,特地一早就来山里拍鸟的。
因为时间还早,她爸爸说再带我去参观一下畹町桥。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畹町镇上的畹町桥一座抗战名桥,畹町桥当年是“滇缅公路”的交通枢纽,是抗战时期国际援华物资进入中国的唯一通道,后来中国的10万远征军也正是踏过畹町桥入缅协同英军作战的,这座边境小桥见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也为此立下汗马功劳的。虽然这座桥现在看起来是这么小这么旧,但站在这样具有历史意义的桥边,还是有种肃然起敬的感觉,如今这座桥也仅作参观之用,旁边又造了一座更大更坚固的桥用作日常通行。畹町桥又名“九谷桥”,因为链接的是缅甸的九谷镇,这是她爸爸告诉我的。
在畹町桥刚拍完照片,就遇到了一场超级大雨,于是只好跑到旁边的口岸入境处门口躲雨,看着我想要到入境处的另一边去,工作人员还非常好心的让我直接从入境处里面穿了过去。从畹町桥回来,经过当地的菜市场,看到很多缅甸妇女背了山里的野味来买,又长了一回见识。在回瑞丽的途中,在路边的一家傣族饭店打包了中午的饭菜,见到了用各种果子跑的酒,浸泡在水里的各种菜,还有各种从来没见过的新鲜玩意。傣族人的房子大都竹子建的,去的这家饭店屋顶是架空的,所以一阵大风把外面的树叶全都吹进了屋子里面,一个傣族小伙一边扫着树叶,风一边又把树叶往屋里吹,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这次在瑞丽,见到的吃到的都是以前从来不要说吃过完全就是听都没听过的东西,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两个名字,一个是泡鲁达,一个是撒苤。撒苤是一道非常有特色的傣族菜,撒苤还分苦撒和酸撒,酸撒也叫柠檬撒,而且有各种口味的撒丕,前一天吃的是炸鱼虾撒苤,这一天吃了牛肉撒苤。还有一些菜,吃过我就忘记名字了,云南真的是好多奇奇怪怪但又好吃的东西!不要以为云南只有过桥米线,那只是蒙自的特产,这次在云南我就一次过过桥米线也没吃。朋友本来说要带我去吃过手米线的,也因为时间关系没来得及去吃,只能留待下次了!
下午朋友正好有朋友要去芒市接人,于是我被委托给了一位傣族姑娘,大家彼此名字都还不知道,我就上了她的车。从瑞丽到芒市开车要近2个小时,因为这一段路还在修,非常不好走,又下过雨,路上啃啃哇哇很多水潭又很脏,傣族姑娘一路抱怨,在路修好之前都不想再去芒市了,但是这半年她已经去了好多次了。这是我第一次离少数民族的人这么近,自然有点好奇,但是那姑娘真的一点半点看不出是傣族的,身材高挑穿着时髦,她说她不喜欢瑞丽这样的小地方,她之前在昆明上大学和工作,是去年迫于父母的压力回到了家,但是她真的不喜欢。她说这是父母的自私,他们不愿意去大城市,就逼迫子女回家,也不管子女喜不喜欢。对她的这个观点我也非常赞同,很多父母长辈喜欢说孩子自私,但是他们又何尝不是自私才会这样那样的要求孩子呢?她还跟我聊了一些她的相亲故事,哈哈!我跟这个傣族女孩在车上认识还不到两个小时,感觉她的性格还真是适合大城市的。
由于我们到的比较早,她的朋友还没到,所以傣族姑娘又带我去看了芒市的勐焕大金塔,这个大金塔是新修建的,金光闪闪非常壮观,大金塔建在一个山顶,所以在芒市很多地方都能远远望见这个大金塔,也可算是芒市的地标了。到的时候已经关门了,所以就在外面看了几眼,拍了照片就下山了。接下来就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跟一群陌生人混饭故事了。。。
那个傣族女孩来芒市是为了接昆明来的朋友,接了昆明的朋友是为了跟芒市政府的人吃饭,我也是在去芒市的车上大概知道了这顿饭的来由,那个傣族女孩是中间人。虽然我不知道她是怎么认识这些人的,但还是挺佩服这样交际甚广的姑娘的。有个搞笑的细节是,在车上她打电话的时候我无意中看到那位芒市政府的负责人在她手机的存储的名字是“贱人”!哈哈哈哈,也是很有个性的一位姑娘呢。在车上的时候我跟她说,要不我就不去了,这样的场合,我去实在不合适,把我放机场就可以了。但是她说因为答应了我朋友要带我吃饭,所以坚持一定要带我去,那我也就不坚持了,客随主便吧。原本订好的吃饭的地方,应芒市政府某位主任的要求改到了一个乡下地方,吃野生菌火锅。
我们最先到了吃饭的地方,接着是芒市政府的人,负责的那位是什么办公司主任,果然一看就是老油条的中年男人,带着两女一男三位下属,因为近来请客吃饭的风声很紧,所以是那位男下属开了老婆的车带着领导和同事来的,难怪他们选了这么偏僻的一个饭店。昆明来的那两位紧赶慢赶终于在开锅前到了,走在前面的那位中年男人一手夹着公文包一手摔着走进来颇有点大佬的强势气场,一说话一口东北口音。另外一位是他的司机,一路从昆明开过来开了一整天,累得胃疼话也说不出,饭也几乎没吃。他们谈得就是地皮啊开发啊那些个破事儿,其实我也没什么兴趣听,所以就一个人低着头默默吃着各种叫不出名字来的菌菇。一边吃心里一边想着这个场面挺搞笑的,我一个背包客怎么混在这么一群人里吃饭呢!那位东北大佬很热情地跟我说丽江他很熟,如果我下次要去可以找他,还给了我名片让我跟他联系。店里的服务生都是缅甸来的姑娘,云南话讲得不错,估计这里工作比较好找吧!
到了差不多我要去赶飞机的时间,他们也都一起散了,傣族姑娘把我送到机场,本以为这一天的故事也该结束了,谁知道在等飞机的时候又偶遇了一位让我难忘的姑娘。故事的开始时这样的,芒市机场特别小,没啥逛的,又有点晚了,人也很少,过了安检口上楼的时候看到后面跟着一位长得特别小的姑娘,也没太在意,背着大包到登机口就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了,那位手下的女孩跟我隔了了位置也坐下了,然后有点拘谨地开口问我:你也是一个人吗?我说是啊。她又问:你是来做什么的?我说我来旅游的。她用很轻的声音说:好羡慕你们可以旅游的人。我从包里掏出几包零食,分了她一包,我们就慢慢聊了起来。
这位姑娘是景颇族人,因为长得太瘦小了看起来像未成年,但她很自豪的告诉我,她已经19岁了,已经结婚了,她们景颇族不讲究门当户对,18岁就可以结婚。她老公是四川人,是跟着工程队到她家乡做项目认识然后就结婚了,比她大八岁,她笑着说,认识她老公的人都说他老牛吃嫩草。她家乡的项目做完了,现在在昆明的大山里做,这次她一个人回来,第一次坐飞机去昆明,她很紧张,不知道要怎么办。她说她出生在大山里,现在又跟着老公在大山里,工作很苦。看着面前这个比我小了十几岁的瘦弱的女孩,不知道该对她说这什么,生活对于她来说,或许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我问她,你喜欢大山吗?她犹豫了一会,点头说喜欢。我想,她可能无法想象大山外的生活吧,就像她今天第一次一个人做飞机一样,如果要她自己去面对大山外的生活,也会害怕吧,大山至少能让她有点安全感。
因为这次的行程太匆忙,所以景颇族的美食都没有吃到,跟那个女孩聊起,我说我很想买套少数民族的服装呢,她笑着说,你要是早点认识我就好了,她妈妈就是做这个的。完全没有料到这次的旅行的最后能遇到这样两位少数民族姑娘,傣族姑娘的高挑时髦自信独立和景颇族女孩的矮小瘦弱拘谨胆小行程了鲜明的对比,在城市里长大的姑娘和在大山里长大的姑娘果然还是很不一样呢。
这一次的瑞丽之行,真的也是说走就走的旅行,完全没有任何准备,买了票提了行李就走。幸好有当地的朋友作陪,让短短两天的旅程充满了美好的回忆,尤其瑞丽的美食太让人印象深刻,从第一天的早餐开始就让我大饱眼福耳福和口服,都是我以前闻所未闻的新鲜东西,虽然看起来有点奇怪,但口味都很不错,而且都是当地人民常吃的东西,如果只是照着旅行书或者网上推荐很多东西是根本吃不到的,而到最后走的时候朋友还说有很多东西没来得及带我去吃,我说没关系,这样我才有下回再来的理由啊!
最后从朋友家离开的时候,他爸爸给了我一大袋自己家种的酸豆角,还嘱咐我下回带我父母一起来瑞丽。对于德宏人民的热情真是让我不知道如何感激,有些人,只是偶然遇见,却像老朋友一般亲切。爱上旅行,除了风景,更重要的是旅途中认识的这些善良而有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