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价钱
正午12点,骄阳似火。妈妈说去买点肉和面。
从小区侧门出去是一条有坡度的小路,顺着坡一直往上走,是一家华联超市。在我家小区所处的这个新区,从十年前的了无人烟到这几年的有所发展,算是一个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过程。这家超市开在几个住宅小区的中间,想把周围的人气聚集起来。他的经营者在那时肯定以为自己手上捧着一个聚宝盆吧。可是没过多久,附近就开了一家提供更多免费班车车次的沃尔玛。
前几天是这家华联超市四周年的纪念日,很多商品都打折。一天中午,也是这样热辣的太阳,我刚起床,坐在饭桌旁吃妈妈给我准备的早饭。外婆坐在我旁边。
“我早上去超市了,你喜欢喝的那个椰奶打折了。”
“那个不是椰奶,是椰汁。”说完,我拿起昨天喝剩下的椰树椰汁的空盒子,把配料表拿到眼前仔细端详了一会儿。“椰汁本来就是白色的。”
“只要10块钱一盒了,比你那天买便宜好多。”外婆继续说道。
“那你怎么不买几盒呀?”其实我知道那玩意儿一盒就一斤重了,外婆已经八十三了。
“我拿不动啦,明天你自己去买吧。”外婆笑笑,摸摸我的头。
其实我不是很喜欢喝椰汁。但毕业前我们宿舍几个在南京吃的最后一顿饭,喝的是椰汁。在教育超市买椰汁的人不多,那时候货架上只有两盒。外面的一盒看得出来连包装都有些褪色,里面的一盒则蒙上一层灰。从货架上拿下来时,像从埃及法老的金字塔里挖出来一样。
“这里有椰汁。”杰仔从最上面的货架上捣鼓出两盒椰汁。
“看看保质期。”是的,我大多数时候还是迷信保质期。
“在的,四月份生产的。”杰仔费劲的翻到盒子底部看了一眼。
“喔,两盒不够,再找阿姨拿两盒吧。”七个人吃饭。
我从小区侧门出去顺着小路,往下坡的方向走去。走几步就可以到最近的菜场。而在路上也有一些菜贩子,铺着灰扑扑的--新的应该是洁白的--塑料布,卖一些比菜场稍便宜的菜。路的左边有一排树,小贩们都在树荫下乘凉,时不时用装了水的扎了几个孔的空可乐瓶给有些无精打采的菜喷些水,但颇有些敝帚自珍的味道。毕竟最好的菜,在早市的时候就被带回各家各户的厨房了。
但是有一个小贩例外,他把摊摆在了烈日下。耀眼的阳光照着他的西红柿,比拳头稍小,好像发光的红宝石,又透明又让人捉摸不透,甚至透过那光洁的表面可以看到反射出的我的样子。那种晶莹剔透,让人联想起饱满的三文鱼籽,不同的是,我这辈子都忘不了咬下去时满口的苦水,比苦涩的胆汁更加可恶。但西红柿是我的最爱。
“我现在每天都吃一个番茄。”一天在去东门吃饭的路上,金天翼对我说。
“好健康啊。”我带着一些戏谑的口吻。
“那一会儿点一个番茄炖牛腩吧。”我补充道。荣哥的番茄炖牛腩,汤总有一种加糖的奇怪甜味,牛肉永远也炖不烂。但是每次就着汤还是能多吃两碗饭。
我想买几个西红柿回去,我知道家里只有两个了。但我不知道西红柿的市价是多少,我怕买贵了,回家免不了要被妈妈奚落一番。最好的办法就是问下这一条路上所有买西红柿的小贩,然后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西红柿多少钱一斤?”我在心中默念道。
“买点什么嘛?”我期待那个小贩先问我。
我在他的摊子前驻足了一秒,没有开口,走了。
别家也有卖西红柿的,可是全然没了那种耀眼的光芒,顿时让我在心中产生出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觉。
进了菜场,我径直走到卖肉的摊子前。
“剁肉馅的话那种肉比较好啊?”生怯。
“就来这个吧。”卖肉的阿姨一脸微笑,指了指放在案板最中间的那块儿肉,红红的,比西红柿的颜色更深一点。
“哦,那就要这个吧,来一斤,不要太肥。”我故作老成。
说实话,来之前我应该在李毅吧发一帖--“第一次去买肉,怎样装成经常买的样子”。尽管我不是第一次去买肉。
老板利索的拿起肉,切下了一块儿。
“多少钱一斤啊?”这个理应是每一次购买的发语句才对吧。
平常我常常去华联超市里买菜,外婆告诉我超市里的菜要比菜场里稍微便宜些,这就更成了我去超市买菜的第一理由。我只要拿几个厚实的保鲜袋,有时候多拿几个回家还可以用,然后拿到称重处,划好价,到收银台结账。全程下来只需要回答收营员的“有会员卡吗”和“袋子要吗”这两个问题,不用说别的话。
“15块。”老板此时已经将肉切了一块儿下来。
“哦,都是这个价吧。”我小声地,有些自言自语地说道。
买完肉和一斤半面条,我又顺着的小路走回了小区,看着西红柿,西红柿看着我。驻足了一秒。
经过那个摊子几步,快要回到小区,我听到用喇叭录好并循环播放的声音,带有失真和不耐烦。
“样样两元。”短促。
我转过头,是西红柿在说。
“轰隆”一声,打雷了。我一溜烟跑回了家。
从小区侧门出去是一条有坡度的小路,顺着坡一直往上走,是一家华联超市。在我家小区所处的这个新区,从十年前的了无人烟到这几年的有所发展,算是一个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过程。这家超市开在几个住宅小区的中间,想把周围的人气聚集起来。他的经营者在那时肯定以为自己手上捧着一个聚宝盆吧。可是没过多久,附近就开了一家提供更多免费班车车次的沃尔玛。
前几天是这家华联超市四周年的纪念日,很多商品都打折。一天中午,也是这样热辣的太阳,我刚起床,坐在饭桌旁吃妈妈给我准备的早饭。外婆坐在我旁边。
“我早上去超市了,你喜欢喝的那个椰奶打折了。”
“那个不是椰奶,是椰汁。”说完,我拿起昨天喝剩下的椰树椰汁的空盒子,把配料表拿到眼前仔细端详了一会儿。“椰汁本来就是白色的。”
“只要10块钱一盒了,比你那天买便宜好多。”外婆继续说道。
“那你怎么不买几盒呀?”其实我知道那玩意儿一盒就一斤重了,外婆已经八十三了。
“我拿不动啦,明天你自己去买吧。”外婆笑笑,摸摸我的头。
其实我不是很喜欢喝椰汁。但毕业前我们宿舍几个在南京吃的最后一顿饭,喝的是椰汁。在教育超市买椰汁的人不多,那时候货架上只有两盒。外面的一盒看得出来连包装都有些褪色,里面的一盒则蒙上一层灰。从货架上拿下来时,像从埃及法老的金字塔里挖出来一样。
“这里有椰汁。”杰仔从最上面的货架上捣鼓出两盒椰汁。
“看看保质期。”是的,我大多数时候还是迷信保质期。
“在的,四月份生产的。”杰仔费劲的翻到盒子底部看了一眼。
“喔,两盒不够,再找阿姨拿两盒吧。”七个人吃饭。
我从小区侧门出去顺着小路,往下坡的方向走去。走几步就可以到最近的菜场。而在路上也有一些菜贩子,铺着灰扑扑的--新的应该是洁白的--塑料布,卖一些比菜场稍便宜的菜。路的左边有一排树,小贩们都在树荫下乘凉,时不时用装了水的扎了几个孔的空可乐瓶给有些无精打采的菜喷些水,但颇有些敝帚自珍的味道。毕竟最好的菜,在早市的时候就被带回各家各户的厨房了。
但是有一个小贩例外,他把摊摆在了烈日下。耀眼的阳光照着他的西红柿,比拳头稍小,好像发光的红宝石,又透明又让人捉摸不透,甚至透过那光洁的表面可以看到反射出的我的样子。那种晶莹剔透,让人联想起饱满的三文鱼籽,不同的是,我这辈子都忘不了咬下去时满口的苦水,比苦涩的胆汁更加可恶。但西红柿是我的最爱。
“我现在每天都吃一个番茄。”一天在去东门吃饭的路上,金天翼对我说。
“好健康啊。”我带着一些戏谑的口吻。
“那一会儿点一个番茄炖牛腩吧。”我补充道。荣哥的番茄炖牛腩,汤总有一种加糖的奇怪甜味,牛肉永远也炖不烂。但是每次就着汤还是能多吃两碗饭。
我想买几个西红柿回去,我知道家里只有两个了。但我不知道西红柿的市价是多少,我怕买贵了,回家免不了要被妈妈奚落一番。最好的办法就是问下这一条路上所有买西红柿的小贩,然后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西红柿多少钱一斤?”我在心中默念道。
“买点什么嘛?”我期待那个小贩先问我。
我在他的摊子前驻足了一秒,没有开口,走了。
别家也有卖西红柿的,可是全然没了那种耀眼的光芒,顿时让我在心中产生出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觉。
进了菜场,我径直走到卖肉的摊子前。
“剁肉馅的话那种肉比较好啊?”生怯。
“就来这个吧。”卖肉的阿姨一脸微笑,指了指放在案板最中间的那块儿肉,红红的,比西红柿的颜色更深一点。
“哦,那就要这个吧,来一斤,不要太肥。”我故作老成。
说实话,来之前我应该在李毅吧发一帖--“第一次去买肉,怎样装成经常买的样子”。尽管我不是第一次去买肉。
老板利索的拿起肉,切下了一块儿。
“多少钱一斤啊?”这个理应是每一次购买的发语句才对吧。
平常我常常去华联超市里买菜,外婆告诉我超市里的菜要比菜场里稍微便宜些,这就更成了我去超市买菜的第一理由。我只要拿几个厚实的保鲜袋,有时候多拿几个回家还可以用,然后拿到称重处,划好价,到收银台结账。全程下来只需要回答收营员的“有会员卡吗”和“袋子要吗”这两个问题,不用说别的话。
“15块。”老板此时已经将肉切了一块儿下来。
“哦,都是这个价吧。”我小声地,有些自言自语地说道。
买完肉和一斤半面条,我又顺着的小路走回了小区,看着西红柿,西红柿看着我。驻足了一秒。
经过那个摊子几步,快要回到小区,我听到用喇叭录好并循环播放的声音,带有失真和不耐烦。
“样样两元。”短促。
我转过头,是西红柿在说。
“轰隆”一声,打雷了。我一溜烟跑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