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写几篇论文算是正常学术人类?
有些事要说不介意反倒更介意,比如“别人以什么步伐节奏在写论文啊”。“存在个体差异”、“研究领域不同论文写作也会各有不同”之类的安慰之词,越听越觉得不安:到底应该以什么节奏写论文才是理想的啊,自己算是努力的一类人么。 虽然是我的管见,但关于论文写作的节奏的问题,我还是希望坦诚地稍微合理地探讨一下。 首先,应该忘记“我不在乎别人的评价”这种听上去不错的说辞。为了能在更理想的环境中继续自己的想要致力的研究,确保研究费用是必要的,提升自身的经验资格也是必要的。也许有人会说“品质低下的论文多写无益”,但不论论文品质高低,只要由经过阅读审查的学术刊物出版,就会得到客观的评判。当然,写出真正优秀的、堪称艺术作品的论文也很重要,但如果研究无法继续下去,再高大上的追求都木有意义。所以,要有意识地保持果断地判断是否已经“足够好”了的能力。 第一步:作为研究者,我们要考虑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要经历怎样的过程,自己将来期待的发展路线是怎样的。 要列上就职、提薪、进升、取得研究资助、留学等关键词。 第二步:记下实现每一个目标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论文数量 第三步:最后,记下每一步骤所可能花费的年数 然后,简单地计算一下自己应该以怎样的速度来写论文。 不过,这里重要的问题是,如果你得出的结论是“这五年里必须写出3篇论文”的话,那你该怎么办的问题。有人可能会为了五年后同时投稿三篇论文,而平行地进行三篇论文的研究。 但是,实际上,论文一定要写一篇就争取早早地发表一篇,才能在各个方面有所获益。 为啥呢?原因有二: ①写论文不是等五年就会变得擅长的工作 一篇一篇地写,能够习惯学术论文的写作流程,下次就能在研究笔记的记录方法等方面展现出新知,也能够更节省时间地进行研究。 ②论文只要发表过一篇,就会改变别人对你的印象 只要改变了印象,那么共同研究之类的意料之外的机会也就会增加,而且下次你再向人征求研究意见的时候也会得到认真的回应。 也就是说,重要的事情就在于,在把握了自己最低限度的论文写作节奏之后,不要指望能打个本垒,而是要做好踏踏实实定期地发表论文的计划。 这里的关键词是:“每天论文”。它包括写论文、查找先行研究、整理收集来的资料,提取电脑文件备份之类。总之,并非”每天写论文“。稍微安心了一点吧。 不过,重要的是,每天至少一个小时(实在要照顾孩子或家人的,每天30分钟也是可以的),必须进行与论文有关的工作。这个“每天”,是包括新年会的日子、朋友来做客的日子在内的任何一天。别找借口,再忙,也要用早睡早起挤时间的决心努力搞学术。 每天一定花一个小时给写论文,踏踏实实地努力,这不是啥日本精神,而是基于合理的理由提出的建议。其理由有二: ① 不忘 每天考虑一个小时的论文,那心里就明白自己该做啥了,忘记的可能性大减。而反过来一个星期不写,“我擦,啥来着?”估计就在所难免,想起来还得花时间。。 ② 提高集中力 写论文是个逻辑性地将事情加以处理的工作,为此,不可缺乏集中力。因此写论文的大敌,就是烦躁、不安的情绪。只要有“每天都在搞”的自负,那精神上的压力也就相应减少了,就算听说别人以神一般的速度进展研究,也不用一喜一忧,能够集中精力在自己的论文上。 每天一个小时集中注意于论文的人,虽然可能一周之内写不出稿子,但只要几个月,就能写得完。别看“好几个月”好像很长,但要是坚持下去,一年写一篇到两篇论文也是可能的。有没有这个践行能力和坚持的意志力,将直接表现在一年后、五年后的差异之中。 日文原文及译文来源见 小驹姐的日记
【相关链接】 耶鲁大学教授:研究生做科研的11条军规 博士生传给硕士生的经验 半年12篇SCI牛人教你如何读文献与写论文 荣新江:如何写出一篇好书评 葛兆光:从学术书评到研究综述 ——与博士生的一次讨论 王汎森: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
-
打工的则天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7-26 10:41:16
-
天天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1-17 04:37:53
-
🦤人间逍遥客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12-22 09:36:23
-
Grace港港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9-14 21:05:12
-
Lyn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8-23 07:38:48
-
黑格子女孩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2-13 01:18:18
-
秘密花园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2-08 17:35:23
-
斯多葛的喵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1-13 16:40:21
-
今日书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2-26 23:29:06
-
小h的新天地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2-02 01:36:50
-
草庙村村长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8-07 17:26:16
-
吃胡萝卜不吐皮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11-05 18: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