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记
窗外雷雨交加,屋内闷热压抑,哥哥还没下班。我坐在电脑前又不知道改干吗了,我需要朋友!需要工作,需要学习。无聊的在豆瓣上逛了一圈,突然想写点东西,关于自己,关于上海。
7月4日下午4点15分,我准时下了火车,提着大包小包蹒跚的走出了火车站,抬头看看天,太阳还高,眼前的景象既熟悉有陌生,上次来这儿还是小学刚毕业的时候,鼻涕虫一个。如今我已是风华正茂,处于人生大好时光的有志青年。
现在时间是6日下午17:00整,来上海已经两天了。哥哥一直在忙着工作,他最近刚升为店长,压力很大,而且昨晚无意中听他跟我说了跟异地女友分手的事,我好替他担心, 但又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我知道哥哥性格很要强,我要是说句安慰的话,会让他觉得自己身为兄长的自尊受到打击。昨晚在跟他和他的同事一起吃饭的时候,同事劝他别太累了,眼睛都红了。我注意看了下,分明有几根细长的血丝在白色的瞳孔中蔓延开来。。。
哥虽然自己不能陪我,但考虑周到的他把我交给了周末休息的汪殿哥,汪殿哥是武汉人,跟我读书的学校是一座城市,所以我们在一起有着聊不完的话题。而且汪殿哥对人真诚,为人老实。所以跟他在一起我很乐意。星期天一早我们坐地铁来到南京路,早就听说这边的南京路很出名,当年南京路上好八路的美名也早有耳闻。由于是星期天,这里的人特别多。多数跟我们一样都是游客,拿着相机在到处拍照。我们没有相机,但也叫汪殿哥用他那30万像素的相机给我拍了张,好歹也算来过了。路的两旁都是各种大的商场,专卖店。汪殿哥说来这儿购物的基本上都是些老外和有钱的中国人,上海人很少来这儿买东西,他们很会精打细算,哪家超市,商场打折,哪儿促销,都是上海市民的每日必知信息,跟天气预报差不多。南京路上的老外永远是那些会几句英格里希的大叔大妈的“眼中钉、肉中刺”,通常被跟着N条街道后不得不买下他们手中的产品。我估计这些人回国后肯定会跟他们的朋友说,“Chinese people is very 'fiendly'"都说外国人的钱好赚,但我觉得这种近乎强买强卖的方式赚来的钱是以损失国民乃至国家的形象所换来的。从长远利益来说是不可取的。
逛完南京路,我们又直奔城隍庙,这里的人更多。记得上次来的时候,妈妈还要我在里面坐过轿子。印象深刻啊~ 所以这次来难免有点故地重游的感觉。因为已经是接近中午,我们的肚子也快弹尽粮绝。在KFC草草地吃了顿不算便宜的“垃圾食品”。吃完尽然忘了要发票。哎~帮美帝国主义企业在中国又逃了一笔税,该死!话说汪殿哥以前在武汉也在KFC里工作过,所以对于里面的一些内幕他还是比较清楚的。他对我说,以后去KFC点饮料,千万不要冰的,因为冰块的成本几乎为零。所以那些人会尽量给你加更多的冰块,有时候多到半杯。要加的话也要等到喝完一半了再去加,气死他们。O(∩_∩)O~ 这句话没说完,我就看到邻座的几个女生在往外剔冰块,果然提出了一大坨。吃完以后,汪殿哥说太累了 我们在这歇会儿 我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毕竟旁边还有好多人找不着位子 无奈自己的走了一上午的脚也不听使唤了 索性也就赖着不走了 不一会儿 一个服务员过来了指着满桌的残羹冷炙问我们还吃不吃了 汪殿哥摇摇头 她便收拾下走了 我说我们还是走吧 人家都在下逐客令了 他说那有什么的 他不会敢我们走的 最多就问问你们还什么需要不 以前在武汉做的额时候 对于那些赖着座位不走的 我们都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换个人问下 请问您还有什么需要么 也不说让你走 直到顾客自己受不了了 才拍拍屁股没趣的走人了 这招有够损 我笑着说
城隍庙的东西真是多到用琳琅满目来形容都不为过 置身其中 仿佛回到了古代赶集的庙会 这里有千奇百怪的小商品 有手法堪称一绝的民间艺人 还有各种美味的上海小吃 我们花了整整一下午在不算多大的城隍庙里乱逛。这里的商品让我有足够的消费欲望 无奈我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 看的心理直痒痒 我想给朋友们买礼物 看到一个很漂亮的牙膏型的维尼抽纸筒 想买给小熊 看到超好玩的悠嘻猴的迷你风扇想带给小邬 还有多啦A梦的 骚肯定会喜欢 还有超个性的螃蟹钳打火机 小云那家伙估计会到处炫耀的 无奈这里的东西太贵了~ 不是一般的贵 亲们 我想努力工作 等赚了钱回去之前再去一次城隍庙把这些东西全都买下来 大家为我祈祷吧 祝福我能找到好工作 也为了属于你们的礼物啊 (*^__^*) 嘻嘻……
不得不说,上海的天气比武汉凉快多了,不过两个城市的公共交通都存在问题。武汉的公交车,坐一次我想吐一次 又挤又热 气味还难闻 跟殡仪馆的车有的一拼。 上海的地铁空调温度开的太低 短途的还好些 在里面呆长了 冻都冻的半死 跟个移动大冰柜似的。从市中心回来的路上 在地铁里看见了一美女 穿着时尚 手里玩着PSP 耳朵里塞着小喇叭 面无表情 要不是因为年龄比我大 外加汪殿哥在旁边不好意思 我肯定会过去搭讪的 哎 期待下次还能在车上遇见她吧 (画外音:额。。。这个概率估计跟她走过来跟我搭讪的概率差不多 两个小概率事件同时发生我们就可以认识了)好了 别YY了 这是不可能的 洗洗睡了~
7月4日下午4点15分,我准时下了火车,提着大包小包蹒跚的走出了火车站,抬头看看天,太阳还高,眼前的景象既熟悉有陌生,上次来这儿还是小学刚毕业的时候,鼻涕虫一个。如今我已是风华正茂,处于人生大好时光的有志青年。
现在时间是6日下午17:00整,来上海已经两天了。哥哥一直在忙着工作,他最近刚升为店长,压力很大,而且昨晚无意中听他跟我说了跟异地女友分手的事,我好替他担心, 但又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我知道哥哥性格很要强,我要是说句安慰的话,会让他觉得自己身为兄长的自尊受到打击。昨晚在跟他和他的同事一起吃饭的时候,同事劝他别太累了,眼睛都红了。我注意看了下,分明有几根细长的血丝在白色的瞳孔中蔓延开来。。。
哥虽然自己不能陪我,但考虑周到的他把我交给了周末休息的汪殿哥,汪殿哥是武汉人,跟我读书的学校是一座城市,所以我们在一起有着聊不完的话题。而且汪殿哥对人真诚,为人老实。所以跟他在一起我很乐意。星期天一早我们坐地铁来到南京路,早就听说这边的南京路很出名,当年南京路上好八路的美名也早有耳闻。由于是星期天,这里的人特别多。多数跟我们一样都是游客,拿着相机在到处拍照。我们没有相机,但也叫汪殿哥用他那30万像素的相机给我拍了张,好歹也算来过了。路的两旁都是各种大的商场,专卖店。汪殿哥说来这儿购物的基本上都是些老外和有钱的中国人,上海人很少来这儿买东西,他们很会精打细算,哪家超市,商场打折,哪儿促销,都是上海市民的每日必知信息,跟天气预报差不多。南京路上的老外永远是那些会几句英格里希的大叔大妈的“眼中钉、肉中刺”,通常被跟着N条街道后不得不买下他们手中的产品。我估计这些人回国后肯定会跟他们的朋友说,“Chinese people is very 'fiendly'"都说外国人的钱好赚,但我觉得这种近乎强买强卖的方式赚来的钱是以损失国民乃至国家的形象所换来的。从长远利益来说是不可取的。
逛完南京路,我们又直奔城隍庙,这里的人更多。记得上次来的时候,妈妈还要我在里面坐过轿子。印象深刻啊~ 所以这次来难免有点故地重游的感觉。因为已经是接近中午,我们的肚子也快弹尽粮绝。在KFC草草地吃了顿不算便宜的“垃圾食品”。吃完尽然忘了要发票。哎~帮美帝国主义企业在中国又逃了一笔税,该死!话说汪殿哥以前在武汉也在KFC里工作过,所以对于里面的一些内幕他还是比较清楚的。他对我说,以后去KFC点饮料,千万不要冰的,因为冰块的成本几乎为零。所以那些人会尽量给你加更多的冰块,有时候多到半杯。要加的话也要等到喝完一半了再去加,气死他们。O(∩_∩)O~ 这句话没说完,我就看到邻座的几个女生在往外剔冰块,果然提出了一大坨。吃完以后,汪殿哥说太累了 我们在这歇会儿 我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毕竟旁边还有好多人找不着位子 无奈自己的走了一上午的脚也不听使唤了 索性也就赖着不走了 不一会儿 一个服务员过来了指着满桌的残羹冷炙问我们还吃不吃了 汪殿哥摇摇头 她便收拾下走了 我说我们还是走吧 人家都在下逐客令了 他说那有什么的 他不会敢我们走的 最多就问问你们还什么需要不 以前在武汉做的额时候 对于那些赖着座位不走的 我们都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换个人问下 请问您还有什么需要么 也不说让你走 直到顾客自己受不了了 才拍拍屁股没趣的走人了 这招有够损 我笑着说
城隍庙的东西真是多到用琳琅满目来形容都不为过 置身其中 仿佛回到了古代赶集的庙会 这里有千奇百怪的小商品 有手法堪称一绝的民间艺人 还有各种美味的上海小吃 我们花了整整一下午在不算多大的城隍庙里乱逛。这里的商品让我有足够的消费欲望 无奈我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 看的心理直痒痒 我想给朋友们买礼物 看到一个很漂亮的牙膏型的维尼抽纸筒 想买给小熊 看到超好玩的悠嘻猴的迷你风扇想带给小邬 还有多啦A梦的 骚肯定会喜欢 还有超个性的螃蟹钳打火机 小云那家伙估计会到处炫耀的 无奈这里的东西太贵了~ 不是一般的贵 亲们 我想努力工作 等赚了钱回去之前再去一次城隍庙把这些东西全都买下来 大家为我祈祷吧 祝福我能找到好工作 也为了属于你们的礼物啊 (*^__^*) 嘻嘻……
不得不说,上海的天气比武汉凉快多了,不过两个城市的公共交通都存在问题。武汉的公交车,坐一次我想吐一次 又挤又热 气味还难闻 跟殡仪馆的车有的一拼。 上海的地铁空调温度开的太低 短途的还好些 在里面呆长了 冻都冻的半死 跟个移动大冰柜似的。从市中心回来的路上 在地铁里看见了一美女 穿着时尚 手里玩着PSP 耳朵里塞着小喇叭 面无表情 要不是因为年龄比我大 外加汪殿哥在旁边不好意思 我肯定会过去搭讪的 哎 期待下次还能在车上遇见她吧 (画外音:额。。。这个概率估计跟她走过来跟我搭讪的概率差不多 两个小概率事件同时发生我们就可以认识了)好了 别YY了 这是不可能的 洗洗睡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