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护人》
《辩护人》豆瓣推荐最值得看的电影第一名,因为第一名去看的,还有评论里说韩国现在可以容忍这样题材的电影,敢于正视历史,这个敢于也挑起了观影的愿望。
都是不认识的演员,影片讲述了宋佑硕高中未毕业,经过自己的努力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当上了律师,后来作为代理律师,税务师变土豪。经济好起来之后,住进了可以看得见大海的楼房,还曾经窘迫时赊欠的饭钱。在人们看来他是一个只为经济利益的律师,可以放下法官身段去发小广告拉客户。在同学聚会上,他自己的意识形态依然还在是相信国家,相信政府的,与记者的争执,说大学生游行是不想好好读书,游行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后来,因汤店老板娘的儿子被卷入读书会事件,通过事件的逐步了解,他知道受害学生是被诬陷的,迎难而上做了受害学生的辩护人。而当宋佑硕平生第一次不为钱,而是为了人的尊严和司法正义站上法庭,角色的新鲜感也随之凸显。除了十分考验台词功底的庭辩戏,演员宋康昊还挑战了一把前所未有的咆哮演技。最终因其组织悼念事件而被抓,但是在其审判的时候,全釜山142名律师,一共99名出席法庭愿意为其辩护。这就是他最后人格的魅力。
《辩护人》并非传记电影,韩国人将这一类电影叫做FACTION(FACT+FICTION)--以现实为基础的杜撰电影。主人公以卢武铉前总统为真实人物,而电影中“读书会”事件选取“釜林事件”即“釜山的鹤林事件”杜撰了一部正义与强权的电影,电影情节紧凑,后半部分辩护的几场戏很是精彩,但是对报社记者以及妻子角色等人的饱满度不够。
但电影关键的不是简单讲述了一个故事,而是一种态度,相信世界上的每一个政府都埋藏着一段不可告人的历史,就像每个人都曾被烙下一道面目可憎的伤疤。揭开,会痛。还不如让其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伤疤有时会让感到难堪,但直面真实的民族是成熟的民族,直面真实的人群是坚强的人群。善恶曲直,自有后人判评。正义,永远不会溘然长逝,终有一天拨云见日,熠熠生光。因为,正义等于人性,正义等于规则。就像野火永远烧不尽荒原,总有一粒种子等候春的到来,去浸染广阔无垠的田野。
这是发生在不久之前的真实历史,但是现在可以搬上荧屏,让更多的人们去祭奠去深思这段历史,而不是掩藏磨灭,反思国内现状,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直面自己,接纳自己,这也许是为什么我们一直没有让观众拍手叫好的电影,甚至在开始讨论电影开场半个小时后退票的可行性。题材很多,故事很多,但是却总是淹没在茫茫口水战中。而关乎政治则不多言语。
”在这种民众无法行驶自己法律权利的时候,作为法务人员,我更应该走在最前面,这才是真正法务人员你的义务。“
”因为贫穷,因为经济不发达,因国民不富裕就不能受法律保护,不能享受民主主义,这是我不能接受的。“
”鸡蛋碰石头新解: 即使岩石再坚硬也是死的,鸡蛋再脆弱也是活着的生命,岩石最终会化成细沙,而鸡蛋最终会孵化越过岩石。“
”想让我的孩子们,还有你的孩子,不要生活在这种荒唐的时代“
背景知识:
卢武铉,韩国第16任总统出生于韩国庆尚南道金海市。父亲卢判石,母亲李顺礼。初中毕业后就靠勤工俭学进入高中,最终通过司法考试取得律师资格。他在2002年的总统选举中代表新千年民主党击败韩国国家党的李会昌,并于2003年就任总统。2008年卸任总统,卸任后不久就被亲友收受财界贿赂的丑闻所困扰,2009年5月23日跳崖自杀身亡。
“釜林事件”即“釜山的鹤林事件”。1981年9月,韩国新军部政权初期(全斗焕独裁政府),公安当局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以传阅有害书籍、组织非法集会和涉嫌违反《国家保安法》等理由,非法逮捕并监禁了涉嫌违反国家保安法的正在釜山市参加社会科学读书聚会的大学生和教师、公司职员、社会活动家等22人进行拘留刑讯的事件。
当时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19名被告人有期徒刑1~7年,但之后该事件被列为“民主化运动”。
当时,韩国前总统卢武铉与金光日、律师文在寅一同担任了免费辩护,以该事件为契机,走人权律师的路。
2011年4月,“釜林事件”的14名被害人曾起诉当年参与刑讯逼供的2名警察(另一名警察当时已过世),但因“诉讼时效已过”为由被法院驳回。
2012年,其中的五人向法院提出了复审请求。 2014年2月13日,釜山地方法院对“釜林事件”进行了二审宣判,判决5名被告人无罪,距离一审判决时隔33年。法院认为,虽然被告人对检察机关指控的事实供认不讳,但之后发现他们在调查过程中长期被警方扣押,因此他们很有可能是迫于压力承认自己有罪。法院还认为,虽然一审认为他们违反了《国家保安法》等法律,但他们的行为没有对国家的安全和自由民主主义基本秩序造成危害,因此改判被告人无罪。
据韩联社当日报道称,釜山法院认为,被告当年虽然在接受检方调查过程中对于公诉内容供认不讳,但其间他们被非法拘禁,认罪是否出于自愿这一点存在疑问,遂对当年检方的审讯调查证据不予认可,因此改判为无罪。1981年,这些人分别因违反“国家安全法”和“反共法”而获刑入狱。法院认为,“国家安全法”和“反共法”只适用于危及到国家存亡和安全等国家基本秩序的挑衅行为,被告当年的行为只能看做是学生运动或批判现实的学习活动,因此不适用于上述两法。
JTBC电视台网站称,以此次改判为契机,预计其他14名被告也将陆续提起重审申请。《韩民族报》称,依据现行法律,对于当年参与“釜林事件”的3名警察的刑事诉讼将很难实现。报道还称,韩国民众强烈呼吁尽快制定一项不受制于诉讼时效的《特别法》,以免再次发生类似不幸事件。
都是不认识的演员,影片讲述了宋佑硕高中未毕业,经过自己的努力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当上了律师,后来作为代理律师,税务师变土豪。经济好起来之后,住进了可以看得见大海的楼房,还曾经窘迫时赊欠的饭钱。在人们看来他是一个只为经济利益的律师,可以放下法官身段去发小广告拉客户。在同学聚会上,他自己的意识形态依然还在是相信国家,相信政府的,与记者的争执,说大学生游行是不想好好读书,游行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后来,因汤店老板娘的儿子被卷入读书会事件,通过事件的逐步了解,他知道受害学生是被诬陷的,迎难而上做了受害学生的辩护人。而当宋佑硕平生第一次不为钱,而是为了人的尊严和司法正义站上法庭,角色的新鲜感也随之凸显。除了十分考验台词功底的庭辩戏,演员宋康昊还挑战了一把前所未有的咆哮演技。最终因其组织悼念事件而被抓,但是在其审判的时候,全釜山142名律师,一共99名出席法庭愿意为其辩护。这就是他最后人格的魅力。
《辩护人》并非传记电影,韩国人将这一类电影叫做FACTION(FACT+FICTION)--以现实为基础的杜撰电影。主人公以卢武铉前总统为真实人物,而电影中“读书会”事件选取“釜林事件”即“釜山的鹤林事件”杜撰了一部正义与强权的电影,电影情节紧凑,后半部分辩护的几场戏很是精彩,但是对报社记者以及妻子角色等人的饱满度不够。
但电影关键的不是简单讲述了一个故事,而是一种态度,相信世界上的每一个政府都埋藏着一段不可告人的历史,就像每个人都曾被烙下一道面目可憎的伤疤。揭开,会痛。还不如让其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伤疤有时会让感到难堪,但直面真实的民族是成熟的民族,直面真实的人群是坚强的人群。善恶曲直,自有后人判评。正义,永远不会溘然长逝,终有一天拨云见日,熠熠生光。因为,正义等于人性,正义等于规则。就像野火永远烧不尽荒原,总有一粒种子等候春的到来,去浸染广阔无垠的田野。
这是发生在不久之前的真实历史,但是现在可以搬上荧屏,让更多的人们去祭奠去深思这段历史,而不是掩藏磨灭,反思国内现状,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直面自己,接纳自己,这也许是为什么我们一直没有让观众拍手叫好的电影,甚至在开始讨论电影开场半个小时后退票的可行性。题材很多,故事很多,但是却总是淹没在茫茫口水战中。而关乎政治则不多言语。
”在这种民众无法行驶自己法律权利的时候,作为法务人员,我更应该走在最前面,这才是真正法务人员你的义务。“
”因为贫穷,因为经济不发达,因国民不富裕就不能受法律保护,不能享受民主主义,这是我不能接受的。“
”鸡蛋碰石头新解: 即使岩石再坚硬也是死的,鸡蛋再脆弱也是活着的生命,岩石最终会化成细沙,而鸡蛋最终会孵化越过岩石。“
”想让我的孩子们,还有你的孩子,不要生活在这种荒唐的时代“
背景知识:
卢武铉,韩国第16任总统出生于韩国庆尚南道金海市。父亲卢判石,母亲李顺礼。初中毕业后就靠勤工俭学进入高中,最终通过司法考试取得律师资格。他在2002年的总统选举中代表新千年民主党击败韩国国家党的李会昌,并于2003年就任总统。2008年卸任总统,卸任后不久就被亲友收受财界贿赂的丑闻所困扰,2009年5月23日跳崖自杀身亡。
“釜林事件”即“釜山的鹤林事件”。1981年9月,韩国新军部政权初期(全斗焕独裁政府),公安当局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以传阅有害书籍、组织非法集会和涉嫌违反《国家保安法》等理由,非法逮捕并监禁了涉嫌违反国家保安法的正在釜山市参加社会科学读书聚会的大学生和教师、公司职员、社会活动家等22人进行拘留刑讯的事件。
当时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19名被告人有期徒刑1~7年,但之后该事件被列为“民主化运动”。
当时,韩国前总统卢武铉与金光日、律师文在寅一同担任了免费辩护,以该事件为契机,走人权律师的路。
2011年4月,“釜林事件”的14名被害人曾起诉当年参与刑讯逼供的2名警察(另一名警察当时已过世),但因“诉讼时效已过”为由被法院驳回。
2012年,其中的五人向法院提出了复审请求。 2014年2月13日,釜山地方法院对“釜林事件”进行了二审宣判,判决5名被告人无罪,距离一审判决时隔33年。法院认为,虽然被告人对检察机关指控的事实供认不讳,但之后发现他们在调查过程中长期被警方扣押,因此他们很有可能是迫于压力承认自己有罪。法院还认为,虽然一审认为他们违反了《国家保安法》等法律,但他们的行为没有对国家的安全和自由民主主义基本秩序造成危害,因此改判被告人无罪。
据韩联社当日报道称,釜山法院认为,被告当年虽然在接受检方调查过程中对于公诉内容供认不讳,但其间他们被非法拘禁,认罪是否出于自愿这一点存在疑问,遂对当年检方的审讯调查证据不予认可,因此改判为无罪。1981年,这些人分别因违反“国家安全法”和“反共法”而获刑入狱。法院认为,“国家安全法”和“反共法”只适用于危及到国家存亡和安全等国家基本秩序的挑衅行为,被告当年的行为只能看做是学生运动或批判现实的学习活动,因此不适用于上述两法。
JTBC电视台网站称,以此次改判为契机,预计其他14名被告也将陆续提起重审申请。《韩民族报》称,依据现行法律,对于当年参与“釜林事件”的3名警察的刑事诉讼将很难实现。报道还称,韩国民众强烈呼吁尽快制定一项不受制于诉讼时效的《特别法》,以免再次发生类似不幸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