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可以骑的更快,两个人可以骑得更远。
我想我的骑行模式该要关闭一阵子了。
我不是一个忠实的骑行爱好者,但是七月以来却像着了魔一样发狂,每周必骑!先是焦作,后是郑州周边,这一周去了开封。骑行不能给人快乐,但是你可以收获别样的风景,和心情。
"身体下地狱,心灵上天堂。"我不能全面的去诠释这句话的意思,因为我的心灵最近没有去过天堂。我总是被生活的琐屑困扰,被无形的压力胁迫。所以为了清静,我选择让身体下地狱。
月初去过的焦作,不是我骑行去过最远的一次,但是是最曲折的一次。而且也是与陈哥第一次同行。
我和陈哥都是胖子,他属于显性胖,而我属于隐性。而且是第一次,不知根底,所以我一直观察着他的反应。
那天下午三点开始,收拾齐整差不多四点,于是,我们两个设计好路线,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如出笼的小鸟,我们一路引吭高歌,按路线,穿北环,沿河堤,过邙山,直抵黄河南岸。一看被拆的浮桥,都傻了眼。
此时,红日西坠,已近黄昏。由于是排沙期,所以船家们断了浮桥。
我担心的,不是过不去河 ,而是怕陈哥因此而反悔,半途而废。
那天我是第一次跟黄河近距离接触,且不说那与江水而下的泥沙,单滚滚而逝的水流就让人无可奈何。此时的我们,需要一直像通天河里那样大的老龟。没有老龟,渡船也行!
终于,打听到过一会儿对岸会开过来一艘船,可以顺便把我们捎过去。
中国的词汇永远是最让人难以捉摸的。一会儿,到底是多久?5分钟?10分钟?还是半个小时?后来证明都不是。我们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还有那个"捎",捎有时候是免费的,但这一次,我俩花了六十大洋。
无论如何,我们总算过河了。过来摆渡的破船,是一架柴油机船,而且没有栏杆,就是几层钢板,插个红旗,配备一台柴油机和师傅。跟在三门峡玩的游轮有天壤之别。就这样一只破船,轰隆隆的开了过来。可能是河水太急,也可能是师傅水平太差,反正是破船靠了好几次没有成功靠岸。害的我俩扛着自行车追了半天。
上了船,师傅让我们蹲下往中间站。我蹲在中间,看着滚滚的河水和即将落水的夕阳,山里的孩子没有见过如此奔腾的大水,于是我激动万分!我站起身来,一手扶车一手掏出手机,准备拍照。丫的还没选好角度呢船靠岸了。
黄河太窄!
过了黄河,我们一路向北。到大路时,天已擦黑。
这个年代,在我视野范围内,中国很少有地方不修路的。那晚走的路,从地图上看挺宽的,但正在大修。
我们开了手电筒,伴着卡车呼啸而过的啸叫声和铺天盖地的尘土,开始西行。
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终于,我们不再讨论村庄的名字如何如何,而是开始商量在哪里吃饭,以及在哪里落脚。
我们的既定目的地是焦作。但是我担心老陈吃不消,就说要不要住在武陟。
但是,接下来的话让我觉得,老陈虽胖,但不脆弱。至少在精神上是这样。
他反问,晚上住武陟了,明天还去不去焦作?
他没有说,但是我感觉出他可以也愿意去焦作。
沉默片刻,我们决定到前面吃饭,然后直奔焦作。
这个"前面",也很不好把握。我们一直走,最后把"前面"确定成了武陟。
到河南理工大学,算是到了焦作。当时已将近零点。
说实话,到武陟后并不是非常的累,但是手疼屁股疼,十分难受。如果是我自己那晚很可能就住那里了。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坚持下去不是因为力不能及,也不是看不到希望。而是太孤独。要不孤独,不是把自己置身于熙熙攘攘的人群,而是去找一个伴。一个与你有着相同频率的伴。在你绝望的时候支持你,在你奔跑的时候鼓励你,同享荣辱,共担风雨,相互扶持的走下去。
我不是一个忠实的骑行爱好者,但是七月以来却像着了魔一样发狂,每周必骑!先是焦作,后是郑州周边,这一周去了开封。骑行不能给人快乐,但是你可以收获别样的风景,和心情。
"身体下地狱,心灵上天堂。"我不能全面的去诠释这句话的意思,因为我的心灵最近没有去过天堂。我总是被生活的琐屑困扰,被无形的压力胁迫。所以为了清静,我选择让身体下地狱。
月初去过的焦作,不是我骑行去过最远的一次,但是是最曲折的一次。而且也是与陈哥第一次同行。
我和陈哥都是胖子,他属于显性胖,而我属于隐性。而且是第一次,不知根底,所以我一直观察着他的反应。
那天下午三点开始,收拾齐整差不多四点,于是,我们两个设计好路线,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如出笼的小鸟,我们一路引吭高歌,按路线,穿北环,沿河堤,过邙山,直抵黄河南岸。一看被拆的浮桥,都傻了眼。
此时,红日西坠,已近黄昏。由于是排沙期,所以船家们断了浮桥。
我担心的,不是过不去河 ,而是怕陈哥因此而反悔,半途而废。
那天我是第一次跟黄河近距离接触,且不说那与江水而下的泥沙,单滚滚而逝的水流就让人无可奈何。此时的我们,需要一直像通天河里那样大的老龟。没有老龟,渡船也行!
终于,打听到过一会儿对岸会开过来一艘船,可以顺便把我们捎过去。
中国的词汇永远是最让人难以捉摸的。一会儿,到底是多久?5分钟?10分钟?还是半个小时?后来证明都不是。我们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还有那个"捎",捎有时候是免费的,但这一次,我俩花了六十大洋。
无论如何,我们总算过河了。过来摆渡的破船,是一架柴油机船,而且没有栏杆,就是几层钢板,插个红旗,配备一台柴油机和师傅。跟在三门峡玩的游轮有天壤之别。就这样一只破船,轰隆隆的开了过来。可能是河水太急,也可能是师傅水平太差,反正是破船靠了好几次没有成功靠岸。害的我俩扛着自行车追了半天。
上了船,师傅让我们蹲下往中间站。我蹲在中间,看着滚滚的河水和即将落水的夕阳,山里的孩子没有见过如此奔腾的大水,于是我激动万分!我站起身来,一手扶车一手掏出手机,准备拍照。丫的还没选好角度呢船靠岸了。
黄河太窄!
过了黄河,我们一路向北。到大路时,天已擦黑。
这个年代,在我视野范围内,中国很少有地方不修路的。那晚走的路,从地图上看挺宽的,但正在大修。
我们开了手电筒,伴着卡车呼啸而过的啸叫声和铺天盖地的尘土,开始西行。
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终于,我们不再讨论村庄的名字如何如何,而是开始商量在哪里吃饭,以及在哪里落脚。
我们的既定目的地是焦作。但是我担心老陈吃不消,就说要不要住在武陟。
但是,接下来的话让我觉得,老陈虽胖,但不脆弱。至少在精神上是这样。
他反问,晚上住武陟了,明天还去不去焦作?
他没有说,但是我感觉出他可以也愿意去焦作。
沉默片刻,我们决定到前面吃饭,然后直奔焦作。
这个"前面",也很不好把握。我们一直走,最后把"前面"确定成了武陟。
到河南理工大学,算是到了焦作。当时已将近零点。
说实话,到武陟后并不是非常的累,但是手疼屁股疼,十分难受。如果是我自己那晚很可能就住那里了。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坚持下去不是因为力不能及,也不是看不到希望。而是太孤独。要不孤独,不是把自己置身于熙熙攘攘的人群,而是去找一个伴。一个与你有着相同频率的伴。在你绝望的时候支持你,在你奔跑的时候鼓励你,同享荣辱,共担风雨,相互扶持的走下去。
![]() |
![]() |
![]() |
-
西厢之西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7-21 15: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