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1999年【帝女花之香夭】完全版 张国荣 汪明荃
http://v.youku.com/v_show/id_cu00XODgzOTk5NDA=.html
视频: 1999年【帝女花之香夭】完全版 张国荣 汪明荃
哥哥当年唱的就是周世宪的那一段。
他的唱功了得,不妄粤剧名伶仙姐教他的情谊!要知道,在香港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慈善筹款活动。
各界名流绅士淑女都争先恐后,不但捐钱,还上台亮相表演节目。这其中,粤剧表演是最受欢迎的!
许多人还为此专门于平时拜师学艺,就为了台上的几分钟表演。可粤剧是国宝艺术,哪那么容易学?
但就象我所附文章上写到的:“但事实上要赞张国荣在这特别场合的表现,是好。有汪作比较,谁
也看得到。这是两个不是“唱粤剧的”在纪念一个逝世十年的粤剧艺人! 。。。张是正正经经,
庄重的,认真的,投入去唱。固是符合曲词需要,更是应这特别场合之意义。 。。。张国荣一如以
往,有这个唱任何曲种的任何歌手伶人都应有但少见有的,不是从面部表情看到的,是从歌声中感
觉到的,“诚”。”
“张国荣崇拜任白,据说
“他是那种坐在麻将台上,一开口由“树盟”唱到“香夭”那种。”
我一直想搞明白,这个“树盟”,“香夭”是不是一出叫《帝女花》的戏的两段?
从“树盟”到“香夭”大概有多长呢?
这个戏有什么特殊的代表性么?
因我看到在纪念任剑辉逝世十周年的无线特辑中,张国荣和汪明荃对唱“香夭”,好像大家都很兴奋似的。”
我并不太喜欢任白,是较欣赏白。
不太熟悉这个香港无人不识的《帝女花》。
我很欣赏唐涤生,可惜我认为是唐及仙凤鸣的最佳作品(《西楼错梦》)根本没有商业录音。
唐涤生(五十年代剧作家)自元曲编撰了许多粤剧,
《紫钗记》,《牡丹亭惊梦》,《蝶影红梨记》,《再世红梅记》…
都是任剑辉和白雪仙(白驹荣九女)的仙凤鸣剧团的“戏宝”。
《帝女花》是唐涤生後期的作品,清朝剧作家黄韵珊原著。
是任白最著名的一剧。是仙凤鸣最卖座的一剧。当年上演,连满数十场。
非常认真考究的舞台设计、音乐、灯光、戏服…
许多人把“任剑辉白雪仙”与“香夭”当是同义。
明末崇祯帝女长平宫主与太仆公子周世显在连理树下共订鸳盟始,
至重返清宫,二人在连理树下重相交拜,双双仰药自尽。
编撰《帝女花》,唐发掘出古谱:《妆台秋思》,《秋江哭别》。
其中精彩的片段,顺序是
“树盟”,
“赐死”,调《梦断红楼》,
“庵遇”接“相认”,调《雪中燕》《秋江哭别》,
主题曲“仰药”又名“香夭”,调《妆台秋思》。
“香夭”:
(长平诗白)倚殿阴森奇树双。(世显诗白)明珠万颗映花黄。
(长平诗白)如此断肠花烛夜。(世显诗白)不须侍女伴身旁。退下。
(长平妆台秋思)
落花满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荐凤台上。
帝女花带泪上香,愿丧生回谢爹娘。
偷偷看,偷偷望,渠带泪带泪暗悲伤。
我半带惊惶,怕驸马惜鸾凤配,不甘殉爱伴我临泉壤。
(世显接)
寸心盼望能同同合葬,鸳鸯侣,相偎傍。
泉台上再设新房,地府阴司里再觅那平阳门巷。
(长平接)…
“他是那种坐在麻将台上,一开口由“树盟”唱到“香夭”那种。”
是指张国荣熟悉曲词,不需看曲词曲谱,边打麻将,边把整套《帝女花》由头唱到尾。
纪念任剑辉逝世十周年的无线特辑中,张国荣和汪明荃合唱“香夭”,
不知白雪仙有否列席?
我说是典型无线手法,在这个场合,找两个名人来唱“香夭”。
汪曾与罗家英组剧团上演粤剧,但没有人会认为她是“唱粤剧的”。
“唱粤剧的”都是自幼练腔练功,没有速成的方法。
张是高明的流行曲歌手。
既然没有“唱粤剧”的要求,只需表面像样,不求深度功力火侯,
只是看“秀”,当然只是有赞。
但事实上要赞张国荣在这特别场合的表现,是好。有汪作比较,谁也看得到。
这是两个不是“唱粤剧的”在纪念一个逝世十年的粤剧艺人!
服装。
行动举止。
汪在卖弄那不合格的“做手”。张没有任何这个企图。
汪在卖弄不知是甚麽意义的面部表情。
张是正正经经,庄重的,认真的,投入去唱。固是符合曲词需要,更是应这特别场合之意义。
两人唱来都是表面合格,不应祈求内涵韵味。
汪便是这麽多。
张国荣一如以往,有这个唱任何曲种的任何歌手伶人都应有但少见有的, 不是从面部表情看到的,是从歌声中感觉到的, “诚”。
故我是赞这个周世显。
你要是听了59年的任白版或是76年的龙梅版,你就知道什么是粤曲正宗,什么叫粤曲名家了。
http://www.xici.net/b228751/d11268726.htm
粤剧《帝女花》为戏曲大师唐涤生50年代末所撰,唐用词优雅感人,加上他大量采用古典,重视乐曲的配合,令到他的剧本更觉典雅。1957年首演,是香港著名粤剧编剧家唐涤生在1957年6月的作品,非常著名,也是任剑辉和白雪仙的粤剧戏宝,更是仙凤鸣粤剧团最为人传颂的粤剧。帝女花(粤剧)
故事讲述明末思宗长女长平公主年方十五,因奉帝命选婿,下嫁太仆之子周世显,无奈闯王李自成攻入京城,皇城遂破,崇祯手刃众皇女后自缢。长平公主未至气绝,被周钟救返藏于家中。后来清军灭了闯军,于北京立国。长平公主知悉周钟欲向清朝投降,幸得周钟之女瑞兰及老尼姑之助,冒替已故女尼慧清,避居庵中。世显偶至,遇上扮作女尼的长平公主,大为惊愕,几番试探下,长平重认世显。然而此事为清帝知悉,勒令周钟威迫利诱他们一同返宫。夫妻二人为求清帝善葬崇祯,释放皇弟,遂佯装返宫,并在乾清宫前连理树下交拜,然后双双自杀殉国。
视频: 1999年【帝女花之香夭】完全版 张国荣 汪明荃
哥哥当年唱的就是周世宪的那一段。
他的唱功了得,不妄粤剧名伶仙姐教他的情谊!要知道,在香港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慈善筹款活动。
各界名流绅士淑女都争先恐后,不但捐钱,还上台亮相表演节目。这其中,粤剧表演是最受欢迎的!
许多人还为此专门于平时拜师学艺,就为了台上的几分钟表演。可粤剧是国宝艺术,哪那么容易学?
但就象我所附文章上写到的:“但事实上要赞张国荣在这特别场合的表现,是好。有汪作比较,谁
也看得到。这是两个不是“唱粤剧的”在纪念一个逝世十年的粤剧艺人! 。。。张是正正经经,
庄重的,认真的,投入去唱。固是符合曲词需要,更是应这特别场合之意义。 。。。张国荣一如以
往,有这个唱任何曲种的任何歌手伶人都应有但少见有的,不是从面部表情看到的,是从歌声中感
觉到的,“诚”。”
“张国荣崇拜任白,据说
“他是那种坐在麻将台上,一开口由“树盟”唱到“香夭”那种。”
我一直想搞明白,这个“树盟”,“香夭”是不是一出叫《帝女花》的戏的两段?
从“树盟”到“香夭”大概有多长呢?
这个戏有什么特殊的代表性么?
因我看到在纪念任剑辉逝世十周年的无线特辑中,张国荣和汪明荃对唱“香夭”,好像大家都很兴奋似的。”
我并不太喜欢任白,是较欣赏白。
不太熟悉这个香港无人不识的《帝女花》。
我很欣赏唐涤生,可惜我认为是唐及仙凤鸣的最佳作品(《西楼错梦》)根本没有商业录音。
唐涤生(五十年代剧作家)自元曲编撰了许多粤剧,
《紫钗记》,《牡丹亭惊梦》,《蝶影红梨记》,《再世红梅记》…
都是任剑辉和白雪仙(白驹荣九女)的仙凤鸣剧团的“戏宝”。
《帝女花》是唐涤生後期的作品,清朝剧作家黄韵珊原著。
是任白最著名的一剧。是仙凤鸣最卖座的一剧。当年上演,连满数十场。
非常认真考究的舞台设计、音乐、灯光、戏服…
许多人把“任剑辉白雪仙”与“香夭”当是同义。
明末崇祯帝女长平宫主与太仆公子周世显在连理树下共订鸳盟始,
至重返清宫,二人在连理树下重相交拜,双双仰药自尽。
编撰《帝女花》,唐发掘出古谱:《妆台秋思》,《秋江哭别》。
其中精彩的片段,顺序是
“树盟”,
“赐死”,调《梦断红楼》,
“庵遇”接“相认”,调《雪中燕》《秋江哭别》,
主题曲“仰药”又名“香夭”,调《妆台秋思》。
“香夭”:
(长平诗白)倚殿阴森奇树双。(世显诗白)明珠万颗映花黄。
(长平诗白)如此断肠花烛夜。(世显诗白)不须侍女伴身旁。退下。
(长平妆台秋思)
落花满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荐凤台上。
帝女花带泪上香,愿丧生回谢爹娘。
偷偷看,偷偷望,渠带泪带泪暗悲伤。
我半带惊惶,怕驸马惜鸾凤配,不甘殉爱伴我临泉壤。
(世显接)
寸心盼望能同同合葬,鸳鸯侣,相偎傍。
泉台上再设新房,地府阴司里再觅那平阳门巷。
(长平接)…
“他是那种坐在麻将台上,一开口由“树盟”唱到“香夭”那种。”
是指张国荣熟悉曲词,不需看曲词曲谱,边打麻将,边把整套《帝女花》由头唱到尾。
纪念任剑辉逝世十周年的无线特辑中,张国荣和汪明荃合唱“香夭”,
不知白雪仙有否列席?
我说是典型无线手法,在这个场合,找两个名人来唱“香夭”。
汪曾与罗家英组剧团上演粤剧,但没有人会认为她是“唱粤剧的”。
“唱粤剧的”都是自幼练腔练功,没有速成的方法。
张是高明的流行曲歌手。
既然没有“唱粤剧”的要求,只需表面像样,不求深度功力火侯,
只是看“秀”,当然只是有赞。
但事实上要赞张国荣在这特别场合的表现,是好。有汪作比较,谁也看得到。
这是两个不是“唱粤剧的”在纪念一个逝世十年的粤剧艺人!
服装。
行动举止。
汪在卖弄那不合格的“做手”。张没有任何这个企图。
汪在卖弄不知是甚麽意义的面部表情。
张是正正经经,庄重的,认真的,投入去唱。固是符合曲词需要,更是应这特别场合之意义。
两人唱来都是表面合格,不应祈求内涵韵味。
汪便是这麽多。
张国荣一如以往,有这个唱任何曲种的任何歌手伶人都应有但少见有的, 不是从面部表情看到的,是从歌声中感觉到的, “诚”。
故我是赞这个周世显。
你要是听了59年的任白版或是76年的龙梅版,你就知道什么是粤曲正宗,什么叫粤曲名家了。
http://www.xici.net/b228751/d11268726.htm
粤剧《帝女花》为戏曲大师唐涤生50年代末所撰,唐用词优雅感人,加上他大量采用古典,重视乐曲的配合,令到他的剧本更觉典雅。1957年首演,是香港著名粤剧编剧家唐涤生在1957年6月的作品,非常著名,也是任剑辉和白雪仙的粤剧戏宝,更是仙凤鸣粤剧团最为人传颂的粤剧。帝女花(粤剧)
故事讲述明末思宗长女长平公主年方十五,因奉帝命选婿,下嫁太仆之子周世显,无奈闯王李自成攻入京城,皇城遂破,崇祯手刃众皇女后自缢。长平公主未至气绝,被周钟救返藏于家中。后来清军灭了闯军,于北京立国。长平公主知悉周钟欲向清朝投降,幸得周钟之女瑞兰及老尼姑之助,冒替已故女尼慧清,避居庵中。世显偶至,遇上扮作女尼的长平公主,大为惊愕,几番试探下,长平重认世显。然而此事为清帝知悉,勒令周钟威迫利诱他们一同返宫。夫妻二人为求清帝善葬崇祯,释放皇弟,遂佯装返宫,并在乾清宫前连理树下交拜,然后双双自杀殉国。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08 0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