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 Schmoll和他的Black Plastic
今年的Bunbury音乐节,我还是以volunteer的身份蹭演出看。周六没有工作,就在公园闲逛了一整天。Cults是我必看的乐队。去年就在Bonnaroo看过他们,这次再看,天气凉爽了很多,看到依旧娇嗲的女主唱和头发略有剪短的吉他手,有种照面老友的亲切感。演出进行大半,吉他手说,“Cincinnati是我们很有好感的城市,”然后他的手指向了我附近一个啤酒贩售车,我于是望向那里。“站在那里那辆啤酒车前面的人,是我们的好朋友Steve。在跟我们巡演了两年之后,他决定回到这里,开了属于自己的唱片店,Black Plastic。他真的是个很好的人,你们多去捧场。”Cults口中的Steve在听到这句话时,忙不迭压低脖子,摇摇头,羞赧地笑了笑。听到这句话的我,先是很感动,然后一时情绪没控制住,竟然要哭出来。说不清那混杂的情绪里更多的是感动,是感慨,或是伤怀,其实每种情绪都有一点。而发觉周围的人并没有什么反应,又觉得大概我还是在找借口自怜吧。
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去网上搜Black Plastic的信息,读到一篇Cincinnati当地报纸City Beat的文章,这才发现原来和Cults巡演过的Steve有那么丰富的阅历。同样是唱片店老板,他的故事写成书,一定要比High Fidelity的主人公要来得精彩。那日在Cults现场,感动的是昔日战友会面的遥望寒暄;感慨的是一个理想主义的追求,即使最终屈服于现实,也终究要以另一种方式得到延续;伤怀的是,台上的人还有追梦的权利,台下的人已经放弃。但冷静下来想想,伤怀的不过是毫无必要的无病呻吟,人总是有自己的位置,路怎样走,未来怎么修正,个中的悲喜得失,只有自己才清楚。你能给自己规划多远的未来,因人而异,但只要想往前走,总是有路的。
Wax Dealer
By Jason Gargano
——在北城区的Black Plastic,黑胶是唯一存货。
北城区一个暖春的下午,Steve Schmoll坐在Black Plastic的柜台后面。他在2012年十月开始经营这家只卖黑胶的唱片店。
“这基本上是所有我会做的事情了,”Schmoll解释他为什么想开一家自己的唱片店。
店里从头到尾都塞满了木质唱片架,里面安放着按类型摆放的唱片。架子下面还有很多箱唱片,但可能因为不如架子上的那些讨人喜欢,所以被放在了底下。薄荷绿的墙上挂满了T恤衫,有很多是当地艺术家的设计。后墙上面有一块白板,用黑色马克笔写着”Black Plastic”,这似乎只是权宜之计(因为这个手写的店名,和店门上挂的,由当地艺术家Tim McMichael设计的黑黄相间的漂亮logo相比,实在有云泥之别)。
店里没有什么装修,但这并不像是什么审美取向,而更多的是一种现实考量。Schmoll是个简单的人,那种只想一手拿着批萨,一手拿着啤酒听音乐,其他事情都抛诸脑后的人。
从年幼时听哥哥的唱片,到成年后以多种渠道制作,支持,销售音乐,音乐作为他激情的源泉,已有三十多个年头。
“我去UC读书,但没坚持多久,”Schmoll用深沉的,越来越低的声音说道,“我是个坏学生。当住进自己的公寓后我想,我只愿意看演出。然后我就去送批萨,买唱片,付房租,那真是完美的生活。”
Schmoll说到这里,眼里闪烁着摄人心魄的光芒。他顿了顿,说完自己想说的话,然后笑了笑,才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间竟说得这么投入。
Schmoll在80年代末开始他的乐手生涯,他跟着很多本地乐队演出,其中就包括个中翘楚The Tigerlilies。如今,他已年过四十。
迫切想当主唱的他在90年代初成立了Lazy,发行了两张受人关注的车库流行专辑——1994年的Some Assembly Required和1996年的The Lazy Music Group后,乐队最终因为成员流动和合约问题而解散。
Lazy的解散却在之后的20多年里,从侧面帮助了很多其他乐队的巡演。因为Schmoll在那以后做过Brainiac, Quasi, The Greenhornes, The Von Bondies 和Heartless Bastards的音效师,做过Interpol和The Raveonettes的吉他技师,还做过The Kills的巡演经理。
在不巡演的时候,他辗转工作于本地唱片店。他现在仍然在为Northside Tavern, MOTR, the CAC, Mayday,以及Mason的School of Rock做音效师。
说起过去25年间的本地音乐,Schmoll如数家珍。而他丰富的知识也在他决定开自己的唱片店时派上用场——在为来自纽约的复古独立乐队Cults做了两年音效师后,他已准备好了改变。
“当那次巡演(于2012年)结束后,我想,我要去做什么呢?我不知道自己愿不愿意再花一年的时间跟着另外一支乐队巡演,或者录另外一张唱片,”他说。
进入Black Plastic会看到这里有各种按类型排好的二手唱片,从至今依旧声名远播的Captain Beefheart的Lick My Decals Off, Baby,到被人遗忘的70年代和80年代的摇滚专辑(谁会留着他们Alan Parsons Project的专辑呢?),还有很多其他类型,诸如Blues, R&B, 流行,古典等的优质专辑,甚至,还有一些罕见的Rap唱片(比如Kool Moe Dee)。同时店内也有一定数量的新唱片,这其中当然包括本地车库流行乐队Tween最近发行的首张专辑(Tween的主唱Bridget Battle正是这里的店员)。
“我总是藏有1500张左右唱片,但从来不是个大收藏家。”当被问到个人收藏时,Schmoll说。
“我只想买我喜欢的唱片,而不是那种,‘我得把新发行的专辑都买来’的类型。我听到什么,觉得好就买下来。我不喜欢收藏太多。而我们有些顾客会来找同一张专辑的所有版本。”
但黑胶唱片仍然是他心目中的快乐源泉,一个柔软的角落。
“一张唱片就像一个生命”,他说。“它听起来棒极了,很温暖。拿起一张唱片,播放它,总能品出些东西。
“如果你有一张存在时间长达30或40年的旧唱片,你就可以想想那些曾经听过他们的人,比如说,1975年的时候。”他继续说,“也许曾经有些青少年听了这张唱片,然后它几易其主,现在到了你手上。这感觉很奇怪。对于一个存在10年之久的(电脑)文件夹,你并不会有这种感觉,那种‘30年前,曾经有人用唱针划在这张唱片上’的感觉。”
他表达完自己的想法,笑了笑,回到了自己为什么要开Black Plastic的初衷,“这是我想做的事情中,唯一一件我能做好的了。”
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去网上搜Black Plastic的信息,读到一篇Cincinnati当地报纸City Beat的文章,这才发现原来和Cults巡演过的Steve有那么丰富的阅历。同样是唱片店老板,他的故事写成书,一定要比High Fidelity的主人公要来得精彩。那日在Cults现场,感动的是昔日战友会面的遥望寒暄;感慨的是一个理想主义的追求,即使最终屈服于现实,也终究要以另一种方式得到延续;伤怀的是,台上的人还有追梦的权利,台下的人已经放弃。但冷静下来想想,伤怀的不过是毫无必要的无病呻吟,人总是有自己的位置,路怎样走,未来怎么修正,个中的悲喜得失,只有自己才清楚。你能给自己规划多远的未来,因人而异,但只要想往前走,总是有路的。
Wax Dealer
By Jason Gargano
——在北城区的Black Plastic,黑胶是唯一存货。
北城区一个暖春的下午,Steve Schmoll坐在Black Plastic的柜台后面。他在2012年十月开始经营这家只卖黑胶的唱片店。
“这基本上是所有我会做的事情了,”Schmoll解释他为什么想开一家自己的唱片店。
店里从头到尾都塞满了木质唱片架,里面安放着按类型摆放的唱片。架子下面还有很多箱唱片,但可能因为不如架子上的那些讨人喜欢,所以被放在了底下。薄荷绿的墙上挂满了T恤衫,有很多是当地艺术家的设计。后墙上面有一块白板,用黑色马克笔写着”Black Plastic”,这似乎只是权宜之计(因为这个手写的店名,和店门上挂的,由当地艺术家Tim McMichael设计的黑黄相间的漂亮logo相比,实在有云泥之别)。
店里没有什么装修,但这并不像是什么审美取向,而更多的是一种现实考量。Schmoll是个简单的人,那种只想一手拿着批萨,一手拿着啤酒听音乐,其他事情都抛诸脑后的人。
从年幼时听哥哥的唱片,到成年后以多种渠道制作,支持,销售音乐,音乐作为他激情的源泉,已有三十多个年头。
“我去UC读书,但没坚持多久,”Schmoll用深沉的,越来越低的声音说道,“我是个坏学生。当住进自己的公寓后我想,我只愿意看演出。然后我就去送批萨,买唱片,付房租,那真是完美的生活。”
Schmoll说到这里,眼里闪烁着摄人心魄的光芒。他顿了顿,说完自己想说的话,然后笑了笑,才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间竟说得这么投入。
Schmoll在80年代末开始他的乐手生涯,他跟着很多本地乐队演出,其中就包括个中翘楚The Tigerlilies。如今,他已年过四十。
迫切想当主唱的他在90年代初成立了Lazy,发行了两张受人关注的车库流行专辑——1994年的Some Assembly Required和1996年的The Lazy Music Group后,乐队最终因为成员流动和合约问题而解散。
Lazy的解散却在之后的20多年里,从侧面帮助了很多其他乐队的巡演。因为Schmoll在那以后做过Brainiac, Quasi, The Greenhornes, The Von Bondies 和Heartless Bastards的音效师,做过Interpol和The Raveonettes的吉他技师,还做过The Kills的巡演经理。
在不巡演的时候,他辗转工作于本地唱片店。他现在仍然在为Northside Tavern, MOTR, the CAC, Mayday,以及Mason的School of Rock做音效师。
说起过去25年间的本地音乐,Schmoll如数家珍。而他丰富的知识也在他决定开自己的唱片店时派上用场——在为来自纽约的复古独立乐队Cults做了两年音效师后,他已准备好了改变。
“当那次巡演(于2012年)结束后,我想,我要去做什么呢?我不知道自己愿不愿意再花一年的时间跟着另外一支乐队巡演,或者录另外一张唱片,”他说。
进入Black Plastic会看到这里有各种按类型排好的二手唱片,从至今依旧声名远播的Captain Beefheart的Lick My Decals Off, Baby,到被人遗忘的70年代和80年代的摇滚专辑(谁会留着他们Alan Parsons Project的专辑呢?),还有很多其他类型,诸如Blues, R&B, 流行,古典等的优质专辑,甚至,还有一些罕见的Rap唱片(比如Kool Moe Dee)。同时店内也有一定数量的新唱片,这其中当然包括本地车库流行乐队Tween最近发行的首张专辑(Tween的主唱Bridget Battle正是这里的店员)。
“我总是藏有1500张左右唱片,但从来不是个大收藏家。”当被问到个人收藏时,Schmoll说。
“我只想买我喜欢的唱片,而不是那种,‘我得把新发行的专辑都买来’的类型。我听到什么,觉得好就买下来。我不喜欢收藏太多。而我们有些顾客会来找同一张专辑的所有版本。”
但黑胶唱片仍然是他心目中的快乐源泉,一个柔软的角落。
“一张唱片就像一个生命”,他说。“它听起来棒极了,很温暖。拿起一张唱片,播放它,总能品出些东西。
“如果你有一张存在时间长达30或40年的旧唱片,你就可以想想那些曾经听过他们的人,比如说,1975年的时候。”他继续说,“也许曾经有些青少年听了这张唱片,然后它几易其主,现在到了你手上。这感觉很奇怪。对于一个存在10年之久的(电脑)文件夹,你并不会有这种感觉,那种‘30年前,曾经有人用唱针划在这张唱片上’的感觉。”
他表达完自己的想法,笑了笑,回到了自己为什么要开Black Plastic的初衷,“这是我想做的事情中,唯一一件我能做好的了。”
-
好少女 赞了这篇日记 2014-10-08 11:5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