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学习汉语的误区
一个非汉语环境下长大的西方年轻人要想学习汉语,之前大都会被告知: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东西方交流自16世纪就已开始,按常理,一种语言经过彼此四百多年的交际使用,对方应该能够掌握一些基本规律,入门的技巧也应被大家熟知并接受。可到了21世纪的今天,汉语依然被大多数西方人认定是“最难学”的语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误区一:从宗教的角度考察汉语
误区二:生搬硬套的汉语语法
误区三:汉语拼音的缺陷
至今在西方还有很多学习汉语的工具书,通篇见不到一个汉字,汉语语句完全是用拼音写成的。从汉语拼音的产生历史来看,首先是西方人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审视汉语,先是西班牙语方案,后葡萄牙语方案,最后是拉丁语方案,最后影响到中国人自己识读汉字也不自觉地站在西语的一边去了。
站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立足点上看西方人学汉语的历程,400年间可谓误区重重。自17世纪开始,以大量象形字为主要特征的汉语,最初被西方的基督徒们认为是人类的原始语言摸索了100年;此后又把汉语部首当作西文的字母来看,认为部首是掌握汉语的窍门和钥匙,并被视为发财牟利的工具,又延迟了100年;好不容易出版了的汉语语法,还是照搬西文语法的“拉郎配”,中看不中用,不能完全符合汉语的特征;汉语拼音化则完全丢却了汉语作为表意文字的文化特质。
汉语,被误解了太久,是该走出误区的时候了。
报名地址:西安市翠华南路137号西安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号楼208室
微 信 号: ICA_jiaoda668
联 系 人 :张老师
联系电话:029-82657005
报名网址:http://www.xaxinya.com
官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kemengjiaoyu
误区一:从宗教的角度考察汉语
误区二:生搬硬套的汉语语法
误区三:汉语拼音的缺陷
至今在西方还有很多学习汉语的工具书,通篇见不到一个汉字,汉语语句完全是用拼音写成的。从汉语拼音的产生历史来看,首先是西方人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审视汉语,先是西班牙语方案,后葡萄牙语方案,最后是拉丁语方案,最后影响到中国人自己识读汉字也不自觉地站在西语的一边去了。
站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立足点上看西方人学汉语的历程,400年间可谓误区重重。自17世纪开始,以大量象形字为主要特征的汉语,最初被西方的基督徒们认为是人类的原始语言摸索了100年;此后又把汉语部首当作西文的字母来看,认为部首是掌握汉语的窍门和钥匙,并被视为发财牟利的工具,又延迟了100年;好不容易出版了的汉语语法,还是照搬西文语法的“拉郎配”,中看不中用,不能完全符合汉语的特征;汉语拼音化则完全丢却了汉语作为表意文字的文化特质。
汉语,被误解了太久,是该走出误区的时候了。
报名地址:西安市翠华南路137号西安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号楼208室
微 信 号: ICA_jiaoda668
联 系 人 :张老师
联系电话:029-82657005
报名网址:http://www.xaxinya.com
官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kemengjiao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