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豆瓣的一些些
![]() |
接触豆瓣也有年把时间,却一直用来记录读书,电影,很少发表日记,连状态都很少更新。初识豆瓣感觉像知音,小说月刊,国家地理的综合体,比知乎接地气,比qq小清新。有事没事来豆瓣瞎逛,不知不觉两三个小时就过去了,却很少发表自己的看法,很有群众演员的自我修养。一来想每天都那么忙,哪有时间码字,二来豆瓣上都是网友,就算兴趣相投,现实生活中也没交集,想想又懒得动笔,三则自己才疏学浅,既然表达,总要有所内容,没有营养的言论不如不说。久而久之,成了只记录却不表达,只吸收却不消化的移动硬盘。
我一直觉得文字之所让你感动,是因为它表达了真实的情感,人生的感悟。读文学泰斗晚年的文章,反而有天然去雕饰的返璞归真。我们总要等到自己读了足够多的书,酝酿了足够有趣的故事,组织了足够丰富的语言,才感吐露自己的所思所想,只是这时的想法早已不是你当时的心情,它被包装,被矫饰,甚至背叛了你自己。
我想等我准备好的时候那些生活的点滴因为没及时记录早已模糊在记忆中,我想一个人如果不表达真实的自己,接纳真实的自己,你也一直活在自己幻想的影子中。所以我宁愿选择拙劣的技法表达此刻的所思所想,或许不需几年我就会觉得自己所表达的内容稚嫩不已,但这是我24岁时候的想法,我很心疼当时懵懂的她,也很感激当时勇敢的自己。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