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体质的二十四节气生活小贴士——小暑
小暑节气介绍
今年的小暑节气是从7月7日到7月22日,此时人体阳气在外,脾胃空虚,饮食要特别注意清淡温软,少吃冰饮冷食,并不可吃太饱,以防腹泻,损耗气血。善养生者,此时应远声色,恬静养神,增加午睡。
小暑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养生之日,叫“初伏”,今年入伏是7月18日,之后每十天是一个伏日。正是寒性体质调养的大好时机。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感冒、心绞痛、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腹泻、冻疮等。将这些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于未发病而阳气旺盛的夏季进行治疗和调养,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到中医院去做三伏贴、三伏灸等治疗。
阴虚体质小暑饮食小贴士:
适宜:小米、猪腰子、乌鸡、海带、蚌肉、蛤蜊、番茄、柠檬、猕猴桃
季夏之月,脾脏独旺,肾脏气微,宜增咸减甘,以滋肾脏;而且小暑节气正值三伏天的初伏,是阴起阳降的时候,阴虚质宜多吃滋阴益肾的咸味食品,如小米、猪腰子、乌鸡、海参、海带、蚌肉、蛤蜊、墨鱼、鱿鱼等,也符合“夏补三伏”的养生原则。
古籍《群芳谱》中说:“暑期之此尚未极也。”意思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阴虚质可适当吃些酸味食物,取其收敛、固涩的之功,以收敛易耗散的心气,避免心神受伤。而且吃些酸味可预防流汗过多而伤阴,还能生津解渴,番茄、柠檬、猕猴桃、乌梅、芒果、酸奶等不妨常吃。
此外,喜欢吃饺子的可别忘了“头伏饺子”。
少吃:龙眼、荔枝、杏、李子、榴莲、杨梅、樱桃
《本草纲目》中说:“西瓜、甜瓜,皆属生冷,世俗以为醍醐灌顶,甘露洒心,取其一时之快,不知其伤脾助湿之害也。”故不可贪多。从冰箱中拿出来的食物,最好不要直接食用,在室温下放置一会儿再吃。此时也是各种水果上市的时候,龙眼、荔枝、杏、李子、榴莲、杨梅、樱桃等温热水果,少吃为妥,以免助火伤阴。
忌吃:韭菜、羊肉、雁肉、羊血、动物肝脏、猪心
《千金方》曰:“勿食韭,令人目昏。勿食羊肉,勿食野鸭鹜鸟,勿食雁,勿食茱萸,伤人神气。勿食脾,乃是季月,土旺在脾故也,俱宜戒之。”《云笈七签》曰:“六月勿食羊血,伤人神魂,少志健忘。”《千金方》曰:“四季之月土旺时,勿食生葵菜,令人饮食不化,发宿病。”《遵生八笺》“四季月勿食肝。”《金匮要略》“夏三月不可食猪心,恐死气犯我灵台耳。”
阴虚体质小暑运动小贴士:轻柔运动,清凉避暑
阴虚质是最不适合夏练三伏的体质,不宜出大汗,三伏天大汗淋漓最伤阴、消耗体力,令人疲乏。当然也不是完全不能动,这样暑热更甚,人如在天地间一个大蒸笼中,早晚在室外活动一下,稍出点汗,仿佛蒸出全身污垢。因白天的湿热和不时的雷雨,故暑天的清晨、晚霞、星空、虫鸣的不眠之夜都是最美的儿时回忆。
阴虚体质小暑起居小贴士:勿坐木凳,谨防热伤风
小暑时节大地上没有一丝凉风,就算有风的话,那也是夹杂着一股热浪迎面扑来。民间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外出散步、乘凉、游玩时不要坐长时间摆放在室外的木凳,因为木制品容易受潮,一旦温度升高,就会将这潮气散发给人体,久而久之,会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病。此外,盛夏要谨防热伤风,冷水洗头、洗澡、冷水浸泡手足;睡觉时对着电扇吹个不停;长时间开空调都是主要原因。这是由于内有郁热,又感受风邪,且夹杂夏季暑湿,故切勿贪凉。
阴虚体质小暑情绪小贴士:闲庭信步、避暑静养
进入三伏天,性情急躁、心烦易怒变得更加严重。【清】高同轩有《十乐》之九叫高卧,每到三伏大热天,白天不宜作功课,枕着竹枕,铺上蒲席,在北窗下高卧,和风吹来,五脏生凉,闭目养神,养精蓄锐正是此时,这也是劳累之人的一大快乐。虽然不能像古人一样完全不劳作,但也不可劳累,平时闲庭信步、周末避暑静养还是可以创造出条件的。
阴虚体质小暑茶饮小贴士:薄荷甘草露
薄荷10克,生甘草3克,蜂蜜适量。将上两药加适量的水,加盖煮沸15分钟,放温加蜂蜜即可饮用。小小的薄荷叶,却有神奇的药用功效。《本草纲目》上说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生甘草性平味甘,有清热解毒之效,蜂蜜清热滋润,所以在炎热的夏季,眼睛干痛,喉咙肿痛,以及吃了性热上火之品,都可以用这三者泡茶饮用,可清热利咽,散风热。
以上文字出自“活法儿”,由本人整理而成
豆列:阴虚体质的二十四节气生活小贴士
今年的小暑节气是从7月7日到7月22日,此时人体阳气在外,脾胃空虚,饮食要特别注意清淡温软,少吃冰饮冷食,并不可吃太饱,以防腹泻,损耗气血。善养生者,此时应远声色,恬静养神,增加午睡。
小暑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养生之日,叫“初伏”,今年入伏是7月18日,之后每十天是一个伏日。正是寒性体质调养的大好时机。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感冒、心绞痛、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腹泻、冻疮等。将这些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于未发病而阳气旺盛的夏季进行治疗和调养,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到中医院去做三伏贴、三伏灸等治疗。
阴虚体质小暑饮食小贴士:
适宜:小米、猪腰子、乌鸡、海带、蚌肉、蛤蜊、番茄、柠檬、猕猴桃
季夏之月,脾脏独旺,肾脏气微,宜增咸减甘,以滋肾脏;而且小暑节气正值三伏天的初伏,是阴起阳降的时候,阴虚质宜多吃滋阴益肾的咸味食品,如小米、猪腰子、乌鸡、海参、海带、蚌肉、蛤蜊、墨鱼、鱿鱼等,也符合“夏补三伏”的养生原则。
古籍《群芳谱》中说:“暑期之此尚未极也。”意思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阴虚质可适当吃些酸味食物,取其收敛、固涩的之功,以收敛易耗散的心气,避免心神受伤。而且吃些酸味可预防流汗过多而伤阴,还能生津解渴,番茄、柠檬、猕猴桃、乌梅、芒果、酸奶等不妨常吃。
此外,喜欢吃饺子的可别忘了“头伏饺子”。
少吃:龙眼、荔枝、杏、李子、榴莲、杨梅、樱桃
《本草纲目》中说:“西瓜、甜瓜,皆属生冷,世俗以为醍醐灌顶,甘露洒心,取其一时之快,不知其伤脾助湿之害也。”故不可贪多。从冰箱中拿出来的食物,最好不要直接食用,在室温下放置一会儿再吃。此时也是各种水果上市的时候,龙眼、荔枝、杏、李子、榴莲、杨梅、樱桃等温热水果,少吃为妥,以免助火伤阴。
忌吃:韭菜、羊肉、雁肉、羊血、动物肝脏、猪心
《千金方》曰:“勿食韭,令人目昏。勿食羊肉,勿食野鸭鹜鸟,勿食雁,勿食茱萸,伤人神气。勿食脾,乃是季月,土旺在脾故也,俱宜戒之。”《云笈七签》曰:“六月勿食羊血,伤人神魂,少志健忘。”《千金方》曰:“四季之月土旺时,勿食生葵菜,令人饮食不化,发宿病。”《遵生八笺》“四季月勿食肝。”《金匮要略》“夏三月不可食猪心,恐死气犯我灵台耳。”
阴虚体质小暑运动小贴士:轻柔运动,清凉避暑
阴虚质是最不适合夏练三伏的体质,不宜出大汗,三伏天大汗淋漓最伤阴、消耗体力,令人疲乏。当然也不是完全不能动,这样暑热更甚,人如在天地间一个大蒸笼中,早晚在室外活动一下,稍出点汗,仿佛蒸出全身污垢。因白天的湿热和不时的雷雨,故暑天的清晨、晚霞、星空、虫鸣的不眠之夜都是最美的儿时回忆。
阴虚体质小暑起居小贴士:勿坐木凳,谨防热伤风
小暑时节大地上没有一丝凉风,就算有风的话,那也是夹杂着一股热浪迎面扑来。民间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外出散步、乘凉、游玩时不要坐长时间摆放在室外的木凳,因为木制品容易受潮,一旦温度升高,就会将这潮气散发给人体,久而久之,会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病。此外,盛夏要谨防热伤风,冷水洗头、洗澡、冷水浸泡手足;睡觉时对着电扇吹个不停;长时间开空调都是主要原因。这是由于内有郁热,又感受风邪,且夹杂夏季暑湿,故切勿贪凉。
阴虚体质小暑情绪小贴士:闲庭信步、避暑静养
进入三伏天,性情急躁、心烦易怒变得更加严重。【清】高同轩有《十乐》之九叫高卧,每到三伏大热天,白天不宜作功课,枕着竹枕,铺上蒲席,在北窗下高卧,和风吹来,五脏生凉,闭目养神,养精蓄锐正是此时,这也是劳累之人的一大快乐。虽然不能像古人一样完全不劳作,但也不可劳累,平时闲庭信步、周末避暑静养还是可以创造出条件的。
阴虚体质小暑茶饮小贴士:薄荷甘草露
薄荷10克,生甘草3克,蜂蜜适量。将上两药加适量的水,加盖煮沸15分钟,放温加蜂蜜即可饮用。小小的薄荷叶,却有神奇的药用功效。《本草纲目》上说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生甘草性平味甘,有清热解毒之效,蜂蜜清热滋润,所以在炎热的夏季,眼睛干痛,喉咙肿痛,以及吃了性热上火之品,都可以用这三者泡茶饮用,可清热利咽,散风热。
以上文字出自“活法儿”,由本人整理而成
豆列:阴虚体质的二十四节气生活小贴士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