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 nothing is a very important thing
![]() |
我第一次海外培训的时候,老师讲时间管理中重要紧急四象限,让我们把事情分类,比如肚子非常饿要吃就是重要又紧急的事,而给妈妈打个电话就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在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事中,有人罗列了“Do nothing”,然后有个胖胖的马来西亚小哥站起来说“Do nothing is a very important thing”,下面一片笑声掌声。
重要紧急四象限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时间(事件、人生)管理方法,尤其是花更多时间去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这一点,肯定会让我受益终身。 但马来西亚小哥的这句话也让我印象深刻,本质上我是一个四川人,说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我最渴望的生活是早上睡到自然醒,中午大吃一顿麻辣火锅,下午搓麻将,然后约朋友吃喝甜点,不到旁晚就躺在床上Do nothing,饿了再去吃夜宵。
不过最近我对这句话又有了新的理解。
前些日子在长投的初级QQ群里做一个职业规划的分享,有小伙伴问我说,“我现在在房地产行业工作,觉得这个行业已经有点没落了。我想有所改变,所以我去考了很多证书,还去读兼职的研究生,我也来上长投的课程,我把每天都规划得满满的,但是我似乎找不到转换职业的机会。
我回答他说,你把每天的规划都排得满满的,一点空闲都没有,那你还怎么有机会找到转换职业的机会和方向呢?转换职业是需要去尝试的,不但需要你寻找这方面的知识,还需要你投入时间来寻找这方面的兼职机会,如果你每天时间都满满的,怎么可能实现这种突破呢?
最近在看薛涌的书,《一岁就上常青藤》(虽然名字很俗,但真的是不错的书)《参与孩子的成长》《天才是训练出来的》等,他30几岁才去美国读博士,但是女儿从小在美国接受教育,因此在他的书里,不少是反思中美教育的利弊的,很有意思。他在《参与孩子的成长》说到女儿的一个故事,他女儿在大约10岁的时候突然无师自通作曲,而且水平很高,但只持续了1年多。。他后来分析说,是因为他女儿5岁开始谈钢琴,但老师比较激进所以把手指练坏了,父母就让女儿歇着了,而10岁左右学校功课和社团又不是很忙的时候(都认为美式教育无压力的家长错了),因为有这样大段的空闲时间,所以他女儿就尝试做了作曲(创造性工作)。在这之后,由于他女儿参加了很多学校社团,然后又重新开始每天练钢琴,没有那么多闲功夫,所以作曲自然无疾而终了。
又想到我自己。做咨询顾问的3年是我生平最忙碌的3年,我做得最苦那个香港项目,常规工作时间是早9点到早5点,连续6天,周日工作10小时就算是休息了。当时下定决心辞职一方面当然是身体和精神上都受不了了,一方面也是因为“想空出一点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儿”。辞职之后在豆瓣记录的读书量就迅速上涨,辞职之后跟暖手在网上聊天的时间也迅速上涨最终搞定终身大事。
后来找工作也贯彻了这个宗旨,到NGO组织工作虽然薪水大幅减少,但一则自己喜欢,二则有创业的热情,三则就是工作时间相对比较自由,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别的事儿。要不是这样,几年后我不会创业做长投网,也不会有时间在网上写日记最终出版了《30岁前的每一天》,更不会像现在这样,能够同时兼顾家庭、事业和自己的兴趣。
以前参加过一次《非诚勿扰》的嘉宾黄菡的小规模分享,当时讲的什么主题有点忘记了,但牢牢记得她建议,要“强制休息,要彻底的放松”,频率是“1天要保证1个小时,一周要保证1天,一个月保证2-3天,一年要2-3周放松”,是彻底地休息,也就是“Do Nothing”。
Do Nothing如此重要,就像最近在圈子里一直说的话题“勤劳能致富吗?”,嘿,勤劳不能,甚至很多时候,懒惰才是进步的动力。每天把工作安排得满满的,时间规划得没有一丝空间并无太大的意义,一方面,我真的不相信大多数人能够过这样的生活,另一方面,没有“Do Nothing”的时间,会扼杀你的创造力,扼杀你尝试其他新方向的机会,最终让你的未来变成“Nothing”。
好吧,我承认,我写这篇日记的原因是我想休息了!我要去度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