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会第十一次活动总结----去者日已疏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读到古诗十九首里面的第十五首了,去者日已疏。
在一个炎炎的夏日,虽然时候已经是午后,四点的太阳已经不那么毒辣,但袭人的热浪仍然阻挡了许多爱诗的少年,锵锵五人行(鱼丸,李药师,电脑娃娃,爱诗的鱼,阿毛),在乐都餐吧,我们准时开始读诗。
照例先读顾随老先生的《驼庵诗话》,顾老先生将李杜二人的风格娓娓道来,时空似乎被拉到60年前,顾随先生踱着方步,在讲台上挥洒自如。
“差不多初读时喜李,及经历渐多则不喜李而喜杜”,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是杜的有力,而“会须一饮三百杯”则是李的嚷嚷。李杜的诗我所读不多,顾先生的深意恐怕只能略懂一二。
齐声朗读“去者日已疏,来者日以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古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鱼丸解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去了的,如东归的江水,逝者如斯,而新生事物,如破土之笋,节节拔高,看世上众生,随着岁月更替,新人换旧人。走出城门不远,就能看到坟茔累累,而那些时代久远的坟墓造就被夷为平地,牛踩过,犁耕过,不见当年的痕迹,而曾经伴随着古墓生长的百年古柏,也由于生生不息的人类的需要,被砍伐,当作烧火的木头,坟冢旁成排的白杨树随风哗哗作响,彷佛发出呜咽低吟的悲鸣,满目萧索,让人心中酸楚,生出许多惆怅。多年的求索,已经让诗人萌生了思乡之情,却找不到回家的路”。
众人讨论时间,阿毛说“我觉得这首诗即使写成‘去者日已疏,来者日以亲,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也能完整表达诗人对岁月更替,触目惊心的茫然不知所终的意思,然而有了景物的描写,则更强化了这个意思,另外,最后一句‘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似乎不是简单的想要回到故乡,而更像是对未来道路的不确定性,发出了哲人般的找不到归属感的深思,因为在东汉时期,佛教尚未传入中国,对于死亡的身后事没有比较令人信服的解释,道家的解决办法是炼丹以求长生不老,然而确又经不起时间的考验,逐渐被人遗弃,‘服食求神仙,多被药所误’,长生不老的解决办法已经不灵了,死亡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于是诗人就会生出无可奈何的不知所措”。
药师云“斯坦因的思想旨在寻求从何处来,我是谁,到何处去的哲学思想在这首诗里就体现出来,对去往何处的探索也是诗人的困惑,当然,这首诗也是写了诗人少年出行,到中年后回归故里的打算也是隐含的。”
爱诗的鱼以为“白杨多悲风”颇为形象,他回忆自己坐在开往北方的列车上的时候,路边就有这哗哗的白杨叶子声,是生在南国的他所未曾听到的,而这种声音确实带来悲意和些许怆然。
电脑娃娃,对“古墓犁为田,古柏摧为薪”最为感叹,并举例说自己小时候居住的金鱼池胡同如今被改造为豪华酒店,出入的人“冠带自相索”,自己童年的时光和童年的记忆不复存在,世事变迁让人心存戚戚。药师反说道,“你道是旧时光踪迹全无是悲凉的,我反觉得回家时看到小时候刻在墙上的名字给我增添了许多无奈”。
是呢,豆瓣里常有一群胡同穿行一族在北京的胡同中游走,似有穿越时空之感,时空变换,有的时候是新的物件更替了旧的,旧的不复存在,有的时候是物件依然存在,而欣赏他的人已经从毛头小伙历经了人世沧桑,都能让人生出许多感慨!
鱼丸提示我们,《古诗十九首》里面关于人生短暂,年岁更替的诗还不少,比如“回车驾言迈”,“驱车上东门”“生年不满百”,于是,我们都回顾着齐声读了一遍,爱诗的鱼则已经完全能背诵了。
在一个炎炎的夏日,虽然时候已经是午后,四点的太阳已经不那么毒辣,但袭人的热浪仍然阻挡了许多爱诗的少年,锵锵五人行(鱼丸,李药师,电脑娃娃,爱诗的鱼,阿毛),在乐都餐吧,我们准时开始读诗。
照例先读顾随老先生的《驼庵诗话》,顾老先生将李杜二人的风格娓娓道来,时空似乎被拉到60年前,顾随先生踱着方步,在讲台上挥洒自如。
“差不多初读时喜李,及经历渐多则不喜李而喜杜”,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是杜的有力,而“会须一饮三百杯”则是李的嚷嚷。李杜的诗我所读不多,顾先生的深意恐怕只能略懂一二。
齐声朗读“去者日已疏,来者日以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古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鱼丸解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去了的,如东归的江水,逝者如斯,而新生事物,如破土之笋,节节拔高,看世上众生,随着岁月更替,新人换旧人。走出城门不远,就能看到坟茔累累,而那些时代久远的坟墓造就被夷为平地,牛踩过,犁耕过,不见当年的痕迹,而曾经伴随着古墓生长的百年古柏,也由于生生不息的人类的需要,被砍伐,当作烧火的木头,坟冢旁成排的白杨树随风哗哗作响,彷佛发出呜咽低吟的悲鸣,满目萧索,让人心中酸楚,生出许多惆怅。多年的求索,已经让诗人萌生了思乡之情,却找不到回家的路”。
众人讨论时间,阿毛说“我觉得这首诗即使写成‘去者日已疏,来者日以亲,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也能完整表达诗人对岁月更替,触目惊心的茫然不知所终的意思,然而有了景物的描写,则更强化了这个意思,另外,最后一句‘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似乎不是简单的想要回到故乡,而更像是对未来道路的不确定性,发出了哲人般的找不到归属感的深思,因为在东汉时期,佛教尚未传入中国,对于死亡的身后事没有比较令人信服的解释,道家的解决办法是炼丹以求长生不老,然而确又经不起时间的考验,逐渐被人遗弃,‘服食求神仙,多被药所误’,长生不老的解决办法已经不灵了,死亡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于是诗人就会生出无可奈何的不知所措”。
药师云“斯坦因的思想旨在寻求从何处来,我是谁,到何处去的哲学思想在这首诗里就体现出来,对去往何处的探索也是诗人的困惑,当然,这首诗也是写了诗人少年出行,到中年后回归故里的打算也是隐含的。”
爱诗的鱼以为“白杨多悲风”颇为形象,他回忆自己坐在开往北方的列车上的时候,路边就有这哗哗的白杨叶子声,是生在南国的他所未曾听到的,而这种声音确实带来悲意和些许怆然。
电脑娃娃,对“古墓犁为田,古柏摧为薪”最为感叹,并举例说自己小时候居住的金鱼池胡同如今被改造为豪华酒店,出入的人“冠带自相索”,自己童年的时光和童年的记忆不复存在,世事变迁让人心存戚戚。药师反说道,“你道是旧时光踪迹全无是悲凉的,我反觉得回家时看到小时候刻在墙上的名字给我增添了许多无奈”。
是呢,豆瓣里常有一群胡同穿行一族在北京的胡同中游走,似有穿越时空之感,时空变换,有的时候是新的物件更替了旧的,旧的不复存在,有的时候是物件依然存在,而欣赏他的人已经从毛头小伙历经了人世沧桑,都能让人生出许多感慨!
鱼丸提示我们,《古诗十九首》里面关于人生短暂,年岁更替的诗还不少,比如“回车驾言迈”,“驱车上东门”“生年不满百”,于是,我们都回顾着齐声读了一遍,爱诗的鱼则已经完全能背诵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