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4—15日 泾阳、三原、礼泉唐帝陵(宣宗李忱贞陵)
![]() |
贞陵东侧翼马 |
从崇陵离开后,用百度地图导航定位找到了贞陵,一路开去,渐渐开到一处山前缓坡上,四处是开阔的农田,背后是大山,我看到贞陵界碑,远远看到了石刻。贞陵是晚唐帝陵中最为气派的,神道开阔庄严大气,不亚于盛唐时期的帝陵,山势也颇有气象。
贞陵的主人唐宣宗李忱是后唐时期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喜欢读贞观政要,整顿吏治,并且限制皇亲和宦官。把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李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对外关系上,宣宗击败吐蕃,收复河湟。这是安史之乱后,唐对吐蕃的军事胜利之一。
综观宣宗50年的人生,他曾经为祖宗基业做过不懈的努力,这无疑延缓了唐帝国走向衰落,但是他又无法彻底扭转这一趋势。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贞陵的气势犹如宣宗李忱的政绩一样,它维护了唐帝国最后的尊严。
贞陵的石刻从艺术工艺上讲已经不能和初、唐盛、中唐石刻同日而语, 左文右武的石人像一如中唐陵墓,只是面容已较瘦削,神情也已索然。这些石刻既无中唐时期精细圆和的资质,也没有盛唐时期粗壮魁武的气势,更没有初唐时期古朴新奇的风格。显示了国势衰竭,是亡国前夕窘迫荒凉的写照。可以说贞陵是晚唐陵墓石刻的代表。
虽说贞陵石刻工艺粗糙,但它我看过的帝陵中印象较为深的,尤其是东侧翼马极为“卡通”身材浑圆嘴巴硕大,似笑非笑颇为可爱,不像其他唐陵翼马气势庄严,此翼马可评为唐帝陵最“萌”翼马,有人说是后唐石刻水准下滑,但其中真实原因不得而知。
![]() |
贞陵界碑 |
日志照片为帝陵概况,石刻照片在此:
《唐贞陵石刻》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34580375/
![]() |
贞陵神道 |
![]() |
神道东侧文官石翁仲 |
![]() |
神道东侧文官石翁仲 |
![]() |
神道石狮 |
![]() |
贞陵陵山—仲山 |
![]() |
东侧翼马 |
![]() |
西侧翼马与华表 |
![]() |
神道石狮 |
![]() |
东侧阙门遗址 |
贞陵位于咸阳城北50公里处泾阳县白王乡崔黄村。唐宣宗李忱墓。陵园地跨泾阳、淳化两县。李忱(810~859)为宪宗第十三子,在位期间(846~859),励精图治,史称"大中(宣宗年号)之政有贞观之风"。大中十三年(859),因服长生药中毒而死。贞陵因山为陵,城垣沿自然山势构筑,南垣长1680米,北垣长4080米,东垣长2985米,西垣长4440米,内城面积约629万平方米。陵园城垣四门前均有对称的土阙。现存石刻有华表1对、翼马1对、鸵鸟1只、石马5对、石狮4对、石人13尊,皆破损残缺。
![]() |
西侧武官石翁仲 |
![]() |
西侧阙门夯土 |
![]() |
西侧阙门遗址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