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中央铁路的20世纪快车
你有没有想过,"红地毯礼遇"这个词是怎么开始使用的?
它起源于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的20世纪快车。
20世纪快车是纽约中央铁路在纽约至芝加哥间运行的夜间客运快车。从1938年到1967年的最后一次运行,旅客们通过深红色的地毯走向等待着他们的列车。从尾部观光车延伸至火车头的足球场长度的地毯则是特别为列车设计。由此,“红地毯礼遇”一词诞生了。
晚上六点在纽约上车,第二天早上8点45分到达芝加哥。在曼哈顿市中心上车后,便能在观光车中,欣赏着哈得孙河的景色,品尝鸡尾酒,享用晚餐, 睡一个好觉。一觉醒来,在自己房间里,或者去餐车,还有早餐等着你。服装自然是也要得体一点,棒球帽是绝对不行的。 担心排长队安检,遇上坏天气在出租车和坑坑洼洼的柏油路上耗费数个钟头?普曼制造的头等车的票价里自然不包括这些。
20世纪快车堪比玛丽皇后号等游轮。后者即使在1950年代也是从纽约横渡大西洋到欧洲的唯一手段,而普曼生产的旅客列车则是在美国长途旅行的唯一手段。
在检票口有售票员守候,行李搬运工则帮助乘客们上车,在餐车则有端庄的服务生们和忙着准备晚餐的厨师们。菜单中包括了鱼子酱,菲力牛排和龙虾。三节休息车厢的调酒师们准备着曼哈顿、高球、马提尼等鸡尾酒。
被称作“大亨专列”的20世纪快车更像是纽约和芝加哥间名流的通勤车。各个产业的精英们都是这趟车的忠实乘客。
餐厅的管事有一本记录着乘客们喜好的笔记本。 有一人声称他认识75%的乘客并能交出1万5000人的名字。
每次“航行”,旅客名单都要调整。这次贝蒂·戴维斯或者桃乐丝·黛可能会乘车,下次箭牌公司的人可能会把车上的套房包下。
20世纪快车好像是一个记录了来往人们——富人们,明星们—— 他们的衣着或饮食喜好,他们的思想和他们的一言一行的资料库。列车好像是一个私人俱乐部。对生意人来说,她是一个永不变动的日程表;对那些享受奢华旅客来说,她是不二之选。
在1902年作为纽约中央铁路的豪华列车登场,20世纪快车于夜间在纽约和芝加哥之间穿梭。 直到60年代,列车的优美线条沿着哈德孙河畔以及伊利湖滨奔驰。 旅客们在包间内的舒适睡眠被充分重视,这与其竞争对手——宾夕法尼亚铁路——的崎岖山路形成了鲜明对比。
宾夕法尼亚铁路的“大道快车”是20世纪快车的主要竞争对手。 为了吸引各界名人精英,两家公司每年在广告上花费成千上万,力争上游。
很长一段时间里,获胜的一直是20世纪快车。列车上还有为男士们准备的康乃馨,为女士们准备的香水,每天早上还有送进客房的晨报(《芝加哥论坛报》或是《纽约先驱论坛报》,《纽约时报》不在此列)。列车员,美甲师,理发师, 送进客房的美食,这些都是精挑细选的。
在1928年,她最辉煌的一年,她的利润高达1千万美金,据称是世上最盈利的火车。同样在1928年,日后成为NASCAR第一任总干事的欧文•贝克驾驶着汽车和20世纪快车进行了赛跑,并取得了胜利。
在1938年,工业设计师亨利·德雷福斯被任命为纽约中央铁路设计一款装饰风格的流线型列车。火车头和车厢披上了蓝色和灰色的线条(纽约中央铁路的颜色),新的列车于同年6月15日正式运行。
他的设计也许是有史以来最有名的美国客运列车。
二战后,德雷福斯设计一款由柴油机车牵引的新车。即将成为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将军在1948年正式为列车揭幕,女演员Beatrice Lillie用装有哈德孙河,伊利湖及密歇根湖水(象征纽约中央铁路的沿线)的香槟瓶庆祝新车的第一次运行。
普曼客车是当时非裔美国人的主要雇主,他们以此为孩子赚取学费。
百老汇音乐剧《On the Twentieth Century》的剧情也设定在20世纪快车上。在希区柯克的电影《北西北》中,该列车也是主要场景之一。
然而从50年代后期开始,列车开始走下坡路了。新型喷气机成了商务出行的选择,普曼客车制造公司开始亏本。20世纪快车增加了新的座位和硬卧车厢并取消额外收费。不久,更多追求质量的乘客选择了竞争对手的“大道”快车。
20世纪快车在1967年12月2日开始了她最后的行程。上座率仅仅过半的列车最后一次从大中央车站的34号站台发车。一如既往地,乘车的男士们可以得到康乃馨,女士们可以得到香水。第二天她缓缓驶入芝加哥拉塞尔街车站,由于在俄亥俄州康尼奥特发生的货车出轨事故,不得不绕道而行,比预计时间晚了9小时50分钟。
最后一次行程之后,纽约时报说:“这是65年来为铁路爱好者们所知的世上最棒的火车。”
20世纪快车以及各大铁路公司的客运列车,诸如巴拿马快车、大道快车、日落快车、酋长号以及超级酋长号、黄金州号、帝国缔造者号、佛罗里达快车、洛杉矶号、旧金山号以及加利福尼亚西风号都已经不在了。在60年代末,最后一道客运列车的痕迹随着普曼公司的停业永远消失了,而后,美国国铁开始接手客运业务。20世纪快车以及她的伙伴们是最棒的头等车。在她们的全盛期,她们从不误点,慢车们则停下为她们让路。也许我们再也不会在美国见到这样的日子了。
今天,美国国铁在纽约至芝加哥间运行着名叫“湖滨快车”的火车,它的行程为20小时,而且鲜有准点的时候。
所有为铁路贡献出心血的人们是不会认可这样一个事实的。
翻译自:New York Social Diary的文章,作者Michael L. Grace
它起源于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的20世纪快车。
![]() |
20世纪快车从芝加哥驶向纽约 |
20世纪快车是纽约中央铁路在纽约至芝加哥间运行的夜间客运快车。从1938年到1967年的最后一次运行,旅客们通过深红色的地毯走向等待着他们的列车。从尾部观光车延伸至火车头的足球场长度的地毯则是特别为列车设计。由此,“红地毯礼遇”一词诞生了。
![]() |
晚上六点在纽约上车,第二天早上8点45分到达芝加哥。在曼哈顿市中心上车后,便能在观光车中,欣赏着哈得孙河的景色,品尝鸡尾酒,享用晚餐, 睡一个好觉。一觉醒来,在自己房间里,或者去餐车,还有早餐等着你。服装自然是也要得体一点,棒球帽是绝对不行的。 担心排长队安检,遇上坏天气在出租车和坑坑洼洼的柏油路上耗费数个钟头?普曼制造的头等车的票价里自然不包括这些。
![]() |
20世纪快车堪比玛丽皇后号等游轮。后者即使在1950年代也是从纽约横渡大西洋到欧洲的唯一手段,而普曼生产的旅客列车则是在美国长途旅行的唯一手段。
![]() |
铺红地毯的工作人员 |
![]() |
旅客们确认他们的订票 |
![]() |
餐车 |
![]() |
普曼客车的广告 |
在检票口有售票员守候,行李搬运工则帮助乘客们上车,在餐车则有端庄的服务生们和忙着准备晚餐的厨师们。菜单中包括了鱼子酱,菲力牛排和龙虾。三节休息车厢的调酒师们准备着曼哈顿、高球、马提尼等鸡尾酒。
![]() |
旅客们在休息车厢畅饮洽谈 |
![]() |
餐车 |
![]() |
服务生为乘客服务 |
![]() |
商业大亨与列车长 |
被称作“大亨专列”的20世纪快车更像是纽约和芝加哥间名流的通勤车。各个产业的精英们都是这趟车的忠实乘客。
餐厅的管事有一本记录着乘客们喜好的笔记本。 有一人声称他认识75%的乘客并能交出1万5000人的名字。
每次“航行”,旅客名单都要调整。这次贝蒂·戴维斯或者桃乐丝·黛可能会乘车,下次箭牌公司的人可能会把车上的套房包下。
![]() |
詹姆斯·卡格尼享受着晚餐 |
20世纪快车好像是一个记录了来往人们——富人们,明星们—— 他们的衣着或饮食喜好,他们的思想和他们的一言一行的资料库。列车好像是一个私人俱乐部。对生意人来说,她是一个永不变动的日程表;对那些享受奢华旅客来说,她是不二之选。
在1902年作为纽约中央铁路的豪华列车登场,20世纪快车于夜间在纽约和芝加哥之间穿梭。 直到60年代,列车的优美线条沿着哈德孙河畔以及伊利湖滨奔驰。 旅客们在包间内的舒适睡眠被充分重视,这与其竞争对手——宾夕法尼亚铁路——的崎岖山路形成了鲜明对比。
![]() |
前往芝加哥的可可•香奈儿 |
![]() |
1920年代的休息车厢 |
宾夕法尼亚铁路的“大道快车”是20世纪快车的主要竞争对手。 为了吸引各界名人精英,两家公司每年在广告上花费成千上万,力争上游。
很长一段时间里,获胜的一直是20世纪快车。列车上还有为男士们准备的康乃馨,为女士们准备的香水,每天早上还有送进客房的晨报(《芝加哥论坛报》或是《纽约先驱论坛报》,《纽约时报》不在此列)。列车员,美甲师,理发师, 送进客房的美食,这些都是精挑细选的。
在1928年,她最辉煌的一年,她的利润高达1千万美金,据称是世上最盈利的火车。同样在1928年,日后成为NASCAR第一任总干事的欧文•贝克驾驶着汽车和20世纪快车进行了赛跑,并取得了胜利。
在1938年,工业设计师亨利·德雷福斯被任命为纽约中央铁路设计一款装饰风格的流线型列车。火车头和车厢披上了蓝色和灰色的线条(纽约中央铁路的颜色),新的列车于同年6月15日正式运行。
他的设计也许是有史以来最有名的美国客运列车。
![]() |
德雷福斯设计的哈德孙J-3a型火车头 |
![]() |
亨利•德雷福斯同时设计了车厢内部及餐具 |
![]() |
内部装潢1(图片来自Michael Gaughn) |
![]() |
内部装潢2(图片来自Michael Gaughn) |
![]() |
内部装潢3(图片来自Michael Gaughn) |
二战后,德雷福斯设计一款由柴油机车牵引的新车。即将成为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将军在1948年正式为列车揭幕,女演员Beatrice Lillie用装有哈德孙河,伊利湖及密歇根湖水(象征纽约中央铁路的沿线)的香槟瓶庆祝新车的第一次运行。
![]() |
![]() |
餐车经理为乘客安排早餐 |
![]() |
理发师为乘客刮脸 |
![]() |
希望通过为乘客擦鞋赚取小费的乘务员 |
![]() |
厨房的工作人员们 |
![]() |
乘务员在小睡 |
普曼客车是当时非裔美国人的主要雇主,他们以此为孩子赚取学费。
![]() |
铁路工人们看着列车驶过 |
![]() |
20世纪快车的广告 |
百老汇音乐剧《On the Twentieth Century》的剧情也设定在20世纪快车上。在希区柯克的电影《北西北》中,该列车也是主要场景之一。
![]() |
加里•格兰特与爱娃·玛丽·森特在电影《北西北》中的镜头 |
![]() |
加里•格兰特与爱娃·玛丽·森特在私人包间 |
![]() |
电影《北西北》中的特写 |
然而从50年代后期开始,列车开始走下坡路了。新型喷气机成了商务出行的选择,普曼客车制造公司开始亏本。20世纪快车增加了新的座位和硬卧车厢并取消额外收费。不久,更多追求质量的乘客选择了竞争对手的“大道”快车。
20世纪快车在1967年12月2日开始了她最后的行程。上座率仅仅过半的列车最后一次从大中央车站的34号站台发车。一如既往地,乘车的男士们可以得到康乃馨,女士们可以得到香水。第二天她缓缓驶入芝加哥拉塞尔街车站,由于在俄亥俄州康尼奥特发生的货车出轨事故,不得不绕道而行,比预计时间晚了9小时50分钟。
最后一次行程之后,纽约时报说:“这是65年来为铁路爱好者们所知的世上最棒的火车。”
20世纪快车以及各大铁路公司的客运列车,诸如巴拿马快车、大道快车、日落快车、酋长号以及超级酋长号、黄金州号、帝国缔造者号、佛罗里达快车、洛杉矶号、旧金山号以及加利福尼亚西风号都已经不在了。在60年代末,最后一道客运列车的痕迹随着普曼公司的停业永远消失了,而后,美国国铁开始接手客运业务。20世纪快车以及她的伙伴们是最棒的头等车。在她们的全盛期,她们从不误点,慢车们则停下为她们让路。也许我们再也不会在美国见到这样的日子了。
今天,美国国铁在纽约至芝加哥间运行着名叫“湖滨快车”的火车,它的行程为20小时,而且鲜有准点的时候。
所有为铁路贡献出心血的人们是不会认可这样一个事实的。
翻译自:New York Social Diary的文章,作者Michael L. Grace
水田英松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二〇二五年四月二十九日 梦 (1人喜欢)
- 二〇二五年四月二十八日 梦 (2人喜欢)
- 二〇二五年四月九日 梦 (4人喜欢)
- 二〇二五年三月十日 梦 (2人喜欢)
- 二〇二五年三月一日 梦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