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
![]() |
在一件小事上,T让朋友失望了。在小事上,T不喜欢为自己辩解,因为那会让自己显得很小器。所以,辩解的冲动让T撒了谎。
实际上,事情真的非常小,朋友的气愤显然是由于他的不满夸大了事情的严重性,这种单方面夸大事态的行为让T觉得很不公平——朋友的失望可以用气愤来抵消,而自己却既对自己失望又对朋友怀有歉意,到最后还要被怒目而视。非常不公平,T认为自己的尊严必须做出反应,于是他撒了谎。
诚实的品德之所以被T追捧,是因为这件事做起来不是最困难的(T没有能力改掉虚荣和自私的毛病,只好变得诚恳一些),而且它是公认的好品德。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T是不会撒谎的。当然,处境是否万不得已,要通过思考和判断得出,所以大多数情况下,T仍然撒谎——对于所有的突发情况,T没有时间去阻止自己撒谎。
在这件让朋友失望的小事上,T用无辜的表情来为自己辩护。他表现得好像事情的复杂度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一样,就算他努力扶正或努力弥补也无济于事。为了转移朋友的不满,T也把这种伪失败感扩大到自身,很快就把整个生活中所能感受到的所有挫败感都搅拌一遍,于是真诚的沮丧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他紧锁的眉头和低垂的眼睛上。毕竟还是朋友,朋友看到T的模样,就再也没有理由继续气愤,只好转变成安慰者的角色。
朋友因为这种被动的转变而觉得很不公平,自己仅仅因为友谊就要承担本不需承担的责任,表达不满情绪的资格瞬间丧失了,这非常不公平。
T得到了朋友口头上的明确的谅解,觉得事情应该结束了。但是他陷在自己伪造的情绪氛围里,因为受到朋友严密的监视,所以一时半刻还无法抽身。
T和朋友一起,努力酝酿新的情绪,都知道的,这种对抗从不结束。
2009.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