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临终关怀
昨天和同事一起去北京儿童医院和周翾医生聊关于儿童临终关怀的事情。周医生介绍说:“因为所有的机构针对的都是成人,缺乏对儿童的临终关怀,现在很多家长都是把快要去世的孩子放在医院中,让那些提供丧葬一条龙的人来做最后的处理,而这些人会计算孩子还有多少天可以活就相应收多少费用,而且常常担心孩子活的时间超过了自己预期的,因为这样会多出来很多的费用。特别残酷。因为家长真的不忍心亲眼看见自己的孩子的去世,不能够也不知道如何接受这一切。特别是那些因为没有经济能力给孩子提供医疗帮助的家庭,他们只能是回家默默的等死,然后再也联系不到他们了。”
“有个得白血病的小朋友快不行了,我们建议说他们可以在家里,陪着孩子度过最后的时光。于是家长就带孩子回家了,每天医院的护士都会打电话去问问孩子的情况,教家长如何护理孩子的身体,帮助家长接受孩子快要死亡的现实。由于有针对疼痛的治疗,孩子直到最后都处于平静的状况。突然就到了那一天了,孩子突然拔下了自己脸上的氧气面罩,对着父母说:“谢谢爸爸妈妈这些天的陪伴,我很感谢你们对我的照顾,我非常爱你们”说完孩子就走了。“
“还有一个双胞胎的家庭,姐妹俩都得了白血病。她们的妈妈带她们来参加我们的舒缓治疗的相关活动,虽然其中可能有一个快要不行了,病情恶化得很严重,但是在那个时刻她们还是非常投入得生活着玩耍着,仿佛可以永生一般。”
周医生最后说:“我觉得这些活动对年轻的医生特别有意义。我想向他们传递的是,首先先做一个好人然后才是一个好医生。在医患关系这么紧张的现在,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我希望我的学生们想一想要是自己的子女进入了幼儿园,你们会有怎么样的担心呢?更何况是进入了医院。”
什么是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英文:hospice care)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在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而临终患者指濒临死亡寿命不超过6个月的患者。中国每年的去世者有700万之巨。若以每个逝者约有5个直系的亲属,10个左右的朋友计算,而在中国每年就有约3 500万人承受丧亲之痛,7 000万人要承受丧友之痛。每个人都必然会在某时某刻先品尝到丧亲或丧友之痛,然后体验自己临终的恐惧。
在临终关怀中,其突出的特点是护理重于治疗,即重点不在于治疗,而是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护理。以往只注重成人而忽略了儿童。儿童临终关怀包括:恰当的疼痛控制和适当的支持、姑息治疗;对于临终的患儿,即使未与他们讨论过死亡的问题,他们也常常明白自己将要死去。患儿对死亡的理解有年龄的差别,即使是婴儿也可能知道“死亡”这个词,但他们对死亡的理解是很浅显的,主要是害怕孤独。他们需要安慰和关爱,3~6岁的孩子已经明白疾病的凶险,也明白自己的病不会再好起来;大孩子已经清楚自己将要死去,并常常公开讨论死亡这个问题,作为临终之人,他们可以独自承担痛苦或与别人分担自己的痛苦。青春期少年非常清楚癌症的诊断和后果,也明白各种治疗无效,最终会死去。而对于家属,如何让家长们逐渐接受孩子即将逝去的现实,抚慰他们的忧伤。
“有个得白血病的小朋友快不行了,我们建议说他们可以在家里,陪着孩子度过最后的时光。于是家长就带孩子回家了,每天医院的护士都会打电话去问问孩子的情况,教家长如何护理孩子的身体,帮助家长接受孩子快要死亡的现实。由于有针对疼痛的治疗,孩子直到最后都处于平静的状况。突然就到了那一天了,孩子突然拔下了自己脸上的氧气面罩,对着父母说:“谢谢爸爸妈妈这些天的陪伴,我很感谢你们对我的照顾,我非常爱你们”说完孩子就走了。“
“还有一个双胞胎的家庭,姐妹俩都得了白血病。她们的妈妈带她们来参加我们的舒缓治疗的相关活动,虽然其中可能有一个快要不行了,病情恶化得很严重,但是在那个时刻她们还是非常投入得生活着玩耍着,仿佛可以永生一般。”
周医生最后说:“我觉得这些活动对年轻的医生特别有意义。我想向他们传递的是,首先先做一个好人然后才是一个好医生。在医患关系这么紧张的现在,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我希望我的学生们想一想要是自己的子女进入了幼儿园,你们会有怎么样的担心呢?更何况是进入了医院。”
什么是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英文:hospice care)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在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而临终患者指濒临死亡寿命不超过6个月的患者。中国每年的去世者有700万之巨。若以每个逝者约有5个直系的亲属,10个左右的朋友计算,而在中国每年就有约3 500万人承受丧亲之痛,7 000万人要承受丧友之痛。每个人都必然会在某时某刻先品尝到丧亲或丧友之痛,然后体验自己临终的恐惧。
在临终关怀中,其突出的特点是护理重于治疗,即重点不在于治疗,而是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护理。以往只注重成人而忽略了儿童。儿童临终关怀包括:恰当的疼痛控制和适当的支持、姑息治疗;对于临终的患儿,即使未与他们讨论过死亡的问题,他们也常常明白自己将要死去。患儿对死亡的理解有年龄的差别,即使是婴儿也可能知道“死亡”这个词,但他们对死亡的理解是很浅显的,主要是害怕孤独。他们需要安慰和关爱,3~6岁的孩子已经明白疾病的凶险,也明白自己的病不会再好起来;大孩子已经清楚自己将要死去,并常常公开讨论死亡这个问题,作为临终之人,他们可以独自承担痛苦或与别人分担自己的痛苦。青春期少年非常清楚癌症的诊断和后果,也明白各种治疗无效,最终会死去。而对于家属,如何让家长们逐渐接受孩子即将逝去的现实,抚慰他们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