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城市的美食密码--北京篇(涮羊肉)
(因为涮羊肉实在太鲜美,所以单独开一篇,哈哈)
去年年底,公司组织培训,在北京六环外的一个小镇上呆了将近2个月。
公司伙食实在太差强人意。我只好让老大网购了大袋的零食做调剂(其实,我没有太多吃零食的习惯,一旦一日三餐主食的时候把我喂饱喂好了我就别无所求了,但日日的盒饭实在让嘴巴里淡出鸟来)。
一到周末,别的同事就成群结队的去爬长城啦、游故宫啦什么的,而我和一个相好的同事,为着每周一次的美食汇,愣是北京城哪也没逛过,一定一周上小镇上搓一顿,风雨无阻。真的哦,北京冬天的风可是呼呼的哇,好多次,我们都缩手缩脚全副武装,依然被冻得不轻。但为了那一口好吃的,也在所不惜啊!我记得那时北京六坏外的那个地儿,还没被污染,有太阳的时候天极蓝,白杨树光秃秃,不远处的山蓝幽幽的,整个天地格外的澄净。
在这之前,我还真没到过真正意义上太北方的地方,虽然我老是觉得自己是个北方人。虽然之前到过东北,但说实话没有见过真正的北方的市井生活。一到那镇上,我就被惊住了----到处都是一大间一大间卖牛羊肉的点,这就跟我们湖北这边卖猪肉的店一样的正常。为此,我们第一次毅然决定吃涮羊肉。
真正意义上吃涮羊肉倒不多。
大学时候,跟室友的爸妈一起吃过一餐饭,也是火锅。她爸爸是个蛮有品味的人,边涮羊肉的时候边说,这羊肉品质还不错啊!而极少吃牛羊肉的我,自然是一点神马品质也看不粗来。
后来陆陆续续吃过一些羊肉。但每次吃火锅时候,我总喜欢吃里面的素菜,比如我的最最爱脆生生的生菜啦,绿油油的油麦菜啦,爽脆的藕片啦,软软粉粉的土豆片啦这些。很少吃牛肉羊肉卷。所以,每次跟老大吃自助餐时候,两人分别进行素菜、荤菜大战似的,桌上满满当当的都是肉、都是菜。可是,我跟个尼姑似的,很少越界,偶尔他给我涮个羊肉片,总觉得品质不够好吧,终归不如青菜好吃。
可是,在北京六环外的这个火锅店里面的正宗涮羊肉则让我彻底改变了对羊肉的看法。
那次的羊肉火锅实在太!!太!!太!!好!!吃啦!!
我们两个人,大概叫了2盘羊肉,还有其他的肉吧,因那同事比较喜欢吃肉一些。且我想着,北方的羊肉总是比我们湖北那嘎达的品质要好很多吧。就姑且试试。北方人大概在吃这一点上还蛮实诚的,虽然价都比较贵,但所有材料都很扎实,都是满满当当的整盘整盘的肉。
那家店在镇上还颇具一点规模。火锅的锅是让我看到蛮感动的小时候用的烧炭的铜锅,好大一只,足有一只电磁炉上的锅那么大只。不知道北京是不是所有地方都是这样的----所有的味碟都要额外再加钱。所以,那餐火锅,光是要辣碟,我都要了5、6碟。(说起来就好怀念广州,火锅的味碟都是免费的,葱、姜、蒜、香油、醋、芝麻酱、花生酱全部不限量,好多次,我觉得我去吃火锅光是吃味碟就要把店老板吃跨似的)
但是,羊肉确实好吃呀,肉质绵密,细嫩,且极薄,暗红的羊肉片在汤勺里晃荡两下就变色了,烫一会会就可以入口了。蘸酱不蘸酱都超级好吃。我甚至真的从肉里面吃到了一种清香----不知道那是不是咩咩的羊吃的青草香呢?
所以,我从头到尾,都在像羊吃草那样津津有味的品羊肉。
而照以往我吃火锅的经验,火锅要想吃起来很香,锅底的汤料是否鲜美且浓郁,几乎是决定一个火锅好吃的成败。
而当时的锅底,几乎是清汤锅,之多放了2片姜和西红柿。这真的彻底颠覆了我对一般火锅浓汤汤底的印象—原来仅凭清汤锅和品质上乘的清香羊肉,羊肉火锅照样可以很好吃啊!看到食材本身的品质有多重要了吧~
我想,是不是,羊肉肉质本身鲜美可口,所以如果用浓汤做底料,就会掩盖掉羊肉本身的鲜味儿呢?
这一点,即使以往在小肥羊里面吃,都没有这样的强烈感觉。虽然小肥羊是北方的火锅品牌,但大概品牌做大之后品质就开始下滑了吧。所以,美食还是得去一个地方小街小巷里面仔细寻觅哇~肉香真的也不怕巷子深哇!
去年年底,公司组织培训,在北京六环外的一个小镇上呆了将近2个月。
公司伙食实在太差强人意。我只好让老大网购了大袋的零食做调剂(其实,我没有太多吃零食的习惯,一旦一日三餐主食的时候把我喂饱喂好了我就别无所求了,但日日的盒饭实在让嘴巴里淡出鸟来)。
一到周末,别的同事就成群结队的去爬长城啦、游故宫啦什么的,而我和一个相好的同事,为着每周一次的美食汇,愣是北京城哪也没逛过,一定一周上小镇上搓一顿,风雨无阻。真的哦,北京冬天的风可是呼呼的哇,好多次,我们都缩手缩脚全副武装,依然被冻得不轻。但为了那一口好吃的,也在所不惜啊!我记得那时北京六坏外的那个地儿,还没被污染,有太阳的时候天极蓝,白杨树光秃秃,不远处的山蓝幽幽的,整个天地格外的澄净。
在这之前,我还真没到过真正意义上太北方的地方,虽然我老是觉得自己是个北方人。虽然之前到过东北,但说实话没有见过真正的北方的市井生活。一到那镇上,我就被惊住了----到处都是一大间一大间卖牛羊肉的点,这就跟我们湖北这边卖猪肉的店一样的正常。为此,我们第一次毅然决定吃涮羊肉。
真正意义上吃涮羊肉倒不多。
大学时候,跟室友的爸妈一起吃过一餐饭,也是火锅。她爸爸是个蛮有品味的人,边涮羊肉的时候边说,这羊肉品质还不错啊!而极少吃牛羊肉的我,自然是一点神马品质也看不粗来。
后来陆陆续续吃过一些羊肉。但每次吃火锅时候,我总喜欢吃里面的素菜,比如我的最最爱脆生生的生菜啦,绿油油的油麦菜啦,爽脆的藕片啦,软软粉粉的土豆片啦这些。很少吃牛肉羊肉卷。所以,每次跟老大吃自助餐时候,两人分别进行素菜、荤菜大战似的,桌上满满当当的都是肉、都是菜。可是,我跟个尼姑似的,很少越界,偶尔他给我涮个羊肉片,总觉得品质不够好吧,终归不如青菜好吃。
可是,在北京六环外的这个火锅店里面的正宗涮羊肉则让我彻底改变了对羊肉的看法。
那次的羊肉火锅实在太!!太!!太!!好!!吃啦!!
我们两个人,大概叫了2盘羊肉,还有其他的肉吧,因那同事比较喜欢吃肉一些。且我想着,北方的羊肉总是比我们湖北那嘎达的品质要好很多吧。就姑且试试。北方人大概在吃这一点上还蛮实诚的,虽然价都比较贵,但所有材料都很扎实,都是满满当当的整盘整盘的肉。
那家店在镇上还颇具一点规模。火锅的锅是让我看到蛮感动的小时候用的烧炭的铜锅,好大一只,足有一只电磁炉上的锅那么大只。不知道北京是不是所有地方都是这样的----所有的味碟都要额外再加钱。所以,那餐火锅,光是要辣碟,我都要了5、6碟。(说起来就好怀念广州,火锅的味碟都是免费的,葱、姜、蒜、香油、醋、芝麻酱、花生酱全部不限量,好多次,我觉得我去吃火锅光是吃味碟就要把店老板吃跨似的)
但是,羊肉确实好吃呀,肉质绵密,细嫩,且极薄,暗红的羊肉片在汤勺里晃荡两下就变色了,烫一会会就可以入口了。蘸酱不蘸酱都超级好吃。我甚至真的从肉里面吃到了一种清香----不知道那是不是咩咩的羊吃的青草香呢?
所以,我从头到尾,都在像羊吃草那样津津有味的品羊肉。
而照以往我吃火锅的经验,火锅要想吃起来很香,锅底的汤料是否鲜美且浓郁,几乎是决定一个火锅好吃的成败。
而当时的锅底,几乎是清汤锅,之多放了2片姜和西红柿。这真的彻底颠覆了我对一般火锅浓汤汤底的印象—原来仅凭清汤锅和品质上乘的清香羊肉,羊肉火锅照样可以很好吃啊!看到食材本身的品质有多重要了吧~
我想,是不是,羊肉肉质本身鲜美可口,所以如果用浓汤做底料,就会掩盖掉羊肉本身的鲜味儿呢?
这一点,即使以往在小肥羊里面吃,都没有这样的强烈感觉。虽然小肥羊是北方的火锅品牌,但大概品牌做大之后品质就开始下滑了吧。所以,美食还是得去一个地方小街小巷里面仔细寻觅哇~肉香真的也不怕巷子深哇!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