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身录之一
名字看似挺大,其实只想弄点碎碎念一类的东西,偶拾点滴,反省自身,略有所得而已。
首先,戒骄戒躁。这个是最大问题之一。道理太过通俗易懂了,简单到不用解释,我只记下几个经历吧。小学四年级,自我感觉太过良好,貌似上课不听,也无人能敌(多可怕的自大)。期末,貌似是十多名吧,那时候就略有反思,其后当然是回归稳定,但是,从小就生出了这种焦躁的萌芽,可怕。几年前结识一个朋友,说实话,不是很聊得来,但是对方有时很乐意倾听,我也乐得吐露一二,时间一久,人家仿佛成了我的垃圾桶,啥事都说半天,而且,我也貌似是被惯坏了,本来就比较细腻,遇上爱听的人,更是唧唧歪歪,一顿长篇阔论,伤春悲秋,终有一次,和一个女孩不欢而散,我以为挺委屈,问题都在对方,于是就对这个朋友一顿倒苦水,对方忍无可忍。我正45度望天倾诉呢,人家一盆冷水泼来。你还是别说了……配上一顿数落,大意就是我太自以为是,还总觉得自己高端大气,情绪像诗一样,别人不值一提,总之就是,矫情,自大。我还想发火呢,但总算冷静,人家说的确实对,我真有这毛病,自己还真没注意到。真心感谢她,我改。
其次,爱戏谑。LJ同学说我不成熟,她不是第一个这么说的人。我还挺想挣扎狡辩一下,但是放弃了。一个朋友酒后帮我分析了一番,论开玩笑的场合与时机。我虽然觉得不敢苟同,无法全盘接受,但是,人家既然说出来了,肯定是我让人家觉得不舒服了,这是事实,必须接受,于是又进入反思流程。我是一个精神压抑感很强的人,家庭,工作,感情等等,过去,我总是表现的成熟稳重,而且我的性格里确实是这些东西多一点,但是就像一切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一样,时间一久,缺陷总会像吃了苍蝇一样让人不爽,于是我开始崇尚激情和阳光,喜欢用更加轻松的方式把我处理问题的方式装点一番,虽然我坚持沉稳的内核,但是,形式也一样重要啊。就像"我觉得你最近谈论的事儿有点浅薄。""我靠你知道老子努力了多少年才变得浅薄吗滚蛋。",我虽然也是这么想的,但是,自己绝不是高大上,谨记,沉稳的形式同样重要。真心感谢她,我改。
还有,自恃聪慧,蔑视他人。这个在前几点里也有体现,但是问题很严重,值得拿出来单练一番。在几段不愉快的交往当中,我都是这类情绪:你也太笨了,我这样明示你都看不懂,完全不在一个层次呀,去死吧你。我现在都觉得自己这么想挺恶心。别人采取一种反应的背后,多得是你不知道的事,随随便便否定人家,给别人的言行下定义,真是愚蠢至极。我以前看到梁实秋写的一句话 “×××,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多可怕,被自信和自卑冲昏了头脑的感觉啊。我改。
这只是“之一”,我会陆续找到“之二”,“之三”的。
P.S. 那位同学说的现实部分的原因我无奈接受,但是性格方面的问题,结合你的一般言行,我只想说,你也犯了第三个错误啦,醒醒。
首先,戒骄戒躁。这个是最大问题之一。道理太过通俗易懂了,简单到不用解释,我只记下几个经历吧。小学四年级,自我感觉太过良好,貌似上课不听,也无人能敌(多可怕的自大)。期末,貌似是十多名吧,那时候就略有反思,其后当然是回归稳定,但是,从小就生出了这种焦躁的萌芽,可怕。几年前结识一个朋友,说实话,不是很聊得来,但是对方有时很乐意倾听,我也乐得吐露一二,时间一久,人家仿佛成了我的垃圾桶,啥事都说半天,而且,我也貌似是被惯坏了,本来就比较细腻,遇上爱听的人,更是唧唧歪歪,一顿长篇阔论,伤春悲秋,终有一次,和一个女孩不欢而散,我以为挺委屈,问题都在对方,于是就对这个朋友一顿倒苦水,对方忍无可忍。我正45度望天倾诉呢,人家一盆冷水泼来。你还是别说了……配上一顿数落,大意就是我太自以为是,还总觉得自己高端大气,情绪像诗一样,别人不值一提,总之就是,矫情,自大。我还想发火呢,但总算冷静,人家说的确实对,我真有这毛病,自己还真没注意到。真心感谢她,我改。
其次,爱戏谑。LJ同学说我不成熟,她不是第一个这么说的人。我还挺想挣扎狡辩一下,但是放弃了。一个朋友酒后帮我分析了一番,论开玩笑的场合与时机。我虽然觉得不敢苟同,无法全盘接受,但是,人家既然说出来了,肯定是我让人家觉得不舒服了,这是事实,必须接受,于是又进入反思流程。我是一个精神压抑感很强的人,家庭,工作,感情等等,过去,我总是表现的成熟稳重,而且我的性格里确实是这些东西多一点,但是就像一切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一样,时间一久,缺陷总会像吃了苍蝇一样让人不爽,于是我开始崇尚激情和阳光,喜欢用更加轻松的方式把我处理问题的方式装点一番,虽然我坚持沉稳的内核,但是,形式也一样重要啊。就像"我觉得你最近谈论的事儿有点浅薄。""我靠你知道老子努力了多少年才变得浅薄吗滚蛋。",我虽然也是这么想的,但是,自己绝不是高大上,谨记,沉稳的形式同样重要。真心感谢她,我改。
还有,自恃聪慧,蔑视他人。这个在前几点里也有体现,但是问题很严重,值得拿出来单练一番。在几段不愉快的交往当中,我都是这类情绪:你也太笨了,我这样明示你都看不懂,完全不在一个层次呀,去死吧你。我现在都觉得自己这么想挺恶心。别人采取一种反应的背后,多得是你不知道的事,随随便便否定人家,给别人的言行下定义,真是愚蠢至极。我以前看到梁实秋写的一句话 “×××,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多可怕,被自信和自卑冲昏了头脑的感觉啊。我改。
这只是“之一”,我会陆续找到“之二”,“之三”的。
P.S. 那位同学说的现实部分的原因我无奈接受,但是性格方面的问题,结合你的一般言行,我只想说,你也犯了第三个错误啦,醒醒。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