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怕,不要悔
小时候喜欢看《故事会》,大概是在2000年左右吧,那个时候故事会还算是一本很不错的杂志了。在上面看到一篇心灵鸡汤,具体内容忘了,大概内容就是父亲给自己即将出门远行的儿子两张纸条,类似于诸葛亮给赵云的那种通关密码一样,可以保全家平安吃嘛嘛香的那种。一张纸条让儿子离开村子的时候看,一张是二三十年后准备回家的时候看。第一张纸条上写的是“不要怕”,第二张纸条上写的是“不要悔”。
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甚至于我都没有意识到它已经影响到了这么多年后的自己。所以说,心灵鸡汤还是很容易深入人心的——偏题了。小时候我总是很喜欢看书的,随时随地都抱着一本书看,书里面的内容总是会潜移默化的影响读者。我从很多四十五度仰望天空的文章中学会了人生哲理,这篇心灵鸡汤教会我的东西也很多。从那以后,我时不时的都会停下来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做到这六个字。
我的家庭是个很特殊的家庭,当然并不是说爸爸是间谍妈妈是富商的那种,而是指氛围很独特。我们家从来就没有传统中式家庭应有的那种大家庭get-together的感觉,相反大家都是很有礼貌的,彬彬有礼的。不管是过年去外公家吃团年饭,还是平时一家三口出去逛街,永远都不会出现像电视剧里面那种大家紧紧抱在一起我们是吉祥幸福的一家的场面。相对而言,我们家里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彼此尊重又彼此疏远,不会干涉对方的任何决定。我觉得这也是养成我性格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因为家庭的原因,所以我一直习惯于自己为自己做决定。高中要读哪个学校,文理分科要选哪一边,高考志愿要填哪里,毕业后要找什么样的工作。。。我已经过于习惯自己独立地来做出所有的决定,但是很少考虑到我做的决定是不是最正确的那一个。所以我告诉自己,在做决定的时候,不要怕,决定之后,不要悔。
我是个很嘴硬的人,从来不会主动说自己错了。即使我知道我自己作出的很多决定是出于一时的冲动,现在想想也只有遗憾而已,因为一旦后悔起来,就是一个无底洞,我很难为更年轻时候的自己做出的决定去买单,那会让我怨恨自己当年的不成熟。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是埋着头向前,不敢停下来去思考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记得小学二年级写命题作文,长大后要做什么职业,我洋洋洒洒近五百字(对于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算是鸿篇巨制了)描述了自己以后要开一家书店,顺带卖蛋糕,这样我可以在初秋的下午懒洋洋的坐在店门口翻小说吃蛋糕。其实我想要的就是这么简单而已,只是现在彷佛离这个目标越走越远了。
最近心情很难定下来,可能又到了一个浮躁期,我希望明年的这个时候,回头来想想,我能开心的说,当时你没有怕,现在也不用悔。
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甚至于我都没有意识到它已经影响到了这么多年后的自己。所以说,心灵鸡汤还是很容易深入人心的——偏题了。小时候我总是很喜欢看书的,随时随地都抱着一本书看,书里面的内容总是会潜移默化的影响读者。我从很多四十五度仰望天空的文章中学会了人生哲理,这篇心灵鸡汤教会我的东西也很多。从那以后,我时不时的都会停下来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做到这六个字。
我的家庭是个很特殊的家庭,当然并不是说爸爸是间谍妈妈是富商的那种,而是指氛围很独特。我们家从来就没有传统中式家庭应有的那种大家庭get-together的感觉,相反大家都是很有礼貌的,彬彬有礼的。不管是过年去外公家吃团年饭,还是平时一家三口出去逛街,永远都不会出现像电视剧里面那种大家紧紧抱在一起我们是吉祥幸福的一家的场面。相对而言,我们家里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彼此尊重又彼此疏远,不会干涉对方的任何决定。我觉得这也是养成我性格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因为家庭的原因,所以我一直习惯于自己为自己做决定。高中要读哪个学校,文理分科要选哪一边,高考志愿要填哪里,毕业后要找什么样的工作。。。我已经过于习惯自己独立地来做出所有的决定,但是很少考虑到我做的决定是不是最正确的那一个。所以我告诉自己,在做决定的时候,不要怕,决定之后,不要悔。
我是个很嘴硬的人,从来不会主动说自己错了。即使我知道我自己作出的很多决定是出于一时的冲动,现在想想也只有遗憾而已,因为一旦后悔起来,就是一个无底洞,我很难为更年轻时候的自己做出的决定去买单,那会让我怨恨自己当年的不成熟。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是埋着头向前,不敢停下来去思考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记得小学二年级写命题作文,长大后要做什么职业,我洋洋洒洒近五百字(对于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算是鸿篇巨制了)描述了自己以后要开一家书店,顺带卖蛋糕,这样我可以在初秋的下午懒洋洋的坐在店门口翻小说吃蛋糕。其实我想要的就是这么简单而已,只是现在彷佛离这个目标越走越远了。
最近心情很难定下来,可能又到了一个浮躁期,我希望明年的这个时候,回头来想想,我能开心的说,当时你没有怕,现在也不用悔。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6-18 07: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