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七杂八
六月的广州,今年不算太热,也或许是没有到那个时候。
天气很蓝,也很懒。自从找到实习单位以后,一股名叫安稳的情绪蔓延了整个身体。早上想从床上滚起来读读英语,可一想,再睡睡会精神充足,于是之后的整段日子都是这样,睡着睡着又一天,听听歌,看看电影,缅怀这个,怀念那个,偶尔伤春,偶尔悲秋。
只是很奇怪。再也没有了那种很悲的感觉,昨天重温了小学就已经看过一次的喜剧之王,依然觉得很不好看。当年看的是光碟,插进去就能看到电影的东西,我以为这会是一种持续很久很久的潮流,谁知道互联网来得这么快,我们可以在网上一边看着盗版,一边吐槽这TM真难看。扯远了。我只是想说,喜剧之王的周星驰不应该是这样,周星驰应该是那个站在那里就能够让人发笑的喜剧之王才对,可电影里头,相对星爷以前的电影,笑点非常低。当年,我觉得这不好看。喜剧之王,喜剧之王,这算吗?
当我看到郁郁不得志的星爷,独自一个人坐在逼仄的出租房里,对面墙上贴满了电影明星的海报,半明半暗的房间里面,形成了一种不可名状的失落与无奈。这个时候,我明白到,为什么会觉得不好看。当年年少,不明白这种心酸,而多年以后,却看到了更多的无奈。
当年不理解,为什么星爷在张柏芝离开以后,犹豫了一阵子才追出去,也不明白,张柏芝在听到那一句,我养你,会哭得不成人样。
而后,我依然觉得这很难看,很难看,生活也就这样,很难看,而多年以后,再重温,依然很难看。但毕竟都过来了,不是吗?
可以说,整个童年,都是看着港片长大的。大学期间,看完了美国往事,阿甘正传,只是觉得,这气势滂泊,整个历史观都出来了,逼格能不TM高吗?。但,印象真的不深,因为这不是属于自己的经历的时代,也没有深厚的历史知识。但是在观看完甜蜜蜜以后,整个人都恍惚了很久。然后我才明白,这些导演,这些所谓的逼格,装的就是情怀。
突然想起了大腕里面,葛优用石头来做境界的比喻,你能看这么远,我看的比你远,泰勒看的比我远,佛看的无限远。石头一个比一个放得远,最后佛这块石头被扔到了无限远。
而情怀,我现在能看到这么多,那个人能看到那么多,或许我也可以看到那么多,在经历更多以后。
说回悲。想想我有多久没有哭过,嗯,八年了,有八年了大概。在这期间,我经历了中考,高考,然后大学即将实习,混得不咋的,半死不活,始终跳脱不了,跳来挑去,我还是在这里,而去不了那里,可能是由于近视,看得不远。
对,说回悲。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很少哭,初中跟别人打了架,之后又发生群架,然后那货,告诉老师,老师告诉我爸。那一次印象很深。始作俑者有我,有我表哥,忘了是什么年月,总之天气炎热,我口燥舌干,头晕目眩,可怜兮兮地看着班主任。而班主任瞪着牛眼看着我,不是夸张,班主任的眼睛真的很大,声音也很大,我几乎都要认为眼睛大的人,讲话的声音也会跟着大,这是因为我眼睛比较小的缘故。老爸来的时候,班主任已经讲了一节的教育课,老爸来了以后接着再讲了一节。可能是由于老爸的缘故,本来恍惚的我,突然间就清醒了。因为当时我发现,我老爸只能在家里与家里附近几公里的地方常见,而班主任只能在学校附近几百米的地方常见。这两个人突然间就凑在一起,是种很奇怪的感觉,让我感觉十分不真实,于是我就醒了过来,因为凡是自己觉得真实的,一般都是在幻想,而当时我十分爱幻想。
后来可能是因为班主任觉得我爸特别地不懂事,根本不了解事情的严重性,还嘻嘻哈哈地说笑,竟然说什么,碗碟啊都有碰碰撞撞的时候,人呐,很正常,这让班主任觉得十分的不爽,按道理,应该是我老爸大发雷霆,把我吊在铁扇上面,一边转一边用碗口粗的棍子来回抽打。于是只好愤愤地放我一马。当时我泪流满脸地回到教室,由于还在上课,大家都嘻嘻哈哈,见我突然跑回来就一时间安静了,那节课,老师上得很满意,这么安静的时候还是少见。
如果觉得悲伤,那就请哭哭鼻子。但初中的那一次,最后一次,我没有觉得悲伤。只是觉得,不知道怎样在两个冲突的观念里面保持自我。一个是在家里一直是乖宝宝的我,一个是在老师面前一直以安静听话的我,可事情发生以后,眼前的自己,连自己都觉得陌生。就好像一个说了好多年的谎言,当自己都差点以为这就是实情的时候,就无情地被人拆穿了,并且所有的人都在场。于是我哭了,哭得很凄惨,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前,不能不哭得凄惨。
多年以后,我突然觉得,这场哭哭得无理。说谎者,不应该因为被拆穿了而觉得丢脸,然后哭鼻子。而是应当,奸笑三声,桀桀桀,看来还是被你们识穿了。这样才显得我城府高深,深不可测。
于是八年过去了,我都没有哭过一次。每一次觉得很悲伤,应该是时候哭了,但却没有哭出来。只是淡淡地,忧郁地,很忧伤地发一条没有人能看懂的状态。例如有次,我发了两个字。很酸。有些爱抢沙发的家伙,马上回复道,吃到翔了?其实我并不知道翔是程酸性的。我只是想说明当时很心酸,又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见仁见智吧,但显然这货只能见到翔。
完。
天气很蓝,也很懒。自从找到实习单位以后,一股名叫安稳的情绪蔓延了整个身体。早上想从床上滚起来读读英语,可一想,再睡睡会精神充足,于是之后的整段日子都是这样,睡着睡着又一天,听听歌,看看电影,缅怀这个,怀念那个,偶尔伤春,偶尔悲秋。
只是很奇怪。再也没有了那种很悲的感觉,昨天重温了小学就已经看过一次的喜剧之王,依然觉得很不好看。当年看的是光碟,插进去就能看到电影的东西,我以为这会是一种持续很久很久的潮流,谁知道互联网来得这么快,我们可以在网上一边看着盗版,一边吐槽这TM真难看。扯远了。我只是想说,喜剧之王的周星驰不应该是这样,周星驰应该是那个站在那里就能够让人发笑的喜剧之王才对,可电影里头,相对星爷以前的电影,笑点非常低。当年,我觉得这不好看。喜剧之王,喜剧之王,这算吗?
当我看到郁郁不得志的星爷,独自一个人坐在逼仄的出租房里,对面墙上贴满了电影明星的海报,半明半暗的房间里面,形成了一种不可名状的失落与无奈。这个时候,我明白到,为什么会觉得不好看。当年年少,不明白这种心酸,而多年以后,却看到了更多的无奈。
当年不理解,为什么星爷在张柏芝离开以后,犹豫了一阵子才追出去,也不明白,张柏芝在听到那一句,我养你,会哭得不成人样。
而后,我依然觉得这很难看,很难看,生活也就这样,很难看,而多年以后,再重温,依然很难看。但毕竟都过来了,不是吗?
可以说,整个童年,都是看着港片长大的。大学期间,看完了美国往事,阿甘正传,只是觉得,这气势滂泊,整个历史观都出来了,逼格能不TM高吗?。但,印象真的不深,因为这不是属于自己的经历的时代,也没有深厚的历史知识。但是在观看完甜蜜蜜以后,整个人都恍惚了很久。然后我才明白,这些导演,这些所谓的逼格,装的就是情怀。
突然想起了大腕里面,葛优用石头来做境界的比喻,你能看这么远,我看的比你远,泰勒看的比我远,佛看的无限远。石头一个比一个放得远,最后佛这块石头被扔到了无限远。
而情怀,我现在能看到这么多,那个人能看到那么多,或许我也可以看到那么多,在经历更多以后。
说回悲。想想我有多久没有哭过,嗯,八年了,有八年了大概。在这期间,我经历了中考,高考,然后大学即将实习,混得不咋的,半死不活,始终跳脱不了,跳来挑去,我还是在这里,而去不了那里,可能是由于近视,看得不远。
对,说回悲。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很少哭,初中跟别人打了架,之后又发生群架,然后那货,告诉老师,老师告诉我爸。那一次印象很深。始作俑者有我,有我表哥,忘了是什么年月,总之天气炎热,我口燥舌干,头晕目眩,可怜兮兮地看着班主任。而班主任瞪着牛眼看着我,不是夸张,班主任的眼睛真的很大,声音也很大,我几乎都要认为眼睛大的人,讲话的声音也会跟着大,这是因为我眼睛比较小的缘故。老爸来的时候,班主任已经讲了一节的教育课,老爸来了以后接着再讲了一节。可能是由于老爸的缘故,本来恍惚的我,突然间就清醒了。因为当时我发现,我老爸只能在家里与家里附近几公里的地方常见,而班主任只能在学校附近几百米的地方常见。这两个人突然间就凑在一起,是种很奇怪的感觉,让我感觉十分不真实,于是我就醒了过来,因为凡是自己觉得真实的,一般都是在幻想,而当时我十分爱幻想。
后来可能是因为班主任觉得我爸特别地不懂事,根本不了解事情的严重性,还嘻嘻哈哈地说笑,竟然说什么,碗碟啊都有碰碰撞撞的时候,人呐,很正常,这让班主任觉得十分的不爽,按道理,应该是我老爸大发雷霆,把我吊在铁扇上面,一边转一边用碗口粗的棍子来回抽打。于是只好愤愤地放我一马。当时我泪流满脸地回到教室,由于还在上课,大家都嘻嘻哈哈,见我突然跑回来就一时间安静了,那节课,老师上得很满意,这么安静的时候还是少见。
如果觉得悲伤,那就请哭哭鼻子。但初中的那一次,最后一次,我没有觉得悲伤。只是觉得,不知道怎样在两个冲突的观念里面保持自我。一个是在家里一直是乖宝宝的我,一个是在老师面前一直以安静听话的我,可事情发生以后,眼前的自己,连自己都觉得陌生。就好像一个说了好多年的谎言,当自己都差点以为这就是实情的时候,就无情地被人拆穿了,并且所有的人都在场。于是我哭了,哭得很凄惨,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前,不能不哭得凄惨。
多年以后,我突然觉得,这场哭哭得无理。说谎者,不应该因为被拆穿了而觉得丢脸,然后哭鼻子。而是应当,奸笑三声,桀桀桀,看来还是被你们识穿了。这样才显得我城府高深,深不可测。
于是八年过去了,我都没有哭过一次。每一次觉得很悲伤,应该是时候哭了,但却没有哭出来。只是淡淡地,忧郁地,很忧伤地发一条没有人能看懂的状态。例如有次,我发了两个字。很酸。有些爱抢沙发的家伙,马上回复道,吃到翔了?其实我并不知道翔是程酸性的。我只是想说明当时很心酸,又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见仁见智吧,但显然这货只能见到翔。
完。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