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电影《前任攻略》台词
安静,听我说。
我,罗茜,今年三十二岁,今天,我终于把自己嫁出去了,虽然我不是小女孩儿,可是我也幻想过,我结婚那一天,是什么样的场景,我会穿什么样的婚纱,重要的是,那个穿着礼服迎接我的男人,究竟是谁,有人说,你结婚的那个人,一定不是你最爱的,我不信,我不信了十几年,可是,我输了,(停顿)赵明,谢谢你对我的好,我愿意嫁给你,但是,我最爱的人,不是你。那个人,我们从认识到现在,十四年,这十四年里,我爱了你十四年,你不可能不知道,我恨我自己,我恨我,为什么跟你是同学,为什么那么早认识你,我恨,我恨我为什么那么了解你,而且不能自拔,我倔强,可是我胆小,我高傲,可是我害怕我的自尊,我害怕,万一你不喜欢我,我们,是不是连朋友都做不了了,我这一害怕,就是十四年,同时我又自信,我认为你是爱我的,你是属于我的,这一自信,又是十四年,今天,一切都结束了,你,有了你爱的人,我,也要嫁人了,可是,我就是想要一个答案,我就是想问一句,我就是想问一句,我就是想问一句(大声)
............爱过
--------------------------------------------------------------------------------------------------------------
摘一篇影评若干:
电影是部好电影,看过才发现,其实讲的不是前任,而是爱情观。搞笑的不说,说些严肃的深情的部分。整部电影我最喜欢三个场景,也是三段话:罗茜在订婚典礼上哭成狗的一段话;老赵坐在凳子上对孟云说的一句话;一年后罗茜对孟云说的一句话。
罗茜在订婚典礼上举着酒杯哭成狗,长长的独白考验王丽坤演技。具体台词没有记清楚,但是大概就是,从学生时代开始,爱了孟云十四年,孟云不可能不知道。她始终没有把自己嫁出去因为一直在等孟云的答案。孟云娶了别人她终于明白这答案,所以决定嫁给老赵。老赵不是她的最爱但是她愿意嫁给他。
我倒觉得这是罗茜最好的结局。自己默默付出一切去支持和爱却没有反馈只有接受的“兄弟”,和事业稳健懂得包容并真心珍惜自己的大叔,对于三十二岁,等了十四年的“剩女”,无疑应该选择后者。
如孟云在电影一开始介绍罗茜时候说的,她永远是更成熟的一个。孟云在她面前始终是幼稚的那一个,而罗茜的包容并不能让孟云爱上他。孟云配不上罗茜,就像《东京爱情故事》里丸子配不上莉香。而当孟云配得上罗茜,丸子配得上莉香的时候,他们各自都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轨迹。九把刀在《那些年》里说,成长最残酷的事情,就是女孩儿永远比男孩儿早成熟一点。
本觉得这段哭成狗的对白除了让已经成为孟云妻子的夏露崩溃,还会让老赵很崩溃。不过后来看到老赵对孟云说的一段话,我又释然了。
老赵说,你们这代人跟我们这代人不一样。我们这代人东西坏了觉得要修一修,你们这代人东西坏了就要换,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前任。
所以你们这些小儿科的感情恩怨,老赵早就看透了。他很自信,并且不会因此放弃自己的幸福。
这应该是电影的点睛之笔。所以老赵知道罗茜最爱孟云,却依然要娶她,成熟的他早已懂得两个人过日子重要的是什么。他确定罗茜这个心结,是可以“修”好的。这个时候哭成狗的三十二的罗茜在他眼里应该还是个不懂爱的小女孩儿。
果然一年后,孟云与罗茜再次相见,能够“相逢一笑泯恩仇”。罗茜谈起老赵满是幸福,谈到孟云和自己,能淡然笑着说,当年自己那么纠结,可能只是因为她和孟云没有真正在一起过。孟云也打趣说,是啊,如果真的在一起了,也许会打破罗茜的最短分手记录。
两个人没有说破的,是罗茜的“不甘心”和孟云的“不够爱”。任何长久的暧昧、知心、蓝颜红颜却不能在一起的理由,不过是一个人的不够爱和一个人的不甘心吧。
矫情的人会说,很多人因为真的害怕失去,所以以朋友的名义爱着。而其实,不过是因为,还少了点什么。
所以也别总是陷在酸甜苦辣的回忆中无法自拔,仔细想想,多少是因为真的非ta不可,多少是因为自己的不甘心,不愿意面对自己人生的一种失败,因为没有真正得到过所以找不到放弃的理由。
我,罗茜,今年三十二岁,今天,我终于把自己嫁出去了,虽然我不是小女孩儿,可是我也幻想过,我结婚那一天,是什么样的场景,我会穿什么样的婚纱,重要的是,那个穿着礼服迎接我的男人,究竟是谁,有人说,你结婚的那个人,一定不是你最爱的,我不信,我不信了十几年,可是,我输了,(停顿)赵明,谢谢你对我的好,我愿意嫁给你,但是,我最爱的人,不是你。那个人,我们从认识到现在,十四年,这十四年里,我爱了你十四年,你不可能不知道,我恨我自己,我恨我,为什么跟你是同学,为什么那么早认识你,我恨,我恨我为什么那么了解你,而且不能自拔,我倔强,可是我胆小,我高傲,可是我害怕我的自尊,我害怕,万一你不喜欢我,我们,是不是连朋友都做不了了,我这一害怕,就是十四年,同时我又自信,我认为你是爱我的,你是属于我的,这一自信,又是十四年,今天,一切都结束了,你,有了你爱的人,我,也要嫁人了,可是,我就是想要一个答案,我就是想问一句,我就是想问一句,我就是想问一句(大声)
............爱过
--------------------------------------------------------------------------------------------------------------
摘一篇影评若干:
电影是部好电影,看过才发现,其实讲的不是前任,而是爱情观。搞笑的不说,说些严肃的深情的部分。整部电影我最喜欢三个场景,也是三段话:罗茜在订婚典礼上哭成狗的一段话;老赵坐在凳子上对孟云说的一句话;一年后罗茜对孟云说的一句话。
罗茜在订婚典礼上举着酒杯哭成狗,长长的独白考验王丽坤演技。具体台词没有记清楚,但是大概就是,从学生时代开始,爱了孟云十四年,孟云不可能不知道。她始终没有把自己嫁出去因为一直在等孟云的答案。孟云娶了别人她终于明白这答案,所以决定嫁给老赵。老赵不是她的最爱但是她愿意嫁给他。
我倒觉得这是罗茜最好的结局。自己默默付出一切去支持和爱却没有反馈只有接受的“兄弟”,和事业稳健懂得包容并真心珍惜自己的大叔,对于三十二岁,等了十四年的“剩女”,无疑应该选择后者。
如孟云在电影一开始介绍罗茜时候说的,她永远是更成熟的一个。孟云在她面前始终是幼稚的那一个,而罗茜的包容并不能让孟云爱上他。孟云配不上罗茜,就像《东京爱情故事》里丸子配不上莉香。而当孟云配得上罗茜,丸子配得上莉香的时候,他们各自都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轨迹。九把刀在《那些年》里说,成长最残酷的事情,就是女孩儿永远比男孩儿早成熟一点。
本觉得这段哭成狗的对白除了让已经成为孟云妻子的夏露崩溃,还会让老赵很崩溃。不过后来看到老赵对孟云说的一段话,我又释然了。
老赵说,你们这代人跟我们这代人不一样。我们这代人东西坏了觉得要修一修,你们这代人东西坏了就要换,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前任。
所以你们这些小儿科的感情恩怨,老赵早就看透了。他很自信,并且不会因此放弃自己的幸福。
这应该是电影的点睛之笔。所以老赵知道罗茜最爱孟云,却依然要娶她,成熟的他早已懂得两个人过日子重要的是什么。他确定罗茜这个心结,是可以“修”好的。这个时候哭成狗的三十二的罗茜在他眼里应该还是个不懂爱的小女孩儿。
果然一年后,孟云与罗茜再次相见,能够“相逢一笑泯恩仇”。罗茜谈起老赵满是幸福,谈到孟云和自己,能淡然笑着说,当年自己那么纠结,可能只是因为她和孟云没有真正在一起过。孟云也打趣说,是啊,如果真的在一起了,也许会打破罗茜的最短分手记录。
两个人没有说破的,是罗茜的“不甘心”和孟云的“不够爱”。任何长久的暧昧、知心、蓝颜红颜却不能在一起的理由,不过是一个人的不够爱和一个人的不甘心吧。
矫情的人会说,很多人因为真的害怕失去,所以以朋友的名义爱着。而其实,不过是因为,还少了点什么。
所以也别总是陷在酸甜苦辣的回忆中无法自拔,仔细想想,多少是因为真的非ta不可,多少是因为自己的不甘心,不愿意面对自己人生的一种失败,因为没有真正得到过所以找不到放弃的理由。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