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碎在美好的年华里
海黛没有忧虑,
也不要对天盟誓,
因为她从未听过
谁会欺骗一个纯情少女,
或者
结合还需要诺言的仪式;
她像一只小鸟真诚而无知,
快乐地飞向自己的伴侣,
从未曾梦想到中途变心,
所以不必提忠贞二字。
……
天地和大气是这样舒适,
海黛和唐程没有想到死,
不要抱怨时光,
只怕时光流逝,
他们是一对无可指责的情侣;
相对而视,
每人就是对方的镜子,
蕴藏在眼底的无限深情,
化作闪闪发光的宝石。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
消磨这幽深的夜晚,
尽管这颗心仍旧爱着,
尽管月光还是那么灿烂。
因为剑能够磨破了剑鞘,
灵魂也把胸膛磨得难以承受,
这颗心啊,它得停下来呼吸,
爱情也得有歇息的时候。
虽然这夜晚正好倾诉衷肠,
很快的,很快就要天亮,
但我们已不再一起漫游,
踏着这灿烂的月光。
他跟她,相遇在美好的年华里。
那时的她,刚进北大校园,一切懵懂,她在报到处签到的时候,就遇到了他——一个俊朗而朴素的青年。当得知她的专业时,他似是随意地说了一句:我们班的。然后就帮她拎行李,带她到女生宿舍,而她,也很高兴,这是她认识的第一位新同学,她想着。一路上,他们愉快地用英语交谈,他惊叹于她优美的语感,而她,则尴尬于自己的误解:原来他不是新同学,他是英语系的老师,也是他们的班主任。
后来她才渐渐知道,他虽然刚刚毕业,只是一名助教,但是他基本上担任了一个合格的老师所有的工作,而且做得很出色。她还知道,他是一位优秀的译者,他利用业余时间翻译鲁迅的作品,他原先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翻译家,但由于恩师严教授的挽留,他决定留在北大校园里,甘愿做一名助教,其实他是想用这种方式来报答老师,好让他在有生之年留下一些著作------
这些,都是她在无意间得知的。一个雪花静静飘落的夜晚,她被那悠扬的琴声所吸引,不自觉地走到了备斋——那是他的单身宿舍。那一刻,她的心被琴声俘获了,她轻轻地走过去,生怕会惊动脚下的雪,破坏了那纯净如水的韵律。她不忍心叩响那扇门,她就站在门外静静地聆听着------
但他从未在她的面前拉过琴,面对她的请求,他显得很羞涩,他说,这登不了大雅之堂,我从未在别人面前拉过-----其实,他的心,是慌乱的。
她略微有些失望,一低头便发现了整齐地摆放在桌上的一叠稿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英文。她明白了,这就是他的事业,那一刻,她的心被一种梦想给充满了,她顿觉未来光明,人生美好。
如果没有那场意外,也许她的岁月会永远静好,她在北大校园里,继续做他的佼佼者,与老师畅谈人生和理想,还有那场被同学们期待了很久的英语话剧《哈姆雷特》,她被分配了莪菲莉娅的角色,而哈姆雷特的扮演者居然是他——她的老师。当她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又惊又喜。但在同时,另一个坏消息在猝不及防间朝她奔涌而来:爸爸的单位打电话到了学校,说爸爸------重伤------
当她一路狂奔着到达医院时,看到苍白无力的爸爸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床单上还沾着鲜血!一阵剧痛将她的心彻底地撕裂了,她顿时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
等到爸爸病愈出院时,她仍然躺在医院里,没有人告诉她,她到底怎么了,但天生敏感的她早从医生怜悯的眼神中读到了一丝不祥的信息。这其间,一些同学来看过她,他也来了,与其他探病者不同的是:他的眼神里流着一股真诚的关爱,没有丝毫的怜悯,就像亲人一般。而他的话更是让她折服:古往今来,有成就的人首先是自知的。是啊,一个能直视自己的人才是勇敢的人,所以,她决定直面自己,克服自己,战胜自己,她不再逃避现实,她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她的愿望是,早日回到她喜爱的北大校园。
少女的心中,又一片明媚的阳光。但他看得心碎。他深深地明白:她已经不可能再回到校园继续学业了,她患的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为了使他安心,他一有空就来看望她,用医生的话来说,他的话顶得上是镇定剂。直到她出院,他依旧赶到医院,一直等到她的家人接她回家,目送着她的背影远去了,他的心才放下。
但没过多久,他就得到了她再次住院的消息。他大惊,他记得出院时医生交代的话,在这样短的时间内病情反复,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当他赶到医院时,她很憔悴,看起来比上次还要严重,并且医生说,原定的手术因为这次复发,很难再实施了!他只感到自己的心脏遭到了致命的一击,为什么会是这样?
对于她的突然发病,她的家人只轻描淡写地说是由于哥哥结婚,累的;但他不完全相信,他总觉得在她的那个外表看似和睦的家庭里,总有一股暗流在涌动------
但他所能给予她的只是安慰、鼓励和希望,人不能丧失希望,为了给她活下去的希望,他带来了他那未完的译著,他们一起讨论、翻译,并且承诺:等书出版以后,会写上他们两人的名字。也就在那一刻,他向她表明了心迹:爱情,就是奉献,就是给予!她的心慌张,喜悦,她望着他那深情的眼睛,她看到了天堂,真的是天堂,她看到了!
从此两人紧紧相依,两颗心紧紧相连,没有花前月下,没有热烈的拥抱,也没有甜蜜的吻------他们有的,只是深沉的爱。最深沉的爱,自有它最朴素的方式!
但是他们的爱情遭到了她母亲的强烈反对。在这种状况下,她的母亲居然拒绝他们交往,理由听起来让他费解:她是穆斯林!回族与汉族不能通婚。为此,他感到困惑:以她的身体状况,他们能有什么未来?也许人间的许多美好事物都已经不再属于她了,他现在所能做的,只是给予她爱,力量和希望罢了。
这一切,她并不知道。那时,她整个人沐浴在爱情的春光里,身体也日趋好转,谁也不敢惊扰她。他依旧到她家里来,对于那天与她母亲的交谈,未吐半字,两人只潜心研究译著。他们过密的举动最后还是激起了母亲的反感,在一次送走他的黄昏里,母亲将一切合盘托出。她惊呆了,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她?
为什么?她不明白,一直都不明白,多年来,她与母亲之间的隔阂像一道墙,将她们阻隔在两个世界里。相片中那个慈祥的母亲,为什么在现实中一点影子都寻不到呢?她一直困惑,父母的每次争吵,也都是因为她。难道……
她不想去猜测什么,但是无情的现实朝她涌来,父母再次为她争吵,母亲当面怒斥她:“这是哪里传下来的贱根儿啊?”这不是一个母亲对女儿该说的话,她隐隐地懂得了,这些年父亲的隐忍,是为了什么?
抚摸着儿时和母亲的照片,她的泪涌来,但她的心很宁静,“爸爸,我妈妈是谁?”“我的时间不多了,我要知道真相!”“我就是想知道是谁生下的我!”在她的逼问下,父亲从惭愧的泪眼中抬起头来,嗫嚅了半晌,却未发一言,他该如何告诉女儿他与梁冰玉的不伦恋情,是一种爱;他又该如何告诉女儿,她是他们爱情的苦果。是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该来的总会来。他将那个尘封了十六年的信交到女儿手里。
她缓缓地打开,心剧烈的颤抖:
新月,我亲爱的女儿,你还在梦中,妈妈却要走了,你永远也不要原谅妈妈……
妈妈走了,继续在陌生人当中孤独地旅行,不是去寻找谋生的路,也不是去寻找爱,而是去寻找自己。人可以失落一切,惟独不应该失落自己……
十六年的岁月浓缩于一刹那,母女的心猛地撞在一起!强烈的渴望和绝望同时朝她的心脏袭来,她昏厥过去。
这一次,她没能挺过去,父亲撕心裂肺的痛,爱人伤心绝望的目光以及哥哥痛哭地呼喊,都没能留住她。她奔向了梦里的天堂,带着母亲的照片,永远地离开了!
一个穆斯林的死去,如果有一百个人为她举行葬礼,她就可以进天园了!但是她的葬礼中,远远不止一百个人。
整个《穆斯林的葬礼》正是为她举行。
月儿落了,他们的爱情也碎了。他痛过之后,为她做了最后一件事:立碑。洁白的石碑,纯净无暇,朴素简洁。碑的正中,镌刻着端正挺健的字体,漆城恬静清雅的绿色:
韩新月之墓
也不要对天盟誓,
因为她从未听过
谁会欺骗一个纯情少女,
或者
结合还需要诺言的仪式;
她像一只小鸟真诚而无知,
快乐地飞向自己的伴侣,
从未曾梦想到中途变心,
所以不必提忠贞二字。
……
天地和大气是这样舒适,
海黛和唐程没有想到死,
不要抱怨时光,
只怕时光流逝,
他们是一对无可指责的情侣;
相对而视,
每人就是对方的镜子,
蕴藏在眼底的无限深情,
化作闪闪发光的宝石。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
消磨这幽深的夜晚,
尽管这颗心仍旧爱着,
尽管月光还是那么灿烂。
因为剑能够磨破了剑鞘,
灵魂也把胸膛磨得难以承受,
这颗心啊,它得停下来呼吸,
爱情也得有歇息的时候。
虽然这夜晚正好倾诉衷肠,
很快的,很快就要天亮,
但我们已不再一起漫游,
踏着这灿烂的月光。
他跟她,相遇在美好的年华里。
那时的她,刚进北大校园,一切懵懂,她在报到处签到的时候,就遇到了他——一个俊朗而朴素的青年。当得知她的专业时,他似是随意地说了一句:我们班的。然后就帮她拎行李,带她到女生宿舍,而她,也很高兴,这是她认识的第一位新同学,她想着。一路上,他们愉快地用英语交谈,他惊叹于她优美的语感,而她,则尴尬于自己的误解:原来他不是新同学,他是英语系的老师,也是他们的班主任。
后来她才渐渐知道,他虽然刚刚毕业,只是一名助教,但是他基本上担任了一个合格的老师所有的工作,而且做得很出色。她还知道,他是一位优秀的译者,他利用业余时间翻译鲁迅的作品,他原先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翻译家,但由于恩师严教授的挽留,他决定留在北大校园里,甘愿做一名助教,其实他是想用这种方式来报答老师,好让他在有生之年留下一些著作------
这些,都是她在无意间得知的。一个雪花静静飘落的夜晚,她被那悠扬的琴声所吸引,不自觉地走到了备斋——那是他的单身宿舍。那一刻,她的心被琴声俘获了,她轻轻地走过去,生怕会惊动脚下的雪,破坏了那纯净如水的韵律。她不忍心叩响那扇门,她就站在门外静静地聆听着------
但他从未在她的面前拉过琴,面对她的请求,他显得很羞涩,他说,这登不了大雅之堂,我从未在别人面前拉过-----其实,他的心,是慌乱的。
她略微有些失望,一低头便发现了整齐地摆放在桌上的一叠稿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英文。她明白了,这就是他的事业,那一刻,她的心被一种梦想给充满了,她顿觉未来光明,人生美好。
如果没有那场意外,也许她的岁月会永远静好,她在北大校园里,继续做他的佼佼者,与老师畅谈人生和理想,还有那场被同学们期待了很久的英语话剧《哈姆雷特》,她被分配了莪菲莉娅的角色,而哈姆雷特的扮演者居然是他——她的老师。当她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又惊又喜。但在同时,另一个坏消息在猝不及防间朝她奔涌而来:爸爸的单位打电话到了学校,说爸爸------重伤------
当她一路狂奔着到达医院时,看到苍白无力的爸爸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床单上还沾着鲜血!一阵剧痛将她的心彻底地撕裂了,她顿时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
等到爸爸病愈出院时,她仍然躺在医院里,没有人告诉她,她到底怎么了,但天生敏感的她早从医生怜悯的眼神中读到了一丝不祥的信息。这其间,一些同学来看过她,他也来了,与其他探病者不同的是:他的眼神里流着一股真诚的关爱,没有丝毫的怜悯,就像亲人一般。而他的话更是让她折服:古往今来,有成就的人首先是自知的。是啊,一个能直视自己的人才是勇敢的人,所以,她决定直面自己,克服自己,战胜自己,她不再逃避现实,她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她的愿望是,早日回到她喜爱的北大校园。
少女的心中,又一片明媚的阳光。但他看得心碎。他深深地明白:她已经不可能再回到校园继续学业了,她患的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为了使他安心,他一有空就来看望她,用医生的话来说,他的话顶得上是镇定剂。直到她出院,他依旧赶到医院,一直等到她的家人接她回家,目送着她的背影远去了,他的心才放下。
但没过多久,他就得到了她再次住院的消息。他大惊,他记得出院时医生交代的话,在这样短的时间内病情反复,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当他赶到医院时,她很憔悴,看起来比上次还要严重,并且医生说,原定的手术因为这次复发,很难再实施了!他只感到自己的心脏遭到了致命的一击,为什么会是这样?
对于她的突然发病,她的家人只轻描淡写地说是由于哥哥结婚,累的;但他不完全相信,他总觉得在她的那个外表看似和睦的家庭里,总有一股暗流在涌动------
但他所能给予她的只是安慰、鼓励和希望,人不能丧失希望,为了给她活下去的希望,他带来了他那未完的译著,他们一起讨论、翻译,并且承诺:等书出版以后,会写上他们两人的名字。也就在那一刻,他向她表明了心迹:爱情,就是奉献,就是给予!她的心慌张,喜悦,她望着他那深情的眼睛,她看到了天堂,真的是天堂,她看到了!
从此两人紧紧相依,两颗心紧紧相连,没有花前月下,没有热烈的拥抱,也没有甜蜜的吻------他们有的,只是深沉的爱。最深沉的爱,自有它最朴素的方式!
但是他们的爱情遭到了她母亲的强烈反对。在这种状况下,她的母亲居然拒绝他们交往,理由听起来让他费解:她是穆斯林!回族与汉族不能通婚。为此,他感到困惑:以她的身体状况,他们能有什么未来?也许人间的许多美好事物都已经不再属于她了,他现在所能做的,只是给予她爱,力量和希望罢了。
这一切,她并不知道。那时,她整个人沐浴在爱情的春光里,身体也日趋好转,谁也不敢惊扰她。他依旧到她家里来,对于那天与她母亲的交谈,未吐半字,两人只潜心研究译著。他们过密的举动最后还是激起了母亲的反感,在一次送走他的黄昏里,母亲将一切合盘托出。她惊呆了,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她?
为什么?她不明白,一直都不明白,多年来,她与母亲之间的隔阂像一道墙,将她们阻隔在两个世界里。相片中那个慈祥的母亲,为什么在现实中一点影子都寻不到呢?她一直困惑,父母的每次争吵,也都是因为她。难道……
她不想去猜测什么,但是无情的现实朝她涌来,父母再次为她争吵,母亲当面怒斥她:“这是哪里传下来的贱根儿啊?”这不是一个母亲对女儿该说的话,她隐隐地懂得了,这些年父亲的隐忍,是为了什么?
抚摸着儿时和母亲的照片,她的泪涌来,但她的心很宁静,“爸爸,我妈妈是谁?”“我的时间不多了,我要知道真相!”“我就是想知道是谁生下的我!”在她的逼问下,父亲从惭愧的泪眼中抬起头来,嗫嚅了半晌,却未发一言,他该如何告诉女儿他与梁冰玉的不伦恋情,是一种爱;他又该如何告诉女儿,她是他们爱情的苦果。是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该来的总会来。他将那个尘封了十六年的信交到女儿手里。
她缓缓地打开,心剧烈的颤抖:
新月,我亲爱的女儿,你还在梦中,妈妈却要走了,你永远也不要原谅妈妈……
妈妈走了,继续在陌生人当中孤独地旅行,不是去寻找谋生的路,也不是去寻找爱,而是去寻找自己。人可以失落一切,惟独不应该失落自己……
十六年的岁月浓缩于一刹那,母女的心猛地撞在一起!强烈的渴望和绝望同时朝她的心脏袭来,她昏厥过去。
这一次,她没能挺过去,父亲撕心裂肺的痛,爱人伤心绝望的目光以及哥哥痛哭地呼喊,都没能留住她。她奔向了梦里的天堂,带着母亲的照片,永远地离开了!
一个穆斯林的死去,如果有一百个人为她举行葬礼,她就可以进天园了!但是她的葬礼中,远远不止一百个人。
整个《穆斯林的葬礼》正是为她举行。
月儿落了,他们的爱情也碎了。他痛过之后,为她做了最后一件事:立碑。洁白的石碑,纯净无暇,朴素简洁。碑的正中,镌刻着端正挺健的字体,漆城恬静清雅的绿色:
韩新月之墓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