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趋势下的可穿戴机遇
文/张玲
真的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每天大家耳畔充斥的都是智能产品、可穿戴、大数据,还有饥饿营销、互联网思维......各种新鲜的名词雨后春笋般涌现,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机遇和可能。小米教父雷军说:只要站在风口上,猪也可以飞上天。于是,不论是专家,还是屌丝们都纷纷开始预测未来,试图把握趋势,运筹帷幄。在这样一个自媒体遍地开花的时代,我也想谈下我的想法,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在纷纭复杂的未来市场,老年市场必将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一、全球老龄化,来势凶猛
1、在出生率持续下降和人均寿命稳步增长双重作用下,全球国家已陆续进入老龄化。
老年依赖比是衡量一个国家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指标,它表示每100个适龄工作者对应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据统计,在2010年,全世界人口的老龄依赖比为16,即每16个65岁以上老人对应100个25岁到64岁适龄工作者。然而,据联合国预计,到2035年,老龄依赖比将上升到26,并且在发达国家尤其严重。届时,日本的老龄依赖比约为69,显著高于2010年43的水平,德国则将从38增长至66。美国出生率相对较高,但其老龄依赖比在未来20年将激增70%,到2035年达到44。全球主要国家人口正在迅速进入老龄化。
2、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人口结构的特殊性,将促使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与社会严重程度更加明显。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在2012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27亿人,且每年仍以800万人的速度增加。有关专家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65岁以上的老人。
二、时代机遇
有一个中国家庭模型,双独夫妻,将赡养双方父母一共四位老人,如果再往上一代,也就是爷爷奶奶辈还健在的话,将赡养十二位老人。这个模型看似有些极端,但在不久将来却完全可能实现。很明显,双独夫妻不可能有精力照顾这么多人,所以,这就必然催生大量的老年服务需求。但是目前,医疗机构、养老院数量,老龄产品和服务机构等都不足以支撑老龄时代的到来。
三、用高科技手段,迎接全球老龄时代的到来
在人口普遍老龄化的时代, 是没有太多劳动力可供随意使用的,劳动力会变得稀缺和昂贵,所以,高科技手段将成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1、健康管理工具
其实不论老龄与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管理工具都必然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运动手环已经作为健康管理工具的第一颗新星冉冉升起了。运动手环主要功能是记录运动里程,燃烧卡路里数量,并且通过社区分享、邀约运动等形式,增强手环对用户的绑定,同时也通过信息分享等形式,更好的帮助用户坚持运动。这是健康管理的雏形--运动管理。
健康管理工具还可以做什么呢?比如:晨练时穿的有计数功能的鞋子,计算运动的距离和消耗的热量,佩戴一个蓝牙耳机来监测血氧饱和度,用手机的指纹识别器测量心率。或者用各种可穿戴设备测量身体各项体征,并将数据无线传输至云端,再发送至医疗中心,以便医生进行全面、及时的分析和治疗。 有家公司的老年智能纽扣项目做得不错。这个产品主要做血压监控、丢失监控、摔倒监控等实时监控服务,并通过手机APP的形式,发布信息方便异地的子女了解情况,这是很贴心的一款产品。
据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18.6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7.7%。预计2017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达到125.3亿元。比如, 在早期心脏病监测中,一次心电图难以捕捉到有效的诊断依据,但患者又有明显自觉症状,如果使用动态心电图连续记录24小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 包括休息、活动、进餐、工作、学习和睡眠等不同情况下的心电图资料,能够发现常规一次心电图(ECG)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情况,是临床分析病情、确立诊断、判断疗效的重要依据。
试想,如果通过更加便于管理的形式,比如芯片植入,可穿戴手段等,收集每个人从出生开始的健康病历,再结合家族病史,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未来疾病诊疗的依据,将会给医疗带来一场怎样的革命?如果对身体可能存在病变的器官做一周以上的监控,再通过数据挖掘等手段,找到尚不明显的初期病变,及时治疗。如果对血压等做24小时监控,一旦发现异常便及时报警,提示吃药,或是立刻发出警报,定点医院立刻派出医护人员前往就诊,那生活又将是什么样子?
当然,任何的改革都会影响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科技与现实总是会有时差的。另外,科技的进步与医疗技术的进步也应该同步,否则,收集的海量监控数据将不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而使科技手段浮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价值。
2、日常护理
任何一款好的产品必然有优秀的用户体验,让产品充满人性化。在日常护理领域,一方面是对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的生活护理,比如:智能纸尿片、助听器,或者是针对中风卧床病人的护理机器人,帮助病人大小便等的机器设施,等等。比如:松下、丰田、本田等日本的大型企业已相继涉足的陪护机器人开发,而丰田汽车去年11月推出了4种辅助腿脚残疾人士行走或帮助起卧困难人士上下床和如厕的机器人。另一方面,就是老年人的精神陪护。很多独居的老年人会觉得孤单,养点小猫小狗自然不错,但是对小动物的照料需要大量的精力,而通过可以卖萌讨好主人的机器宠物却可以实现普通宠物的功能,有效缓减老人的孤独感,而通过以宠物交流为主题的网络社区,或者各类宠物主题交流活动,为老年人之间创造交流的谈资,帮助他们组建自己的社交圈子。另外,各种可穿戴产品也应该强调交流和互动性,让产品充满人性光辉。
3、消费市场
老年消费市场这块其实可做的很多,比如:操作更方便安全的老年汽车,显示文字更大的老年手机、电脑,功能更加强大的轮椅、拐杖,或者是方便半夜使用的马桶,有扶手的床等等,还有,考虑到老年人购物不便,在未来,智能家居将自动收集信息,比如冰箱缺蔬菜了,衣服该洗了,等等,自动通知相关服务机构上门服务。其实现在智能家居提出的“去产品化”就是这个思路。
最后,据报道,现在许多智能手机开发商都在纷纷推出了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手机。富士通在巴塞罗纳的移动软件开发世界大会上展示了一款名为Stylistic的Android手机,该手机主要针对老年用户,配备了大号按钮和触摸反馈功能。另外,还可以测量步伐和摄入食物热量(使用摄像头估算食物摄取量)。此外,Stylistic还配置了“帮助”按钮,能触发自动拨打预先设定的电话号码寻求帮助,还能提供用户的GPS位置信息。京瓷在日本市场推出了Mi-Look,主要针对独居老人设计,主要为家庭成员提供监视等功能。京瓷Mi-Look的底部有一个吊绳,在紧急情况下拉出后,手机就会发出很大声音,此外,该款手机还能利用GPS功能,向紧急联系人发送用户位置信息的电子邮件。此外,Mi-Look还拥有一个配有移动手机开发传感器的扩充底座,如果传感器很长时间感应不到任何移动,就会向联系人发送通知电子邮件。此外,Mi-Look还可兼作计步器,记录用户的步数,并向家庭成员发送相应报告。
有趣的产品:
LUMOback
LMUOback是一款智能坐姿的监测设备。不管你是坐着,站着,躺着,甚至走路跑步,睡觉翻身,都能检测出来。 通过蓝牙传输给手机,用火柴人表现出来。当你出现姿势不正确的时候,小人会变红色,LMUOback也通过震动提示你“喂,哥们,坐正!” 一天结束后,你还可以在app上看到你今天坐了多久,走了多久,跑了多久,躺了多久...
Wahoo Blue HR Heart Rate Strap
这是一个被明确定位为Wahoo Fitness推出的最前沿的产品,它是一个小且简易的心率监测设备。这款产品的特点是,胸带的设计大大增加了隐蔽性和数据的准确性,低耗能蓝牙4.0的使用,将保证心率带长时间有效的工作。测量心率,胸部测量是要比手腕更加准确。胸带的设计大大增加了隐蔽性和数据的准确性,并且可以发送数据到ios设备与多种您喜爱的追踪app上。
MCOT
CardioNet是一家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其主要产品是MCOT(MobileCardiacOutpatientTelemetry)能够记录30天内患者的心电图数据,并将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公司监控中心,后台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诊断并且将报告发送给患者。CardioNet系统包含一个心脏检测器,与之连接的一个无线数据传输终端,以及后台的分析系统与监控心。一旦检测器发现病人的异常心率(而患者自身往往还没意识到),就会通过该无线终端经由CDMA网络发送到监控中心供专门的医护人员记录和分析,并在侦测到危机生命的状况时由监控中心向医生发出警报。
真的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每天大家耳畔充斥的都是智能产品、可穿戴、大数据,还有饥饿营销、互联网思维......各种新鲜的名词雨后春笋般涌现,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机遇和可能。小米教父雷军说:只要站在风口上,猪也可以飞上天。于是,不论是专家,还是屌丝们都纷纷开始预测未来,试图把握趋势,运筹帷幄。在这样一个自媒体遍地开花的时代,我也想谈下我的想法,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在纷纭复杂的未来市场,老年市场必将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一、全球老龄化,来势凶猛
1、在出生率持续下降和人均寿命稳步增长双重作用下,全球国家已陆续进入老龄化。
老年依赖比是衡量一个国家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指标,它表示每100个适龄工作者对应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据统计,在2010年,全世界人口的老龄依赖比为16,即每16个65岁以上老人对应100个25岁到64岁适龄工作者。然而,据联合国预计,到2035年,老龄依赖比将上升到26,并且在发达国家尤其严重。届时,日本的老龄依赖比约为69,显著高于2010年43的水平,德国则将从38增长至66。美国出生率相对较高,但其老龄依赖比在未来20年将激增70%,到2035年达到44。全球主要国家人口正在迅速进入老龄化。
2、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人口结构的特殊性,将促使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与社会严重程度更加明显。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在2012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27亿人,且每年仍以800万人的速度增加。有关专家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65岁以上的老人。
二、时代机遇
有一个中国家庭模型,双独夫妻,将赡养双方父母一共四位老人,如果再往上一代,也就是爷爷奶奶辈还健在的话,将赡养十二位老人。这个模型看似有些极端,但在不久将来却完全可能实现。很明显,双独夫妻不可能有精力照顾这么多人,所以,这就必然催生大量的老年服务需求。但是目前,医疗机构、养老院数量,老龄产品和服务机构等都不足以支撑老龄时代的到来。
三、用高科技手段,迎接全球老龄时代的到来
在人口普遍老龄化的时代, 是没有太多劳动力可供随意使用的,劳动力会变得稀缺和昂贵,所以,高科技手段将成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1、健康管理工具
其实不论老龄与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管理工具都必然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运动手环已经作为健康管理工具的第一颗新星冉冉升起了。运动手环主要功能是记录运动里程,燃烧卡路里数量,并且通过社区分享、邀约运动等形式,增强手环对用户的绑定,同时也通过信息分享等形式,更好的帮助用户坚持运动。这是健康管理的雏形--运动管理。
健康管理工具还可以做什么呢?比如:晨练时穿的有计数功能的鞋子,计算运动的距离和消耗的热量,佩戴一个蓝牙耳机来监测血氧饱和度,用手机的指纹识别器测量心率。或者用各种可穿戴设备测量身体各项体征,并将数据无线传输至云端,再发送至医疗中心,以便医生进行全面、及时的分析和治疗。 有家公司的老年智能纽扣项目做得不错。这个产品主要做血压监控、丢失监控、摔倒监控等实时监控服务,并通过手机APP的形式,发布信息方便异地的子女了解情况,这是很贴心的一款产品。
据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18.6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7.7%。预计2017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达到125.3亿元。比如, 在早期心脏病监测中,一次心电图难以捕捉到有效的诊断依据,但患者又有明显自觉症状,如果使用动态心电图连续记录24小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 包括休息、活动、进餐、工作、学习和睡眠等不同情况下的心电图资料,能够发现常规一次心电图(ECG)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情况,是临床分析病情、确立诊断、判断疗效的重要依据。
试想,如果通过更加便于管理的形式,比如芯片植入,可穿戴手段等,收集每个人从出生开始的健康病历,再结合家族病史,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未来疾病诊疗的依据,将会给医疗带来一场怎样的革命?如果对身体可能存在病变的器官做一周以上的监控,再通过数据挖掘等手段,找到尚不明显的初期病变,及时治疗。如果对血压等做24小时监控,一旦发现异常便及时报警,提示吃药,或是立刻发出警报,定点医院立刻派出医护人员前往就诊,那生活又将是什么样子?
当然,任何的改革都会影响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科技与现实总是会有时差的。另外,科技的进步与医疗技术的进步也应该同步,否则,收集的海量监控数据将不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而使科技手段浮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价值。
2、日常护理
任何一款好的产品必然有优秀的用户体验,让产品充满人性化。在日常护理领域,一方面是对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的生活护理,比如:智能纸尿片、助听器,或者是针对中风卧床病人的护理机器人,帮助病人大小便等的机器设施,等等。比如:松下、丰田、本田等日本的大型企业已相继涉足的陪护机器人开发,而丰田汽车去年11月推出了4种辅助腿脚残疾人士行走或帮助起卧困难人士上下床和如厕的机器人。另一方面,就是老年人的精神陪护。很多独居的老年人会觉得孤单,养点小猫小狗自然不错,但是对小动物的照料需要大量的精力,而通过可以卖萌讨好主人的机器宠物却可以实现普通宠物的功能,有效缓减老人的孤独感,而通过以宠物交流为主题的网络社区,或者各类宠物主题交流活动,为老年人之间创造交流的谈资,帮助他们组建自己的社交圈子。另外,各种可穿戴产品也应该强调交流和互动性,让产品充满人性光辉。
3、消费市场
老年消费市场这块其实可做的很多,比如:操作更方便安全的老年汽车,显示文字更大的老年手机、电脑,功能更加强大的轮椅、拐杖,或者是方便半夜使用的马桶,有扶手的床等等,还有,考虑到老年人购物不便,在未来,智能家居将自动收集信息,比如冰箱缺蔬菜了,衣服该洗了,等等,自动通知相关服务机构上门服务。其实现在智能家居提出的“去产品化”就是这个思路。
最后,据报道,现在许多智能手机开发商都在纷纷推出了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手机。富士通在巴塞罗纳的移动软件开发世界大会上展示了一款名为Stylistic的Android手机,该手机主要针对老年用户,配备了大号按钮和触摸反馈功能。另外,还可以测量步伐和摄入食物热量(使用摄像头估算食物摄取量)。此外,Stylistic还配置了“帮助”按钮,能触发自动拨打预先设定的电话号码寻求帮助,还能提供用户的GPS位置信息。京瓷在日本市场推出了Mi-Look,主要针对独居老人设计,主要为家庭成员提供监视等功能。京瓷Mi-Look的底部有一个吊绳,在紧急情况下拉出后,手机就会发出很大声音,此外,该款手机还能利用GPS功能,向紧急联系人发送用户位置信息的电子邮件。此外,Mi-Look还拥有一个配有移动手机开发传感器的扩充底座,如果传感器很长时间感应不到任何移动,就会向联系人发送通知电子邮件。此外,Mi-Look还可兼作计步器,记录用户的步数,并向家庭成员发送相应报告。
有趣的产品:
LUMOback
LMUOback是一款智能坐姿的监测设备。不管你是坐着,站着,躺着,甚至走路跑步,睡觉翻身,都能检测出来。 通过蓝牙传输给手机,用火柴人表现出来。当你出现姿势不正确的时候,小人会变红色,LMUOback也通过震动提示你“喂,哥们,坐正!” 一天结束后,你还可以在app上看到你今天坐了多久,走了多久,跑了多久,躺了多久...
Wahoo Blue HR Heart Rate Strap
这是一个被明确定位为Wahoo Fitness推出的最前沿的产品,它是一个小且简易的心率监测设备。这款产品的特点是,胸带的设计大大增加了隐蔽性和数据的准确性,低耗能蓝牙4.0的使用,将保证心率带长时间有效的工作。测量心率,胸部测量是要比手腕更加准确。胸带的设计大大增加了隐蔽性和数据的准确性,并且可以发送数据到ios设备与多种您喜爱的追踪app上。
MCOT
CardioNet是一家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其主要产品是MCOT(MobileCardiacOutpatientTelemetry)能够记录30天内患者的心电图数据,并将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公司监控中心,后台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诊断并且将报告发送给患者。CardioNet系统包含一个心脏检测器,与之连接的一个无线数据传输终端,以及后台的分析系统与监控心。一旦检测器发现病人的异常心率(而患者自身往往还没意识到),就会通过该无线终端经由CDMA网络发送到监控中心供专门的医护人员记录和分析,并在侦测到危机生命的状况时由监控中心向医生发出警报。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