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弥,叶弥
又迷上了叶弥,偶尔看到一本文学杂志上的介绍,便开始翻看她的小说了。相对于有些女作家,千篇一律的问题,或者只重情节不重心理,叶弥完全算得上一个有深度的作家。
《局部》写了一个荒谬年代里荒谬的一件事情,那些外来的压力无处可以躲避,或者颓废下去,腐烂,象一只蛆一样,比如说女主的那个丈夫。或者小心谨慎,避开所有来袭,小心翼翼,即使这样的,有的人还是没有保住命,比如说那个谣言中与女主私奔的九霄。要么干脆顺其自然,让压力四处流动,最后它流向了身体欲望。也好,反正最后她是安心了,日子仿佛又能过下去了,我是说,压力缓解了,又有新的心来面对生活,有了新力量和新面目。
《崔记火车》依然是压力的故事。老崔夫妻,活在众人眼中,而崔妻又活在老崔的眼中。面对一个有病的男人,两人无法从对方彼此温暖,无法应对绵长的生活,她的内心左冲右突,我看到她的冲突,她狂乱奔跑的灵魂。这样的生活让人疯狂,甚至老崔腿后的茧节,甚至更详细的情节,都为众邻居乐道。有的人是谣言中的热络人选,还有的老崔说出来的,老崔说,一个夏天,她和三个男人好过,谁,谁和谁。这是真的吗?这是众人眼中的真相,也是老崔眼中的真相。最后小说的结尾,她说,他抑郁很多年,无法快乐,你以为他是什么病呢?
《桃花渡》通篇温婉的情怀,老崔即是黑衣僧人,既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也许人来到世间,正是象那个僧人所说,不过是等一个人,说上一些莫名奇妙的话,这便结束了,圆满了。
《成长如蜕》说的是弟弟,一个执着的完美主义者,理想主义者,我们在叶弥的小说中,看到大量的人与社会的冲突,因为有了冲突,才有了深度。弟弟在冲突中长大,邻居的羡慕仇恨嫉妒中,也有乡亲的表面的亲厚,他看不到后面的世俗真相,固执地相信自己心中的那个美好的世界。所以他一直活得痛苦,游离在世俗边缘,无法在自己的生活中游刃有余,他是不通的,卡在某个坎节之中。最后看到他的回归,喜耶忧耶?会看到理想的幻灭,会看到浪漫主义的彻底走入绝路。也许那得是个高手,又能保持自己的良好情怀,又能于世俗之中自如。
《你的世界之外》有点奇幻,象聊斋里的故事,就象须兰的小说《银杏,银杏》。不过它说的不是爱情。虽是道观,亦是功利场的一面镜子,有咒婆婆早死的,有求升官发财的,神也会烦死,只有老邬的爱纯净,最高贵。于是萤神来求他,向他求救。于是他便牺牲了自己,真救了。世俗之人又怎么会懂呢?他们说,看,他不开门,不然还死不了。是自找的啊!
《猛虎》写得夫妻两人,互相仇恨的故事。彼此如何由爱到了恨,彼此折磨,妻子用自己的清白折磨丈夫,状如淫妇,实为良家。而这女人虎妇,实是心冷,女儿出嫁了,就把三个人的家变成两个人的家,丈夫死了,就把两个人的家变成一个人的家。彼此并无救赎,毫无和缓,难道这个任自己病下去的男人就没有问题吗?实是夫妻间的一场战争。战争结束了,以丈夫的一条残命划上句号。
《恨枇杷》整篇都在迷蒙之中,如入霾中。这个女人不是活在现实的,不自知,追求一种超越生活的不切实的精神,是故意虚幻了的生活。话说,如果都那么简单,实际,功利,好象生活就没有那么丰富了。也不会有万象的小说世界了。她所想往的完全是一种表面化了的符号化的生活,比如说,枇杷熟了,拿丝带系上,送给邻居的小孩子。比如说她脸上那颗奇怪的痣。她日日如梦游一样的思想,她觉得自己是不同于别人的。幻化出来的生活却又差点毁灭了她。何应龙,无疑是与她的生活,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有那么浑暗无明的过去,是那看起来优雅的母亲,给予的,是那可恨的枇杷树相连的。
《天鹅绒》说的是一个偷情的故事,小偷被本夫打死。其实事实也许不是看起来的那样,是小偷自己想死了,他给对手一个理由。如果他一世都不愿意明白天鹅绒的感觉,可以一世无耻的活下去。活着与死了,界限是那么分明的吗?大部分人,做了更无耻的事,还不是好好地活在世间!
《局部》写了一个荒谬年代里荒谬的一件事情,那些外来的压力无处可以躲避,或者颓废下去,腐烂,象一只蛆一样,比如说女主的那个丈夫。或者小心谨慎,避开所有来袭,小心翼翼,即使这样的,有的人还是没有保住命,比如说那个谣言中与女主私奔的九霄。要么干脆顺其自然,让压力四处流动,最后它流向了身体欲望。也好,反正最后她是安心了,日子仿佛又能过下去了,我是说,压力缓解了,又有新的心来面对生活,有了新力量和新面目。
《崔记火车》依然是压力的故事。老崔夫妻,活在众人眼中,而崔妻又活在老崔的眼中。面对一个有病的男人,两人无法从对方彼此温暖,无法应对绵长的生活,她的内心左冲右突,我看到她的冲突,她狂乱奔跑的灵魂。这样的生活让人疯狂,甚至老崔腿后的茧节,甚至更详细的情节,都为众邻居乐道。有的人是谣言中的热络人选,还有的老崔说出来的,老崔说,一个夏天,她和三个男人好过,谁,谁和谁。这是真的吗?这是众人眼中的真相,也是老崔眼中的真相。最后小说的结尾,她说,他抑郁很多年,无法快乐,你以为他是什么病呢?
《桃花渡》通篇温婉的情怀,老崔即是黑衣僧人,既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也许人来到世间,正是象那个僧人所说,不过是等一个人,说上一些莫名奇妙的话,这便结束了,圆满了。
《成长如蜕》说的是弟弟,一个执着的完美主义者,理想主义者,我们在叶弥的小说中,看到大量的人与社会的冲突,因为有了冲突,才有了深度。弟弟在冲突中长大,邻居的羡慕仇恨嫉妒中,也有乡亲的表面的亲厚,他看不到后面的世俗真相,固执地相信自己心中的那个美好的世界。所以他一直活得痛苦,游离在世俗边缘,无法在自己的生活中游刃有余,他是不通的,卡在某个坎节之中。最后看到他的回归,喜耶忧耶?会看到理想的幻灭,会看到浪漫主义的彻底走入绝路。也许那得是个高手,又能保持自己的良好情怀,又能于世俗之中自如。
《你的世界之外》有点奇幻,象聊斋里的故事,就象须兰的小说《银杏,银杏》。不过它说的不是爱情。虽是道观,亦是功利场的一面镜子,有咒婆婆早死的,有求升官发财的,神也会烦死,只有老邬的爱纯净,最高贵。于是萤神来求他,向他求救。于是他便牺牲了自己,真救了。世俗之人又怎么会懂呢?他们说,看,他不开门,不然还死不了。是自找的啊!
《猛虎》写得夫妻两人,互相仇恨的故事。彼此如何由爱到了恨,彼此折磨,妻子用自己的清白折磨丈夫,状如淫妇,实为良家。而这女人虎妇,实是心冷,女儿出嫁了,就把三个人的家变成两个人的家,丈夫死了,就把两个人的家变成一个人的家。彼此并无救赎,毫无和缓,难道这个任自己病下去的男人就没有问题吗?实是夫妻间的一场战争。战争结束了,以丈夫的一条残命划上句号。
《恨枇杷》整篇都在迷蒙之中,如入霾中。这个女人不是活在现实的,不自知,追求一种超越生活的不切实的精神,是故意虚幻了的生活。话说,如果都那么简单,实际,功利,好象生活就没有那么丰富了。也不会有万象的小说世界了。她所想往的完全是一种表面化了的符号化的生活,比如说,枇杷熟了,拿丝带系上,送给邻居的小孩子。比如说她脸上那颗奇怪的痣。她日日如梦游一样的思想,她觉得自己是不同于别人的。幻化出来的生活却又差点毁灭了她。何应龙,无疑是与她的生活,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有那么浑暗无明的过去,是那看起来优雅的母亲,给予的,是那可恨的枇杷树相连的。
《天鹅绒》说的是一个偷情的故事,小偷被本夫打死。其实事实也许不是看起来的那样,是小偷自己想死了,他给对手一个理由。如果他一世都不愿意明白天鹅绒的感觉,可以一世无耻的活下去。活着与死了,界限是那么分明的吗?大部分人,做了更无耻的事,还不是好好地活在世间!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