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晕眩和恐高症的精神分析
在读《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看到约100页,反复出现的几个概念里,“晕眩”很catch到我。
“存在的晕眩”好像是萨特的概念,之前因模模糊糊的感觉有所关注,现在清晰起来。
在精神分析的视角下,恐高症通常和存在主义的主题有关,“无法承受自己所在的高度”,这个解释对我过于抽象,现在可以做些补充了。
在高处的晕眩,伴随着俯身跌落和保持固定的对抗,晕眩感由此产生。俯身跌落与其说是意外,不如说是被某种欲望支配下,不能自控的行动。
这种欲望就是如昆德拉所说“因感到自身的软弱,倒下去,再倒下去”的欲望。在上课时老师讲到过身处高位的人,看起来能干强势,却患有严重恐高症的例子。想来,身处高位只是对于自身软弱的一种极力掩饰的结果,越是感到软弱,越是身处高位。而恐高症又是对这个“身处高位”绝妙的象征,甚至是原原本本丝毫不差的呈现。
于是我看到自己时常出现的晕眩,以各种方式。早晨起来是背疼和腿软最严重的时候,背部肌肉疼痛简直想要整天平躺着,腿软让我直想蹲下来。向存在的“软弱”臣服的欲望,以身体症状的形式,在发出呼喊。
有个朋友很怕高,连商场的自动扶梯也怕。从行为的治疗来说,只需牢牢抓住固定的东西,比如扶手,比如信任可靠的人,用外物对抗那种不自控的欲望。从精神分析来说,也许更需要揭露和承认自身的软弱,给它以合理平等的地位,整合进完整的人格。
而“软弱”究竟是什么呢?何以人们极力将它分裂出人格系统,视而不见,再以“意外”的方式被它袭击?
留一点困惑,继续读书。
“存在的晕眩”好像是萨特的概念,之前因模模糊糊的感觉有所关注,现在清晰起来。
在精神分析的视角下,恐高症通常和存在主义的主题有关,“无法承受自己所在的高度”,这个解释对我过于抽象,现在可以做些补充了。
在高处的晕眩,伴随着俯身跌落和保持固定的对抗,晕眩感由此产生。俯身跌落与其说是意外,不如说是被某种欲望支配下,不能自控的行动。
这种欲望就是如昆德拉所说“因感到自身的软弱,倒下去,再倒下去”的欲望。在上课时老师讲到过身处高位的人,看起来能干强势,却患有严重恐高症的例子。想来,身处高位只是对于自身软弱的一种极力掩饰的结果,越是感到软弱,越是身处高位。而恐高症又是对这个“身处高位”绝妙的象征,甚至是原原本本丝毫不差的呈现。
于是我看到自己时常出现的晕眩,以各种方式。早晨起来是背疼和腿软最严重的时候,背部肌肉疼痛简直想要整天平躺着,腿软让我直想蹲下来。向存在的“软弱”臣服的欲望,以身体症状的形式,在发出呼喊。
有个朋友很怕高,连商场的自动扶梯也怕。从行为的治疗来说,只需牢牢抓住固定的东西,比如扶手,比如信任可靠的人,用外物对抗那种不自控的欲望。从精神分析来说,也许更需要揭露和承认自身的软弱,给它以合理平等的地位,整合进完整的人格。
而“软弱”究竟是什么呢?何以人们极力将它分裂出人格系统,视而不见,再以“意外”的方式被它袭击?
留一点困惑,继续读书。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