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的幸福
我也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题记
有人说真正的诗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他们用着常人所无法理解的目光来看这个世界,或给这个世界一丝宁静,或重新掀起这个世界的波浪。懵懂时,我也曾拿着铅笔,写几句不成文的诗句。然后一边又一遍的读,回味自己那个时候的每一丝情感和每一个瞬间。现在在看曾经的那些段落,依旧可以回想起那时的心跳和血液的沸腾。也许,这些东西对我而言,是不错的日记,不错的回忆。看着纸上或者屏幕上自己曾经那些稚嫩的文字,一些美丽的东西就开始在我的大脑和心里蔓延。不自觉的开始,笑......
当今天再次翻看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时候,我距离自己最后一次读诗已经有半年之久了。今天也好容易才静下来读点东西。随后打开了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在用心灵歌唱着,一直都在渴望倾听远离尘嚣的美丽回音,渴望与世俗的生活相隔遥远,甚而一生都在企图摆脱尘世的羁绊与牵累。
这首诗,再读的时候,已经隔离了一年半之久了。从懵懂岁月,到现在,从那个一天天只想思索生活,思索一种完美童话到现在这被生活思索的我,在读它的时候,已经是另一种心情。曾经,读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时候,起伏的内心总可以瞬间平静下来。如今,本来静下心来读它的我,平静的心却起伏不定。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也许这是个和美丽的世界,春暖花开。面向澎湃的大海,拥有海一样的气魄。眺望大海(超越尘世的理想彼岸)的姿态和空间。也许,就像他喜爱的梭罗,在瓦尔登湖畔拥有的那座木屋。然而这一切,又让海子面对着怎样的挣扎。
我不知道,也无法想象海子写完它的两个月内有没有再度过它,或者说读了几遍它。不知道海子再想想他的那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的时候又是怎么样的一个心境。也许,那时的他真的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他爱的诗里,心无旁骛的享受着他诗中的美丽。忘记了那犹如梦境般的美丽所带给他的挣扎。
海子,当他对自己说从明天起要做一个幸福的人,劈柴,喂马,周游世界的时候,他就宣告了他面向尘世。然而海子选择了离开、不介入、拒绝被尘世渗透的姿态和生存方式。他选择那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也许那所房子就在海边,也许那所房子在深山幽谷之处。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2个月后,他选择了另一个姿态,让整首诗和他最后的选择出现了东对西,南对北的差异。是一个现实和理想的分离。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海子留给了世人一些什么?只是他的诗吗?只是他的诗。
海子在最后留给人们一个最大的思考,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让人们去各自理解。
也许人们到现在甚至永远都没办法理解海子最后的抉择,但是海子觉得他留下的东西已经够了。“君子不患人之不知也”大概说的就是海子吧。
他最后用了最真诚的祝福,祝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们。他似乎正走出自我的心灵重轭,试图理解、接受、融入“每一个人”所能理解的“幸福”之中。“幸福”,他不断的在思考着。生存和经验的封闭、局限状态,会助长现实虚空感;或者诗人只能将自己的存在悬系于形而上的层面上,和对于“幸福”的想象感受比较起来,诗人更多地感到来自内心追问和内心矛盾困惑的痛苦:“麦地/别人看见你/觉得你温暖美丽/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被你灼伤/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麦地/神秘的质问者啊/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答复》);“在火光中我跟不上那孤独的/独自前进的、主要的思想”(’诗剧《太阳》)的痛苦——思考的孤独感和焦虑感更为沉重实在,构成了海子诗歌的精神核心。”
“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这句诗也许是海子给自己死的语言。最后一首诗作《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还有这个《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都写着海子最后的分裂。
他到最后,首先书写了80年代特殊的精神氛围,代表了某种价值理念和精神原型:以超越现实的冲动和努力,审视个体生命的终极价值,质疑生存的本质和存在的理由为核心的激进的文化姿态和先锋意识。
也许后人不会再有像他这样伟大的诗人,但是,会有更多人,再用不同的方式写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附:英文版本
Facing the sea with spring blossoms
-By Hai Zi
From tomorrow on,
I will be a happy man;
Grooming, chopping,
and traveling all over the world.
From tomorrow on,
I will care foodstuff and vegetable,
Living in a house towards the sea,
with spring blossoms.
From tomorrow on,
write to each of my dear ones,
Telling them of my happiness,
What the lightening of happiness has told me,
I will spread it to each of them.
Give a warm name for every river and every mountain,
Strangers, I will also wish you happy.
May you have a brilliant future!
May you lovers eventually become spouse!
May you enjoy happiness in this earthly world!
I only wish to face the sea, with spring blossoms.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的幸福
我也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题记
有人说真正的诗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他们用着常人所无法理解的目光来看这个世界,或给这个世界一丝宁静,或重新掀起这个世界的波浪。懵懂时,我也曾拿着铅笔,写几句不成文的诗句。然后一边又一遍的读,回味自己那个时候的每一丝情感和每一个瞬间。现在在看曾经的那些段落,依旧可以回想起那时的心跳和血液的沸腾。也许,这些东西对我而言,是不错的日记,不错的回忆。看着纸上或者屏幕上自己曾经那些稚嫩的文字,一些美丽的东西就开始在我的大脑和心里蔓延。不自觉的开始,笑......
当今天再次翻看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时候,我距离自己最后一次读诗已经有半年之久了。今天也好容易才静下来读点东西。随后打开了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在用心灵歌唱着,一直都在渴望倾听远离尘嚣的美丽回音,渴望与世俗的生活相隔遥远,甚而一生都在企图摆脱尘世的羁绊与牵累。
这首诗,再读的时候,已经隔离了一年半之久了。从懵懂岁月,到现在,从那个一天天只想思索生活,思索一种完美童话到现在这被生活思索的我,在读它的时候,已经是另一种心情。曾经,读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时候,起伏的内心总可以瞬间平静下来。如今,本来静下心来读它的我,平静的心却起伏不定。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也许这是个和美丽的世界,春暖花开。面向澎湃的大海,拥有海一样的气魄。眺望大海(超越尘世的理想彼岸)的姿态和空间。也许,就像他喜爱的梭罗,在瓦尔登湖畔拥有的那座木屋。然而这一切,又让海子面对着怎样的挣扎。
我不知道,也无法想象海子写完它的两个月内有没有再度过它,或者说读了几遍它。不知道海子再想想他的那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的时候又是怎么样的一个心境。也许,那时的他真的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他爱的诗里,心无旁骛的享受着他诗中的美丽。忘记了那犹如梦境般的美丽所带给他的挣扎。
海子,当他对自己说从明天起要做一个幸福的人,劈柴,喂马,周游世界的时候,他就宣告了他面向尘世。然而海子选择了离开、不介入、拒绝被尘世渗透的姿态和生存方式。他选择那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也许那所房子就在海边,也许那所房子在深山幽谷之处。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2个月后,他选择了另一个姿态,让整首诗和他最后的选择出现了东对西,南对北的差异。是一个现实和理想的分离。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海子留给了世人一些什么?只是他的诗吗?只是他的诗。
海子在最后留给人们一个最大的思考,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让人们去各自理解。
也许人们到现在甚至永远都没办法理解海子最后的抉择,但是海子觉得他留下的东西已经够了。“君子不患人之不知也”大概说的就是海子吧。
他最后用了最真诚的祝福,祝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们。他似乎正走出自我的心灵重轭,试图理解、接受、融入“每一个人”所能理解的“幸福”之中。“幸福”,他不断的在思考着。生存和经验的封闭、局限状态,会助长现实虚空感;或者诗人只能将自己的存在悬系于形而上的层面上,和对于“幸福”的想象感受比较起来,诗人更多地感到来自内心追问和内心矛盾困惑的痛苦:“麦地/别人看见你/觉得你温暖美丽/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被你灼伤/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麦地/神秘的质问者啊/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答复》);“在火光中我跟不上那孤独的/独自前进的、主要的思想”(’诗剧《太阳》)的痛苦——思考的孤独感和焦虑感更为沉重实在,构成了海子诗歌的精神核心。”
“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这句诗也许是海子给自己死的语言。最后一首诗作《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还有这个《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都写着海子最后的分裂。
他到最后,首先书写了80年代特殊的精神氛围,代表了某种价值理念和精神原型:以超越现实的冲动和努力,审视个体生命的终极价值,质疑生存的本质和存在的理由为核心的激进的文化姿态和先锋意识。
也许后人不会再有像他这样伟大的诗人,但是,会有更多人,再用不同的方式写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附:英文版本
Facing the sea with spring blossoms
-By Hai Zi
From tomorrow on,
I will be a happy man;
Grooming, chopping,
and traveling all over the world.
From tomorrow on,
I will care foodstuff and vegetable,
Living in a house towards the sea,
with spring blossoms.
From tomorrow on,
write to each of my dear ones,
Telling them of my happiness,
What the lightening of happiness has told me,
I will spread it to each of them.
Give a warm name for every river and every mountain,
Strangers, I will also wish you happy.
May you have a brilliant future!
May you lovers eventually become spouse!
May you enjoy happiness in this earthly world!
I only wish to face the sea, with spring blossoms.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