撸到猴年马月之《围城》
许久未撸,饥渴难耐。
长文多图。
高中的时候,我房里放了台旧的电视,接了信号线没有机顶盒,只能收到几个台。
不过中央的教育台,晚上会放电视剧,而且还带有评论赏析之类。
通常我写完作业,或者不会写,不想写了,都看会电视剧。当然音量需要调到只有我听得到。
看的最多的是《三国演义》嘛,好像放过两遍。
后来放了一部特有意思的剧,里面对话句句都可以提升逼格。就是《围城》。
很多人都知道的啦,一句超有逼格的话。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最近我又找电视剧来看了一遍啊,依然觉得巨有意思。决定开启讲故事模式。
书的原作者是钱钟书嘛。放张图。
不是很了解他,只知道他和夫人杨绛都很有名。
电视剧和原作百分之95一样,业界良心。
不像现在电视剧,非要把原作改得不成样子,还要打上原作的幌子。
那开始讲嘛。我会大量引用原文。
首先嘛,时间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但是故事本身跟抗日基本没有关系,可以忽略。
只说故事本身。故事里的影射,看不懂,不讲了。
男主角叫作方鸿渐。电视剧很多有名的演员啊,我就只说角色名字好了。免得弄串了。
故事分了五个部分。归来,爱情,旅途,教书,结婚。
归来。
方鸿渐留洋归来,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在一艘回国的轮船上。
有个全文贯穿的线索,方鸿渐的文凭是买的。美国克莱登大学是个写在纸上的大学。
“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避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
的空疏、寡陋、愚笨都遮盖起来。”
一同回国的还有,高冷喜作的苏小姐,苏文纨。
"在大学的时候,她眼里未必有方鸿渐这小子。那时候苏小姐把自己的爱情看的太名贵了,不肯
随便施与。现在呢,宛如做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里,过一两年忽然发见衣服的样子和花色都不时髦了,有些自怅自悔。“
苏小姐是个官小姐,研究法国文学,做了一篇《中国十八家白话诗人》,新授博士。这篇论文后文还有描述。关系到苏小姐终身大事。
同船的还有个风骚的鲍小姐。穿的不像样。抗日的年代啊,露手臂估计就挺那啥了。
"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成列;又有人叫她真理,
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
苏小姐想在船上给机会让方鸿渐亲近自己,不料让鲍小姐抢了去。
鲍小姐不似苏小姐一般装矜持,而是直接勾引。
一夜过后……第二天居然被打扫卫生的广东佬在方鸿渐的房间找到了女人的发卡。
广东佬借此要挟方鸿渐给小费。
为何我想起了李逍遥……李逍遥你个混蛋……
船到了。鲍小姐跟未婚夫走了。方鸿渐居然有些失落。
方鸿渐跟苏小姐道别,方家的人注意到苏小姐,说是报上登了,法国的博士。
方鸿渐冷笑,觉得女人真虚荣,要故意炫耀自己的博士学位。
方鸿渐国外留学归来,没有先回家拜见父母,而是先拜见了岳父岳母…
小时候订的亲,老婆已经屎了。
出国的钱全是岳父资助的。留学四年,游历各国,把钱花的差不多了。
家里人和老丈人问起文凭的事,受到两面夹攻的方鸿渐于是
花钱在一个爱尔兰人手上买了一张博士假文凭。
“父亲和丈人希望自己是个博士,做儿子女婿的人好意思教他们失望么?买张文凭去哄他们,好比前清时代花钱捐个官,或英国殖民地商人向帝国府库报效几万镑换个爵士头衔,光耀门楣,也是孝子贤婿应有的承欢养志。反正自己将来找事时,履历上决不开这个学位。”
于是照了张博士相寄回国,特意叮嘱说要低调。结果,岳父直接找人在报纸上登一则启事。
“前面一张昭的新闻说,政务院参事苏鸿业女公子文纨在里昂大学得博士回国。后面那张照的新闻字数要多一倍,说本埠商界闻人点金银行经理周厚卿快婿方鸿渐,由周君资送出洋深造,留学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德国柏林各大学,精研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等科,莫不成绩优良,名列前茅,顷由德国克莱登大学授哲学博士,将赴各国游历考察,秋凉回国,闻各大机关正争相礼聘云。”
注意到报纸上写德国克莱登大学,其实方鸿渐的文凭是美国克莱登大学。
原来不是苏文纨虚荣,而是方鸿渐自己的岳父爱炫耀。
方鸿渐的父亲是地方有名望的乡绅。方鸿渐得了博士回国,是全乡的大事。
乡里的学堂请他去做演讲。演讲的题目已经拟好,《西洋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之影响及其检讨》。
方鸿渐准备了一晚上严肃的演讲稿。第二天上台之前发现居然穿错衣服,忘拿了讲稿。
只好胡乱讲了一通。扯到鸦片和梅毒,引得下面学生哄堂大笑。
“各位都知道欧洲思想正式跟中国接触,是在明朝中叶。所以天主教徒常说那时候是中国的文艺复兴。不过明朝天主教士带来的科学现在早过时了,他带来的宗教从来没有合时过。海通几百年来,只有两件西洋东西在整个中国社会里长存不灭。一件是鸦片,一件是梅毒,都是明朝所收的西洋文明。”
方鸿渐这一番言论,简直不知廉耻,大逆不道。连原本来攀亲的人也把女儿的照片拿了回去。
爱情。
这部分最精彩。没有后半部的尔虞我诈和无奈艰辛。
方鸿渐的岳父是点金银行的经理,帮方鸿渐在银行里搞个挂名的职位,而且还住在岳父家。
岳父岳母给方鸿渐安排相亲。相亲的路上,看见一件特卖的皮大衣。400!!
当年上海的物价不知如何……
到了人家家里,男主人满嘴蹩脚的英文。还讥笑方鸿渐没有去过美国。
屋子里全是附庸风雅的瓷器。
相亲的对象,富商的女儿。这……画风就不对,我就不说你长得和三娃一样了。
这女的对方鸿渐还有点意思,呵呵呵呵的笑。
女主人说吃饭时间还没到,叫大家打麻将。中国人真是……方鸿渐说自己不会打麻将。
结果赢了300多块。女主人明里大方的把钱给方鸿渐,背地里说方鸿渐小气。
赢了钱正好把那件大衣买了。400!!
他记得《三国演义》里的名言:“妻子如衣服,”当然衣服也就等于妻子;他现在新添了皮外套,损失个把老婆才不放心上呢。
方鸿渐整日无事,突然想起苏小姐。决定去拜访苏小姐。
一见面就聊起方鸿渐的老婆,苏小姐果然不够矜持。
方鸿渐解释说老婆早死了,自己没结过婚。
苏小姐的表妹也来了。叫唐晓芙。犹如清风一样啊。
“她头发没烫,眉毛不镊,口红也没有擦,似乎安心遵守天生的限止,不要弥补造化的缺陷。总而言之,唐小姐是摩登文明社会里那桩罕物——一个真正的女孩子。”
一时方鸿渐也是看呆了一样。
方鸿渐拍唐小姐马屁,唐小姐不领情。苏小姐还数落方鸿渐一番。
“我从前并不知道他这样油嘴。这次同回国算领教了。大学同学的时候,他老远看见我们脸就涨红,愈走近脸愈红,红得我们瞧着都身上发难过。我们背后叫他”寒暑表“,因为他脸色忽升忽降,表示出他跟女学生距离的远近,真好玩儿!想不到外国去了一趟,学得这样厚皮老脸,也许混在鲍小姐那一类女朋友里训练出来的。”
长文多图。
高中的时候,我房里放了台旧的电视,接了信号线没有机顶盒,只能收到几个台。
不过中央的教育台,晚上会放电视剧,而且还带有评论赏析之类。
通常我写完作业,或者不会写,不想写了,都看会电视剧。当然音量需要调到只有我听得到。
看的最多的是《三国演义》嘛,好像放过两遍。
后来放了一部特有意思的剧,里面对话句句都可以提升逼格。就是《围城》。
很多人都知道的啦,一句超有逼格的话。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最近我又找电视剧来看了一遍啊,依然觉得巨有意思。决定开启讲故事模式。
书的原作者是钱钟书嘛。放张图。
![]() |
不是很了解他,只知道他和夫人杨绛都很有名。
电视剧和原作百分之95一样,业界良心。
不像现在电视剧,非要把原作改得不成样子,还要打上原作的幌子。
那开始讲嘛。我会大量引用原文。
首先嘛,时间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但是故事本身跟抗日基本没有关系,可以忽略。
只说故事本身。故事里的影射,看不懂,不讲了。
男主角叫作方鸿渐。电视剧很多有名的演员啊,我就只说角色名字好了。免得弄串了。
![]() |
故事分了五个部分。归来,爱情,旅途,教书,结婚。
归来。
方鸿渐留洋归来,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在一艘回国的轮船上。
有个全文贯穿的线索,方鸿渐的文凭是买的。美国克莱登大学是个写在纸上的大学。
“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避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
的空疏、寡陋、愚笨都遮盖起来。”
一同回国的还有,高冷喜作的苏小姐,苏文纨。
"在大学的时候,她眼里未必有方鸿渐这小子。那时候苏小姐把自己的爱情看的太名贵了,不肯
随便施与。现在呢,宛如做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里,过一两年忽然发见衣服的样子和花色都不时髦了,有些自怅自悔。“
苏小姐是个官小姐,研究法国文学,做了一篇《中国十八家白话诗人》,新授博士。这篇论文后文还有描述。关系到苏小姐终身大事。
![]() |
同船的还有个风骚的鲍小姐。穿的不像样。抗日的年代啊,露手臂估计就挺那啥了。
"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成列;又有人叫她真理,
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
![]() |
苏小姐想在船上给机会让方鸿渐亲近自己,不料让鲍小姐抢了去。
鲍小姐不似苏小姐一般装矜持,而是直接勾引。
![]() |
一夜过后……第二天居然被打扫卫生的广东佬在方鸿渐的房间找到了女人的发卡。
广东佬借此要挟方鸿渐给小费。
为何我想起了李逍遥……李逍遥你个混蛋……
船到了。鲍小姐跟未婚夫走了。方鸿渐居然有些失落。
方鸿渐跟苏小姐道别,方家的人注意到苏小姐,说是报上登了,法国的博士。
方鸿渐冷笑,觉得女人真虚荣,要故意炫耀自己的博士学位。
![]() |
方鸿渐国外留学归来,没有先回家拜见父母,而是先拜见了岳父岳母…
小时候订的亲,老婆已经屎了。
![]() |
出国的钱全是岳父资助的。留学四年,游历各国,把钱花的差不多了。
家里人和老丈人问起文凭的事,受到两面夹攻的方鸿渐于是
花钱在一个爱尔兰人手上买了一张博士假文凭。
“父亲和丈人希望自己是个博士,做儿子女婿的人好意思教他们失望么?买张文凭去哄他们,好比前清时代花钱捐个官,或英国殖民地商人向帝国府库报效几万镑换个爵士头衔,光耀门楣,也是孝子贤婿应有的承欢养志。反正自己将来找事时,履历上决不开这个学位。”
于是照了张博士相寄回国,特意叮嘱说要低调。结果,岳父直接找人在报纸上登一则启事。
![]() |
“前面一张昭的新闻说,政务院参事苏鸿业女公子文纨在里昂大学得博士回国。后面那张照的新闻字数要多一倍,说本埠商界闻人点金银行经理周厚卿快婿方鸿渐,由周君资送出洋深造,留学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德国柏林各大学,精研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等科,莫不成绩优良,名列前茅,顷由德国克莱登大学授哲学博士,将赴各国游历考察,秋凉回国,闻各大机关正争相礼聘云。”
注意到报纸上写德国克莱登大学,其实方鸿渐的文凭是美国克莱登大学。
原来不是苏文纨虚荣,而是方鸿渐自己的岳父爱炫耀。
方鸿渐的父亲是地方有名望的乡绅。方鸿渐得了博士回国,是全乡的大事。
乡里的学堂请他去做演讲。演讲的题目已经拟好,《西洋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之影响及其检讨》。
方鸿渐准备了一晚上严肃的演讲稿。第二天上台之前发现居然穿错衣服,忘拿了讲稿。
只好胡乱讲了一通。扯到鸦片和梅毒,引得下面学生哄堂大笑。
![]() |
“各位都知道欧洲思想正式跟中国接触,是在明朝中叶。所以天主教徒常说那时候是中国的文艺复兴。不过明朝天主教士带来的科学现在早过时了,他带来的宗教从来没有合时过。海通几百年来,只有两件西洋东西在整个中国社会里长存不灭。一件是鸦片,一件是梅毒,都是明朝所收的西洋文明。”
方鸿渐这一番言论,简直不知廉耻,大逆不道。连原本来攀亲的人也把女儿的照片拿了回去。
![]() |
爱情。
这部分最精彩。没有后半部的尔虞我诈和无奈艰辛。
方鸿渐的岳父是点金银行的经理,帮方鸿渐在银行里搞个挂名的职位,而且还住在岳父家。
岳父岳母给方鸿渐安排相亲。相亲的路上,看见一件特卖的皮大衣。400!!
当年上海的物价不知如何……
![]() |
到了人家家里,男主人满嘴蹩脚的英文。还讥笑方鸿渐没有去过美国。
屋子里全是附庸风雅的瓷器。
![]() |
相亲的对象,富商的女儿。这……画风就不对,我就不说你长得和三娃一样了。
这女的对方鸿渐还有点意思,呵呵呵呵的笑。
![]() |
女主人说吃饭时间还没到,叫大家打麻将。中国人真是……方鸿渐说自己不会打麻将。
结果赢了300多块。女主人明里大方的把钱给方鸿渐,背地里说方鸿渐小气。
![]() |
赢了钱正好把那件大衣买了。400!!
他记得《三国演义》里的名言:“妻子如衣服,”当然衣服也就等于妻子;他现在新添了皮外套,损失个把老婆才不放心上呢。
![]() |
方鸿渐整日无事,突然想起苏小姐。决定去拜访苏小姐。
一见面就聊起方鸿渐的老婆,苏小姐果然不够矜持。
方鸿渐解释说老婆早死了,自己没结过婚。
![]() |
苏小姐的表妹也来了。叫唐晓芙。犹如清风一样啊。
“她头发没烫,眉毛不镊,口红也没有擦,似乎安心遵守天生的限止,不要弥补造化的缺陷。总而言之,唐小姐是摩登文明社会里那桩罕物——一个真正的女孩子。”
一时方鸿渐也是看呆了一样。
![]() |
方鸿渐拍唐小姐马屁,唐小姐不领情。苏小姐还数落方鸿渐一番。
“我从前并不知道他这样油嘴。这次同回国算领教了。大学同学的时候,他老远看见我们脸就涨红,愈走近脸愈红,红得我们瞧着都身上发难过。我们背后叫他”寒暑表“,因为他脸色忽升忽降,表示出他跟女学生距离的远近,真好玩儿!想不到外国去了一趟,学得这样厚皮老脸,也许混在鲍小姐那一类女朋友里训练出来的。”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