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志:政党的边缘化
“温和派民主党给人妥协形象,另方面激进派如社民连虽有不少社运群众支持,但影响力有限……换言之,是公民社会力量在领导政党,主导了当前香港民主运动的议程。”
绝食应该是最撼动人心的社会运动策略,尤其是当数名政治人物集体为了一个重要而伟大的目标而集体绝食。
3月底,香港17名泛民主派议员和成员为了争取真普选而发起绝食,他们的口号是“鸡蛋抗高墙,绝食为普选”,并且说希望为日后的占领中环行动点燃第一根火柴。
这个看似悲壮的行动应该是香港政治的震撼弹。然而,残酷的事实是,不但市民大多没反应,甚至有不少评论人讪笑批评他们:有人说这代表泛民派黔驴技穷,有人说他们会浪费绝食的道德力量,乃至消耗了民气。
这不是香港人的冷漠,而是政党出了问题。或者如知名评论人李怡先生所说,市民的确变得冷漠,但这是民主党派造成的。
的确,不像台湾八十年代民主化过程中,反对党扮演重要的领头角色,在香港过去几年,在香港民主运动和社会运动中,民主党派却是越来越边缘化。
转折点之一是2010年民主党拒绝参加其它民主党派发起的五区公投,继而走进中联办,谈判出来一个妥协的选举改革方案,事后备受批评,形象大伤。温和派民主党给人妥协形象,另方面激进派如社民连虽有不少社运群众支持,但影响力有限。
公民力量领导政党
这个事实在近年最大型的社会运动中都可以看出来。2012年的反对国民教育运动,占领政府总部数天,可以说是香港近年来最重大的社运,却是中学生的学民思潮所组织的。关于政改运动,去年以来最引起关注,也的确成为当前主要平台的是“占领中环”,活动主要是由两位学者和一位牧师发起,而民主派政党也只能尾随其后。(占领中环运动目前也遭遇困境,另文再议。)
换言之,是公民社会力量在领导政党,主导了当前香港民主运动的议程。
看到这里,台湾读者当有感:这不正也是台湾当前的现象吗?
过去几年,马英九成为九趴总统,但是选票却未必能转移到民进党,因为人们很难对民进党有热情,有信心,也看不出他们的价值与方向。在过去几年的重大社会议题上,几乎都是公民社会主导,民进党只能在旁边默默地看(当然有个别议员是积极参与与支持)。这次的学生占领国会运动就再次证明:在这个关于两岸关系的重大政策上,是学生主导的民间运动提出新的立法议程,打开新的社会辩论。
几天前,谢长廷、苏贞昌退选党主席当然是明智决策,民进党是该世代交替,但交替的不该只是世代。如果新一代的掌权者,仍然只是活在封闭的政治高墙中,而不能与社会的新世代和新价值对话,那么他们只能惨绿下去。
至于国民党,刚确定将由连胜文代表出来参选台北市长。在一个民主社会,官二代或富二代当然有权利出来选举,但是如果国民党籍的台北市市长从马英九、郝龙斌到连胜文,都只能官二代才能出线,那么这个党的病不是一般的严重:这注定是一个权贵权力菁英主导的政党,而这样的政治组织必然是与社会不但严重脱节的,并且是对立的。
回到绝食。绝食者的力量在于本身的信念和绝食者的道德形象。所以当林义雄先生发起为了废核而禁食,已经在文化界中引起强大声援,至今有一千多人联署声援要求尽快废核。如果执政党又继续没听到这个温柔而强悍的声音,那么,下一场风暴可能又要来临。
绝食应该是最撼动人心的社会运动策略,尤其是当数名政治人物集体为了一个重要而伟大的目标而集体绝食。
3月底,香港17名泛民主派议员和成员为了争取真普选而发起绝食,他们的口号是“鸡蛋抗高墙,绝食为普选”,并且说希望为日后的占领中环行动点燃第一根火柴。
这个看似悲壮的行动应该是香港政治的震撼弹。然而,残酷的事实是,不但市民大多没反应,甚至有不少评论人讪笑批评他们:有人说这代表泛民派黔驴技穷,有人说他们会浪费绝食的道德力量,乃至消耗了民气。
这不是香港人的冷漠,而是政党出了问题。或者如知名评论人李怡先生所说,市民的确变得冷漠,但这是民主党派造成的。
的确,不像台湾八十年代民主化过程中,反对党扮演重要的领头角色,在香港过去几年,在香港民主运动和社会运动中,民主党派却是越来越边缘化。
转折点之一是2010年民主党拒绝参加其它民主党派发起的五区公投,继而走进中联办,谈判出来一个妥协的选举改革方案,事后备受批评,形象大伤。温和派民主党给人妥协形象,另方面激进派如社民连虽有不少社运群众支持,但影响力有限。
公民力量领导政党
这个事实在近年最大型的社会运动中都可以看出来。2012年的反对国民教育运动,占领政府总部数天,可以说是香港近年来最重大的社运,却是中学生的学民思潮所组织的。关于政改运动,去年以来最引起关注,也的确成为当前主要平台的是“占领中环”,活动主要是由两位学者和一位牧师发起,而民主派政党也只能尾随其后。(占领中环运动目前也遭遇困境,另文再议。)
换言之,是公民社会力量在领导政党,主导了当前香港民主运动的议程。
看到这里,台湾读者当有感:这不正也是台湾当前的现象吗?
过去几年,马英九成为九趴总统,但是选票却未必能转移到民进党,因为人们很难对民进党有热情,有信心,也看不出他们的价值与方向。在过去几年的重大社会议题上,几乎都是公民社会主导,民进党只能在旁边默默地看(当然有个别议员是积极参与与支持)。这次的学生占领国会运动就再次证明:在这个关于两岸关系的重大政策上,是学生主导的民间运动提出新的立法议程,打开新的社会辩论。
几天前,谢长廷、苏贞昌退选党主席当然是明智决策,民进党是该世代交替,但交替的不该只是世代。如果新一代的掌权者,仍然只是活在封闭的政治高墙中,而不能与社会的新世代和新价值对话,那么他们只能惨绿下去。
至于国民党,刚确定将由连胜文代表出来参选台北市长。在一个民主社会,官二代或富二代当然有权利出来选举,但是如果国民党籍的台北市市长从马英九、郝龙斌到连胜文,都只能官二代才能出线,那么这个党的病不是一般的严重:这注定是一个权贵权力菁英主导的政党,而这样的政治组织必然是与社会不但严重脱节的,并且是对立的。
回到绝食。绝食者的力量在于本身的信念和绝食者的道德形象。所以当林义雄先生发起为了废核而禁食,已经在文化界中引起强大声援,至今有一千多人联署声援要求尽快废核。如果执政党又继续没听到这个温柔而强悍的声音,那么,下一场风暴可能又要来临。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