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我何时归故里,我也轻声问自己。
五月的某天,悄悄的回了趟家。
真是久违了,一切都还是原样,但是又有些许的不同。我家来了新的小伙伴——大号。爸爸视若珍宝,这是他的新宠。每天下班后,他都会打开电视听听当天的新闻,另一边捣鼓他的新乐器。爸爸从来不是个音乐天才,每次唱歌都跑掉。也从来没正儿八经的学过五线谱之类的乐理,他就凭着自己的感觉不断地挑战笛子、大号。我想这就是他的精神支撑,是他可以向别人炫耀的资本,所以他乐此不疲。我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爸爸在我面前吹他新学的歌曲,妈妈在一旁为他伴奏,她怕爸爸吹着吹着又跑掉啦。他们眼神里的认真和内心的喜悦真是谁都偷不走的,我深深的被这份快乐给感染了。虽然吹的断断续续的,但是我觉得真心好。我不停地吹捧爸爸,他吹的就越起劲,他还偷偷跟我说:你何大爷也想学的,但他吹不响,所以也就来听听我吹过过瘾。我哈哈一笑,爸爸以为我不信吹的更带劲了。你看,不管人都大,生活阅历多丰富,他们永远都需要赞美和激励。我也深深的敬佩爸爸,在他这个年纪,记忆力、体力各方面都在走下坡路的年纪,居然还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学习一个可能他五年十年前都没想过的东西。好像那些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以后,以后的以后都会成为可能。
回家后的一天晚上,陪妈妈去拜访了李阿姨。得知李阿姨得了重病已经在床上躺了一个月后,我忽然觉得这世上的每一分钟对于有些人来说都可能是煎熬。两个半月前的她还不马不停蹄地身姿矫健地为我们这些人准备晚饭庆祝新年,现在却被病痛折磨的卧倒不起。不断地坏消息向她砸来,生意、丈夫、孩子,这些都是压在她身上的大山,可是这些在不是本人的我们眼中仅仅是一条条不幸的消息。我们同情、怜悯、可怜,但我们无济于事。唯一能做的,就是,看望她的时候带点水果,陪着她说说话。好在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成长。她的儿子瞬间长大了,十二岁的他很懂事很孝顺。每天放完学后立马回家照顾生意,爸妈吵架后在中间调节。阿姨说起他的时候又高兴,又悲伤。她说,每天看着孩子那么懂事她好惭愧,每天看着他吃着不怎么新鲜的饭菜她好难过。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快快长大变得更懂事更听话,而当他们长大明事理的时候他们又想孩子走慢些再慢些。后来,我想明白了,这就是作为父母的最最简单的心理。圣经诗篇里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凡你所作的,尽都顺利。所以,李阿姨,愿你要的,都给你。
在家玩电脑的时候,妹妹突然塞了一本本子给我,说是她写的小说让我看看哪里不好。顿时心里五味陈杂,高兴又难过。为妹妹开始尝试写小说而高兴,为自己难过。一直以来,我都好想写一个故事,一个属于我的故事。可是每次提笔的时候都被各种耽搁,以致到现在连篇正经的文甚至一段话都没,写,过。最近读了meiya的《慢慢来,一切都还来的及》里面说到“宁要一个完成,不要千万个开始。当你想做一件事的时候,就立马去做。”很为这段感动,这正是我此刻乃至很长一段时间缺乏的冲劲和坚持。想的多,做的少。所以,我想开始写写吧,即使不好那也是我心中的话啊。
引用书里的话来激励下自己和在看的你。
“人生从来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每天做那么一点点,时间一长,你就会看到自己的成长。”
不知是不是到了二十,就越发觉得时间过的快。以前,我从没注意过妈妈头上的一丝丝白发,最近,我发现那些藏在黑发里的白线已如雨后春笋般的在我不知不觉中爬上了妈妈的梢头。看后,鼻子好酸。原来,那么强大的妈妈也会老,也会脆弱。
在家的每餐都吃到撑。妈妈不停地为我加菜,我说:“妈,你能不把我当客人样的对待么?”妈妈呵呵笑:“没有啊”爸爸说:“你妈知道你现在不怎么爱吃辣后,所有的菜辣椒、盐都减半了我都觉得没味了。”鼻子再次泛酸,眼睛也有些许湿意。是的,又感性了。当时想到一句话:父母会把他们一切都给你,小到嘴里的饭,大到生命,只要你要的,他们有的。而他们要的,只是,你好。
母亲节,我没送任何礼物也没说什么长情的告白。只是简单的说了一句:妈,节日快乐。说完,我妈都快感动的哭了。你看,他们要的就是那么的少。
回程途中遇到意外,火车晚点未定而后又取消了班次。我也急着回去,当时真如热锅上的蚂蚁,我已经准备好最坏的打算的时候出现了一位姐姐,我们一起挤上了另一趟车,一路畅通无阻并准时到达。只要你坚持,好运真的就会来。
最后,归期有时,感动永在。愿他们不老,我们依旧年轻。
真是久违了,一切都还是原样,但是又有些许的不同。我家来了新的小伙伴——大号。爸爸视若珍宝,这是他的新宠。每天下班后,他都会打开电视听听当天的新闻,另一边捣鼓他的新乐器。爸爸从来不是个音乐天才,每次唱歌都跑掉。也从来没正儿八经的学过五线谱之类的乐理,他就凭着自己的感觉不断地挑战笛子、大号。我想这就是他的精神支撑,是他可以向别人炫耀的资本,所以他乐此不疲。我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爸爸在我面前吹他新学的歌曲,妈妈在一旁为他伴奏,她怕爸爸吹着吹着又跑掉啦。他们眼神里的认真和内心的喜悦真是谁都偷不走的,我深深的被这份快乐给感染了。虽然吹的断断续续的,但是我觉得真心好。我不停地吹捧爸爸,他吹的就越起劲,他还偷偷跟我说:你何大爷也想学的,但他吹不响,所以也就来听听我吹过过瘾。我哈哈一笑,爸爸以为我不信吹的更带劲了。你看,不管人都大,生活阅历多丰富,他们永远都需要赞美和激励。我也深深的敬佩爸爸,在他这个年纪,记忆力、体力各方面都在走下坡路的年纪,居然还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学习一个可能他五年十年前都没想过的东西。好像那些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以后,以后的以后都会成为可能。
回家后的一天晚上,陪妈妈去拜访了李阿姨。得知李阿姨得了重病已经在床上躺了一个月后,我忽然觉得这世上的每一分钟对于有些人来说都可能是煎熬。两个半月前的她还不马不停蹄地身姿矫健地为我们这些人准备晚饭庆祝新年,现在却被病痛折磨的卧倒不起。不断地坏消息向她砸来,生意、丈夫、孩子,这些都是压在她身上的大山,可是这些在不是本人的我们眼中仅仅是一条条不幸的消息。我们同情、怜悯、可怜,但我们无济于事。唯一能做的,就是,看望她的时候带点水果,陪着她说说话。好在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成长。她的儿子瞬间长大了,十二岁的他很懂事很孝顺。每天放完学后立马回家照顾生意,爸妈吵架后在中间调节。阿姨说起他的时候又高兴,又悲伤。她说,每天看着孩子那么懂事她好惭愧,每天看着他吃着不怎么新鲜的饭菜她好难过。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快快长大变得更懂事更听话,而当他们长大明事理的时候他们又想孩子走慢些再慢些。后来,我想明白了,这就是作为父母的最最简单的心理。圣经诗篇里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凡你所作的,尽都顺利。所以,李阿姨,愿你要的,都给你。
在家玩电脑的时候,妹妹突然塞了一本本子给我,说是她写的小说让我看看哪里不好。顿时心里五味陈杂,高兴又难过。为妹妹开始尝试写小说而高兴,为自己难过。一直以来,我都好想写一个故事,一个属于我的故事。可是每次提笔的时候都被各种耽搁,以致到现在连篇正经的文甚至一段话都没,写,过。最近读了meiya的《慢慢来,一切都还来的及》里面说到“宁要一个完成,不要千万个开始。当你想做一件事的时候,就立马去做。”很为这段感动,这正是我此刻乃至很长一段时间缺乏的冲劲和坚持。想的多,做的少。所以,我想开始写写吧,即使不好那也是我心中的话啊。
引用书里的话来激励下自己和在看的你。
“人生从来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每天做那么一点点,时间一长,你就会看到自己的成长。”
不知是不是到了二十,就越发觉得时间过的快。以前,我从没注意过妈妈头上的一丝丝白发,最近,我发现那些藏在黑发里的白线已如雨后春笋般的在我不知不觉中爬上了妈妈的梢头。看后,鼻子好酸。原来,那么强大的妈妈也会老,也会脆弱。
在家的每餐都吃到撑。妈妈不停地为我加菜,我说:“妈,你能不把我当客人样的对待么?”妈妈呵呵笑:“没有啊”爸爸说:“你妈知道你现在不怎么爱吃辣后,所有的菜辣椒、盐都减半了我都觉得没味了。”鼻子再次泛酸,眼睛也有些许湿意。是的,又感性了。当时想到一句话:父母会把他们一切都给你,小到嘴里的饭,大到生命,只要你要的,他们有的。而他们要的,只是,你好。
母亲节,我没送任何礼物也没说什么长情的告白。只是简单的说了一句:妈,节日快乐。说完,我妈都快感动的哭了。你看,他们要的就是那么的少。
回程途中遇到意外,火车晚点未定而后又取消了班次。我也急着回去,当时真如热锅上的蚂蚁,我已经准备好最坏的打算的时候出现了一位姐姐,我们一起挤上了另一趟车,一路畅通无阻并准时到达。只要你坚持,好运真的就会来。
最后,归期有时,感动永在。愿他们不老,我们依旧年轻。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