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路标——青岛酒吧文化断想
在百年的河流里,青岛史上除了零星的咖啡馆似乎未存在过真正意义上的酒吧。狄俄尼索斯的垂青好像始于1995年的"世纪末"和"艾丽丝"酒吧。文化人刘辉明和陈群合开的这间"世纪末"大多以文人骚客为主。"占边"香气的包围中是城市与文化的对话,青啤碰撞声中是对生活的抗议和对明天的期望!这是一个圈子,对某一些人颇有引力,酒水虽有点贵,但很多男男女女还是络绎而来,在黑红色调的世界里争论和私语。"艾丽丝"的火爆和老外的捧场有关,也同岛城夜生活的贫乏相关。泡吧的客人大多是小资、白领和寂寞难耐的女士......
第一家与摇滚和激情有关的酒吧是1998年"香格里拉"对面的"Y·S"酒吧,5人组合为岛城乐界的职业杀手,夜夜同"蝙蝠吧"里的老外乐队打擂台。领军人物为原"傀儡乐队"的创始人王音。中外歌迷高朋满座,各路乐队前来观摩助阵。在重金属的噪声中,酒客纵情欢叫,在喃喃私语的软摇滚旋律中,男女交杯,情意绵绵。100多首英文经典响彻在灯红酒绿的大厅内。思乡的老外们在那里忘掉了乡愁,热恋的情侣们在那儿盟订了心灵之约。同行们在那儿交流和偷到了多种技法和信息。"Y·S"酒吧的火爆和乐队的精彩,事隔多年的今天,仍使人历历在目。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在千禧年的前夕,由于种种缘故,"Y·S"随着"二疗"围墙的倒塌而夷为平地......
5年前在"丽晶"斜对面的大院里藏着一间"欢乐时光"酒吧。室内的光线和装饰有些忧郁,有些怀旧。经理人王志新是"海牛歌"的作者,招引了许多歌手和音乐人。李永每晚在此孤独吟唱,在自弹自唱中,用无奈的声腔送给大家欢乐。圈里人的聚堆,已分不清是歌手在欢唱还是客人在尽兴。歌声荡漾在人潮中,和声飘逸在男欢女爱的心田。原创歌手在此演绎、宣泄和疯想!"欢乐时光"仅欢乐了两年,随着王志新的北上漂流,"欢乐时光"也就随着漂流了......但我想它也许也漂流进了很多泡吧人的心里了......
在3年前闻名于岛城的"乐邦都市",诞生在天主教堂背影下的一间女澡堂内。几扇长方形的落地窗和一条特长型吧桌相呼应着。拥挤的男女,嘈杂的声音显得这间老房子特高旷、颇意味。靠近洗手间的达利式的红沙发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非常猩红,格外性感!由2个巴黎外省人和2个青岛外地人合开的"乐邦",一夜之间凝聚了四方的夜猫子,有人在酒后拿大顶,有人站在吧凳上呼喊,洋妞在扭屁股,韩国女人在撩大腿,还有外国佬同他的青岛情人的情人在动——蹲、蹭、蹦......在静穆的教堂背影下,"乐邦"更加光怪陆离,屋内的狂欢声也更加放纵和淫荡!这也让成队排列的的士司机领略了什么叫酒吧,什么叫夜生活!很多不同流派的乐队在此制造过。被禁止的第六代电影"车站""小武的故事"在酒吧的放映开了岛城酒吧之先例。吉他高手叶天源在漂洋前同音乐人林迅在此疯狂地掀起了"乐邦"的最后一个高潮!随着老张的离去,也随着新市区五彩缤纷的酒吧群落的崛起,衰落的"乐邦"已在去年变成了一个音乐餐吧......
三年前在远离闹市区的老工业区沧口,从地下冒出了"地下音场"酒吧。它像一声春雷一般炸响了青岛的摇滚乐界。全市的乐队、乐迷、另类分子从四面八方涌向沧口,奔向"地下音场"。乐队天天操练、夜夜滚动!在烟雾缭绕里我看见了"烟雾乐队",在雪白的啤酒沫里发现了"水"乐队,在男女碰杯中我听到了"水中"乐队,我望见了"蚂蚁"乐队在此爬行、宣战!媒体中唯一有使命感的藏杰光临多次,"灰姑娘"陈锦斐经常来此鼓动!这是青岛地下乐队较完整的大阅兵,也是摇滚乐队空前的一次集体大示威!岛城最年轻的老板陈鹏,在客观和残酷的现实洪流中,他的理想和抱负被无情的淹没了。"音场"的结局也间接导致了乐队的分崩离析,唯一艰难存活下来的是"黄梁公主"。事后跟老朋克王音谈起,他说:"沧口是青岛摇滚的重镇,正如利物浦曾是世界摇滚的重镇!‘音场'的倒闭,就如当年纽约Mercer酒吧的完蛋!但是,CBGB酒吧早已接过了Mercer的朋克精神大旗,这杆大旗今天仍在纽约上空飘扬!"我思忖,青岛的CBGB在哪儿?重温那难忘的往昔,除了记忆,似乎也只剩下于淼制作的唱片《来自地下的声音》可以慰藕了。我替陈鹏难过,替青岛乐队伤心,也替这座城市悲哀!......
"音乐厨房"的登场亮相,使去年的青岛夜生活大放异彩,大量外地乐队的涌入也为青岛摇滚乐队建立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冒险大胆地请来了外地的朋克乐队,影响了岛城的音乐生活。靓丽迷人的吧女增添了"厨房"的情色氛围,为夜幕下繁火似锦的香港路,增添了一道蓝色的风景。不安分的另类、新新人类以及许多亚文化分子都曾在这happy、crazy!很多消费不起的年轻歌迷合伙买瓶啤酒为乐队呐喊助威。激情的老张风风火火地张罗着,大有要把这城市改变之势。由于种种缘故,除了热烈的活动外,来此泡吧的客人,大多是圈子里的。有感觉的酒吧间仅占了这座老楼的一部分,整体上甚是不协调和浪费。当然,比萨饼还是很地道的。醒后的老张终于现实的把"厨房"变成了真正的厨房——La Villa西餐吧了。
爵士乐在万家灯火的闽江路街角上飘荡着。2002年世界杯的那个夜晚"街角爵士"闪现了。生意从清淡到渐渐再到火爆,是和老董的苦心打理和环境营造分不开的。"街角"的地理位置可为夜青岛的中心点,内部考究的装潢可谓独具匠心,墙面上的照片和招贴,让人有身临曼哈顿的某个酒吧之感。善谈的老董曾说他起初要开一家书店,调查了一番,最终决定开一间酒吧。品饮着高地威士忌,聆听着纽奥良的老爵士,发誓要老死在酒吧的老董,可能在"乐邦"泡吧时已经预谋了"街角"的今天。这里时而有乐队演唱,水平般般,和这浪漫的情调不太搭调。那耀眼的吧台和别致的吧凳聚集了小资、白领和落魄的老外。在炎热的午夜,陶醉的酒客们常常蹲坐在大门口,此番夜景真有点纽约Birdland酒吧的影像......"街角"虽然不错,但它终归不是波西米亚们的老家。
从"城市猎人"陶老大到"猎人公社"的老陶,这家沙龙式的酒吧有了些许变化,那涂鸦满墙的字依然还在,杂乱无序的地方名人的照片贴满了整个墙壁。原木大长条凳和阴暗角落里的钢琴是"公社"的特点之一,钢琴上的"大师"剧照已成了这间酒吧的道具。"老房子"的李明经常在此小栖、夜话。赵德伟的白笼子悬挂在屋顶,它同对面屋顶的红绸缎相呼应着,在午夜中让我浮想起15年前的那个夏天......疲倦的老板始终面带微笑,就像尼斯酒吧里的那个经常给梵高赊账的法国老爹!除了原创的"小碟榨菜",近期又新添了一道怀旧大餐——即20年前明霞路马路吉他二人组合:三牛和小喇叭。他们声嘶力竭的演唱已失去了当年的激情和纯朴了,但那"希望的飞行船"还是把人们带回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年代。看来,不管什么风格的音乐,在此时都能打开记忆的闸门......"公社"如果能坚持自己的风格,我想它大有希望......
书城侧面的"老杰克"倒是一家地道的静吧,老王是岛城20年前第一位调酒师,风传见过的酒比女人还多!我经常与他谈酒品酿,老王确实比很多老板和老外要懂酒文化。如苏格兰高地上的纯麦与谷麦威士忌的不同,烟薰味很浓的"迪沃斯"醇香四溢的"兰牌"、"芝华士"的各异,美国的"波本"和"加拿大威士忌"的区别等。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他的生活已融进了酒的芬芳里了。前些天去泡吧,闲聊中豁达的老王有些惆怅,问其缘由才知,又要搬迁了。一个懂酒、爱酒且善酒吧的老王又要上路了......
远眺大海的"向日葵"已脉脉独居了8个年头。座落在大沽路居民区的"摩加"也有五年多了。画画出身的李亮一直在营造一个画家之家。大沽路上坡曾有一间"蓝音"酒吧,在蓝色的墙、蓝色的光下,孤独的小号在忧郁地倾诉着、呻吟着......"百盛"旁的"自由人"酒吧是"80后"男女快乐的老窝,你想泡吧请别忘了拿着或借个ZIPPO打火机。散漫的江苏路夜晚有点点红灯。静谧的大学路上有几家情调酒吧。如画的太平角有家老字号"郎园",你可以带着情人在韩锐的"爱的罗曼司"中回忆爱之欢乐和忧伤。从老城区延安一路的北端"红鹦鹉"、"红辣椒""高地"到南端的"基地",大多早已人去楼空了......延安三路下坡有一家孤独的"光阴的故事"。东部漳州路有家名字不俗的"简单日子"和对面的"甲壳虫",虽然火爆可实在无法恭维。一直往前走,然后往右拐,有家小酒吧"叶赫那拉氏",喜欢古诗词和崇拜张爱玲的小妹有些落寂,有点"最后的贵族"之遗风......穿过楼梯走出小区,"欧洲风情"的苏晓却是风情万种,可惜在SARS风行的春季,打烊转手了。书城后面的"挪威森林"、"十一月"和"圣岛"就不说了......"爱尔兰吗啡"和最新最大的"列侬"就不描述了......
酒吧,在西方国度里就是普罗大众夜生活的聚集地,就像中国南方的茶馆,也就像青岛的散啤馆。弥漫着色情和怀旧气息的维也纳酒吧丛林中,卡夫卡专座在某个角落里呆着,里尔克同放纵的莎乐美曾在某个酒吧里幽会。那充满传奇色彩的蒙马特尔酒吧村落里,阿波里奈尔常在那儿诵读新诗。刚到巴黎的毕加索经常在"黑猫"酒吧狂饮和寻乐!左岸的"多姆"酒吧里纷至杳来的人群中,有一位来自美国的亨利·米勒,他一边挑着情,一边写着他的《北回归线》。曾经年轻的萨特正同波伏娃在"罗童德"酒吧争论着同性恋和双性恋......纽约西村的Paul Colbys自1961年至今夜仍在摇滚着!东村的"地窖"酒吧里,金斯伯格常在此"嚎叫"!
城市与人有关,人同城市有约!生活方式决定了一个城市的风格。青岛至今没有一家独具自己风格且坚持多年的酒吧!酒吧是一种文化!酒吧是纵情欢娱的乐园!酒吧也是精神的放逐地!酒吧更是城市生活的路标!但今天的青岛还没有路标出现!夜幕下的青岛路标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