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褶哲学
她喜欢激烈粗暴,她是要在狂暴中才感到自己的存在,或是要在撕裂的边缘中才能充满。撕裂代表皱褶的极限,在极限处,女性可以肯定空洞确实被填满。
皱褶在性爱里,令人产生很多遐想;皱褶可算是女性心理的典型,形容女性为空洞、无物(齐泽克语:Women do not exist),似乎没有皱褶这概念更具主体性。空洞渴望填满,而皱褶渴望的不是解开,不是皱褶的打开使内里细节外显,而是渴望描绘、勾勒(trace)。
齐泽克说Women do not exist,指的是女性心理(他用的是woman function)渴求绝对满足,而这种满足不存在,所以女性这个空洞绝对的不存在。这个「女性心理」不是说女人的心里,是指一种心理范式,这种范式为许多女性共有,所以称为女性,其实不限于女人。中国女性常见这种倾向,就是对男性有永远无法填满的渴望,由婚姻到房子、生儿育女、物质满足或者性爱,片刻满足的结果是带来更多的欲望。
皱褶更有主体性,因为空洞只是皱褶的负空间,而皱褶才是女性的主体,Deleuze认为知识是追求皱褶的打开,但我认为皱褶打开了就不再存在,谜团打开了就失去其神秘。皱褶期望的是紧贴的描绘勾勒,把她的细节、线条探索清楚但保留她的折迭,在紧贴中产生快感满足。
皱褶若不进入里面探索,而只在外面一闪而过,呈现出来的就是某些现象的断裂、不解,也就是谜团。所以求解、意义的创造,在齐泽克来说就是phallic function,阳具就是意义。但若用皱褶哲学来说,阳具的意义创造应该透过勾勒产生意义,而不是透过填塞空洞。
天水围的日与夜所做的就是纯粹的勾勒,一种事物的白描,纯然的女性叙事方式,把皱褶描绘而不强求其解。例如主角鲍起静的丈夫是怎样死的,阿婆的故事前因后果没有详实,或是,祖母吃的粥究竟是谁做的。难怪有评论认为这片烂透(http://www.douban.com/subject/discussion/15366701/),因为电影并不描述意义,或说,它目的不在于产生意义。
皱褶在性爱里,令人产生很多遐想;皱褶可算是女性心理的典型,形容女性为空洞、无物(齐泽克语:Women do not exist),似乎没有皱褶这概念更具主体性。空洞渴望填满,而皱褶渴望的不是解开,不是皱褶的打开使内里细节外显,而是渴望描绘、勾勒(trace)。
齐泽克说Women do not exist,指的是女性心理(他用的是woman function)渴求绝对满足,而这种满足不存在,所以女性这个空洞绝对的不存在。这个「女性心理」不是说女人的心里,是指一种心理范式,这种范式为许多女性共有,所以称为女性,其实不限于女人。中国女性常见这种倾向,就是对男性有永远无法填满的渴望,由婚姻到房子、生儿育女、物质满足或者性爱,片刻满足的结果是带来更多的欲望。
皱褶更有主体性,因为空洞只是皱褶的负空间,而皱褶才是女性的主体,Deleuze认为知识是追求皱褶的打开,但我认为皱褶打开了就不再存在,谜团打开了就失去其神秘。皱褶期望的是紧贴的描绘勾勒,把她的细节、线条探索清楚但保留她的折迭,在紧贴中产生快感满足。
皱褶若不进入里面探索,而只在外面一闪而过,呈现出来的就是某些现象的断裂、不解,也就是谜团。所以求解、意义的创造,在齐泽克来说就是phallic function,阳具就是意义。但若用皱褶哲学来说,阳具的意义创造应该透过勾勒产生意义,而不是透过填塞空洞。
天水围的日与夜所做的就是纯粹的勾勒,一种事物的白描,纯然的女性叙事方式,把皱褶描绘而不强求其解。例如主角鲍起静的丈夫是怎样死的,阿婆的故事前因后果没有详实,或是,祖母吃的粥究竟是谁做的。难怪有评论认为这片烂透(http://www.douban.com/subject/discussion/15366701/),因为电影并不描述意义,或说,它目的不在于产生意义。
-
黁凊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26 22:36:23
-
小三叫陈奕迅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9-12 16:45:04
-
Fong Cheu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2-12 16: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