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片断:黑格尔和海德格尔关于否定性概念的争论
关于海德格尔与黑格尔在否定性概念上的争论。可争论的点很多,但作为主导思想的主导线索的究竟是哪一点?还是要落实到存在论差异上来,落实到存在与存在者的存在论区分上来。如何落实?如何相关于黑格尔的否定性概念?否定性要被思考为何种否定性?是谁的否定性?否定性是从哪儿来的?它是否有其根源?海德格尔将黑格尔那里的否定性理解为区分。什么样的区分?意识的区分。什么样的意识?自身透明的绝对意识。什么样的自身透明的绝对意识?在自身表象的意义上对存在的存在性作出保证的绝对意识。存在消融在绝对意识之中,例如黑格尔那里的纯思。意识区分意识自身和对象。存在在意识面前成为了对象性的。
区分的根据是什么?是意识的自身区分行动,还是存在自身的差异性?前者属于黑格尔的视野,后者属于海德格尔的问题领域。对海德格尔而言,否定性始终意味着存在区分,意味着差异。如果差异能够被消除,或者在黑格尔的意义上被扬弃,那么这个否定性就不再是否定性。否定性必须是作为否定性的否定性。回到基本的问题上来:思想与存在的关系。海德格尔的遗言:思想的事情的规定。何者构成思想的事情?是存在,还是思想自身?对海德格尔而言,思想的事情是存在;对黑格尔而言,思想的事情是思想自身,最终是自我把握的绝对观念本身。对思想的事情进行规定的是什么?是存在还是思想自身?对此需要争论。问题没有那么简单。如何在作为差异的差异这一视野之内来思考否定性?海德格尔将作为差异的差异看作是否定性的起源,而非黑格尔那里的否定性的起源。原因在于,黑格尔那里的否定性是没有疑问的,是没有另外的起源的,它归属于思想的本质。它在思想自身的自明性之下成为同样自明的基本规定:有否定性。
但对思想的争执来说,跳出黑格尔的概念规定来追问否定性的起源仍然是可能的,甚至是必须的。回到思想自身上来:第一、思想总是关于某种东西的思想,或者是关于思想自身,或者是关于非思想自身:存在。第二、因而思想与所思之间构成基础性的意向性关系。所思被思想所思想时可以说思想对所思作出了否定。这里我们不考虑康德以来的思想是否能够切中存在这一认识论问题。仅就思想与存在的意向性关系来谈论思想的事情及其规定。这是什么意思?思想-存在,属于思想与存在共属一体的结构。在黑格尔看来,思想对存在进行思考乃是思想的一种对存在进行观念化的过程,通过思考,存在在思想之中达到其真理。因而存在在与思想的关联与非关联之中得到区分:未得到思考的存在与得到了思考的存在之间构成一种存在的否定性。思想在与存在的关系之中,通过观念化对存在作出了否定,存在在思想中成为了思想关于存在的观念。这个存在的观念在观念论者,比如在黑格尔这里被设定为了存在的真理,凭借于它被思想所揭示。
观念论者,尤其是绝对观念论者黑格尔,将存在的真理理解为存在的观念。这个存在的观念不是指一般关于存在的抽象意识,而是存在在与思想的关系中展示其规定。存在必须在思想之中被揭示为它关于自己的规定。缺乏这种规定性,存在就只是抽象的,因而在内容的意义上乃是非存在,是存在的抽象否定和非真理。在海德格尔看来,黑格尔通过观念化活动所把握到的不是存在,而是存在者。能够通过意识的表象行为被带入到思想之中的存在,是存在者,而非存在。有一种同一律在黑格尔那里被设定为了前提:思想与存在的同一。然而却是这样的同一:存在在思想的规定之下被同一化为思想关于存在的观念,成为透明的存在。黑格尔关注于思想对于存在的否定性。虽然逻辑学的开端,即存在,被理解自身具有否定性,但是这个存在实际上是被思想所绝对中介过了的存在,因此恰好是存在之概念。按照黑格尔,存在能够在思想对它进行思考的观念化活动中变得透明起来,变得无所遮蔽。存在的真理要在思想中得到揭示,需要逻辑的确定性。
因此,存在在黑格尔那里通过思想的绝对中介而达到了一种绝对的否定,一种否定之否定,达到了其真理:存在(作为直接性和无规定性)直接是它自己的非真理,然而它自身包含有全部的规定,这一点只有在思想之中才能够得到揭示,由此思想构成对存在的否定,但是这个否定是存在反思到思想中去的自我否定。在思想与存在的关系之中,思想对于存在的否定还只是这个结构中根据思想方面而来的否定性之一。与黑格尔相反,海德格尔根据存在来理解思想与存在之间的否定性:第一、思想获得关于存在的真理,仅当存在自身敞开为真理,即存在自身去蔽;第二、存在自身去蔽意味着存在同时也在自身遮蔽。这里存在否定性。存在自身遮蔽与自身去蔽所包含的否定性:第一、存在自身去蔽是对其自身遮蔽的一种否定;第二、存在自身遮蔽是对其自身去蔽的一种否定。其中的这第二种否定复又包含两种否定:第一、存在自身遮蔽是对于自身去蔽的存在本身的否定;第二、存在自身去蔽是对对存在的去蔽进行观念化把握的思想的一种否定。
由于存在在自身遮蔽的同时在进行自身去蔽,而在自身去蔽的同时在进行自身遮蔽,因而在存在在自身中造成了自己与自己的区分,这一点在与思想的关系上形成一种作为差异的差异,它表现为:第一、存在在自身去蔽被把握到思想中去时被理解为了存在者,由于存在同时自身遮蔽,因此存在与存在者之间具有差异。第二、由于存在在自身去蔽之时总是也在自身遮蔽,因此思想对于存在的把握并非是存在的全部真理,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差异对于思想而言成为了不可消除的差异,凭借于这种差异乃是作为差异的差异。就此而言,黑格尔那里在绝对理念之中成为无所遮蔽的真理的那种存在,在海德格尔看来似乎只是一个理性的神话。现在来梳理一下这里的思想步骤:首先,思想与存在之间被理解为具有一种意向性的关系结构。第二,从绝对观念论的角度,存在能够在思想之中达到真理,成为对思想来说的无所遮蔽的透明的存在。第三,从存在论差异的角度,思想与存在之间存在一种不可消除的差异关系,正是这种差异构成了否定性本身的起源。
黑格尔能否以及如何反驳海德格尔所提出来的争议?如果说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差异是不可消除的,我们必须同时也要承认,存在与思想之间的必然关联也是不可消除的。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差异也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一种关于存在的思想。思想能够在自身中区分自己对存在论差异的把握和这个存在论差异本身。海德格尔那里的存在论差异所可能面临的困境。第一、存在的自身去蔽和自身遮蔽究竟通过何种方式得到把握?依然还是要通过思想。然而是何种思想?不是形而上学的思想。然而非形而上学的思想是何种思想?接受来自于存在本身的尺度的那种思想?然而存在本身的尺度是何种尺度?它如何被思想接纳为尺度?第二、如果说否定性在作为差异的差异那里具有其起源,这是否就一定意味着否定性就是被消除掉和被扬弃掉的?难道不能把存在那里的作为差异的差异本身设想为一种本源的否定性吗?差异之所以发生,不正是因为存在自己的否定性吗?存在的自身遮蔽和自身去蔽之间的否定关系不正是一种达到了平衡的否定性吗?因而在存在的自身遮蔽与自身去蔽之间,作为一种交互否定和交互规定的存在论区分,难道不是在结构上具有一种否定之否定的结构吗?海德格尔将否定性的起源放置在不可消除的差异当中,但是这个差异本身为什么不能够被看作是否定性的一种样式?黑格尔逻辑学将区分和差异看作是本质的否定性的环节。为什么?这与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的争执一起构成这个争执所要追问的事情。
区分的根据是什么?是意识的自身区分行动,还是存在自身的差异性?前者属于黑格尔的视野,后者属于海德格尔的问题领域。对海德格尔而言,否定性始终意味着存在区分,意味着差异。如果差异能够被消除,或者在黑格尔的意义上被扬弃,那么这个否定性就不再是否定性。否定性必须是作为否定性的否定性。回到基本的问题上来:思想与存在的关系。海德格尔的遗言:思想的事情的规定。何者构成思想的事情?是存在,还是思想自身?对海德格尔而言,思想的事情是存在;对黑格尔而言,思想的事情是思想自身,最终是自我把握的绝对观念本身。对思想的事情进行规定的是什么?是存在还是思想自身?对此需要争论。问题没有那么简单。如何在作为差异的差异这一视野之内来思考否定性?海德格尔将作为差异的差异看作是否定性的起源,而非黑格尔那里的否定性的起源。原因在于,黑格尔那里的否定性是没有疑问的,是没有另外的起源的,它归属于思想的本质。它在思想自身的自明性之下成为同样自明的基本规定:有否定性。
但对思想的争执来说,跳出黑格尔的概念规定来追问否定性的起源仍然是可能的,甚至是必须的。回到思想自身上来:第一、思想总是关于某种东西的思想,或者是关于思想自身,或者是关于非思想自身:存在。第二、因而思想与所思之间构成基础性的意向性关系。所思被思想所思想时可以说思想对所思作出了否定。这里我们不考虑康德以来的思想是否能够切中存在这一认识论问题。仅就思想与存在的意向性关系来谈论思想的事情及其规定。这是什么意思?思想-存在,属于思想与存在共属一体的结构。在黑格尔看来,思想对存在进行思考乃是思想的一种对存在进行观念化的过程,通过思考,存在在思想之中达到其真理。因而存在在与思想的关联与非关联之中得到区分:未得到思考的存在与得到了思考的存在之间构成一种存在的否定性。思想在与存在的关系之中,通过观念化对存在作出了否定,存在在思想中成为了思想关于存在的观念。这个存在的观念在观念论者,比如在黑格尔这里被设定为了存在的真理,凭借于它被思想所揭示。
观念论者,尤其是绝对观念论者黑格尔,将存在的真理理解为存在的观念。这个存在的观念不是指一般关于存在的抽象意识,而是存在在与思想的关系中展示其规定。存在必须在思想之中被揭示为它关于自己的规定。缺乏这种规定性,存在就只是抽象的,因而在内容的意义上乃是非存在,是存在的抽象否定和非真理。在海德格尔看来,黑格尔通过观念化活动所把握到的不是存在,而是存在者。能够通过意识的表象行为被带入到思想之中的存在,是存在者,而非存在。有一种同一律在黑格尔那里被设定为了前提:思想与存在的同一。然而却是这样的同一:存在在思想的规定之下被同一化为思想关于存在的观念,成为透明的存在。黑格尔关注于思想对于存在的否定性。虽然逻辑学的开端,即存在,被理解自身具有否定性,但是这个存在实际上是被思想所绝对中介过了的存在,因此恰好是存在之概念。按照黑格尔,存在能够在思想对它进行思考的观念化活动中变得透明起来,变得无所遮蔽。存在的真理要在思想中得到揭示,需要逻辑的确定性。
因此,存在在黑格尔那里通过思想的绝对中介而达到了一种绝对的否定,一种否定之否定,达到了其真理:存在(作为直接性和无规定性)直接是它自己的非真理,然而它自身包含有全部的规定,这一点只有在思想之中才能够得到揭示,由此思想构成对存在的否定,但是这个否定是存在反思到思想中去的自我否定。在思想与存在的关系之中,思想对于存在的否定还只是这个结构中根据思想方面而来的否定性之一。与黑格尔相反,海德格尔根据存在来理解思想与存在之间的否定性:第一、思想获得关于存在的真理,仅当存在自身敞开为真理,即存在自身去蔽;第二、存在自身去蔽意味着存在同时也在自身遮蔽。这里存在否定性。存在自身遮蔽与自身去蔽所包含的否定性:第一、存在自身去蔽是对其自身遮蔽的一种否定;第二、存在自身遮蔽是对其自身去蔽的一种否定。其中的这第二种否定复又包含两种否定:第一、存在自身遮蔽是对于自身去蔽的存在本身的否定;第二、存在自身去蔽是对对存在的去蔽进行观念化把握的思想的一种否定。
由于存在在自身遮蔽的同时在进行自身去蔽,而在自身去蔽的同时在进行自身遮蔽,因而在存在在自身中造成了自己与自己的区分,这一点在与思想的关系上形成一种作为差异的差异,它表现为:第一、存在在自身去蔽被把握到思想中去时被理解为了存在者,由于存在同时自身遮蔽,因此存在与存在者之间具有差异。第二、由于存在在自身去蔽之时总是也在自身遮蔽,因此思想对于存在的把握并非是存在的全部真理,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差异对于思想而言成为了不可消除的差异,凭借于这种差异乃是作为差异的差异。就此而言,黑格尔那里在绝对理念之中成为无所遮蔽的真理的那种存在,在海德格尔看来似乎只是一个理性的神话。现在来梳理一下这里的思想步骤:首先,思想与存在之间被理解为具有一种意向性的关系结构。第二,从绝对观念论的角度,存在能够在思想之中达到真理,成为对思想来说的无所遮蔽的透明的存在。第三,从存在论差异的角度,思想与存在之间存在一种不可消除的差异关系,正是这种差异构成了否定性本身的起源。
黑格尔能否以及如何反驳海德格尔所提出来的争议?如果说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差异是不可消除的,我们必须同时也要承认,存在与思想之间的必然关联也是不可消除的。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差异也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一种关于存在的思想。思想能够在自身中区分自己对存在论差异的把握和这个存在论差异本身。海德格尔那里的存在论差异所可能面临的困境。第一、存在的自身去蔽和自身遮蔽究竟通过何种方式得到把握?依然还是要通过思想。然而是何种思想?不是形而上学的思想。然而非形而上学的思想是何种思想?接受来自于存在本身的尺度的那种思想?然而存在本身的尺度是何种尺度?它如何被思想接纳为尺度?第二、如果说否定性在作为差异的差异那里具有其起源,这是否就一定意味着否定性就是被消除掉和被扬弃掉的?难道不能把存在那里的作为差异的差异本身设想为一种本源的否定性吗?差异之所以发生,不正是因为存在自己的否定性吗?存在的自身遮蔽和自身去蔽之间的否定关系不正是一种达到了平衡的否定性吗?因而在存在的自身遮蔽与自身去蔽之间,作为一种交互否定和交互规定的存在论区分,难道不是在结构上具有一种否定之否定的结构吗?海德格尔将否定性的起源放置在不可消除的差异当中,但是这个差异本身为什么不能够被看作是否定性的一种样式?黑格尔逻辑学将区分和差异看作是本质的否定性的环节。为什么?这与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的争执一起构成这个争执所要追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