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养花福报
供养花的种种 功德福报
--------------------------------------------------------
节录<佛说华积陀罗尼神咒经>
若复有人如来灭后发菩提心。以一香华入僧伽蓝。举足下足作如是言。南无世尊。以此深解殷重信心。供养如来舍利宝塔。不以求报不以疑惑。未得解脱中间。若千万亿劫不堕恶道。
--------------------------------------------------------
节录《分别善恶报应经》
若复有人于如来塔施花供养。功德有十。何等为十。
一色相如花。
二世间无比。
三鼻根不坏。
四身离臭秽。
五妙香清净。
六往生十方净土见佛。
七戒香芬馥。
八世间殷重得大法乐。
九生天自在。
十速证圆寂。
如是功德。以花供养佛舍利塔获如斯果。
--------------------------------------------------------
节录<杂藏经>
王去世后。一人得庵罗树花。其色如金。是人得好花。欲为首饰即自惟念。此头无常。坏时狐狗食啖。粪土同流。何用严饰。即持入佛塔。见佛像相好。心生念言。此是释迦牟尼佛像相好。续念佛功德。佛是一切智人。大慈大悲。十力四无所畏等功德念已。心热毛竖。即以华上佛。上佛已念言。虽闻佛说一华供养必得大报。不知齐限多少。即出见劝化道人。问言。以一花散佛。得几许福德。答言。我厌世苦舍五欲。出家受戒而已。不读经书。如此深事。我不能知。当问读经聪明者。即往问读经道人。答言。我如画师。随所闻见。无有天眼神通。不能知见善恶果报。即示坐禅道人可往问。坐禅道人。上座是六通罗汉。必知此事。即便往问念佛功德。心热毛竖。以一花散佛。得几许福德。阿罗汉即为观之。舍此身已。次第受天上人中福德。一世至千万亿世。从一大劫。乃至八万大劫。福犹不尽。过是以往。不能复知。阿罗汉自以众所推举。一花果报。云何不知。即语此人。小住语已。遣化身至兜率天上。诣弥勒所。具称贤者所说。表之弥勒。得几许果报。弥勒答言。不能知。正使恒河沙等一生补处菩萨尚不能知。况我一身。所以者何。佛有无量功德福田甚良。于中种种果报无尽。待我将来成佛。乃能知之。
--------------------------------------------------------
节录《佛说杂藏经》
阿罗汉自以众所推举,一花果报,云何不知?即语此人:「小住。」
语已,遣化身至兜率天上,诣弥勒所,具称贤者所说,表之弥勒,得几许果报?
弥勒答言:「不能知!正使恒河沙等一生补处菩萨尚不能知,况我一身!所以者何?佛有无量功德,福田甚良,于中种
种果报无尽。待我将来成佛,乃能知之!」
--------------------------------------------------------
节录《佛说布施经》
(六)二十以花果施。得七觉支花。
(七)二十一以花鬘施。得脱贪嗔痴垢。
--------------------------------------------------------
词语解释:
七觉支即七菩提分。
又称七觉支、七等觉支、七遍觉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宝、七觉分、七觉意、七觉志、七觉支法、七觉意法,略称七觉。乃三十七道品中第六品之行法。(名数)又曰七菩提分,七觉支。俱舍论谓之七等觉支。
--------------------------------------------------------
节录《大般涅盘经》 的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二十二之一
若于佛法僧 供养一香灯 乃至献一花 则生不动国
--------------------------------------------------------
节录《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一
但以一华散虚空中念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
--------------------------------------------------------
节录《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
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
--------------------------------------------------------
节录《杂宝藏经》卷五则谓天女以华奉迦叶佛塔,依其功德生天上得金色身。
--------------------------------------------------------
节录《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二说,释迦佛在过去世曾向青衣宫女求得五叶莲花献给普光如来,普光如来授记他将来作佛
--------------------------------------------------------
节录《撰集百缘经》 中则记载有采花人,将所采集的花做成花蔓供佛塔,死后得升天之报;
--------------------------------------------------------
节录《贤愚经》卷二记述当年舍卫城 中有一富豪长者,家中生一男孩,时天雨众花,这是因为男孩在过去世曾采花至心礼敬圣贤僧人之 故;
--------------------------------------------------------
节录《佛说观佛三昧海经》
若有众生于佛灭后造立形像。幡花众香持用供养。是人来世必得念佛清净三昧。若有众生知佛下时种种相貌。系念思惟必自得见。
--------------------------------------------------------
节录《佛说千佛因缘经》
彼佛世尊法欲灭时。有诸比丘游行教化。时有一国名曰电光。有一长者名牢度跋提。修行外道事梵天法。电光大王遣千童子。供给彼人洒扫天庙。时千童子各持天华欲往天寺。于其中路见诸比丘持佛像行。童子问言。此是何神端正威光巍巍乃尔。诸比丘言。此大善寂像。童子问言。大善寂者。生何种姓有何等义。比丘答言。汝不知乎。过去久远须闍提王。弃国出家成无上道。号大善寂。于净光林入般涅槃。我等今者是其弟子。今我所持是善寂像。时千童子闻佛因缘。各持莲华以供养像顶礼像足。跋陀波罗。汝今当知。以是供养佛像因缘。时诸童子随寿长短各自命终。命终之后。即得值遇六十亿那由他诸佛。亲觐供养。于无上道得不退转。跋陀波罗。汝今当知。彼佛世中四山仙人数不可知者。今十方面各得成佛。时千童子华供养者。岂异人乎。我等贤劫千佛是也。
跋陀波罗。汝今当知佛灭度后。若诸四众若持一华供养佛像得二种福。何等为二。一者常得化生。二者形色端正。复得二果。一者恒得值遇诸佛。二者多生天上。时诸比丘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
节录《庄严王陀罗尼咒经》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
如是我闻......(略去部分经文,欲知详者可查找本经)
尔时世尊说此语已。大地忽然六种震动。此诸大众以妙花香。涂香鬘盖胜妙衣服。奉上世尊同声唱言。善哉善哉我等云何。得闻如来所说神咒。尔时世尊即说咒曰。
南谟萨婆呾他揭多喃(一)但侄他(二)勃睇(三)苏勃睇(四)卢迦毗卢计(五)卢迦伐底羯囒帝(六)萨埵阿伐卢羯泥(去七)萨婆呾他揭多阿提瑟耻帝(八)萨婆阿奢钵唎晡唎泥(去九)聚丁达囇(十)捺罗提婆布侍帝(十一)呾他揭多慎若那达睇(十二)呾他揭多阿提瑟侘泥娜(十三)萨婆卢迦速企婆跋睹(十四)萨婆羯磨钵唎钗耶野(十五)么么阿木羯写(自称已名十六)萨婆萨埵难者(十七)曷洛叉婆跋睹(十八)呾他揭多阿提瑟侘泥娜(十九)莎诃(二十但是口边作字者皆可弹舌道之)
善男子此之神咒。乃是三万如来之所宣说共所加护。我今亦复说此神咒。为欲利益一切有情。令得安乐常作拥护。除其病苦生诸佛国。
若复有人作如是念。如佛所说神咒功德。我今云何而能成就。即于晨朝早起清净。于一切有情兴大慈悲发怜愍心。除诸嫉妒憍慢嗔恚。恭敬一心于佛像前。香花饮食广兴供养。礼十方佛心祈所愿。诵此神咒满一百八遍。于一一遍各咒一花。以一一花供养于佛。此人即便随所愿求。悉皆如意。亦于梦中得见诸佛。临命终时睹佛菩萨。舍身之后必得往生极乐世界。寿命色力悉皆具足。一切怨仇并生欢喜。说此咒时六万有情得无生法忍。永除诸障所愿满足。
尔时世尊说此经已。观自在菩萨妙吉祥菩萨。一切大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节录《文殊菩萨问事经》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诸供养余花。用治众病或消恶毒。其法云何。若供养佛余花。般若波罗蜜花。佛足下花。菩提树花。转佛法之轮处花。塔花菩萨花。众僧花佛像花。其法云何。世尊用此花。有几种咒法。世尊。一切诸花云何入佛花中。世尊。用此花法。为有一种为有多种。此咒为有一种为有多种。佛告文殊师利。各各花各各咒。一一花咒一百八遍
诵佛花咒曰 南无佛闼写冶莎呵
般若波罗蜜花咒曰 那末柯卢履(民旨反)波若波罗蜜多裔[(嫡-女)/衣]莎诃
佛足花咒曰 那莫波陀制点耽盐莎诃
菩提树花咒曰 南无菩提逼力龛岚莎诃
转佛法之轮处花咒曰 南无达摩斫柯罗夜莎诃
塔花咒曰 那莫踰跛耶莎诃
菩萨花咒曰 南无菩提萨埵冶莎诃
众僧花咒曰 那莫僧伽冶莎诃
佛像花咒曰 那莫波罗底耶莎诃
文殊师利。咒经如是汝当受持。复告文殊师利。用此花法。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能信修行。应当早起清净澡漱。念佛功德恭敬此花。不以足蹈及跨花上。如法执取安置净器。
若人寒热冷水摩花以用涂身。若头额痛亦皆以涂。若吐利出血。或腹内烦痛以浆饮摩花。当服此花饮。若口患疮以暖水
摩花。唅此花汁。
若人多嗔。或以冷水或以沙糖。以摩此花饮服花汁。若多贪染。以灰汁摩花涂其隐处。复以冷水摩花涂其顶上。贪结渐
消。常为一切人所爱敬。
若天雨不止。于空闲处以火烧花。令雨即止。若天亢旱。在空闲处以花置水中。复咒冷水更洒花上。天即降雨。若牛马象等本性不调。以花饲之即便调伏。若诸果树花实不茂。以冷水牛粪摩取花汁。以灌其根不得践蹋。花实即多。
若田中多水苗稼损减。捣花为末以散田中。即得滋长。若高原陆地无有水处。请四比丘于其处布花。一日之中百八遍诵咒。次复一日更以新花布先花上。又诵咒一百八遍。如是乃至七日掘便得水。
若国多疾病以冷水摩花。涂螺鼓等吹击出声。闻者即愈。若敌国怨家欲来侵境。以水摩花。在于彼处用洒散之。即得退散。若于高山有磐石处。众多比丘于石上摩花。摩花既竟相与礼拜。久后石上自生珍宝。
若人愚痴取所供养花。数有百种下至七种。捣以为末以[牛*秦]牛酥。先诵咒百八遍。和以为丸如弹丸大。日服一丸服丸之时。亦诵咒百八遍。渐得聪明利根。一日之中能诵百偈。若人有所作取优钵罗花拘物头花分陀利花郁波罗花等。若水陆生花花有百种先以供养。后以水摩随其所须。或涂或散悉皆有果。
若得百种花。末以为散水和为丸。若恶重病摩其疮上其病即愈。若痈若疖若有诸毒。或服此丸或以涂傅。病即得除。若人常患气嗽身体消减。以大小麦汁摩于此花。涂其身上即便充悦。复以末利花汁和花散为丸。涂其额上。一切怨家见生爱念文殊师利。此花咒法。
南无佛闼写冶莎呵(一)那末柯芦履(民旨反)般若波罗蜜多[(嫡-女)/衣]莎诃(二)那莫波扡制点耽盐莎诃(三)南无菩提逼力龛岚莎诃(四)南无达摩斫柯罗夜莎诃(五)那莫鋀跋耶莎诃(六)南无菩提萨埵野莎诃(七)那莫僧伽野莎诃(八)那莫波罗底耶莎诃(九)
一一咒诵百八遍。此咒章句。汝于处处当说。如佛花法余花亦如是。佛说此祇夜。
善人足下尘。胜上最第一。于诸世界中。金山不能踰。
佛足下微尘。除断忧悲苦。不如彼金山。增长诸怖畏。
佛般若脚足。菩提佛法之轮处。塔及诸菩萨。众僧与佛像。
此处有九种。应当修供养。是于世间中。可礼可恭敬。
能断一切恶。灭除三界恼。功德自增长。寿命亦复然。
颜色常悦豫。端正有身力。所作恒吉祥。诸佛咸赞护。
--------------------------------------------------------
节录<佛说华积陀罗尼神咒经>
若复有人如来灭后发菩提心。以一香华入僧伽蓝。举足下足作如是言。南无世尊。以此深解殷重信心。供养如来舍利宝塔。不以求报不以疑惑。未得解脱中间。若千万亿劫不堕恶道。
--------------------------------------------------------
节录《分别善恶报应经》
若复有人于如来塔施花供养。功德有十。何等为十。
一色相如花。
二世间无比。
三鼻根不坏。
四身离臭秽。
五妙香清净。
六往生十方净土见佛。
七戒香芬馥。
八世间殷重得大法乐。
九生天自在。
十速证圆寂。
如是功德。以花供养佛舍利塔获如斯果。
--------------------------------------------------------
节录<杂藏经>
王去世后。一人得庵罗树花。其色如金。是人得好花。欲为首饰即自惟念。此头无常。坏时狐狗食啖。粪土同流。何用严饰。即持入佛塔。见佛像相好。心生念言。此是释迦牟尼佛像相好。续念佛功德。佛是一切智人。大慈大悲。十力四无所畏等功德念已。心热毛竖。即以华上佛。上佛已念言。虽闻佛说一华供养必得大报。不知齐限多少。即出见劝化道人。问言。以一花散佛。得几许福德。答言。我厌世苦舍五欲。出家受戒而已。不读经书。如此深事。我不能知。当问读经聪明者。即往问读经道人。答言。我如画师。随所闻见。无有天眼神通。不能知见善恶果报。即示坐禅道人可往问。坐禅道人。上座是六通罗汉。必知此事。即便往问念佛功德。心热毛竖。以一花散佛。得几许福德。阿罗汉即为观之。舍此身已。次第受天上人中福德。一世至千万亿世。从一大劫。乃至八万大劫。福犹不尽。过是以往。不能复知。阿罗汉自以众所推举。一花果报。云何不知。即语此人。小住语已。遣化身至兜率天上。诣弥勒所。具称贤者所说。表之弥勒。得几许果报。弥勒答言。不能知。正使恒河沙等一生补处菩萨尚不能知。况我一身。所以者何。佛有无量功德福田甚良。于中种种果报无尽。待我将来成佛。乃能知之。
--------------------------------------------------------
节录《佛说杂藏经》
阿罗汉自以众所推举,一花果报,云何不知?即语此人:「小住。」
语已,遣化身至兜率天上,诣弥勒所,具称贤者所说,表之弥勒,得几许果报?
弥勒答言:「不能知!正使恒河沙等一生补处菩萨尚不能知,况我一身!所以者何?佛有无量功德,福田甚良,于中种
种果报无尽。待我将来成佛,乃能知之!」
--------------------------------------------------------
节录《佛说布施经》
(六)二十以花果施。得七觉支花。
(七)二十一以花鬘施。得脱贪嗔痴垢。
--------------------------------------------------------
词语解释:
七觉支即七菩提分。
又称七觉支、七等觉支、七遍觉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宝、七觉分、七觉意、七觉志、七觉支法、七觉意法,略称七觉。乃三十七道品中第六品之行法。(名数)又曰七菩提分,七觉支。俱舍论谓之七等觉支。
--------------------------------------------------------
节录《大般涅盘经》 的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二十二之一
若于佛法僧 供养一香灯 乃至献一花 则生不动国
--------------------------------------------------------
节录《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一
但以一华散虚空中念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
--------------------------------------------------------
节录《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
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
--------------------------------------------------------
节录《杂宝藏经》卷五则谓天女以华奉迦叶佛塔,依其功德生天上得金色身。
--------------------------------------------------------
节录《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二说,释迦佛在过去世曾向青衣宫女求得五叶莲花献给普光如来,普光如来授记他将来作佛
--------------------------------------------------------
节录《撰集百缘经》 中则记载有采花人,将所采集的花做成花蔓供佛塔,死后得升天之报;
--------------------------------------------------------
节录《贤愚经》卷二记述当年舍卫城 中有一富豪长者,家中生一男孩,时天雨众花,这是因为男孩在过去世曾采花至心礼敬圣贤僧人之 故;
--------------------------------------------------------
节录《佛说观佛三昧海经》
若有众生于佛灭后造立形像。幡花众香持用供养。是人来世必得念佛清净三昧。若有众生知佛下时种种相貌。系念思惟必自得见。
--------------------------------------------------------
节录《佛说千佛因缘经》
彼佛世尊法欲灭时。有诸比丘游行教化。时有一国名曰电光。有一长者名牢度跋提。修行外道事梵天法。电光大王遣千童子。供给彼人洒扫天庙。时千童子各持天华欲往天寺。于其中路见诸比丘持佛像行。童子问言。此是何神端正威光巍巍乃尔。诸比丘言。此大善寂像。童子问言。大善寂者。生何种姓有何等义。比丘答言。汝不知乎。过去久远须闍提王。弃国出家成无上道。号大善寂。于净光林入般涅槃。我等今者是其弟子。今我所持是善寂像。时千童子闻佛因缘。各持莲华以供养像顶礼像足。跋陀波罗。汝今当知。以是供养佛像因缘。时诸童子随寿长短各自命终。命终之后。即得值遇六十亿那由他诸佛。亲觐供养。于无上道得不退转。跋陀波罗。汝今当知。彼佛世中四山仙人数不可知者。今十方面各得成佛。时千童子华供养者。岂异人乎。我等贤劫千佛是也。
跋陀波罗。汝今当知佛灭度后。若诸四众若持一华供养佛像得二种福。何等为二。一者常得化生。二者形色端正。复得二果。一者恒得值遇诸佛。二者多生天上。时诸比丘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
节录《庄严王陀罗尼咒经》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
如是我闻......(略去部分经文,欲知详者可查找本经)
尔时世尊说此语已。大地忽然六种震动。此诸大众以妙花香。涂香鬘盖胜妙衣服。奉上世尊同声唱言。善哉善哉我等云何。得闻如来所说神咒。尔时世尊即说咒曰。
南谟萨婆呾他揭多喃(一)但侄他(二)勃睇(三)苏勃睇(四)卢迦毗卢计(五)卢迦伐底羯囒帝(六)萨埵阿伐卢羯泥(去七)萨婆呾他揭多阿提瑟耻帝(八)萨婆阿奢钵唎晡唎泥(去九)聚丁达囇(十)捺罗提婆布侍帝(十一)呾他揭多慎若那达睇(十二)呾他揭多阿提瑟侘泥娜(十三)萨婆卢迦速企婆跋睹(十四)萨婆羯磨钵唎钗耶野(十五)么么阿木羯写(自称已名十六)萨婆萨埵难者(十七)曷洛叉婆跋睹(十八)呾他揭多阿提瑟侘泥娜(十九)莎诃(二十但是口边作字者皆可弹舌道之)
善男子此之神咒。乃是三万如来之所宣说共所加护。我今亦复说此神咒。为欲利益一切有情。令得安乐常作拥护。除其病苦生诸佛国。
若复有人作如是念。如佛所说神咒功德。我今云何而能成就。即于晨朝早起清净。于一切有情兴大慈悲发怜愍心。除诸嫉妒憍慢嗔恚。恭敬一心于佛像前。香花饮食广兴供养。礼十方佛心祈所愿。诵此神咒满一百八遍。于一一遍各咒一花。以一一花供养于佛。此人即便随所愿求。悉皆如意。亦于梦中得见诸佛。临命终时睹佛菩萨。舍身之后必得往生极乐世界。寿命色力悉皆具足。一切怨仇并生欢喜。说此咒时六万有情得无生法忍。永除诸障所愿满足。
尔时世尊说此经已。观自在菩萨妙吉祥菩萨。一切大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节录《文殊菩萨问事经》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诸供养余花。用治众病或消恶毒。其法云何。若供养佛余花。般若波罗蜜花。佛足下花。菩提树花。转佛法之轮处花。塔花菩萨花。众僧花佛像花。其法云何。世尊用此花。有几种咒法。世尊。一切诸花云何入佛花中。世尊。用此花法。为有一种为有多种。此咒为有一种为有多种。佛告文殊师利。各各花各各咒。一一花咒一百八遍
诵佛花咒曰 南无佛闼写冶莎呵
般若波罗蜜花咒曰 那末柯卢履(民旨反)波若波罗蜜多裔[(嫡-女)/衣]莎诃
佛足花咒曰 那莫波陀制点耽盐莎诃
菩提树花咒曰 南无菩提逼力龛岚莎诃
转佛法之轮处花咒曰 南无达摩斫柯罗夜莎诃
塔花咒曰 那莫踰跛耶莎诃
菩萨花咒曰 南无菩提萨埵冶莎诃
众僧花咒曰 那莫僧伽冶莎诃
佛像花咒曰 那莫波罗底耶莎诃
文殊师利。咒经如是汝当受持。复告文殊师利。用此花法。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能信修行。应当早起清净澡漱。念佛功德恭敬此花。不以足蹈及跨花上。如法执取安置净器。
若人寒热冷水摩花以用涂身。若头额痛亦皆以涂。若吐利出血。或腹内烦痛以浆饮摩花。当服此花饮。若口患疮以暖水
摩花。唅此花汁。
若人多嗔。或以冷水或以沙糖。以摩此花饮服花汁。若多贪染。以灰汁摩花涂其隐处。复以冷水摩花涂其顶上。贪结渐
消。常为一切人所爱敬。
若天雨不止。于空闲处以火烧花。令雨即止。若天亢旱。在空闲处以花置水中。复咒冷水更洒花上。天即降雨。若牛马象等本性不调。以花饲之即便调伏。若诸果树花实不茂。以冷水牛粪摩取花汁。以灌其根不得践蹋。花实即多。
若田中多水苗稼损减。捣花为末以散田中。即得滋长。若高原陆地无有水处。请四比丘于其处布花。一日之中百八遍诵咒。次复一日更以新花布先花上。又诵咒一百八遍。如是乃至七日掘便得水。
若国多疾病以冷水摩花。涂螺鼓等吹击出声。闻者即愈。若敌国怨家欲来侵境。以水摩花。在于彼处用洒散之。即得退散。若于高山有磐石处。众多比丘于石上摩花。摩花既竟相与礼拜。久后石上自生珍宝。
若人愚痴取所供养花。数有百种下至七种。捣以为末以[牛*秦]牛酥。先诵咒百八遍。和以为丸如弹丸大。日服一丸服丸之时。亦诵咒百八遍。渐得聪明利根。一日之中能诵百偈。若人有所作取优钵罗花拘物头花分陀利花郁波罗花等。若水陆生花花有百种先以供养。后以水摩随其所须。或涂或散悉皆有果。
若得百种花。末以为散水和为丸。若恶重病摩其疮上其病即愈。若痈若疖若有诸毒。或服此丸或以涂傅。病即得除。若人常患气嗽身体消减。以大小麦汁摩于此花。涂其身上即便充悦。复以末利花汁和花散为丸。涂其额上。一切怨家见生爱念文殊师利。此花咒法。
南无佛闼写冶莎呵(一)那末柯芦履(民旨反)般若波罗蜜多[(嫡-女)/衣]莎诃(二)那莫波扡制点耽盐莎诃(三)南无菩提逼力龛岚莎诃(四)南无达摩斫柯罗夜莎诃(五)那莫鋀跋耶莎诃(六)南无菩提萨埵野莎诃(七)那莫僧伽野莎诃(八)那莫波罗底耶莎诃(九)
一一咒诵百八遍。此咒章句。汝于处处当说。如佛花法余花亦如是。佛说此祇夜。
善人足下尘。胜上最第一。于诸世界中。金山不能踰。
佛足下微尘。除断忧悲苦。不如彼金山。增长诸怖畏。
佛般若脚足。菩提佛法之轮处。塔及诸菩萨。众僧与佛像。
此处有九种。应当修供养。是于世间中。可礼可恭敬。
能断一切恶。灭除三界恼。功德自增长。寿命亦复然。
颜色常悦豫。端正有身力。所作恒吉祥。诸佛咸赞护。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